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陷落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溥醉醺醺的回到了南京的客栈,倒头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浑身无力,但头脑却越发的清醒,各种念头来回不停的在脑海中闪过。
张溥是个有心人,从他很早就开始长袖善舞,结交江南士子就可以看得出来,爽朗大气的作风让他朋友遍天下,也让他等到了很多的臂助,比如这次对方的猜测,让他惊为天人,原本他是不信的,不过今晚和众人一分析,却发现事实如此。
他人很聪明,也有着远大的志向,或者说是野心,从他后来模仿东林崛起的策略成立复社就能看的出来。以舆论操控朝政,他基本做到了,只是做的还不够好,毕竟他跟顾宪成还有着差距。
只是今晚出乎意料的答案,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天子锐意改革,政体已然大变,内阁诸公皆为宰相,统领天下,北直隶裁撤,设行省,立巡抚,都察院和大理寺更是地位更易,职责大变。
更不要说其他的一些改革政策了,张溥虽在江南,但依然听到了很多的风声。种种变化,虽然还没有刮到他的头上,但已经开始逐步影响了,他视之为生命的科举也逃不脱改革的命运。
变化繁复多样,让张溥一时间有些茫然,他愣愣望着漆黑的屋顶,心中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我该怎么办!?”他茫然反问着自己。
其他几人和他也一样,回到住处之后根本睡不着,心中思绪翻滚,想着科举的事情。
时间缓缓过去,经过那么一次的猜测谈话后,他们几人徒然发现,似乎整个南京城内似乎变得不一样了。接头士子行色匆匆,每一个都脚步繁忙的出入在书坊之内,买着各种曾经不屑一顾的书本。
去往十里秦淮的士子们也日渐稀少,真正有才学者早就从哪里绝迹。往常他们还察觉不到,但此刻警醒之后,却看出了些许端倪。
“天下间聪明人不少啊!”张溥感慨了一声,也抱着一摞书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埋头苦读。不论如何,这最后一届科举一定要去拼搏一番。
只是读着读着书的时候,他眼前时常会浮现出一个面孔,王三公子,秣陵王氏家的三少爷。不知他行踪诡异,到底在策划着何等事情。
张溥也有心寻找过线索,奈何一无所获,不知是对方小心谨慎没有露出一丝马脚,还是压根没有王氏回大陆的事情。
他倒希望是后者,然后却根本不可能,凭着自己敏锐的感觉,他隐约间感到有股暗流潜藏在平静气氛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想到这,他干脆不回太仓老家了,直接在南京住了下来,闭门苦读。南直隶的乡试是在南京举行,如此坚城,想来再怎么发生祸端,这里也定然收到波及。
南直隶发生的这些事情,身在北京的朱由校并不知道。
遗旨遗言的事情他并不知道,李三才当初是自杀的,这件事根本只是他临时布置的,目的也只是混淆视听,抹黑朱由校的形象,根本没有往外透露。
而锦衣卫也不以为意,这样的谣言天下多的是,恰逢皇帝更易,有这样的谣言不足为奇。因而南京的锦衣卫千户对江南此刻奇怪的现象也视若无睹,些许秣陵王氏的谣言也没放在心上。
在他们想来,身为叛逆的王氏怎么可能还会回来,逃亡海外能保得性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回来搞风搞雨。
帝国腹心之地微妙的情况朱由校并不知情,他此刻重点关注的还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等到积累了经验,今年科举完毕,招的大批人才后,这些举措就可以推行天下了。
除此之外,朱由校的时间就放到了羽林军和城防军的工作上面,准确的说,是放在了思想工作上面。
一只没有思想,全靠金钱和狼性维持的军队是脆弱的,一旦伤亡过大,这只军队就毁了,当经过思想武装的军队却不同,战斗力能长久维持,而且只要有一个人在,这只军队就不会被毁灭。
朱由校此刻就正努力的干着这项工作,将一些他编制出来的,能够完美自洽的理念灌输到这些单纯的士兵脑海当中去。
传统的忠君爱国是要的,后世的军民一家亲,人民子弟兵也应该要的,皇帝指挥枪也是要的,军人荣誉,为国家为人民争夺利益,护卫财产也是要的,皇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也是要的。
搞到最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弄得这些东西似乎和一些魔幻小说中的骑士美德差不多,若真的严格按照自己弄得这套玩意,今后他的士兵绝对会变成一个个正值的骑士。
朱由校犹豫了一下后,终究还是没有修改自己弄出来的思想教材,这样教育出来的士兵虽然有些迂腐和天真,但无疑是正确的。
从未来发展的方向来看,人的素质总是越来越高的,平等自由人权等观念深入人心,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无人能够阻挡。
大国形象,在力在礼,而这些都要从小处培养,从现在开始,从一个小兵开始。
“荣耀即吾命!”
