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逃荒的建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多铎营中就有百余名罗刹兵,这些人身体健硕、战阵谙熟,而且有抡起武器就不要命的狠劲。
上个月演武之时,他麾下二百精锐巴牙喇都不是这些人的对手,只是人数太少了些。而此次竟一下来了两千三百多人,他手中立时又多了一支劲旅!
他有些感慨道:“据说罗刹国人烟稀少,九哥能调来这么多罗刹兵,必许了他们极大的好处。”
马关于低声道:“末将听闻,摄政王殿下答应罗刹人,待江南战事结束,便出兵北上,助他们剿平布里亚特部。”
多铎皱了皱眉,心说大清眼下已对喀尔喀没什么控制力了,要想出兵极北的布里亚特部又如何做到?多是哄骗这些罗刹人罢了。
他哪里知道,罗刹人也不是傻子,多尔衮是答应在雅克萨城以北留一块地方让沙俄驻军并供给粮草,方便他们征服西伯利亚,这才借到了两千多兵马。
只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尤其沙俄自古便对土地有变态般的贪欲,多尔衮病急乱投医之举,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数日后,巩阿岱和拜音图率正黄旗、镶黄旗共两万大军抵达扬州。这些兵乃是满清皇帝直领,满编满员自不必说,同时军器、甲胄、训练都极为精良,而且对兵源也非常挑剔,甚至很多满洲朝臣的子弟都在其中,士气和战斗意志在清军中绝对是顶尖的。
至此,扬州附近已集结了十五万清军。
多铎远眺那没入天际的数十里连营,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自太祖在兴京起兵,到大清开国至今,还从未有过如此雄壮的大军,兵精粮足,军器犀利,自己能统帅这么一支威武之师扫平江南,日后必能名留大清史册,得万世子孙敬仰!
他正踌躇满志之际,拜音图却走到他身侧,从怀里取出只木匣递了过来,“豫亲王,摄政王殿下还有封密令交给你,要你务必依此行事。”
多铎忙慎重接过木盒,拆去上面蜡封取出密信,果然是多尔衮亲笔所写,却只有寥寥数句——南征之战关乎大清国运,兹事极大,断不可轻慢,十弟当时刻铭记“一多三不”为要。
一多,乃是要谨遵祖训,临阵必多携楯车。南人所仗者不过火器犀利,楯车为克制火器之关键。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不,便是不轻敌、不分兵、不冒进。前番博洛、勒克德浑乃至罗洛浑等人,皆是犯在这三项之上,方得大败。我大军十数倍于南人,建州勇士又能征善战,正面对敌必胜无败。而南人多狡诈,王弟只需稳扎稳打,集大军一路涤荡而去,江南指日可破!
多铎凝神咀嚼兄长所言,不禁大为感叹,九哥不愧是大清的“墨尔根戴青”,虽远在京城,但对大局却看得极为透彻,这“一多三不”真乃字字珠玑。
不久前自己正是因为轻敌、分兵,想趁南明内乱,派数路人马渡江南下袭扰,不料却被南军各个击破。石廷柱、穆济伦等部损失惨重,折损了三千多兵,甚至艾松古部几乎全军覆没,连艾松古本人至今都杳无音信。
他暗下决心,要谨遵九哥的教诲,此次南征必能一战定乾坤!
……
“阿嚏,阿嚏!”
艾松古连打了两个喷嚏,又用力紧了紧衣领,但仍挡不住凛冬的寒风不住地朝怀里钻。
他那日被甘辉击溃,慌忙带着败兵朝江边跑,以图逃回北岸。他来时所乘的舟船原本就停在长江边上,但好死不死,等他跑到泊船处时却只看到水面上一片焦黑,留下守船的士卒也有伤亡。
他一问才知,原来昨晚有附近的汉人乡勇来这里偷袭,守兵虽没死多少,但那百多条渔船却让人一把火烧光了。
他无奈之下只能沿着长江奔逃,成了唯一没有返回扬州的建虏高级军官。
艾松古兵败时披挂着棉甲,故而并不觉得冷,但逃命之际棉甲就太过显眼,只能将其全部丢掉,又舍弃战马,仅带了几名心腹趁夜色跳进阴沟里,这才侥幸得活。
此时他身上所穿的破衫还是后来截杀了几名路人抢来的,不但单薄,而且很不合体,冻得他鼻涕直淌。
不过这些衣服令他看起来更像难民了,倒不易引起旁人生疑。幸而因先前明、清交兵,每日都有不少难民涌向南京求生,而且多有已经剃发者,他混迹其中,才得以苟活至今。
艾松古伸长脖子望了望前面长蛇般的队伍,距施粥的善棚之间少说还有三四百难民,他不禁摇头小声嘀咕道:“这么多人,也不知排到了还能剩点儿汤水不……”
他身后同样一副难民打扮的果林阿慌忙拉了拉他的胳膊,悄声道:“二爷,别出声!”
