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津门学武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个年代太谷还没有通高铁,老旧绿皮火车咣当咣当的一路晃,走走停停。
窗外的风景在视线中飞奔,转眼呼啸而去,宛若人这一生,过眼云烟。
看得倦了,张上便睡。
十小时后。
“天津站马上到了,收拾东西准备下车……”
卧铺车厢里,列车乘务员噎着嗓子高喊。
张上闻声转醒,看了看窗外,天黑如墨。
他练拳有将近一年了,身上有明显变化,睡与醒之间的界限变淡,梦里可以自知。
其实这点并不神秘,如果你生了孩子,坐月子,就会懂,只要孩子有任何响动,不需提醒,人自转醒。
或者外国有残酷的训练方法,在睡梦中用鞭子抽你,长年累月,鞭不临身人自躲,可以练出一份敏感。
听杨凡生说。
练形意拳需要站桩三年,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需要一千天去适应这种变化,然后行走坐卧都不一样了,有了武人的气质。
还说,旧时代武人授徒,子孙不亲自教,得送到他处。
一句话,张上就懂了。
大概他和杨凡生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师徒界限。
大概杨凡生心有顾虑,不太敢拿捏他,学武是苦差事,怕他受不住,崩了关系。
大概还是受他恩惠多,对上他心气刚不起来,自然没法教,只能寻个门路让他来天津学武。
背上书包,用纸巾擦了擦满脸油腻,好像那些年在网吧彻夜通宵看片,不知为什么,脸上被油渍洗了一样。
下了火车,跟随拥挤人流,经过一段地底过道,来到出口处。
举目四望,这年的天津还有老旧牌楼,人们衣着朴素,少见俏丽。
这时,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喂,张上不?”
“嗯,我是。”
“你穿黑白短袖和短裤是吧?”
随着话音落下,眼前出现一位戴眼镜的斯文人,大概三十多岁,身材高大厚重,一头艺术家的发型,看上去很和善。
“二姥爷让来接你,我是徐浩峰。”
这人一开口就让你觉得很诚恳,言语能服人。
“峰哥。”张上笑笑,不卑不亢。
“你舟车劳顿,咱先回家休息,还是带你去逛逛天津的夜景?”
“都行。”
“那咱先去逛逛,如果洗脚按摩的人没走,让给你松松骨。”徐浩峰说,似乎早有打算。
“……”
张上有点懵,洗脚按摩啊……而且您这还得找专人,够档次的……
被搂着肩膀,穿过不息的人流,来到停车场。
可徐浩峰来接的却不是汽车,而是一辆嘉陵125。
“上车。”喊一声,插上摩托车钥匙,猛蹬了两下启动杆,突突突……
丝毫不觉自己骑摩托车来接人撑不住面子,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淡然。
在张上的观点中,在这个渐渐浮躁的年代,这样的人应该比较少了吧,谁不想显得体面一些呢?
这年的天津城,缱绻、幽深、清凉,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古风,旧时代的很多东西在这里还没有消失殆尽。
被徐浩峰带着穿过大街小巷,好像找什么似的,顺道在街边吃了点油条老豆腐。
张上本以为他会带自己去足疗会所之类,没想只是转了一圈,看遍青砖灰瓦,就到了家。
一处老四合院。
“我二姥爷最近出了车祸,在医院里修养,这两天由我来带你。”徐浩峰把摩托车停好说。
“老人家没事吧?”张上嘴里问,心里却有点震惊。
按照他的理解,这位二姥爷应该是传说中的绝世武林高手,功夫匪夷所思才对,怎么可能出车祸?
