笔趣阁 > 新顺1730 > 第一八二章 借势做正统

第一八二章 借势做正统

作者:望舒慕羲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他已经被太宰春台说服了。

    确实,刘钰说的很直白,日本多金银,故而怀璧其罪,早晚要开埠的。

    也的确如太宰春台所言,幸好是大顺要求开埠的。

    若是换了南蛮夷狄呢?

    只怕日本儒生必然不满,攘夷之论定然四起。必要想办法要求闭关、驱逐蛮夷、继续锁国。

    这几乎是必然的。

    这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文化体系、千余年来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自豪的问题。

    如果不以中华的衍生文化为自豪的话,新井白石等诸人也不会在朝鲜通信使面前文化自卑,认为朝鲜处处羞辱。

    相反,若是大顺这边强迫日本开埠贸易,至少在学习实学技术等方面,阻力会小得多。

    山鹿素行那一套日本文化自生论,此时本就不是主流。而因为被大顺逼迫着开关、世界天子还不是昂撒人,这种妄图脱离体系的思潮也必然烟消云散。

    换了南蛮入侵强迫开关的话,是继续闭关攘夷还是开关学习的争论的烈度,即便比天朝遇到这种情况要低、比朝鲜要低,但肯定也会持续个十年二十年不止。

    “春台兄果有远见,确实如此。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此事确实未必是坏事。只是兄言,效遣唐使制度,又要不同,何解?”

    太宰春台笑道:“十三经,本国又不缺。唐人可解,我国亦可解。既有圣道于其中,最终殊途同归。唐国郡县、本国封建,一些制度又不好照抄。是以此次遣唐,当不学经、而学器。”

    “你我都是古学一派,本来就该屏蔽后世胡乱解读的干扰,方能读出孔孟本义。若是去唐国学经,反倒乱了学问。”

    “器则不同,各色实学学问,又不能靠十三经参悟出来。这才是要学的东西。”

    荻生徂徕一派,自开创之初,便是重才轻德。何以谓之才,这便是所谓的器了。

    太宰春台觉得反正古学派要研读先秦经典,那么在儒学上,其实完全没必要和大顺进行过多的交流。

    大家都是人,都研究先秦经典,大顺那边的人,也未必一定强过自己。倒是实学,经此一战,可以明显看到巨大的差距。

    而且这东西也的确不是从十三经里就能悟出来的,还是得要进行交流才行。

    山县周南心里同意,便道:“其实此事已有找落。幕府的宗武殿下,即将赴唐修好。幕府也在召集儒生,要求举荐一些有学问的儒者,跟随前往唐国。”

    “你我的门人弟子,也有不少,正可推荐他们前往。期间可叫他们多学多看便是。”

    德川宗武要前往大顺修好的消息,并非秘密。前往大顺也有些不少的人跟着,除了应有的仪仗之外,医学学生、儒学学者,这都是要去的。

    这个年代,古学一派力压朱子学,虽然朱子学是日本的官方学问,但在民间的影响力,还是各色古学派占优。

    尤其是伴随着木下顺庵,以及其最后一个弟子雨森芳洲的死,朱子学现在没有能扛起大旗的人物。反倒是古学派这一边,人才鼎盛。

    虽然古学派无限可分,山鹿素行、荻生徂徕、伊藤仁斋、太宰春台、服部南郭等人的思想各异,但都是打着古学派的名头。

    朱子学是一套定型的学问,是不是异端一眼就能看出来。

    古学派则是重新研究先秦古籍,自然会有诸多不同的解释,本就是托古言志的东西,流派纷呈。

    故而这一次德川宗武要去往大顺,终究还是要从名望日高的古学派中挑选一些人才。加之也听说大顺那边并不兴朱子学,所以多派朱子学的儒生前去,可能会吵架,而且实学一项也确实是朱子学儒生所不太擅长的。

    山县周南这一辈人都老了,加之即便是允许古学派的儒生跟随前往,可官方代表肯定是朱子学一派的。只论辈分的名望,此时朱子学一派里和山县周南这群老头,在学术延续上都差了一辈,所以他们是不能去的,只能挑选弟子前往。

    论及弟子,古学一派乱七八糟什么都学,农学兵学都有人才,也确实更合适一些。

    然而太宰春台却道:“此番前去修好,不过一时之举。欲要真正学习唐国学问,还是得像我说的,复遣唐使之策。”

    山县周南苦笑道:“这需得上书将军。然而如何上书?”

