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

作者:(日)岸见一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优等自卑感——围绕虚荣心

    人要是能够完全接受自己,活得该有多开心啊。但是,实际上,很多人要么想变成一个特别好的人,要么就想变成一个特别坏的人。摆脱现状,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个想法当然是很正常的,不过接下来我们要谈的是追求看似虚荣心的个人优越感会是一件多么折磨人的事情。

    追求优越感是一种普遍欲求

    阿德勒认为,人作为一个整体,是为了追求更加优秀或者追求优越感而做出各种行动的。希望自己变得优秀,摆脱那种无力感,这种欲望是任何人身上都能找到的普遍欲求。(《个体心理学讲义》)“对于优越感的追求,为所有人赋予了原动力,这也是促进人类对文化做出种种贡献的源泉所在。人的生活大约都是按照这种活动轨迹进行的,即从下至上、从负面到正面、从败北到胜利不断挺进的过程。”[《有关人生之意义的心理学(上)》]

    这种优越感的对立面,便是劣等感,它也是任何人身上都能找到的(《个体心理学讲义》),“不管是追求优越感、还是劣等感都不是病,是一种健康且正常的状态,可以说是它们在不断地刺激人们向前进步和成长的”。(前述著作)

    个人优越感的追求

    阿德勒并不是在否定人们追求优越感,他所反对的是通过获得个人优越感的方式来解决人生课题的态度和做法。

    追求优越感,也可以分为正确和错误两种方向的追求。当追求优越感的行为以野心的形式呈现出来时,便是错误的。此时,那些异常野心勃勃的孩子们面对与他者的竞争关系,就会陷入困境中。

    “他们的判断标准为是否会获得成功,而不是面对困难去解决困难的力量。我们人类文明也是如此,比起基础教育,更关注看得见的结果和成功等等。我们显然已经习惯于这些做法。”(《儿童教育心理学》)

    这样的孩子,最终只想靠成功来获得别人的认可。

    “他们即使成功了,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不会感到满足。其实,对孩子们来讲,面对困难时重要的不是如何去克服它,而是如何保持精神的平衡状态。孩子们在外界的引导下一旦变得野心勃勃,就不会理解这一点。他们只觉得没有别人的称赞就活不下去,于是,会很容易受到他人意见之影响。”(前述著作)

    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如何养成实力直视和解决困难,而是如何获得看得见的成功。不过,要知道“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取的成功,往往会像泡沫一样,容易破裂”。(前述著作)

    对这群野心家来讲,最终是否能成功才是最为关键的,而到达这个结果的过程并不重要。得不到好结果的课题,压根儿就不会着手。如果课题比较难,只能在现实中付出努力去克服困难,然而他们会提出各种理由和借口不去做这个课题。这种想法是病态、不健康的,它就是我们所说的劣等自卑感。有劣等自卑感的人,会因为没有得到希望的结果而精神崩溃,后面我们会提及,他们即使得到了所希望的结果,也不会感到满足,他们想要的是他人的称赞和夸奖。他们整日都在思考要想获得他人的称赞和认可该怎么做,因此很容易被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所左右,自己则很难独立做出决定。

    在副战场战斗

    任何事情,只要想完成,就得付出努力。但是,有的人遇到努力却无果的事,就干脆放弃为之努力。按阿德勒的说法,他们是在“副战场”战斗的一群人。(《儿童教育心理学》)换句话说,他们是在副战场追求“人生中非有用之面”,即为得到廉价的优越感而战斗。

    那么,一个人应该身处“主战场”而不是“副战场”才对吗?也不是。活着,绝不是为了与他人竞争。所有人生来都有一个主战场,然而,对于那些活着就是与人竞争的人来讲,一旦在主战场战绩不佳时,就会放弃继续努力,跑到“副战场”去追求优越感。在工作上无能的上司,会在“副战场”找各种理由去责骂下属。看到下属为此而受伤、情绪低落,就会有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如果遇到好胜爱反抗的下属,那么,在副战场获胜时所获得的优越感就会更大。

    在“副战场”追求优越感的现象,在罪犯身上也能看到。他们面对人生困境,不愿意通过建设性的努力去克服,而是选择了偷别人东西、给别人施加危害等廉价轻松的方式,以此来受人关注、获得优越感。神经症者通过病症来支配他人,用这种方式站到比别人优越的地位。抑郁症患者虽然患上了抑郁症付出了代价,但同时也通过哭诉自己的病症而成功吸引到了别人的关注,成了“征服者”。这种人,就像被宠坏的孩子常做的那样,故意扒开自己的弱点给别人看,以此获取“成功”,他们对这种做法已经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这时的成功,便是“副战场”的成功。