似乎看出他的异样,徐浩峰解释说:“二姥爷今年八十八岁了。”
八十八啊,张上点头表示明白,这年龄出车祸还能活下来,体质真不是一般的强。
其实徐浩峰这院子挺寒酸的,厕所角落里堆满了蜂窝煤,屋里几个木箱子靠墙摆着,家具很有些年月。
唯有书柜很亮展,却也不是什么古玩,上边摆着《奇门大全》《三元总录》之类的书,搞得跟修道似的。
闲聊几句,徐浩峰问了问杨凡生的近况说:“今晚你搁西屋睡,床单被罩都是新的。”
“谢谢峰哥。”张上略带感激地说。
家境不殷实,还能花这钱给他置新床单被罩,您用心了。
这晚,张上没睡好,满怀期待和新鲜,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在院子里站桩。
徐浩峰也在,这位一看就是练家子的,理所当然早起。
草草吃过饭,张上本以为徐浩峰要教他拳术,却没想人家不开金口,只回屋换了身灰色长袍,跟酒馆里的小厮死的。
张同学顿时傻眼了……
但别说,徐浩峰这身行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相貌堂堂,文质彬彬,把腰一躬,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而且看着顺眼。
“去了茶馆,甭管我怎么瞎掰,你只看。”徐浩峰吩咐说。
张上木然的点头。
住宅区不远处有个老天桥,打早就热闹,修鞋摊,磨剪刀的,卖膏药的,玩鸟的……
徐浩峰似乎和这些人很熟,每过一处,摊主都跟他打招呼,热情的侃几句。
然后带着张上在一边看人家干活,也不指点,不介绍。
直到将近中午。
天桥旁边有茶楼,上午不营业,老板见徐浩峰来了,脸上洋溢着笑,似乎只要他在就能挣大钱。
这茶楼本来就有伙计,比徐浩峰来得晚,不认识张上。
见他在桌上干坐着把玩手机,估计也闲着无事,自来熟的上来搭话说:“你这手机不错呀,得多少钱?”
张上随意说:“一千吧好像,忘了。”
“这么贵?”伙计夸张的说:“我认识一哥们,只要八百就能整下,你买贵了。”
“……”张上无语,瞅着茶壶有点不干净,水也不开,说:“那个……伙计,帮忙换个茶壶呗,顺便把水热热?”
“我们这儿都这茶壶。”伙计撇嘴说:“反正你也闲着无聊,茶炉在里边。”
那意思是你自己动手,甭把自己当客人。
张上有点面无表情,没再接茬,我喝茶又不是不给钱,来者是客都不懂?
想了想,大概为这伙计有毛病,嘴上不饶人,存心跟人怄气。
生活中这类人可不少,嘴上不占点便宜心里就不舒坦,习惯性损人捧己,讲话句句带毒,寡得很。
时至晌午,人渐渐多起来,消失一阵的徐浩峰也回来了,赶紧给客人上茶。
有位客人手上戴着个翠绿的玉扳指,一看就是假货,拿出来装逼用的,好套拇指上显摆,深怕别人不知道。
徐浩峰给他沏茶,张嘴笑着问:“您这扳指有些年月了吧,多少钱买的?”
这人说:“六百块钱,小玩意,戴着新鲜两天。”
“您这买的真便宜,前两天梗三也买了玉扳指,三千块,那么贵,还不如您这个呐。”
“是吗?”这人大乐,心里瞬间痛快起来,兴致高涨说“沏茶沏茶”,也不管烫不烫,端起来就喝。
给这人沏完茶,徐浩峰又到下一桌,总之见人捧人,见物捧价,只要跟他交流的人,都喜笑颜开。
张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想到一个词“死店活人开”。
句句让人可心,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八面玲珑的巧劲儿。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人你都能跟他处好,这就厉害了,如果做生意当官,那还不扶摇直上?
……
来天津的第一天,本来张上有些小失落,没见着那位大师,只是徐浩峰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可在茶馆里坐了整天,看客来客往,观人性百态,见识到徐浩峰的游刃有余,张上佩服了。
回家路上,徐浩峰问:“茶馆坐了整天,有收获么?”