但已经来不及了,他前面一名高大的汉子转过头来,狐疑道:“听你口音,不是江南人士吧?”
艾松古吓了一跳,忙低下头去,“我、我是山东逃难过来的。”
“不对啊,你这也不像山东口音……”
果林阿赶紧用官话接道:“啊,我二爷幼时舌头根子受过伤,口音有点怪。”
那高大汉子也未细究,又道:“山东啊,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吧?”
果林阿点头道:“啊,是,被鞑、鞑子害苦了,这不听说南京善棚多,打算来碰碰运气。”
“嗨,听老哥一句,莫去南京了。近来各地难民都涌向南京,你看这儿离城还有百里,就难领到救济的粥饭了。”
艾松古这几天可是被饿怕了,忙问:“那要去哪儿?”
高大汉子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道:“你二人倒也壮实,不如跟我去江宁吧。”
“江宁有饭吃?”
高大男子神秘地低声道:“我冯三从江西逃荒至此,可是有吃饭绝招的。”
“还请教我。”
“嘿嘿,倒也没啥,就是紧跟着明军后面,定能吃饱。”
果林阿白了他一眼,“得了吧,跟着当兵的,不被吃就不错了。”他倒是以己度人了。
冯三笑道:“你们从江北来的,可能不知道。当今天子爱民如子,数次减税济灾,大军更是军纪严明,所过处秋毫无犯。你没听连童谣都在唱——君汉兴,福百姓,利苍生。”
多铎营中就有百余名罗刹兵,这些人身体健硕、战阵谙熟,而且有抡起武器就不要命的狠劲。
上个月演武之时,他麾下二百精锐巴牙喇都不是这些人的对手,只是人数太少了些。而此次竟一下来了两千三百多人,他手中立时又多了一支劲旅!
他有些感慨道:“据说罗刹国人烟稀少,九哥能调来这么多罗刹兵,必许了他们极大的好处。”
马关于低声道:“末将听闻,摄政王殿下答应罗刹人,待江南战事结束,便出兵北上,助他们剿平布里亚特部。”
多铎皱了皱眉,心说大清眼下已对喀尔喀没什么控制力了,要想出兵极北的布里亚特部又如何做到?多是哄骗这些罗刹人罢了。
他哪里知道,罗刹人也不是傻子,多尔衮是答应在雅克萨城以北留一块地方让沙俄驻军并供给粮草,方便他们征服西伯利亚,这才借到了两千多兵马。
只不过请神容易送神难,尤其沙俄自古便对土地有变态般的贪欲,多尔衮病急乱投医之举,却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数日后,巩阿岱和拜音图率正黄旗、镶黄旗共两万大军抵达扬州。这些兵乃是满清皇帝直领,满编满员自不必说,同时军器、甲胄、训练都极为精良,而且对兵源也非常挑剔,甚至很多满洲朝臣的子弟都在其中,士气和战斗意志在清军中绝对是顶尖的。
至此,扬州附近已集结了十五万清军。
多铎远眺那没入天际的数十里连营,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自太祖在兴京起兵,到大清开国至今,还从未有过如此雄壮的大军,兵精粮足,军器犀利,自己能统帅这么一支威武之师扫平江南,日后必能名留大清史册,得万世子孙敬仰!
