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43)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他的话讲完了,仍然是笑眯眯地看着大家,等着大家发言,但整个会场上的人,前一天都已经接受了吕书记的命令,没有安排,谁也不准乱发言,这个时候,原来的排练一下子失去了作用,按照原来的顺序,没法进行了,于是大家就只好面面相觑,傻笑着,谁也不敢先开口,因为都没有心理准备,更不知道说什么好。整个会议室里像是坐了一群智商低下的人,大家都是弥勒佛的样子,傻傻地笑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真实水平,让人简直是哭笑不得。
中央领导的目光扫过来,扫过去,扫到谁的脸上,谁都是一副弥勒佛的样子,有的干脆不敢面对,看到领导的眼光过来了,马上做出低头写字的样子,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胡乱地画几个字,目的是逃避,不敢发言。
当时王一鸣的位子,正好安排在中央领导的对面,他的目光,是坚定的,胸有成竹的,他微笑着看着中央领导,等领导的眼光扫过来的时候,他没有躲避,两人一对视,会心地一笑。
中央领导觉得,这个年轻人和别的人表现的气质不一样,于是就伸出手说:“你来谈谈?”
王一鸣点了点头,按下自己面前的话筒开关,说:“既然大家都那么谦虚,领导又点了我的名,我就冒昧地说几句吧!”
其实,王一鸣和这位中央领导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地见过面。这位大领导,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干将,主抓经济,是那些年中国甚至世界舞台上,一个令人注目的风云人物。他以敢想、敢说、敢干出名,是公认的铁腕人物。像王一鸣这样的副部长,在京城里多得不得了,在这样真正的大人物面前,是不起眼的。
王一鸣开口发言的时候,他看到,老吕歪过头,向中央领导介绍着什么。原来中央领导问了老吕,这个王一鸣是干什么的。
老吕介绍说,这是S部的副部长,原来是我们清江省江北市的市长,他是赵副总理的秘书。
中央领导听说王一鸣是赵老的秘书出身,马上在笔记本上,记下了王一鸣的名字。对于赵老,在中国的政坛上,那是有相当高的威望的,虽然他现在离职了,但影响力还在。所以他的秘书,自然会被人高看一眼的。
王一鸣说:“各位代表,在这里,我想谈谈我上一次回老家时看到的真实情况。我的老家在河川县,整个县有110万人,是出了名的农业大县。原来县里有著名的八大工业企业,这一次我回老家,发现全部倒闭了,有的工厂连地皮也卖了,说是给了开发商做商品房开发。整个县城,原来有八万多人,现在光是下岗职工,听说就有三万。一家按三口人算,在县城里生活的人,就是说家家都有下岗职工,有的是双职工全部下岗。因为厂里实际上除了地皮,什么都没有了,银行的贷款,要首先偿还。这些下岗职工,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就被无情地推向了市场、社会,自谋生路。那些年纪大的,实际上已经丧失了重新就业的能力,现在县城里,连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何况那些四十五十岁的老工人呢!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要上学,老人体弱多病,还需要他们赡养,他们却在这个年龄,被扫地出门,没有了任何收入。现在县城里,摆地摊的多,蹬三轮的、美容美发店也多,许多女人,被迫从事Se情业,靠出卖自己的肉体,换取可怜的生活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工人,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上班的,他们长期拿的是国家给予的超低工资,每个月几十块钱,只是够他们的生活费,当时他们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国家,他们的工资虽然低,但有免费的医疗,免费的住房,有退休工资,生活水平虽然低,但是还是有基本的保障的,现在因为改革,一夜之间,这些都不存在了,他们在为国家贡献了青春之后,被彻底抛弃,这样一个群体,从全国来说,初步估计,有5000万人,他们牵涉的家庭人口,有一亿人口,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群体,是改革的受害者,是牺牲品。我建议,国家是不是从全局出发,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也从社会的公平正义出发,给这些人一个说法,让他们没有被抛弃的感觉、牺牲的感觉,毕竟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是中国特色,但这个特色只能是比资本主义更有人性,更温情,更公平,更合理。如果连资本主义、资本家都能做到的,我们却不做,不作为,那我们真是愧对先烈,愧对祖宗,须知我们这座社会主义大厦的根基,就是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抛弃了他们,我们就是忘恩负义。我的发言完了,希望能够引起中央领导注意,不能对这个群体忽视不管,更不能听从那些丧尽天良的经济学家的说法,需要几代人牺牲。我们的百姓实在是太好了,他们牺牲了一代又一代,难道他们就应该永远牺牲下去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是谁都懂的,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我们这个国家就不稳定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王一鸣看自己发言后,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就是落下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整个气氛也变了,老吕的脸上从震惊,到恐怖,再到惶恐,他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如何收场。
事情已经发生了,它要按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中央领导的脸,从原来的微笑,变得特别凝重,他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目光灼人,看着吓人,他不断在本子上记着什么,用剑一样的目光,盯着王一鸣的脸,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王一鸣捏把汗。
当然,也有人暗自叫好,认为王一鸣做得对,就应该这样实话实说,让中央领导知道些基层的事情,作决策时,不要太脱离实际,危害民生。
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他们看着王一鸣,心里乐开了花,心里说,你这个愣头青,瞎逞能,你这一次要倒大霉了,说不定你这个副部长,也干不下去了,丢人打家伙!你以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些,就你自己知道吗?你错了,这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得门清,但是没有人做这个愣头青,人家就是聪明,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官场险恶啊,人家是老练沉稳,谁像你,这么存不住事情,看你到底如何收场。
中央领导这个时候,还是表现出了大家风范。虽然以前,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在他的面前,这样肆无忌惮地说出事实与真相。有些话语,甚至带有指责的意思,因为他自己,就是这项政策的始作俑者,一开始,他也感到接受不了,但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宦海浮沉,已经让他有了听别人说话的胸怀,虽然不好听,也要听。
他最后总结说:“你的发言很好,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准确不准确,基层的情况,你了解得全面不全面,但我要说,你这种敢于讲自己心里话的勇气,就很好,像个共产党高级干部的样子。我们的人民代表,就是要这样说话,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向中央汇报清楚,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但有一点,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改革,邓小平说过,改革不能走回头路,倒退是死路一条。所以有些牺牲,有些不圆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调整,争取兼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你这个意见我接受,好,谢谢你!”