“有。”张上挠头笑笑说:“您这股机灵,我自愧不如。”
“那行,明天开始你就来茶馆上班。”徐浩峰想了想说:“学艺,得先从跑腿的开始,有了这股灵巧,不管练拳也好,行走江湖也罢,千人所喜,万事能成。”
“……”
张上没话说了,合着杨凡生说的学艺,就是不远千里跑天津来,当小厮伺候人……
不过,这话可不敢跟徐浩峰说,张上懂,人家这是验货呢。
就算有杨凡生的关系,只凭人家是尚云祥的徒弟,就这身份,搁这片地上就是祖宗级人物,可不是谁都教的。
……
“千古文人,说到底还是有个侠客梦的,只不过这个侠客梦更像是一个童话。”说这话的人,是华罗庚。
张上前世写武侠小说,也是因为有这个梦,虽然他算不上文人,却也是个斯文写手,尽管最擅长写黄段子……
来天津的第三个晚上,或许是看着他行?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人物,李中轩老爷子。
貌不惊人而神色端庄,拄着拐杖,行动不便,但气色很好,往那一站有种高山仰止,这是连朱新宁都没有的气象。
见了人,张上直接就是“头点地”的大礼,磕出了响声,嘴里恭敬说:“张上拜见太师傅。”
也多亏他练拳近一年,身子骨拉开了些,不然指定脑顶磕不住地。
李中轩正在院里溜达,静极思动,那病床上再躺下去就废了,一但起了不想动的念头,需要人伺候,那就离垮不远了。
“杨凡生有个好徒弟。”这是李老的第一句话。
张上受了恭维,心里乐,面色却紧。
“这两天在茶馆里怎么样?”李老脚下不停,还在院里走,拐杖杵得地面噔噔响,很让人怀疑地砖会裂开。
“客人渐渐增多。”张上想了想说。
“我听杨凡生说,你以十六岁之龄,从家徒四壁到偌大家业,走正道,一年时间改了运,这样的人我没听过,所以想见一见你。”
“太师傅抬爱了。”
“不必谦虚,我这辈子愧对家人,如今又时日无多,总得给家里留点什么。”
“我懂。”张上说。
“我当年发过誓,今生不收徒,你莫拜我,记得你是杨凡生的徒弟,这次只是来串东西的。”
“明白。”
李老似乎走累了,掀门帘回屋,顿了顿说:“明日四时起。”
张上点头应着,然后回屋洗漱,悬了几天的心落下来,倒头就睡。
别看只是个茶馆小厮,可有句话叫心累,比搬砖的磨难还大。
……
月亮还在天上挂着,张上就起床叠被。
拉开窗帘,借着月光,却见李老已经在院里了,坐在长条凳上哼哼呼呼,手里比划着拳,有波浪滔天的气象。
好像三岁小孩面对两米壮汉,人家随手一扒拉,对你来讲都是倒海般难以抗拒。
似乎察觉到有人看他,李老停了手。
有点不好意思,来到院里想说什么,却见李老摆摆手说:“练你的功。”
张上只得把杨凡生教的桩功拿出来,他只学过这个,还有一些技巧,怎么打沙袋,怎么推铁环……
李老看了一会儿,面色严肃说:“当今习武,练拳必站三年桩几乎是武行的共识,可真站出功夫的,少说也得沉浸此道十多年,东西都失传了。李存义当年练功是不站桩的,可他有功夫,二十四法对人从头到脚都有要求,只要校正好了,自有功夫上身。”
说着,老爷子拿拐棍站起来,从头到脚的挑毛病……
哪里不对就大声训斥,急了还上拐棍,照屁股就是一棍子,那是真打,能把人抽得一个踉跄。
但抽归抽,却从不恼,只是一遍一遍的校正,从眼睛怎么看,脚趾怎么抠地,到大腿内侧的肌肉怎么绷。
这要是给了娇气孩子,几分钟就得破口大骂这老头看不顺眼,故意找茬……
徐浩峰估计是昨晚走了,没在这儿住,早上没见他。
三十多岁的人有自己的家庭,张上也知道了他在报社当编辑,这院子也不是他的,而是老爷子的。
到早晨六点,张上受不住了,练拳是苦差事,这种校正法子,过犹不及了能把人的脚筋崩断。
老爷子才出院,这样的劳心劳力,早开始喘粗气了。
只看这院子就知老爷子晚年落魄,张上想了想说:“太师傅,要不咱请个保姆吧。”
“我还没到那份儿上。”掀门帘进屋,头也不回地说。