“忠于天子,忠于帝国!”
“天子面前人人平等,吾等军人和百姓皆为陛下子民,当守望相助。”
羽林军当中,一幅幅标语随处可见,无数或慷慨,或悲壮,或激昂的话语,烘托出了一股别样的气氛。参军的士兵都是平民子弟出身,他们相当的单纯,而朱由校的思想教育内容又是结合了传统的忠孝节义,因而很容易的就被这些单纯的士兵们所接受,并奉之为行事准则。
“为皇帝而战,为国家而战!这是我们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行走在军营当中,听着沉静但却坚定的话语,朱由校不由的微微一笑。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军队,不仅有严格的纪律,同样有严格的到的准则。
这个世界太黑暗了,充满了愚昧、杀戮和贪婪,就让我,大明帝国的皇帝,为整个世界带来文明。
“报!”
就在朱由校沉入幻想当中的时候,一声急促悠长的喊声传来,朱由校很快就回过味来,这是边疆急报。
“报陛下,辽东急训,沈阳失陷。”传令兵一来到他面前,单膝一跪,呈上了战报,并简要说明了下。
听完传令兵的话后,朱由校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没有动熊廷弼,让他安稳的守在辽东,怎么还会丢失沈阳。
黑着脸,他几下将信封拆除,抽出里面的信件,一目三行的看了起来。然而越看,他的心头怒火越加高涨,忍不住,他就抽出了腰间的佩刀,恨恨的斩在了旁边的树干上。
“该死的袁应泰,你他妈的是猪么?”朱由校实在是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砰!
被他斩断的树干轰然掉落,发出一声闷响,树干的断口光滑平整,没有一丝的毛刺,仿若上好的木匠打磨过一样,跟在后面的刘若愚看了看,眼角忍不住一阵抽搐。这么粗的树干都一刀而断,陛下的功夫越来越高深了。
战报的信息很简单,寥寥几句就将事情交代清楚了。罪魁祸首的袁应泰私自接纳蒙古灾民,结果里面有女真的内鬼,于三月十二日,奴儿哈赤起兵攻打沈阳,蒙古内奸趁机作乱,两者里应外合,开了城门,沈阳失陷。
看着战报,朱由校真的很想一把捏死袁应泰,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他没有动熊廷弼,就是希望稳住辽东的局势,不让局面恶化,为自己争取时间,哪想到这混蛋却私自行动,让沈阳失陷。
可惜,袁应泰已经死在沈阳城中,不然朱由校绝对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召集内阁议政。”朱由校还刀入鞘,冷冷的吩咐道。他已经冷静下来,辽东还有熊廷弼,局面不会太糟糕,辽阳应该能守得住,怎么也不会写像历史上那样,一直要推售到山海关了。
很快,五名大学士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年纪最大的李汝华更是气喘吁吁,呼吸跟抽风箱一样,呼哧呼哧的,让人毫不怀疑,他下一刻就会断气。
“快,给各位大学士上座。若愚,记住,以后大学士们面君,都要有位置,此为惯例。”对于自己第一届内阁班子,朱由校还是十分尊重的,时刻会顾忌到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权威。例如这次一样,召见大学士时,他从来没有让对方站着。
“奴婢遵旨。”刘若愚大声应诺。
“多谢陛下厚爱。”五名大学士立刻跪下谢恩。
“无妨,此为诸公应受之礼遇。”
一番君臣礼仪后,双方落座,开始商议政事。
“诸位有何看法。”等到战报一一传阅,让五名大学细细看完之后,朱由校才开口问道。
五人沉默下来,有的事在思索,有的则纯粹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军事经验。五个人中,只有孙承宗和曾任兵部尚书的崔景荣对这方面较为了解。
“立即派兵支援。”这是崔景荣提出来的意见。
不过孙承宗却不太同意,他只说了一个字,“等!”