说完大家就一起鼓掌,把这个尴尬的气氛,算是缓和了下来。
但以后的时间,没有谁敢于讲尖锐的问题了,大家又恢复了以前的排演,说些无关痛痒的大话空话,哄得中央领导又谈笑风生,笑容满面起来。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老吕宣布,会议结束。然后陪同中央领导,视察了一下清江大厦,看望了为大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又参观了省里的规划展览。代表们三三两两地陪同着,王一鸣作为副部级高官,还是走得相当靠前,他观察到大家的目光都躲避着他,生怕他这个愣头青,给自己带来了晦气。中央领导也显得心不在焉,对什么也没有兴致,都是应付而已。
本来,按照原来的安排,中午中央领导要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共进午餐的,但是,看完展览后,中央领导以有别的事情为借口,迅速离开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心情不爽,没有了吃饭的兴致,这个罪魁祸首,就是王一鸣的发言。
他的话讲完了,仍然是笑眯眯地看着大家,等着大家发言,但整个会场上的人,前一天都已经接受了吕书记的命令,没有安排,谁也不准乱发言,这个时候,原来的排练一下子失去了作用,按照原来的顺序,没法进行了,于是大家就只好面面相觑,傻笑着,谁也不敢先开口,因为都没有心理准备,更不知道说什么好。整个会议室里像是坐了一群智商低下的人,大家都是弥勒佛的样子,傻傻地笑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真实水平,让人简直是哭笑不得。
中央领导的目光扫过来,扫过去,扫到谁的脸上,谁都是一副弥勒佛的样子,有的干脆不敢面对,看到领导的眼光过来了,马上做出低头写字的样子,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胡乱地画几个字,目的是逃避,不敢发言。
当时王一鸣的位子,正好安排在中央领导的对面,他的目光,是坚定的,胸有成竹的,他微笑着看着中央领导,等领导的眼光扫过来的时候,他没有躲避,两人一对视,会心地一笑。
中央领导觉得,这个年轻人和别的人表现的气质不一样,于是就伸出手说:“你来谈谈?”
王一鸣点了点头,按下自己面前的话筒开关,说:“既然大家都那么谦虚,领导又点了我的名,我就冒昧地说几句吧!”
