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章 未过门的妻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男人的这一番话,每个字都是削金断玉,振聋发聩,将士们的士气高涨,呐喊声此起彼伏,欲与胡人决一死战。
千里之外,京师,丞相府。
堂屋中只有舅甥两人。
左相伸手拍向案桌,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指着永宁的面容,恨铁不成钢;“时至今日,大齐根基已经不稳,若不是他一意孤行,定要与胡人开战,又怎能落到如此境地?”
永宁面色清和,一字字道;“舅舅,自我大齐开国以来,江山从太祖手中传下,从未有对胡人割地之事发生,若一旦开了先河,大齐国威何在,定北王寸土不让,本是一腔热血保家卫国,舅舅又何必见死不救?”
左相一记冷哼,拂袖道;“朝廷已无大军可支援北疆,经过神鹰一役,大齐元气大伤,哪还经得起连年征战?眼下本该休养生息,梁泊昭却一心请战,朝廷再无一兵一卒可以投进北疆,这一仗,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永宁抬了抬眼睛,“西北军仍在京师,只要舅舅愿意出面领头,上书皇上,劝的太后下诏增兵,大齐定可将胡人打回漠北,大赫多年来三番五次的侵扰边境,杀我同胞,掳我百姓,那些边疆百姓又何尝不是大齐的子民?舅舅身为左相,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边疆百姓受尽凌辱,而让定北王孤军奋战?”
左相看了永宁一眼,缓缓道;“韵儿,你只是一个公主。这些国家大事,你不该管。”
“舅舅,永宁是大齐的公主,可永宁也是大齐的子民。”
左相转过脸,并不说话。
永宁走到舅舅面前,盈盈跪在了他面前,她伸出手,攥住了左相的衣袖,轻声道;“舅舅,就当永宁求你。”
左相怜她幼年失母,多年来一直将她当成亲女,见她跪在自己面前,心里自是不忍。
“并非舅舅不愿襄助忠良,而是这朝廷实在拿不出一点兵力。西北军虽仍在京师,但西北蛮夷野蛮凶悍,若等闲之下将西北军拨到北疆,西北定生大乱,到了那时,大齐的江山更是风雨飘摇。北疆虽是大齐国土,但距京师甚远,又是风沙苦寒之地,哪怕被胡人夺去,对大齐而言也没什么损失。”
说完,不等永宁开口,左相又道;“太后与舅舅也是一个意思,这北疆若能守住自然更好,若守不住,那便也罢,大齐为了北疆,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将士,没必要再让人去白白送命,够了,永宁。”
听到那一声“够了”,永宁的心一分分的凉了下去,左相抚了抚永宁的发顶,叹道;“起来吧,你在跪我,也是没用。”
永宁抿了抿唇,吐出了一句话;“只要一万。”
“什么?”左相不解。
永宁眼眸清亮,迎上了舅舅的眸子;“永宁只求舅舅说服母后,让西北军出兵一万,永宁会再去求睿王,睿王手中握有十万御林军,让他割出一万,我想他不会拒绝。和惠手中尚有五千豫西军,我再从三哥府中求得五千兵马,便可凑足三万。”
左相皱起眉头,道;“区区三万兵马,又能顶的了什么事?再者,国库空虚已久,这三万兵马开往北疆,又如何得来军饷?”