张溥醉醺醺的回到了南京的客栈,倒头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他浑身无力,但头脑却越发的清醒,各种念头来回不停的在脑海中闪过。
张溥是个有心人,从他很早就开始长袖善舞,结交江南士子就可以看得出来,爽朗大气的作风让他朋友遍天下,也让他等到了很多的臂助,比如这次对方的猜测,让他惊为天人,原本他是不信的,不过今晚和众人一分析,却发现事实如此。
他人很聪明,也有着远大的志向,或者说是野心,从他后来模仿东林崛起的策略成立复社就能看的出来。以舆论操控朝政,他基本做到了,只是做的还不够好,毕竟他跟顾宪成还有着差距。
只是今晚出乎意料的答案,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天子锐意改革,政体已然大变,内阁诸公皆为宰相,统领天下,北直隶裁撤,设行省,立巡抚,都察院和大理寺更是地位更易,职责大变。
更不要说其他的一些改革政策了,张溥虽在江南,但依然听到了很多的风声。种种变化,虽然还没有刮到他的头上,但已经开始逐步影响了,他视之为生命的科举也逃不脱改革的命运。
变化繁复多样,让张溥一时间有些茫然,他愣愣望着漆黑的屋顶,心中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我该怎么办!?”他茫然反问着自己。
其他几人和他也一样,回到住处之后根本睡不着,心中思绪翻滚,想着科举的事情。
时间缓缓过去,经过那么一次的猜测谈话后,他们几人徒然发现,似乎整个南京城内似乎变得不一样了。接头士子行色匆匆,每一个都脚步繁忙的出入在书坊之内,买着各种曾经不屑一顾的书本。
去往十里秦淮的士子们也日渐稀少,真正有才学者早就从哪里绝迹。往常他们还察觉不到,但此刻警醒之后,却看出了些许端倪。
“天下间聪明人不少啊!”张溥感慨了一声,也抱着一摞书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埋头苦读。不论如何,这最后一届科举一定要去拼搏一番。
只是读着读着书的时候,他眼前时常会浮现出一个面孔,王三公子,秣陵王氏家的三少爷。不知他行踪诡异,到底在策划着何等事情。
张溥也有心寻找过线索,奈何一无所获,不知是对方小心谨慎没有露出一丝马脚,还是压根没有王氏回大陆的事情。
他倒希望是后者,然后却根本不可能,凭着自己敏锐的感觉,他隐约间感到有股暗流潜藏在平静气氛下,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想到这,他干脆不回太仓老家了,直接在南京住了下来,闭门苦读。南直隶的乡试是在南京举行,如此坚城,想来再怎么发生祸端,这里也定然收到波及。
南直隶发生的这些事情,身在北京的朱由校并不知道。
遗旨遗言的事情他并不知道,李三才当初是自杀的,这件事根本只是他临时布置的,目的也只是混淆视听,抹黑朱由校的形象,根本没有往外透露。
而锦衣卫也不以为意,这样的谣言天下多的是,恰逢皇帝更易,有这样的谣言不足为奇。因而南京的锦衣卫千户对江南此刻奇怪的现象也视若无睹,些许秣陵王氏的谣言也没放在心上。
在他们想来,身为叛逆的王氏怎么可能还会回来,逃亡海外能保得性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回来搞风搞雨。
帝国腹心之地微妙的情况朱由校并不知情,他此刻重点关注的还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等到积累了经验,今年科举完毕,招的大批人才后,这些举措就可以推行天下了。
除此之外,朱由校的时间就放到了羽林军和城防军的工作上面,准确的说,是放在了思想工作上面。
一只没有思想,全靠金钱和狼性维持的军队是脆弱的,一旦伤亡过大,这只军队就毁了,当经过思想武装的军队却不同,战斗力能长久维持,而且只要有一个人在,这只军队就不会被毁灭。
朱由校此刻就正努力的干着这项工作,将一些他编制出来的,能够完美自洽的理念灌输到这些单纯的士兵脑海当中去。
传统的忠君爱国是要的,后世的军民一家亲,人民子弟兵也应该要的,皇帝指挥枪也是要的,军人荣誉,为国家为人民争夺利益,护卫财产也是要的,皇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也是要的。
搞到最后,他忽然发现自己弄得这些东西似乎和一些魔幻小说中的骑士美德差不多,若真的严格按照自己弄得这套玩意,今后他的士兵绝对会变成一个个正值的骑士。
朱由校犹豫了一下后,终究还是没有修改自己弄出来的思想教材,这样教育出来的士兵虽然有些迂腐和天真,但无疑是正确的。
从未来发展的方向来看,人的素质总是越来越高的,平等自由人权等观念深入人心,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无人能够阻挡。
大国形象,在力在礼,而这些都要从小处培养,从现在开始,从一个小兵开始。
“荣耀即吾命!”