    阿德勒举了一个患有清洁强迫症的女子之例。该女子,整天都在洗衣服、打扫屋子。她不停地清洗所有东西,自己房间的东西绝对不会让他人触碰。清洁强迫症往往是作为“躲避做爱的手段”来使用的。(前述著作)被人触摸和爱抚,就会觉得自己被弄脏了。通过这个病症,她觉得自己比世上任何人都干净而美丽,获得了“高贵优越感”。

    这类人通过在副战场取胜而获取优越感。他们喜欢夸耀扭曲的优越感。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心想对方不可能理解我的心情,推开对方向自己伸出的援助之手。周围的人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接触和对待这个人。

    所有神经症都是由虚荣心而起

    阿德勒是在1937年飘然离世的,享年67岁。那是他在苏格兰的时候,刚在阿伯丁大学顺利结束了连续四天的演讲活动,准备启程到下一个演讲地的当日早晨,他吃完晚饭独自出去散步,刚走出酒店没有几步就倒下了。病因是心肌梗死。

    在阿伯丁的第一个夜晚,阿德勒和邀请他的阿伯丁大学心理学教授雷克斯·耐特(Rex Knight)在他投宿的酒店大厅交谈。两个人刚打完招呼找了个在沙发坐下来时,一个年轻人向他们走来。

    “我知道两位绅士是心理学家。不过,你们俩谁都猜不到我是什么样的人吧。”

    耐特一脸困惑,只见阿德勒抬起头注视着年轻人说道。

    “你错了,我觉得我应该能说点。你是一个虚荣心非常强的人。”

    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说时,阿德勒回答。

    “两个陌生的绅士坐在沙发上聊天,你突然走来,唐突地问对方知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虚荣心强是什么呢?”

    阿德勒对耐特解释道。

    “我一直都致力于把我的心理学变得单纯而简单。可以这样说,所有神经症都是由虚荣心引起的。或许这个描述过于简单,反而晦涩难懂。”(Manaster et al。eds。,Alfred Adler:As We Remember Him)

    此处,被阿德勒当作问题来提及的虚荣心,就是我们在前面所提的优越感追求心理。

    “提到虚荣心,我们很容易看破别人心中那条向上的线。这个线表示,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完美,便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等身大的大目标,希望站在高于别人一等的位置。”(《性格心理学》)

    “向上的线”正是我们所说的优越感追求。如前面所述,为了摆脱无力感而去追求优越感,认为自己不完美的劣等感……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患者往往会对不健康的身体抱有劣等感,希望早日摆脱这种状态,这便是“追求优越感的心态”。

    但是一个人一旦“设定一个等身大的大目标,想要站在高于别人一等的位置”,劣等感会变得过于强烈,过度追求优越感,此时已不再是普遍存在的劣等感、优越感。它们已经变质,变成了“劣等自卑感”“优越自卑感”。

    不管是哪一种自卑感,都属于人生中非有用之物。我们会在“副战场”中见到这些。劣等自卑感更进一步,就会变成神经症。(前述著作)在优越自卑感的作祟下人会过度追求优越感,此时的优越感已经变成了个人的优越感或神经症优越感。

    价值贬低倾向

    有虚荣心的人总会抱有一种敌意,恨不得把他人都打趴下,直到对方体无完肤。“他们时刻准备嘲笑和指责他人,自以为是地批判所有人。”(《性格心理学》)仿佛攻击才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一样。

    追求个人优越感的人往往会这样做。

    “这类人会经常表现出轻蔑、侮辱,我们称其为价值贬低倾向。有虚荣心的人,就是想要找到他人的攻击点,比如他者的价值、重要性。要把他人打得落花流水,才能获得优越感。”(前述著作)

    我有点惊讶于阿德勒一向主张“要想了解人的本性,不可傲慢不逊。”(《理解人类本性》),然而对刚刚那个青年他却很直截了当地当人家的面说他有虚荣心。阿德勒是一眼看穿了那个年轻人表现出的“价值贬低倾向”。有虚荣心的人,会攻击别人的价值与重要性。阿德勒指出他们就是通过贬低他者的价值,获取相对的优越感,他们内心藏有脆弱的感情或劣等感。

