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唐朝好地主 > 第117章 幽会

第117章 幽会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更送到,谢谢兄弟们的打赏!)

    张超觉得冬晴说的也有道理,本来跟赵四娘只是普通的会面,可现在毕竟是唐朝嘛。万一到时传出点风言风语,再传到崔十三娘那里,可就容易起误会了。

    想了想,张超觉得自己应当跟崔十三娘见个面。

    先婚后爱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既然婚期都定了,张超还是想要在婚前多了解了解她。毕竟那天见面不过一会,话都没有说上两句。

    想到就做,张超直接写了封信,倒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提出想要约她见面。

    写好后,张超让人把信交给崔府的柱子。柱子每天会到张家西市的铺里买些熟食,张超知道她是崔十三娘贴身丫环的哥哥,因此托他送信。柱子已经跟张家饼店的人很熟了,对于张超的要求自然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信秘密的交给了红线,红线交给了崔莺莺。

    拿着这封信,崔莺莺也是犹豫了许久。以崔氏的家规,这样的私下会面行为当然是不许的,但崔莺莺很想见见张三郎,尤其是如今婚期将近,崔家上下没一个替她准备嫁妆,却还全天的想谋夺她母亲的嫁妆,这让她心里越发的对崔家不满。

    她有满腔的话语,想要找个人倾诉。

    “十月初九,长安东南延兴门内新昌坊青龙寺上香。”怀着激动的心情,崔莺莺写下这行字,信写下之后,又有些紧张的看了好几遍。

    “红线,你看我今天这字是不是写的不好看?”

    “小娘子,写的很好啊。你这字可是临的王右军的贴,这字写的跟那贴子上一样的。”

    “真的吗?”

    红线连连点头,做为崔莺莺的贴身丫环,她也是跟着一起读书识字的。

    “那你觉得这信笺如何?”

    “会不会太素了一点,要不换上金花笺吧,再洒点蔷薇香露,弄点金粉。”红线出主意道。

    “啊,那样会不会太过了点。”

    “那就这样,不换了。”

    主仆两个为了一个信笺讨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素雅点好,将写折好,并没有启名也没有落款,这也是防止万一信落到别人手里,终是不好。反正让栓子去送信,信到了张三郎手里他也知道是谁送的。

    “拜托你们兄妹了。”

    “小娘子放心吧,我哥办事很牢靠的。”红线笑道,“小娘子,等你出嫁,一定要记得把我们兄妹一起带去张家啊。”

    红线一家都是当年十三娘母亲郑氏带来的陪嫁,因此他们也可以说是崔莺莺的人而不是崔家的人。

    “放心吧,我肯定带上你们的。”

    “那我就安心了。”红线将信揣进怀里送信去了。

    张超很快拿到了回信,接到信后,他心里也非常的紧张,甚至带着兴奋。这种感觉,好像是当年自己读中学时第一次给女同学写情书时的感觉一样。

    兴奋,紧张。

    折成方胜的信笺,还带着丝香味。

    慢慢打开,里面只有一句话。

    “管家。”

    “少东家,你唤我?”

    张超点头,迫不急待的问,“管家,你知道青龙寺吧?”

    “知道,延兴门内新昌坊中,是密宗祖庭。青龙寺最出名的是每年春的樱花盛开之时,那时会有无数人前往赏花上香,热闹非凡。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寺内还会举办俗讲,相当热闹的。”

    唐朝的樱花,嗯,长安城的樱花和洛阳城的牡丹,一样的有名。

    不过这樱花是樱桃之花。

    十月初九,就是后天啊。

    “秋月,快来给我磨墨,公子我要写信了。”张超兴奋的喊道。

    文房四宝虽贵,不过如今张超家也算是大户了,家里当然也是备齐了的。张超甚至都已经让木匠打了一个大书柜,虽然现在上面还没书。

    秋月磨墨很熟练。

    唐初的毛笔普遍较短粗,笔锋非常硬,这种笔是为了适应这个时期的书写方式。唐人写字,很多时候并不是铺在桌子上写,而是把卷轴拿在手里,左手握卷,右手提笔,是悬空写的。

    一边写,握卷的手还一边转动,非常考验笔力。

    张超毛笔字写的非常一般,平时他都是用鹅毛笔,但第一次给未婚妻回信,张超打算还是用毛笔吧。

    花了重金买回来的信笺铺平,张超悬腕提笔,想了半天。

    最后落笔。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见不散!”

    本来张超想把欧阳修整首词抄下来,但想了下,又觉不妥,这首词后半段可是写的很悲切的。

    最后张超便只抄了一句,这算是约会的名句了。加了句不见不散,算是自己原创了。

    信送出后,张超有些患得患失,万一真的见了面,细谈之下发现这姑娘性格和自己不和呢,万一她是个唐朝名门跋扈女,这怎么办?

