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父亲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很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我才会想起写些关于父亲的故事,在商战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每每遇到困难之时,就会想到父亲那张坚毅的脸庞,冥冥中指引我继续前进,我有一肚子话想要向他老人家倾诉,不仅仅是那种难以报答的养育之恩,他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
父亲现已过70高龄,是省政府机关的离休干部,他从1949年建国前参加工作直到离休,经历过了许多坎坎坷坷,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勤奋乐观的生活态度。
记得文革期间,父亲才36岁,被带上“三反分子”的帽子。在我童年朦胧的记忆中,曾看见父亲在一个解放牌大汽车上戴着大牌子在街上被游斗,可是回到家中,父亲还是笑呵呵的,看到他的样子,我当时非常不理解,怎么人越挨斗越高兴呢?其实,这正是父亲刚毅性格的写照。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亲是个乐天派,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愁事儿,所有的愁事儿对他来讲只不过是一次考验,生活中他把所有的愁事儿在自己的努力下都变成了喜事儿,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战胜了困难,迎来了甜蜜的微笑。难怪他的床头上常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笑对人生”的大字。
父亲在他临离休时是省政府专家工作组的成员。他多次奔赴贫困地区调研,帮助解决当地的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1989年,时值我本人任《农村天地》杂志记者,A城地委约请我去采访。A城的万人体育馆中正在举行专家报告会,当报告人走上演讲台的时候,我吃惊地看到了那个讲话的人就是我的父亲。40多分钟的报告时间与会所的人都感到没有听够,我也被父亲那渊博的知识所折服,更被现场那雷鸣般的掌声所震撼。父亲报告的每一句话我都听得非常仔细,仿佛是给我一个人讲的,我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时我才发现我对我的父亲并不十分了解。泪水已经爬上了我的脸颊。晚上我成了同行人中的一个焦点,A城电视台以《父子同为A城献计策》为题做了专题报道,许多高级官员和资深记者主动与我交朋友,我高兴极了。
父亲一直勤奋地努力学习,他生活在哪里,哪里就闹了书灾,根本说不清他看过多少书,只知道家里的一本字典,被他翻得已经变了形。他每天上班前都要看一个小时书,下班后都要写工作日记,日积月累,厚厚的草稿纸装了几麻袋。父亲很喜欢毛体书法,文革期间在家闲着天天研习,寒暑几度,业精于勤,现在父亲的毛体书法,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还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改革开放以前,我家里很穷,一家八九口人,全靠父亲与母亲的工资为生,日子过得很节俭。为了整个家,他起早贪黑经常超负荷劳作。改革开放以后,正值父亲年富力强,一方面他从事繁忙的工作,另一方面同时供养哥哥姐姐上大学,还有两位老人要赡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业绩斐然,多次受到嘉奖,并担任了省政府乡镇企业协会的领导。父亲还经常勤奋写作,其作品多次发表在乡镇企业的专业杂志报纸上。
在我考上大学那天,父亲特别高兴,他表达庆祝的方式就是给一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给我写了一首名叫《明天》的诗,只记得后两句是这样的:“争得上游莫骄傲,更有英雄在前头。”
父亲待人和谒、与人友善,几十年过去,我从没见过他因为任何事情跟任何人争执过,他说的话哲理性极强,令人信服,无可争辩。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成功,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他不想做的事情,他也会把政策摆明,道理讲清。父亲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他心里的原则从来没有因为任何公私而改变过一分一毫。有人说那个时代,就有那么一帮“老八板”,父亲肯定是这帮“老八板”之一。
前几年,姐姐“下海”经商去了深圳,她所经营的电信企业蒸蒸日上,但是在她的床头始终挂着父亲为她提写的“成由节俭败有奢”的条幅,以此来警示自己。父亲离休在家,可天天为几个孩子事业的发展盘算,有时,他把自己的成熟想法打电话告诉给孩子们听,有时,他怕耽误孩子们干事业的时间,他就拿起笔来给孩子们写信,教育孩子们如何走路、如何做人。
有人说,父亲是男孩一生中成长的楷模,我的父亲是我成长的榜样,我们既是父子,又是朋友,对他来说我的每一件小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我们无话不说,特别是在我生活中不如意、事业不顺利的时候,父亲一次又一次为我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帮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战胜每一个困难,走向成功的时候,想起父亲,内心里充满自豪。
父亲是一个老实、正直的普通人。他教给我的一切足以影响我的一生。我想,一个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有多少钱,他能够让人在忆起他的时候心里充满崇敬,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心。”现在,我也做了父亲,我方才明白一个父亲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何等重要,但我相信,我也一定会像我的父亲那样做一个好父亲。