叹息着摇摇头,出门买两份早点,伺候老人吃了早饭,洗碗时,却听老爷子说:“有空,就陪我说说话。”
“好。”张上笑着。
“我说,你听。”
“嗯。”
“我早年师从唐维禄,他教会我人品和拳术,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听杨凡生说你想写一些关于拳的东西,能听多少,就听吧。”
老人眼光虚浮,回忆说:“拳术,没有飞檐走壁,没有上天入地,只有辗转挪腾间智慧与功力的对决……”
这个年代太谷还没有通高铁,老旧绿皮火车咣当咣当的一路晃,走走停停。
窗外的风景在视线中飞奔,转眼呼啸而去,宛若人这一生,过眼云烟。
看得倦了,张上便睡。
十小时后。
“天津站马上到了,收拾东西准备下车……”
卧铺车厢里,列车乘务员噎着嗓子高喊。
张上闻声转醒,看了看窗外,天黑如墨。
他练拳有将近一年了,身上有明显变化,睡与醒之间的界限变淡,梦里可以自知。
其实这点并不神秘,如果你生了孩子,坐月子,就会懂,只要孩子有任何响动,不需提醒,人自转醒。
或者外国有残酷的训练方法,在睡梦中用鞭子抽你,长年累月,鞭不临身人自躲,可以练出一份敏感。
听杨凡生说。
练形意拳需要站桩三年,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需要一千天去适应这种变化,然后行走坐卧都不一样了,有了武人的气质。
还说,旧时代武人授徒,子孙不亲自教,得送到他处。
一句话,张上就懂了。
大概他和杨凡生的关系,已经超出了师徒界限。
大概杨凡生心有顾虑,不太敢拿捏他,学武是苦差事,怕他受不住,崩了关系。
大概还是受他恩惠多,对上他心气刚不起来,自然没法教,只能寻个门路让他来天津学武。
背上书包,用纸巾擦了擦满脸油腻,好像那些年在网吧彻夜通宵看片,不知为什么,脸上被油渍洗了一样。
下了火车,跟随拥挤人流,经过一段地底过道,来到出口处。
举目四望,这年的天津还有老旧牌楼,人们衣着朴素,少见俏丽。
这时,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喂,张上不?”
“嗯,我是。”
“你穿黑白短袖和短裤是吧?”
随着话音落下,眼前出现一位戴眼镜的斯文人,大概三十多岁,身材高大厚重,一头艺术家的发型,看上去很和善。
“二姥爷让来接你,我是徐浩峰。”
这人一开口就让你觉得很诚恳,言语能服人。
“峰哥。”张上笑笑,不卑不亢。
“你舟车劳顿,咱先回家休息,还是带你去逛逛天津的夜景?”
“都行。”
“那咱先去逛逛,如果洗脚按摩的人没走,让给你松松骨。”徐浩峰说,似乎早有打算。
“……”
张上有点懵,洗脚按摩啊……而且您这还得找专人,够档次的……
被搂着肩膀,穿过不息的人流,来到停车场。
可徐浩峰来接的却不是汽车,而是一辆嘉陵125。
“上车。”喊一声,插上摩托车钥匙,猛蹬了两下启动杆,突突突……
丝毫不觉自己骑摩托车来接人撑不住面子,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淡然。
在张上的观点中,在这个渐渐浮躁的年代,这样的人应该比较少了吧,谁不想显得体面一些呢?
这年的天津城,缱绻、幽深、清凉,闭上眼睛静静聆听古风,旧时代的很多东西在这里还没有消失殆尽。
被徐浩峰带着穿过大街小巷,好像找什么似的,顺道在街边吃了点油条老豆腐。
张上本以为他会带自己去足疗会所之类,没想只是转了一圈,看遍青砖灰瓦,就到了家。
一处老四合院。
“我二姥爷最近出了车祸,在医院里修养,这两天由我来带你。”徐浩峰把摩托车停好说。
“老人家没事吧?”张上嘴里问,心里却有点震惊。
按照他的理解,这位二姥爷应该是传说中的绝世武林高手,功夫匪夷所思才对,怎么可能出车祸?