    他在长州藩是有能量的,弟子很多都是长州藩的支柱,他自己又是明伦堂的学头,如果只是走官方渠道,他是最合适的。

    问题是长州藩这一战表现的太差不说,幕府对长州藩向来忌惮,让长州藩藩主在这么个节骨眼上,请求将军重启遣唐使制度,只怕不行。

    就算是个好想法,若是长州藩请求,幕府多半也要仔细思量,怀疑长州藩是不是借助关西古学派人数众多的优势,想要搞事情。

    思索一阵,山县周南猛然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们老师的弟弟荻生北溪,如今正在江户,是将军的幕僚。

    当初将军上位之后,担心旧人的势力过大,罢黜了新井白石,但终究身边还需要一些儒生作为参谋幕僚,加之荻生加本是医生,就选用了新井白石推荐的室鸠巢和荻生北溪。现在室鸠巢已死,荻生北溪已然是将军身边最有影响力的儒生了。

    虽说哥俩一个是古学派的创始人,一个是朱子学的忠诚信徒,互为异端,之前也少交流,但这种事似乎还是找他代说最是合适。

    只是将想法说出口,太宰春台立刻否决了山县周南的想法,压低声音道:“今日事,正是我古学派压倒诸异端的时机。”

    “汉有公车令,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被征召者,皆由其转达。得其善者,辟为郎官,采纳其言。”

    “我古学一派,向遭攻讦,非是官方正统学问。如何不效汉书公车上书之举,联络门人、友朋、日本有识之士,上书幕府,请求复遣唐使之政?”

    “此非为私,乃为公。”

    “复遣唐使之政,是为公。”

    “正儒学真义、去宋儒伪学,亦是为公。”

    “况且三山五岳,有识之士,才俊之人,又非只在一藩,将军亦不会以为此诸藩之异心。”

    大胆的想法一经提出,山县周南顿时吸了一口凉气。

    这……这可不是小事,而是可能堪比赤穗事件、大君国王号事件影响更大的大事。

    若说能量,肯定是有。

    古学派弟子众多,交游也广,各藩都有熟人。江户那边的熟人也有不少,单单是山县周南认识的,就有不少名医。

    这时候五脏六腑的理论依旧主流,虽有怀疑者,但距离历史上解剖尸体证明五脏六腑不对、开启兰学医学传入事件还差十几年。这时候所有的名医,都是汉医,他们肯定是希望幕府这边允许他们去求学的。

    儒生、医生,在日本几乎也算是近亲职业。儒生的弟子多、医生的弟子也多,病人也多,联络一下,确实是可以浩浩荡荡的。

    这么做固然有风险,但若是做成了,回报也大。

    他们这个年纪了,也不盼着能当官或是怎样了,反正也没几年活头了。而且荻生徂徕的名声不好,不可能做幕府的幕僚官;山县周南则是长州藩的人,就没听说长州藩的人能做幕府幕僚的。

    但若做成了,一则可以复遣唐使制度,二来也可以极大的扩大古学派的影响。

    这几年古学派颇受攻讦,林家人和朱子学弟子,抓着古学派“重才轻德”的思想,尤其是抓着荻生徂徕政谈一书中关于唯才是举、道德和才能分离的说辞,大加攻讦。

    这几年幕府的财政又有好转,之前许多拍脑袋的政策被废弃、力图维系小农经济和反动的诸多改革也几乎全部失败,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这就又出现了通病。

    即文艺复兴时候意大利城邦的道德败坏、明末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市井道德“败坏”,现在也轮到日本了。

    朱子学把这个大帽子扣到了古学派的头上,认为正是因为古学派的兴起,才导致了民间道德败坏。

    历史上几十年后的“宽政异端学说禁令”,其实也是用的这个大帽子,在官方上废止了古学派。

    除此之外,古学派这帮人,也确实做的“过分”了。

    有辱骂幕府的、有斥责幕府的、甚至太宰春台的弟子就有早早搞出过“尊王倒幕”学说而掉脑袋的、还有他们这帮子老头的下一辈里呼吁经济改革的、呼吁开国的,呼吁迁都的、呼吁一统的……总之幕府禁掉他们也不冤。

    但凡走到“复先秦儒学之真义”这一步,必然思想混乱。朱子学是不是异端一眼能看出来,古学派各自都说自己才是真儒,思想可谓百花齐放,不乱就怪了。各种打着儒家名号,搞法、墨、道、名、农,但伪装的再好,总会露出尾巴,这一点幕府此时已经觉察到了,官方的朱子学这边的人也已经借势反击了。

    如此风气之下,连长州藩的明伦堂,那也是打着朱子学的名号,其实偷偷摸摸地教古学派的学问。

    太宰春台要搞公车上书,也正是试图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反击,把开国之后正统思想的主导权,捏在手里,从而彻底干掉朱子学。

    历史上,古学派差一点就成功了,以至于幕府内部都有了“拆了圣堂”的讨论,但结果就是朱子学的全面反扑,搞了宽政禁学。

    既然异端之间就要互相搞,如何只能等别人来搞死自己,自己不先去搞死别人?

    看着太宰春台热切的目光,山县周南回忆着萩城一战的心惊,以及之后被俘所见的震撼,一咬牙道:“此事,可行!此为公也,非为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