    “对他们来讲,认可(他人)的价值,等于是对他们个人的变相侮辱。由此可以推测出,他们内心的感情有多脆弱。”(《性格心理学》)

    正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不够优越,只能努力强调自己的长处,装出一副“看上去”比别人强的架势。

    为了达到这一点,他们决定采用贬低别人价值的手段。阿德勒和耐特都是心理学家,这个年轻人向两个人称你们肯定猜不到我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一种公然的挑衅,仅仅向两个人指出这一点,就能让他感到了一种优越感。

    虚荣心谁都会有

    阿德勒说,虚荣心在谁身上都能发现。不光是自己,周围的人也有。没有人能摆脱虚荣心,谁都会多多少少带着这种倾向。(《理解人类本性》)阿德勒所说的“所有神经症都是由虚荣心而起”中不仅包含了神经症者,而且还包括了神经症的生活方式、性格。它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点。

    “总而言之,他们会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而付出努力。这种努力一旦占了优势,就会给精神生活带来紧张。在这种紧张感的刺激和作用下,他们的目标会更加明确,为了获得更大的优越感而采取行动。他们会期待在人生中获得更大的胜利。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与现实的交点。先是失去与人生的关联性,每时每刻都去介意自己会(给他人)留下什么印象、他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他们的行动失去自由,受到种种限制。此时,就会频繁暴露出一种性格特征,即虚荣心。”(前述著作)

    对于刚刚那个青年的问题,阿德勒答道。

    “两个陌生的绅士坐在沙发上聊天,你突然走来,唐突地问对方知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虚荣心强是什么呢?”

    有虚荣心的人总是想被人认可,“介意自己会(给他人)留下什么印象、他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指的就是这位年轻人。

    就在刚才的引用中,“失去与现实的交点”是来自德语的unsachlich。它的反义词是sachlich。这两个单词都是由名词Sache(事实、现实)演变而来的形容词,sachlich是符合事实的、现实的或是接地气踏踏实实等含义。我翻译成了“切合实际的”。unsachlich是“不符合事实、现实(Sache)”的意思。

    介意自己被看成是什么人,便会失去与人生的关联、与现实的接触。想得到别人认可、追求个人的力量与优越感的人,实际上,内心抱有很强的劣等感。真正优秀的人,根本不会感到被人认可的需要性,也不会向别人炫耀自己的优秀。但是,有虚荣心的人为了确定自己是有力量的且优秀的,必须有他人对自己的接受、评价、认可,他们无法活出现实中的自己,也会失去与现实的交点。

    “虚荣心超过了一定程度,就会变得十分危险。且不说过度的虚荣心会蒙蔽人的双眼看不到现实,更严重的是他为了迎合他人的看法和视线,不得不做很多无用功;(比起他人),他更关心和关注自己,考虑他人对自己的判断;有了虚荣心,就容易失去与现实的交点。不去理解与他人的关联,也不在乎与人生的关联,固执地坚持己见。他也忘记了人生所要求自己做到的事,也看不到作为人应该赋予(人生)什么东西。虚荣心,和其他坏品质不同,它会妨碍人所有自由的发展。因为他总在不停地考虑这个是否有利于自己,这也是他做所有事情的唯一判断标准。”(前述著作)

    有虚荣心的人,还喜欢把自己的失败怪罪于他人。(前述著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以此来逃离该处理解决的课题,他们会在课题面前犹豫不决举步不前。还有的人喜欢在各种症状上找到失败的原因。神经症者便是如此。他们说:“如果没有这种症状,万事都可以做没问题……”于是,万事都以可能性为前提,严重脱离了现实。

    战争·歧视·欺负

    战争的起因也是因为某些人认为本国的威信受到威胁而产生了恐惧(Sicher,The Collected Works of Lydia Sicher)。他们认为不去贬低他国的价值,就无法确保本国的完整,于是去和他国开战,试图用战争提高本国的价值和地位。

    歧视、欺负等行为,也是来自价值贬低倾向。贬低他人的价值,变相炫耀自己的优秀。歧视、欺负,均起因于强烈的劣等感。他们认为自己要是“平凡、普通”,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可,于是就选择歧视和欺负他人来显出自己的“不平凡”。因此,单单靠呼吁或者严惩措施,并不能根治和消灭歧视、欺负等现象。必须先去理解这类人做出歧视、欺负等行为的心理。