“如今的北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虽然只有三万,但也总归聊胜于无,至于军饷,永宁会自己想法子,只求舅舅,为永宁筹得这一万精兵。”
望着面前的外甥女,左相一脸不豫之色,心里既是怜惜,又是恨铁不成钢,声音里满是威严;“韵儿,你不要忘了,你是大齐的公主。”
永宁眼底浮着凄清之意,声音平稳而冷静;“我也是他未过门的妻子。”
六月,京师的荷花全都开了。
永宁在宫中举办了赏荷会,遍请宫中女眷,与朝中贵妇,纷纷前往碧玉池赏荷,盛宴中,永宁却是从头到尾,未见笑靥,有机灵者见公主如此,遂是出口相问,永宁轻声一叹,道起北疆战事,只言想起北疆的将士正冒着酷暑,与胡人浴血厮杀,奋勇杀敌,而她们却在这皇宫中品茗饮酒,遍赏美景,心里不免好生愧疚。
听得公主这样说起,那些命妇自然也是讪讪的,一些手捧酒樽的,也是纷纷将手中的杯盏搁下,面面相觑,原先熙熙攘攘的盛宴再无一人出声。
最终,还是定国公的夫人轻声道;“妾身也一直留心打听着北疆的战事,听得战事不利,妾身心里也是凄惶,只恨是妇人之身,无法为朝廷效力。”
永宁等的便是这一句,她微微颔首,道;“夫人说的极是,咱们为女流之辈,自然无法与男儿那般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但永宁这几日细细思量,亦是觉得即便是妇人之身,若有心,也还是能为战事尽一份力的。”
定国公夫人眉心一跳,赶忙顺着永宁的话头接了下去;“妾身愿闻其详。”
永宁对着身后伸手,立时有宫女上前,将一个沉香楠木盒子递到了公主手中。永宁接过盒子,将盖子打开,明眼人一瞧,但见里面无不是价值连城的珠宝,翡翠,羊脂玉,猫儿眼,拇指大的金珠,琳琅满目,晃花人眼。
“这些是先皇在世时,赐予永宁的妆奁,留着永宁做嫁妆的,眼下北疆战事危急,军饷不继,永宁将这箱珠宝捐出来,好为远方的将士筹措军饷。”
见永宁带头将嫁妆都拿了出来,余下女眷也都是人精,纷纷回过了神,齐声愿与公主一道捐出心爱之物,好为北疆战事尽一份心。
永宁对着身后使了个眼色,便有宫女捧着托盘上前,那些女眷见状,无不是当场就将自己的珠钗褪下,搁在托盘上面。
永宁神色恬淡,一双凤目则是在诸人身上打量,见兵部侍郎王夫人身上的首饰褪的最为干净,永宁面露赞色,声音琅琅,传在诸人耳际;“王夫人慷慨解囊,永宁铭感于心,定是会回报于太后与皇上知晓,朝廷自然不会忘记贤伉俪的功劳。”
听的这一声“贤伉俪”,诸女眷心头一凛,才晓得自己此番捐出多少,直接关系着自家夫婿,一些心眼小气,只欲捐个一两样好蒙混过关的,此时也是纷纷将身上的珠钗环翠尽数取下,全都投在了托盘上,原先一屋子珠光宝气的莺莺雀雀,此时倒都是比谁更是素净似得,一个个浑身上下连个耳钉也没留。
这些女子身份尊贵,此番进宫自是打扮的花枝招展,其中更有想要艳压群芳者,在珠宝首饰上费尽了心思,其中不乏金贵之物。
永宁明白每逢宫中盛会,这些京中女子都是在穿戴上极尽奢华之能事,攀比之风盛行,首饰也是一个比一个珍贵,永宁的眼睛在那些托盘上略略一扫,心里已是有了几分计较,这些首饰虽然贵重,可若要充作军饷,还是远远不够。
她的目光向着王夫人看去,王夫人福了福身子,脆生生的道;“此番进宫匆忙,妾身还有些珍爱之物留在家中不曾带来,公主若不嫌弃,等妾身回府后,将那些身外之物收拾收拾,一并再给公主送来。”
永宁面露感激之色,温声道;“王夫人深明大义,巾帼不让须眉。”
听得王夫人这样一说,其他的女眷也是俯身行礼,纷纷效仿。
永宁收回目光,又是向着恪王妃看去。
恪王妃心头了然,盈盈一笑道;“前两日王爷还说,北疆战事严峻,只怕朝廷的军饷不够,恰的府里近日刚好挣上来一笔银子,王爷那日还与妾身说,想将这笔银子呈给皇上,充作军饷。如今公主领着咱们捐出心爱之物,也要让他们爷们捐些银子才是,不然,公主可不是偏心来着。”
永宁抿唇,“皇嫂说的极是,永宁就怕皇兄会舍不得。”
恪王妃道;“咱们这些女人家的都舍得,他们这些爷们又哪里舍不得的道理,诸位夫人,不知妾身说的可对?”
闻的这姑嫂两人一唱一和,京中的那些贵妇只得陪着笑脸,在那里唯唯称是,才知道这赏荷会不过是永宁使的小计,来问京中大臣伸手要银子,却又说的冠冕堂皇,让人无法回绝,一个个虽心有不甘,但又极好脸面,只得按捺下去。
如此,京中捐款捐物盛行,永宁大张旗鼓,将诸位大臣捐得的银两纷纷贴在了墙上,谁捐的多,谁捐的少,一目明了。
这样一来,原先那些只想捐些银子交差的大臣,不免有些坐不住了,只得纷纷加捐,生怕落在人后,被京人耻笑。
未过多久,为北疆慕得军饷之事从朝中流向民间,一些京中富商也皆是慷慨解囊,一时之内,京师追风盛行,到了后来,就连坊间百姓也是出资相助,酒肆茶馆,甚至连秦楼楚馆中,也捐出不少银子。
永宁心头微松,这些时日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军饷,已经绰绰有余。
男人的这一番话,每个字都是削金断玉,振聋发聩,将士们的士气高涨,呐喊声此起彼伏,欲与胡人决一死战。
千里之外,京师,丞相府。
堂屋中只有舅甥两人。
左相伸手拍向案桌,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指着永宁的面容,恨铁不成钢;“时至今日,大齐根基已经不稳,若不是他一意孤行,定要与胡人开战,又怎能落到如此境地?”