其实,王一鸣和这位中央领导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地见过面。这位大领导,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干将,主抓经济,是那些年中国甚至世界舞台上,一个令人注目的风云人物。他以敢想、敢说、敢干出名,是公认的铁腕人物。像王一鸣这样的副部长,在京城里多得不得了,在这样真正的大人物面前,是不起眼的。
王一鸣开口发言的时候,他看到,老吕歪过头,向中央领导介绍着什么。原来中央领导问了老吕,这个王一鸣是干什么的。
老吕介绍说,这是S部的副部长,原来是我们清江省江北市的市长,他是赵副总理的秘书。
中央领导听说王一鸣是赵老的秘书出身,马上在笔记本上,记下了王一鸣的名字。对于赵老,在中国的政坛上,那是有相当高的威望的,虽然他现在离职了,但影响力还在。所以他的秘书,自然会被人高看一眼的。
王一鸣说:“各位代表,在这里,我想谈谈我上一次回老家时看到的真实情况。我的老家在河川县,整个县有110万人,是出了名的农业大县。原来县里有著名的八大工业企业,这一次我回老家,发现全部倒闭了,有的工厂连地皮也卖了,说是给了开发商做商品房开发。整个县城,原来有八万多人,现在光是下岗职工,听说就有三万。一家按三口人算,在县城里生活的人,就是说家家都有下岗职工,有的是双职工全部下岗。因为厂里实际上除了地皮,什么都没有了,银行的贷款,要首先偿还。这些下岗职工,实际上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就被无情地推向了市场、社会,自谋生路。那些年纪大的,实际上已经丧失了重新就业的能力,现在县城里,连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何况那些四十五十岁的老工人呢!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孩子要上学,老人体弱多病,还需要他们赡养,他们却在这个年龄,被扫地出门,没有了任何收入。现在县城里,摆地摊的多,蹬三轮的、美容美发店也多,许多女人,被迫从事Se情业,靠出卖自己的肉体,换取可怜的生活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工人,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时代上班的,他们长期拿的是国家给予的超低工资,每个月几十块钱,只是够他们的生活费,当时他们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了国家,他们的工资虽然低,但有免费的医疗,免费的住房,有退休工资,生活水平虽然低,但是还是有基本的保障的,现在因为改革,一夜之间,这些都不存在了,他们在为国家贡献了青春之后,被彻底抛弃,这样一个群体,从全国来说,初步估计,有5000万人,他们牵涉的家庭人口,有一亿人口,这样一个大规模的群体,是改革的受害者,是牺牲品。我建议,国家是不是从全局出发,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也从社会的公平正义出发,给这些人一个说法,让他们没有被抛弃的感觉、牺牲的感觉,毕竟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是中国特色,但这个特色只能是比资本主义更有人性,更温情,更公平,更合理。如果连资本主义、资本家都能做到的,我们却不做,不作为,那我们真是愧对先烈,愧对祖宗,须知我们这座社会主义大厦的根基,就是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抛弃了他们,我们就是忘恩负义。我的发言完了,希望能够引起中央领导注意,不能对这个群体忽视不管,更不能听从那些丧尽天良的经济学家的说法,需要几代人牺牲。我们的百姓实在是太好了,他们牺牲了一代又一代,难道他们就应该永远牺牲下去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是谁都懂的,失去了人民的信任,我们这个国家就不稳定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王一鸣看自己发言后,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就是落下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整个气氛也变了,老吕的脸上从震惊,到恐怖,再到惶恐,他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如何收场。
事情已经发生了,它要按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中央领导的脸,从原来的微笑,变得特别凝重,他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严肃表情,目光灼人,看着吓人,他不断在本子上记着什么,用剑一样的目光,盯着王一鸣的脸,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王一鸣捏把汗。
当然,也有人暗自叫好,认为王一鸣做得对,就应该这样实话实说,让中央领导知道些基层的事情,作决策时,不要太脱离实际,危害民生。
当然也有幸灾乐祸的,他们看着王一鸣,心里乐开了花,心里说,你这个愣头青,瞎逞能,你这一次要倒大霉了,说不定你这个副部长,也干不下去了,丢人打家伙!你以为大家都不知道这些,就你自己知道吗?你错了,这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得门清,但是没有人做这个愣头青,人家就是聪明,多一事不如省一事,官场险恶啊,人家是老练沉稳,谁像你,这么存不住事情,看你到底如何收场。
中央领导这个时候,还是表现出了大家风范。虽然以前,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在他的面前,这样肆无忌惮地说出事实与真相。有些话语,甚至带有指责的意思,因为他自己,就是这项政策的始作俑者,一开始,他也感到接受不了,但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宦海浮沉,已经让他有了听别人说话的胸怀,虽然不好听,也要听。
他最后总结说:“你的发言很好,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准确不准确,基层的情况,你了解得全面不全面,但我要说,你这种敢于讲自己心里话的勇气,就很好,像个共产党高级干部的样子。我们的人民代表,就是要这样说话,畅所欲言,有什么说什么,把自己看到想到的,向中央汇报清楚,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但有一点,改革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改革,邓小平说过,改革不能走回头路,倒退是死路一条。所以有些牺牲,有些不圆满,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调整,争取兼顾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你这个意见我接受,好,谢谢你!”
说完大家就一起鼓掌,把这个尴尬的气氛,算是缓和了下来。
但以后的时间,没有谁敢于讲尖锐的问题了,大家又恢复了以前的排演,说些无关痛痒的大话空话,哄得中央领导又谈笑风生,笑容满面起来。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老吕宣布,会议结束。然后陪同中央领导,视察了一下清江大厦,看望了为大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又参观了省里的规划展览。代表们三三两两地陪同着,王一鸣作为副部级高官,还是走得相当靠前,他观察到大家的目光都躲避着他,生怕他这个愣头青,给自己带来了晦气。中央领导也显得心不在焉,对什么也没有兴致,都是应付而已。
本来,按照原来的安排,中午中央领导要和代表团全体成员共进午餐的,但是,看完展览后,中央领导以有别的事情为借口,迅速离开了,所有人都知道,他心情不爽,没有了吃饭的兴致,这个罪魁祸首,就是王一鸣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