似乎看出他的异样,徐浩峰解释说:“二姥爷今年八十八岁了。”
八十八啊,张上点头表示明白,这年龄出车祸还能活下来,体质真不是一般的强。
其实徐浩峰这院子挺寒酸的,厕所角落里堆满了蜂窝煤,屋里几个木箱子靠墙摆着,家具很有些年月。
唯有书柜很亮展,却也不是什么古玩,上边摆着《奇门大全》《三元总录》之类的书,搞得跟修道似的。
闲聊几句,徐浩峰问了问杨凡生的近况说:“今晚你搁西屋睡,床单被罩都是新的。”
“谢谢峰哥。”张上略带感激地说。
家境不殷实,还能花这钱给他置新床单被罩,您用心了。
这晚,张上没睡好,满怀期待和新鲜,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在院子里站桩。
徐浩峰也在,这位一看就是练家子的,理所当然早起。
草草吃过饭,张上本以为徐浩峰要教他拳术,却没想人家不开金口,只回屋换了身灰色长袍,跟酒馆里的小厮死的。
张同学顿时傻眼了……
但别说,徐浩峰这身行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相貌堂堂,文质彬彬,把腰一躬,就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而且看着顺眼。
“去了茶馆,甭管我怎么瞎掰,你只看。”徐浩峰吩咐说。
张上木然的点头。
住宅区不远处有个老天桥,打早就热闹,修鞋摊,磨剪刀的,卖膏药的,玩鸟的……
徐浩峰似乎和这些人很熟,每过一处,摊主都跟他打招呼,热情的侃几句。
然后带着张上在一边看人家干活,也不指点,不介绍。
直到将近中午。
天桥旁边有茶楼,上午不营业,老板见徐浩峰来了,脸上洋溢着笑,似乎只要他在就能挣大钱。
这茶楼本来就有伙计,比徐浩峰来得晚,不认识张上。
见他在桌上干坐着把玩手机,估计也闲着无事,自来熟的上来搭话说:“你这手机不错呀,得多少钱?”
张上随意说:“一千吧好像,忘了。”
“这么贵?”伙计夸张的说:“我认识一哥们,只要八百就能整下,你买贵了。”
“……”张上无语,瞅着茶壶有点不干净,水也不开,说:“那个……伙计,帮忙换个茶壶呗,顺便把水热热?”
“我们这儿都这茶壶。”伙计撇嘴说:“反正你也闲着无聊,茶炉在里边。”
那意思是你自己动手,甭把自己当客人。
张上有点面无表情,没再接茬,我喝茶又不是不给钱,来者是客都不懂?
想了想,大概为这伙计有毛病,嘴上不饶人,存心跟人怄气。
生活中这类人可不少,嘴上不占点便宜心里就不舒坦,习惯性损人捧己,讲话句句带毒,寡得很。
时至晌午,人渐渐多起来,消失一阵的徐浩峰也回来了,赶紧给客人上茶。
有位客人手上戴着个翠绿的玉扳指,一看就是假货,拿出来装逼用的,好套拇指上显摆,深怕别人不知道。
徐浩峰给他沏茶,张嘴笑着问:“您这扳指有些年月了吧,多少钱买的?”
这人说:“六百块钱,小玩意,戴着新鲜两天。”
“您这买的真便宜,前两天梗三也买了玉扳指,三千块,那么贵,还不如您这个呐。”
“是吗?”这人大乐,心里瞬间痛快起来,兴致高涨说“沏茶沏茶”,也不管烫不烫,端起来就喝。
给这人沏完茶,徐浩峰又到下一桌,总之见人捧人,见物捧价,只要跟他交流的人,都喜笑颜开。
张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想到一个词“死店活人开”。
句句让人可心,这不是拍马屁,而是八面玲珑的巧劲儿。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人你都能跟他处好,这就厉害了,如果做生意当官,那还不扶摇直上?
……
来天津的第一天,本来张上有些小失落,没见着那位大师,只是徐浩峰可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可在茶馆里坐了整天,看客来客往,观人性百态,见识到徐浩峰的游刃有余,张上佩服了。
回家路上,徐浩峰问:“茶馆坐了整天,有收获么?”
“有。”张上挠头笑笑说:“您这股机灵,我自愧不如。”
“那行,明天开始你就来茶馆上班。”徐浩峰想了想说:“学艺,得先从跑腿的开始,有了这股灵巧,不管练拳也好,行走江湖也罢,千人所喜,万事能成。”
“……”
张上没话说了,合着杨凡生说的学艺,就是不远千里跑天津来,当小厮伺候人……
不过,这话可不敢跟徐浩峰说,张上懂,人家这是验货呢。
就算有杨凡生的关系,只凭人家是尚云祥的徒弟,就这身份,搁这片地上就是祖宗级人物,可不是谁都教的。
……
“千古文人,说到底还是有个侠客梦的,只不过这个侠客梦更像是一个童话。”说这话的人,是华罗庚。
张上前世写武侠小说,也是因为有这个梦,虽然他算不上文人,却也是个斯文写手,尽管最擅长写黄段子……
来天津的第三个晚上,或许是看着他行?