正所谓:母爱无私,父爱无边。父亲的爱不会像母爱那样细腻,但是这种爱却是永恒不变的,他将伴我们走过艰辛,走过坎坷,直到永远。
很多年以后,事业有成的我才会想起写些关于父亲的故事,在商战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每每遇到困难之时,就会想到父亲那张坚毅的脸庞,冥冥中指引我继续前进,我有一肚子话想要向他老人家倾诉,不仅仅是那种难以报答的养育之恩,他给予我的远不止这些……
父亲现已过70高龄,是省政府机关的离休干部,他从1949年建国前参加工作直到离休,经历过了许多坎坎坷坷,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勤奋乐观的生活态度。
记得文革期间,父亲才36岁,被带上“三反分子”的帽子。在我童年朦胧的记忆中,曾看见父亲在一个解放牌大汽车上戴着大牌子在街上被游斗,可是回到家中,父亲还是笑呵呵的,看到他的样子,我当时非常不理解,怎么人越挨斗越高兴呢?其实,这正是父亲刚毅性格的写照。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亲是个乐天派,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愁事儿,所有的愁事儿对他来讲只不过是一次考验,生活中他把所有的愁事儿在自己的努力下都变成了喜事儿,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战胜了困难,迎来了甜蜜的微笑。难怪他的床头上常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笑对人生”的大字。
父亲在他临离休时是省政府专家工作组的成员。他多次奔赴贫困地区调研,帮助解决当地的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1989年,时值我本人任《农村天地》杂志记者,A城地委约请我去采访。A城的万人体育馆中正在举行专家报告会,当报告人走上演讲台的时候,我吃惊地看到了那个讲话的人就是我的父亲。40多分钟的报告时间与会所的人都感到没有听够,我也被父亲那渊博的知识所折服,更被现场那雷鸣般的掌声所震撼。父亲报告的每一句话我都听得非常仔细,仿佛是给我一个人讲的,我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这时我才发现我对我的父亲并不十分了解。泪水已经爬上了我的脸颊。晚上我成了同行人中的一个焦点,A城电视台以《父子同为A城献计策》为题做了专题报道,许多高级官员和资深记者主动与我交朋友,我高兴极了。
父亲一直勤奋地努力学习,他生活在哪里,哪里就闹了书灾,根本说不清他看过多少书,只知道家里的一本字典,被他翻得已经变了形。他每天上班前都要看一个小时书,下班后都要写工作日记,日积月累,厚厚的草稿纸装了几麻袋。父亲很喜欢毛体书法,文革期间在家闲着天天研习,寒暑几度,业精于勤,现在父亲的毛体书法,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还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改革开放以前,我家里很穷,一家八九口人,全靠父亲与母亲的工资为生,日子过得很节俭。为了整个家,他起早贪黑经常超负荷劳作。改革开放以后,正值父亲年富力强,一方面他从事繁忙的工作,另一方面同时供养哥哥姐姐上大学,还有两位老人要赡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业绩斐然,多次受到嘉奖,并担任了省政府乡镇企业协会的领导。父亲还经常勤奋写作,其作品多次发表在乡镇企业的专业杂志报纸上。
在我考上大学那天,父亲特别高兴,他表达庆祝的方式就是给一家人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给我写了一首名叫《明天》的诗,只记得后两句是这样的:“争得上游莫骄傲,更有英雄在前头。”
父亲待人和谒、与人友善,几十年过去,我从没见过他因为任何事情跟任何人争执过,他说的话哲理性极强,令人信服,无可争辩。他想做的事情,就一定会成功,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他不想做的事情,他也会把政策摆明,道理讲清。父亲是一个非常讲原则的人,他心里的原则从来没有因为任何公私而改变过一分一毫。有人说那个时代,就有那么一帮“老八板”,父亲肯定是这帮“老八板”之一。
前几年,姐姐“下海”经商去了深圳,她所经营的电信企业蒸蒸日上,但是在她的床头始终挂着父亲为她提写的“成由节俭败有奢”的条幅,以此来警示自己。父亲离休在家,可天天为几个孩子事业的发展盘算,有时,他把自己的成熟想法打电话告诉给孩子们听,有时,他怕耽误孩子们干事业的时间,他就拿起笔来给孩子们写信,教育孩子们如何走路、如何做人。
有人说,父亲是男孩一生中成长的楷模,我的父亲是我成长的榜样,我们既是父子,又是朋友,对他来说我的每一件小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我们无话不说,特别是在我生活中不如意、事业不顺利的时候,父亲一次又一次为我树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帮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我战胜每一个困难,走向成功的时候,想起父亲,内心里充满自豪。
父亲是一个老实、正直的普通人。他教给我的一切足以影响我的一生。我想,一个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有多少钱,他能够让人在忆起他的时候心里充满崇敬,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心。”现在,我也做了父亲,我方才明白一个父亲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何等重要,但我相信,我也一定会像我的父亲那样做一个好父亲。
正所谓:母爱无私,父爱无边。父亲的爱不会像母爱那样细腻,但是这种爱却是永恒不变的,他将伴我们走过艰辛,走过坎坷,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