    婚期都定在了腊月初九,就算到时老爹出征在外,延期,也拖不了多久的。

    张超祈盼着对方是个好姑娘,不求有多么贤惠,但愿能有赵四娘这样就好。不知为什么,张超突然想到了赵四娘。

    赵四娘挺不错的,知性却又精明,不妖不艳。

    摇摇头,把这些想法赶走,自己可不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第二天,张超特别跑到青龙寺去踩点,给寺庙捐了不少香油钱,又上了不少香烛,青龙寺的知客僧非常高兴,还引张超见了主持。

    张超说到自己曾经也是和尚,还说自己师傅是三藏法师。

    主持自然没听过三藏法师的,但听说张超是翼国公秦叔宝义子后,还是非常热情的。长安城里寺观众多,青龙寺只能算是一般的寺庙。

    尤其是如今李氏当国,尊崇老子为祖,尊崇的是道教。

    张超提出想要一间客房,在这里修行几天。

    主持直爽的答应了。

    张超给的香油钱,住长安最好的客栈都够了。

    张超直接就住在了青龙寺。

    每天寺里转转,见佛烧香,也和僧人们聊聊天,有时遇到一些不错的香客也会聊聊。

    转眼就到了第三天。

    十月初九。

    张超望穿秋水,终于等到了崔十三娘。

    崔十三娘出门前,已经向崔善福禀报过,崔家家规严格,没有出仕的子弟和未嫁的女子,是不得随意出门的,出门必须得请示批准。

    崔十三娘最近和王氏闹的很僵,崔善福也有些不喜欢十三娘,觉得这姑娘不懂事。马上都要嫁到张家去了,那张家也是个有钱的,你还老惦记着家里的嫁妆做什么。

    不知道家里也挺辛苦的,好多老家底都没了。家里儿子多,女儿也多,都到了差不多婚嫁的年龄了,儿子得出娉礼,女儿得出嫁妆。

    给儿子娶亲,准备大笔娉礼,虽然媳妇娶过门也带来很多嫁妆,可是习俗惯例,媳妇的嫁妆是属于她自己的私人财产,连丈夫都无权动用的,这笔嫁妆是等将来给她儿子娶亲和给女儿出嫁做陪嫁用的。

    说白了,给儿子娶亲,特别是门第婚,得花费至少百万,但媳妇的陪嫁不管有多少,他却都用不了。而嫁女儿,又得准备起码数十万的陪嫁,女婿家给的娉礼,最后差不多都是给女儿添置嫁妆的。

    总之,就算是崔氏这样的大户高门,娶媳妇嫁女儿,也是得花费很大的。

    崔善福本身不是崔氏大宗,他迁到京城后等于就从郑州房第五支分出来了,家业都靠自己置办。经历战乱,家底子其实很薄,要不然也不会卖婚了。

    郑氏和王氏先后上门,都带了不少的嫁妆过来,都是帮着补贴家用的。现在女儿要出嫁,要把郑氏的嫁妆全带走,崔善福舍不得,王氏更不愿意。

    闹到现在,王氏已经跟他说了,郑氏的嫁妆一定得留下,而且不会给十三娘准备嫁妆。

    用王氏的话说,张家不过寒门小户,不给嫁妆他们也不能怎么样。

    不过这几天崔善福却有些犹豫了。

    张三郎一张曲辕犁就给张铁枪挣了个男爵,还给自己得了个勋官。想他崔善福,名门世族子弟,倒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爵位呢。

    他觉得以前还真小看了张家。

    女儿要去上香,崔善福想想便还是答应了,也许以后跟女婿那边还得多来往呢。

    崔家的马车一到山门,张超就收到了通知,栓子已经在这里蹲了三天了。

    柱子和栓子成功接头,两人现在是张超和崔十三的联络人,熟悉的很。

    崔莺莺先去大殿拜佛烧香。

    然后栓子告诉红线,说张超在竹月轩等她。

    竹月轩是青龙寺一角,那里比较幽静,经过樱花长廊就到了这里,因为张超跟僧人打点过,因此这里暂时就不会有人来打扰。

    崔十三娘把仆妇们留在前边休息,然后只带着红线来到竹月轩。

    冬日里一片青翠的竹林下,张超已经把那座小亭子做了些工作,有布幔围住挡风,还烧了炭炉子,桌上还准备好了茶和一些点心。

    崔十三娘缓步过来,张超起身迎接。

    她似乎有些紧张,没有上次在崔府时那么的洒脱。

    “还以为你不来了,我都望穿秋水了。”张超为她拉开椅子,微笑着说道。

    推书:《山寨大唐日常》:种种田、泡泡妞,没事带着几个狗腿子逛逛青楼、调戏调戏良家,这就是尚涛的日常……(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