“忠于天子,忠于帝国!”
“天子面前人人平等,吾等军人和百姓皆为陛下子民,当守望相助。”
羽林军当中,一幅幅标语随处可见,无数或慷慨,或悲壮,或激昂的话语,烘托出了一股别样的气氛。参军的士兵都是平民子弟出身,他们相当的单纯,而朱由校的思想教育内容又是结合了传统的忠孝节义,因而很容易的就被这些单纯的士兵们所接受,并奉之为行事准则。
“为皇帝而战,为国家而战!这是我们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行走在军营当中,听着沉静但却坚定的话语,朱由校不由的微微一笑。这才是自己想要的军队,不仅有严格的纪律,同样有严格的到的准则。
这个世界太黑暗了,充满了愚昧、杀戮和贪婪,就让我,大明帝国的皇帝,为整个世界带来文明。
“报!”
就在朱由校沉入幻想当中的时候,一声急促悠长的喊声传来,朱由校很快就回过味来,这是边疆急报。
“报陛下,辽东急训,沈阳失陷。”传令兵一来到他面前,单膝一跪,呈上了战报,并简要说明了下。
听完传令兵的话后,朱由校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没有动熊廷弼,让他安稳的守在辽东,怎么还会丢失沈阳。
黑着脸,他几下将信封拆除,抽出里面的信件,一目三行的看了起来。然而越看,他的心头怒火越加高涨,忍不住,他就抽出了腰间的佩刀,恨恨的斩在了旁边的树干上。
“该死的袁应泰,你他妈的是猪么?”朱由校实在是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砰!
被他斩断的树干轰然掉落,发出一声闷响,树干的断口光滑平整,没有一丝的毛刺,仿若上好的木匠打磨过一样,跟在后面的刘若愚看了看,眼角忍不住一阵抽搐。这么粗的树干都一刀而断,陛下的功夫越来越高深了。
战报的信息很简单,寥寥几句就将事情交代清楚了。罪魁祸首的袁应泰私自接纳蒙古灾民,结果里面有女真的内鬼,于三月十二日,奴儿哈赤起兵攻打沈阳,蒙古内奸趁机作乱,两者里应外合,开了城门,沈阳失陷。
看着战报,朱由校真的很想一把捏死袁应泰,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他没有动熊廷弼,就是希望稳住辽东的局势,不让局面恶化,为自己争取时间,哪想到这混蛋却私自行动,让沈阳失陷。
可惜,袁应泰已经死在沈阳城中,不然朱由校绝对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召集内阁议政。”朱由校还刀入鞘,冷冷的吩咐道。他已经冷静下来,辽东还有熊廷弼,局面不会太糟糕,辽阳应该能守得住,怎么也不会写像历史上那样,一直要推售到山海关了。
很快,五名大学士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年纪最大的李汝华更是气喘吁吁,呼吸跟抽风箱一样,呼哧呼哧的,让人毫不怀疑,他下一刻就会断气。
“快,给各位大学士上座。若愚,记住,以后大学士们面君,都要有位置,此为惯例。”对于自己第一届内阁班子,朱由校还是十分尊重的,时刻会顾忌到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权威。例如这次一样,召见大学士时,他从来没有让对方站着。
“奴婢遵旨。”刘若愚大声应诺。
“多谢陛下厚爱。”五名大学士立刻跪下谢恩。
“无妨,此为诸公应受之礼遇。”
一番君臣礼仪后,双方落座,开始商议政事。
“诸位有何看法。”等到战报一一传阅,让五名大学细细看完之后,朱由校才开口问道。
五人沉默下来,有的事在思索,有的则纯粹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军事经验。五个人中,只有孙承宗和曾任兵部尚书的崔景荣对这方面较为了解。
“立即派兵支援。”这是崔景荣提出来的意见。
不过孙承宗却不太同意,他只说了一个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