永宁面色清和,一字字道;“舅舅,自我大齐开国以来,江山从太祖手中传下,从未有对胡人割地之事发生,若一旦开了先河,大齐国威何在,定北王寸土不让,本是一腔热血保家卫国,舅舅又何必见死不救?”
左相一记冷哼,拂袖道;“朝廷已无大军可支援北疆,经过神鹰一役,大齐元气大伤,哪还经得起连年征战?眼下本该休养生息,梁泊昭却一心请战,朝廷再无一兵一卒可以投进北疆,这一仗,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永宁抬了抬眼睛,“西北军仍在京师,只要舅舅愿意出面领头,上书皇上,劝的太后下诏增兵,大齐定可将胡人打回漠北,大赫多年来三番五次的侵扰边境,杀我同胞,掳我百姓,那些边疆百姓又何尝不是大齐的子民?舅舅身为左相,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边疆百姓受尽凌辱,而让定北王孤军奋战?”
左相看了永宁一眼,缓缓道;“韵儿,你只是一个公主。这些国家大事,你不该管。”
“舅舅,永宁是大齐的公主,可永宁也是大齐的子民。”
左相转过脸,并不说话。
永宁走到舅舅面前,盈盈跪在了他面前,她伸出手,攥住了左相的衣袖,轻声道;“舅舅,就当永宁求你。”
左相怜她幼年失母,多年来一直将她当成亲女,见她跪在自己面前,心里自是不忍。
“并非舅舅不愿襄助忠良,而是这朝廷实在拿不出一点兵力。西北军虽仍在京师,但西北蛮夷野蛮凶悍,若等闲之下将西北军拨到北疆,西北定生大乱,到了那时,大齐的江山更是风雨飘摇。北疆虽是大齐国土,但距京师甚远,又是风沙苦寒之地,哪怕被胡人夺去,对大齐而言也没什么损失。”
说完,不等永宁开口,左相又道;“太后与舅舅也是一个意思,这北疆若能守住自然更好,若守不住,那便也罢,大齐为了北疆,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将士,没必要再让人去白白送命,够了,永宁。”
听到那一声“够了”,永宁的心一分分的凉了下去,左相抚了抚永宁的发顶,叹道;“起来吧,你在跪我,也是没用。”
永宁抿了抿唇,吐出了一句话;“只要一万。”
“什么?”左相不解。
永宁眼眸清亮,迎上了舅舅的眸子;“永宁只求舅舅说服母后,让西北军出兵一万,永宁会再去求睿王,睿王手中握有十万御林军,让他割出一万,我想他不会拒绝。和惠手中尚有五千豫西军,我再从三哥府中求得五千兵马,便可凑足三万。”
左相皱起眉头,道;“区区三万兵马,又能顶的了什么事?再者,国库空虚已久,这三万兵马开往北疆,又如何得来军饷?”