    依赖和借助他者的权威

    还有一种人倒不是靠贬低他者的价值变相提高自身价值,而是借助他人的价值和权威采取傲慢态度。

    “虚荣心,还会表现在众人面前口若悬河、满嘴跑火车的人身上。这种人喜欢用‘自己是否在众人面前允许发言’来判断这个聚会的价值。还有一种人,本质上是属于同类人,但是表面上尽量保持安静、不大引人注目、也不去参加或特意避开各种聚会。避开的行为,其实也分很多种。受到他人的邀请,但是如果对方不是特意邀请自己的,就不会参加,即使答应去,也会故意迟到。答应去参加的人,也是有一定条件的。他们会表现出傲慢态度,显得自己十分特殊不凡,还时不时地炫耀自己的特殊之处。还有的人会很主动、踊跃参加所有聚会,一个都不落,用这种参与感来表现出自己的野心。”(《性格心理学》)

    其实我们所参加的聚会(或,类似定期举办活动的某种共同体),和参加者的自身价值无关。子女考入了名校,父母不会因此而变得有多高贵。有个日本人荣获了诺贝尔奖,那所有日本人都因此而变得伟大吗?不尽然。

    阿德勒例子中的人是想通过出席聚会或不出席聚会来吸引别人的关注而已。阿德勒提到有一种人爱出席所有聚会,借此来表现出自己的野心;还有一种可能性,或许他不是出于野心;而是怕自己不在场时别人说他的坏话、说不利于自己的事。

    他们表面上摆出一副很有优越感的态度,实际上内心惧怕自己的普通平凡会被他人视为“没有比别人优秀”。

    摆脱虚荣心

    人只要放下虚荣心,选择一种踏踏实实的生活方式和性格,就不会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会受到他人影响。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先做到:用现实中的自己代替活在可能性中的自己,接受现在的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如果你能接受这种性格,那么你就已经不是从前的你了。

    不迎合别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这的确是一个大变化。然而,如果只是这一个变化,那么就等于没有变化。我们提倡不迎合别人、不介意别人的评价、不成为别人所期待的人(即可以保持“原生态”的自己),这并不等于提倡“放任不管”。有的人听到别人说“做你自己就好”,就误解其含义。举个例子,阿德勒说,有一类孩子认为自己是个特殊的存在,自己的存在本身就已经为这个世界带来了重大意义。

    “如果把孩子宠坏,让他变成了关注之焦点,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认为,自己是个特殊而重要的存在,不需要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而做出努力。”[《有关人生之意义的心理学(下)》]

    这些被大人们惯坏的孩子,始终是“受人瞩目”的“特殊存在”。千万别误会,我们所说的“保持原生态”可不是指这个。我们需要付出“努力,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

    保持原生态的另一个含义,是从存在层面上说的。对父母来讲,孩子不用做什么特别的事,成绩好与不好、健康与否、有没有达到父母的期待,这些都无关紧要。孩子的存在本身,就已足以让父母感到开心。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如果发现父母看到的不是现实中的自己、而是他们理想化的自己,就会失落受伤。他们一开始会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努力变成特别优秀的人,当这个尝试以失败而告终时,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努力变得最差最坏。性格积极主动的孩子会惹出各种问题来,性格消极的孩子则拒绝上学或患上神经症障碍。希望父母告诉孩子,“不用做这些极端的行为,只要做自己就好”。

    娇宠

    我们从虚荣心的分析开始,谈到了受宠孩子的问题。这不是偶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阿德勒举的一个女性的例子吧。(‘Das Todesproblem in der Neurose’)

    她是一个女教师,三十岁、结婚只有六个月。因为经济不景气,失去了教师的职位。老公也没有工作。为了生活,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去找了一个坐办公室的事务职。每天都会乘坐地铁去公司上班。

    有一天,她在公司,脑子里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要是不立即站起来,就会死去。公司同事把她送回了家,回到家,她的症状就消失了。但是后来,每次乘坐地铁,她都会产生幻觉感觉自己要死去。工作,自然是没能继续下去。

    我们能从这个例子中看出什么呢?阿德勒分析。

    “她一定是一个虚荣心很强、自恋、自我意识(自尊心)过强的人,缺乏共同体感觉和活动性。”