他正踌躇满志之际,拜音图却走到他身侧,从怀里取出只木匣递了过来,“豫亲王,摄政王殿下还有封密令交给你,要你务必依此行事。”
多铎忙慎重接过木盒,拆去上面蜡封取出密信,果然是多尔衮亲笔所写,却只有寥寥数句——南征之战关乎大清国运,兹事极大,断不可轻慢,十弟当时刻铭记“一多三不”为要。
一多,乃是要谨遵祖训,临阵必多携楯车。南人所仗者不过火器犀利,楯车为克制火器之关键。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不,便是不轻敌、不分兵、不冒进。前番博洛、勒克德浑乃至罗洛浑等人,皆是犯在这三项之上,方得大败。我大军十数倍于南人,建州勇士又能征善战,正面对敌必胜无败。而南人多狡诈,王弟只需稳扎稳打,集大军一路涤荡而去,江南指日可破!
多铎凝神咀嚼兄长所言,不禁大为感叹,九哥不愧是大清的“墨尔根戴青”,虽远在京城,但对大局却看得极为透彻,这“一多三不”真乃字字珠玑。
不久前自己正是因为轻敌、分兵,想趁南明内乱,派数路人马渡江南下袭扰,不料却被南军各个击破。石廷柱、穆济伦等部损失惨重,折损了三千多兵,甚至艾松古部几乎全军覆没,连艾松古本人至今都杳无音信。
他暗下决心,要谨遵九哥的教诲,此次南征必能一战定乾坤!
……
“阿嚏,阿嚏!”
艾松古连打了两个喷嚏,又用力紧了紧衣领,但仍挡不住凛冬的寒风不住地朝怀里钻。
他那日被甘辉击溃,慌忙带着败兵朝江边跑,以图逃回北岸。他来时所乘的舟船原本就停在长江边上,但好死不死,等他跑到泊船处时却只看到水面上一片焦黑,留下守船的士卒也有伤亡。
他一问才知,原来昨晚有附近的汉人乡勇来这里偷袭,守兵虽没死多少,但那百多条渔船却让人一把火烧光了。
他无奈之下只能沿着长江奔逃,成了唯一没有返回扬州的建虏高级军官。
艾松古兵败时披挂着棉甲,故而并不觉得冷,但逃命之际棉甲就太过显眼,只能将其全部丢掉,又舍弃战马,仅带了几名心腹趁夜色跳进阴沟里,这才侥幸得活。
此时他身上所穿的破衫还是后来截杀了几名路人抢来的,不但单薄,而且很不合体,冻得他鼻涕直淌。
不过这些衣服令他看起来更像难民了,倒不易引起旁人生疑。幸而因先前明、清交兵,每日都有不少难民涌向南京求生,而且多有已经剃发者,他混迹其中,才得以苟活至今。
艾松古伸长脖子望了望前面长蛇般的队伍,距施粥的善棚之间少说还有三四百难民,他不禁摇头小声嘀咕道:“这么多人,也不知排到了还能剩点儿汤水不……”
他身后同样一副难民打扮的果林阿慌忙拉了拉他的胳膊,悄声道:“二爷,别出声!”
但已经来不及了,他前面一名高大的汉子转过头来,狐疑道:“听你口音,不是江南人士吧?”
艾松古吓了一跳,忙低下头去,“我、我是山东逃难过来的。”
“不对啊,你这也不像山东口音……”
果林阿赶紧用官话接道:“啊,我二爷幼时舌头根子受过伤,口音有点怪。”
那高大汉子也未细究,又道:“山东啊,可是吃了不少苦头吧?”
果林阿点头道:“啊,是,被鞑、鞑子害苦了,这不听说南京善棚多,打算来碰碰运气。”
“嗨,听老哥一句,莫去南京了。近来各地难民都涌向南京,你看这儿离城还有百里,就难领到救济的粥饭了。”
艾松古这几天可是被饿怕了,忙问:“那要去哪儿?”
高大汉子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道:“你二人倒也壮实,不如跟我去江宁吧。”
“江宁有饭吃?”
高大男子神秘地低声道:“我冯三从江西逃荒至此,可是有吃饭绝招的。”
“还请教我。”
“嘿嘿,倒也没啥,就是紧跟着明军后面,定能吃饱。”
果林阿白了他一眼,“得了吧,跟着当兵的,不被吃就不错了。”他倒是以己度人了。
冯三笑道:“你们从江北来的,可能不知道。当今天子爱民如子,数次减税济灾,大军更是军纪严明,所过处秋毫无犯。你没听连童谣都在唱——君汉兴,福百姓,利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