“如今的北疆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虽然只有三万,但也总归聊胜于无,至于军饷,永宁会自己想法子,只求舅舅,为永宁筹得这一万精兵。”
望着面前的外甥女,左相一脸不豫之色,心里既是怜惜,又是恨铁不成钢,声音里满是威严;“韵儿,你不要忘了,你是大齐的公主。”
永宁眼底浮着凄清之意,声音平稳而冷静;“我也是他未过门的妻子。”
六月,京师的荷花全都开了。
永宁在宫中举办了赏荷会,遍请宫中女眷,与朝中贵妇,纷纷前往碧玉池赏荷,盛宴中,永宁却是从头到尾,未见笑靥,有机灵者见公主如此,遂是出口相问,永宁轻声一叹,道起北疆战事,只言想起北疆的将士正冒着酷暑,与胡人浴血厮杀,奋勇杀敌,而她们却在这皇宫中品茗饮酒,遍赏美景,心里不免好生愧疚。
听得公主这样说起,那些命妇自然也是讪讪的,一些手捧酒樽的,也是纷纷将手中的杯盏搁下,面面相觑,原先熙熙攘攘的盛宴再无一人出声。
最终,还是定国公的夫人轻声道;“妾身也一直留心打听着北疆的战事,听得战事不利,妾身心里也是凄惶,只恨是妇人之身,无法为朝廷效力。”
永宁等的便是这一句,她微微颔首,道;“夫人说的极是,咱们为女流之辈,自然无法与男儿那般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但永宁这几日细细思量,亦是觉得即便是妇人之身,若有心,也还是能为战事尽一份力的。”
定国公夫人眉心一跳,赶忙顺着永宁的话头接了下去;“妾身愿闻其详。”
永宁对着身后伸手,立时有宫女上前,将一个沉香楠木盒子递到了公主手中。永宁接过盒子,将盖子打开,明眼人一瞧,但见里面无不是价值连城的珠宝,翡翠,羊脂玉,猫儿眼,拇指大的金珠,琳琅满目,晃花人眼。
“这些是先皇在世时,赐予永宁的妆奁,留着永宁做嫁妆的,眼下北疆战事危急,军饷不继,永宁将这箱珠宝捐出来,好为远方的将士筹措军饷。”
见永宁带头将嫁妆都拿了出来,余下女眷也都是人精,纷纷回过了神,齐声愿与公主一道捐出心爱之物,好为北疆战事尽一份心。
永宁对着身后使了个眼色,便有宫女捧着托盘上前,那些女眷见状,无不是当场就将自己的珠钗褪下,搁在托盘上面。
永宁神色恬淡,一双凤目则是在诸人身上打量,见兵部侍郎王夫人身上的首饰褪的最为干净,永宁面露赞色,声音琅琅,传在诸人耳际;“王夫人慷慨解囊,永宁铭感于心,定是会回报于太后与皇上知晓,朝廷自然不会忘记贤伉俪的功劳。”
听的这一声“贤伉俪”,诸女眷心头一凛,才晓得自己此番捐出多少,直接关系着自家夫婿,一些心眼小气,只欲捐个一两样好蒙混过关的,此时也是纷纷将身上的珠钗环翠尽数取下,全都投在了托盘上,原先一屋子珠光宝气的莺莺雀雀,此时倒都是比谁更是素净似得,一个个浑身上下连个耳钉也没留。
这些女子身份尊贵,此番进宫自是打扮的花枝招展,其中更有想要艳压群芳者,在珠宝首饰上费尽了心思,其中不乏金贵之物。
永宁明白每逢宫中盛会,这些京中女子都是在穿戴上极尽奢华之能事,攀比之风盛行,首饰也是一个比一个珍贵,永宁的眼睛在那些托盘上略略一扫,心里已是有了几分计较,这些首饰虽然贵重,可若要充作军饷,还是远远不够。
她的目光向着王夫人看去,王夫人福了福身子,脆生生的道;“此番进宫匆忙,妾身还有些珍爱之物留在家中不曾带来,公主若不嫌弃,等妾身回府后,将那些身外之物收拾收拾,一并再给公主送来。”
永宁面露感激之色,温声道;“王夫人深明大义,巾帼不让须眉。”
听得王夫人这样一说,其他的女眷也是俯身行礼,纷纷效仿。
永宁收回目光,又是向着恪王妃看去。
恪王妃心头了然,盈盈一笑道;“前两日王爷还说,北疆战事严峻,只怕朝廷的军饷不够,恰的府里近日刚好挣上来一笔银子,王爷那日还与妾身说,想将这笔银子呈给皇上,充作军饷。如今公主领着咱们捐出心爱之物,也要让他们爷们捐些银子才是,不然,公主可不是偏心来着。”
永宁抿唇,“皇嫂说的极是,永宁就怕皇兄会舍不得。”
恪王妃道;“咱们这些女人家的都舍得,他们这些爷们又哪里舍不得的道理,诸位夫人,不知妾身说的可对?”
闻的这姑嫂两人一唱一和,京中的那些贵妇只得陪着笑脸,在那里唯唯称是,才知道这赏荷会不过是永宁使的小计,来问京中大臣伸手要银子,却又说的冠冕堂皇,让人无法回绝,一个个虽心有不甘,但又极好脸面,只得按捺下去。
如此,京中捐款捐物盛行,永宁大张旗鼓,将诸位大臣捐得的银两纷纷贴在了墙上,谁捐的多,谁捐的少,一目明了。
这样一来,原先那些只想捐些银子交差的大臣,不免有些坐不住了,只得纷纷加捐,生怕落在人后,被京人耻笑。
未过多久,为北疆慕得军饷之事从朝中流向民间,一些京中富商也皆是慷慨解囊,一时之内,京师追风盛行,到了后来,就连坊间百姓也是出资相助,酒肆茶馆,甚至连秦楼楚馆中,也捐出不少银子。
永宁心头微松,这些时日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军饷,已经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