    这些也是被宠坏的孩子们身上常见的生活方式。请大家注意阿德勒指出的一点——她具有“虚荣心”。她作为一名教师,带着很强的虚荣心、自恋、自尊心,即使是受生活所迫,不得已选了一个文职,但在内心深处依然无法忍受自己当一名普通的文员。她觉得这份工作“贬低了她的价值和地位,让她变成了一个loser”。至于共同体感觉、活动性的含义,阿德勒在后面做了说明。

    至于阿德勒的分析是否正确,我们需要根据她的生长环境和家教等事实来论证。

    她是家中三兄妹中的老二。老大是姐姐,老三是弟弟。通常,兄弟姐妹中的老二总想超越老大。她也一样。姐姐在脾气差的父亲面前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更是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而她总能通过哭闹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哭闹这个行为,被阿德勒称为“水之力量”(Wasserkraft,water power)。(《难教育的孩子们》)

    姐姐得到的东西,她是靠水之神力争取的。姐姐参加考试时,妈妈送她一个戒指。她也开口要戒指,一直哭到父母点头答应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戒指为止。

    父亲最喜欢弟弟,显然弟弟是她最大的敌人。父亲一向对妻子和两个女儿都不太关心。父母的婚姻也谈不上有多幸福美满。她认为自己之所以不信任男性,全都是因为父母的不幸婚姻所致。这个论点并不正确,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她这样想只是为了先给自己做个铺垫,以防自己的婚姻生活不太顺利时好有个借口。

    然而,当咨询师问她婚姻是否幸福时,她竟然激动地哭了起来,还说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于是咨询师又问她为什么要哭,她说,这种幸福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她因为害怕幸福戛然而止而心惊胆战地活到了现在。阿德勒说,通过这一点我们能看得出来不管是从现实角度还是从可能性角度,“婚姻是否会失败”对她产生的影响力很大。

    “显然,她的终极目标是要加强内心的优越感和安全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她就会不断地告诉他人自己是一个很容易受到影响且依赖于周围人的关心呵护的人。她已经习惯用这种方式去达到目的,虽然并不理解(自己的行动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何关联性。就像所有神经症者一样,她对他人是不感兴趣的,在她眼里,他人是榨取和支配的对象,因此也不会表现出任何活动性。”(‘Das Todesproblem in der Neurose’)

    请注意,我们将她称为“对他人不感兴趣”的人,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就是我们所指的共同体感觉(关于这一点,下一章会解释),像她这样对他人不感兴趣的人,定是缺乏共同体感觉。而即使是这种人,也会有人会对他们表示关心,若有必要甚至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然而他们是不会为他人做任何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缺乏活动性”之含义。而且,还会千方百计地利用他人的共同体感觉达到自己的目的。

    她当了文员时期,上了地铁就会引起各种异常症状。她认为这份工作会有损自己的品位和格调。然而,同时也担心自己很可能连这种事都无法处理好。于是,她决定用“死亡”来保护自己。她说自己梦见了死去的人,这个梦也是她内心的反映。如此这般,无论是白天工作生活还是晚上睡觉,她都没能离开死亡主题。

    她应该是这样想的。“与其干这种工作,还不如死了算了。”不过,她真正希望的当然不是死亡,而是放弃这份工作。阿德勒分析。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父母的婚姻算不上幸福,所以她变得再也无法相信男性了,这是她自己的说辞。事实上,父母的不和和她不再信任男性这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她只是以防日后婚姻生活变得不幸时好有个借口,从自己的过去的记忆中找出了“父母婚姻不幸”当作预防措施。

    同样,死亡这个问题,也是因为她需要说服自己和他人同意她已无法继续工作而找出来的借口而已。认为继续做文员还不如死了算了的人,只能说明她内心有着强烈的虚荣心。

    和他人的纽带

    “虚荣心太强了以后,人就会只关心自己,他人早已被他抛到了脑后。他会忘记人生要求他所做的事、也不再关心作为一个人要为(人生)做些什么。”(《性格心理学》)一心想成为关注焦点、被宠坏的孩子,不会考虑他人,只会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只对自己感兴趣。这里所说的“为他人做什么”,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活动性”。

    人需要有归属感,希望自己属于某一个共同体,这是人的基本欲求。和共同体之间的纽带关系,不是被动性的。重要的不是在某个共同体生活,而是通过积极给予,获得归属感。

    怎样才能不再去关注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彻底放下被认可的欲求呢?怎样才能彻底摆脱虚荣心、神经症、神经症生活方式呢?阿德勒建议,答案就在于对他人感兴趣、关心他人、给予他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考察它的具体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