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人物,李中轩老爷子。
貌不惊人而神色端庄,拄着拐杖,行动不便,但气色很好,往那一站有种高山仰止,这是连朱新宁都没有的气象。
见了人,张上直接就是“头点地”的大礼,磕出了响声,嘴里恭敬说:“张上拜见太师傅。”
也多亏他练拳近一年,身子骨拉开了些,不然指定脑顶磕不住地。
李中轩正在院里溜达,静极思动,那病床上再躺下去就废了,一但起了不想动的念头,需要人伺候,那就离垮不远了。
“杨凡生有个好徒弟。”这是李老的第一句话。
张上受了恭维,心里乐,面色却紧。
“这两天在茶馆里怎么样?”李老脚下不停,还在院里走,拐杖杵得地面噔噔响,很让人怀疑地砖会裂开。
“客人渐渐增多。”张上想了想说。
“我听杨凡生说,你以十六岁之龄,从家徒四壁到偌大家业,走正道,一年时间改了运,这样的人我没听过,所以想见一见你。”
“太师傅抬爱了。”
“不必谦虚,我这辈子愧对家人,如今又时日无多,总得给家里留点什么。”
“我懂。”张上说。
“我当年发过誓,今生不收徒,你莫拜我,记得你是杨凡生的徒弟,这次只是来串东西的。”
“明白。”
李老似乎走累了,掀门帘回屋,顿了顿说:“明日四时起。”
张上点头应着,然后回屋洗漱,悬了几天的心落下来,倒头就睡。
别看只是个茶馆小厮,可有句话叫心累,比搬砖的磨难还大。
……
月亮还在天上挂着,张上就起床叠被。
拉开窗帘,借着月光,却见李老已经在院里了,坐在长条凳上哼哼呼呼,手里比划着拳,有波浪滔天的气象。
好像三岁小孩面对两米壮汉,人家随手一扒拉,对你来讲都是倒海般难以抗拒。
似乎察觉到有人看他,李老停了手。
有点不好意思,来到院里想说什么,却见李老摆摆手说:“练你的功。”
张上只得把杨凡生教的桩功拿出来,他只学过这个,还有一些技巧,怎么打沙袋,怎么推铁环……
李老看了一会儿,面色严肃说:“当今习武,练拳必站三年桩几乎是武行的共识,可真站出功夫的,少说也得沉浸此道十多年,东西都失传了。李存义当年练功是不站桩的,可他有功夫,二十四法对人从头到脚都有要求,只要校正好了,自有功夫上身。”
说着,老爷子拿拐棍站起来,从头到脚的挑毛病……
哪里不对就大声训斥,急了还上拐棍,照屁股就是一棍子,那是真打,能把人抽得一个踉跄。
但抽归抽,却从不恼,只是一遍一遍的校正,从眼睛怎么看,脚趾怎么抠地,到大腿内侧的肌肉怎么绷。
这要是给了娇气孩子,几分钟就得破口大骂这老头看不顺眼,故意找茬……
徐浩峰估计是昨晚走了,没在这儿住,早上没见他。
三十多岁的人有自己的家庭,张上也知道了他在报社当编辑,这院子也不是他的,而是老爷子的。
到早晨六点,张上受不住了,练拳是苦差事,这种校正法子,过犹不及了能把人的脚筋崩断。
老爷子才出院,这样的劳心劳力,早开始喘粗气了。
只看这院子就知老爷子晚年落魄,张上想了想说:“太师傅,要不咱请个保姆吧。”
“我还没到那份儿上。”掀门帘进屋,头也不回地说。
叹息着摇摇头,出门买两份早点,伺候老人吃了早饭,洗碗时,却听老爷子说:“有空,就陪我说说话。”
“好。”张上笑着。
“我说,你听。”
“嗯。”
“我早年师从唐维禄,他教会我人品和拳术,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听杨凡生说你想写一些关于拳的东西,能听多少,就听吧。”
老人眼光虚浮,回忆说:“拳术,没有飞檐走壁,没有上天入地,只有辗转挪腾间智慧与功力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