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推棺 > 第五十五章 情报送达紧聚议

第五十五章 情报送达紧聚议

作者:离人望左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秘如鬼附身一般闹了半夜,差点就把那家丁都给掐死了,小丫鬟吓得花容失色,整个陶家都人心惶惶,皆以为是李秘把恶鬼带回到家中来,一时间也是无人敢入睡。

    陶员外有心帮助袁可立,可遭遇这样的事情,心里多少有些捕不快,李秘找郎中询问过情况,知道袁可立短时间内是没办法醒过来了。

    即便能够醒过来,也没法跟着他到知府衙门报信,更不可能把陈和光请过来。

    横竖陶员外将袁可立当宝贝一般供着,连那马夫也都伺候得不差,李秘也就放心下来,与陶员外告辞一番,便借了一匹老马,独自上路,往知府衙门这边赶了过来。

    袁可立被伤,情报被抢,自己还分不清那黑瞳女哑巴到底是人是鬼,所有的不顺仿佛一下子全都扎堆咬上了李秘的身来。

    然而李秘并未气馁,即便没有密信,没有袁可立的旁证,他也必须将情报告之陈和光和宋知微。

    毕竟倭寇入侵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干系着沿海数十万百姓的安危,而单凭他的力量,无法证实情报真假,无法做出防御,无法改变大局,借助官府更大的力量,是唯一的选择。

    陶家的老马虽然是用来拉车的,但胜在稳健,适合李秘这种不善骑马的新手。

    对于一名现代人而言,想要掌握骑马技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在古时,也不是谁都有资格骑马,更没有条件骑马。

    华夏民族之所以在古代建造宏伟的万里长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追究起来就是因为华夏是农耕民族,缺少战马。

    李秘自是不会骑马的,但作为古代最快捷的一种交通工具,马匹是不二选择,加上没了老车夫的指引,又是在夜间,李秘生怕自己会迷路,到时候难免有所耽搁。

    而拉车的老马是认得路的,只要放松缰绳,老马就会将他驮到城中心的热闹地带。

    李秘本想让陶员外给自己差拨一名引路人,只是自己在陶家闹出这等事情来,陶员外脸色也不好看,李秘终究没有开口。

    好在李秘运动天赋与智商都不差,老马又温顺稳健,约莫四更天的时候,天已经有些发白,李秘终于还是来到了府衙。

    府衙还未开门,李秘却没管得这许多,到了门房,值夜的门子被李秘吵醒之后,一脸怒容便骂着走了出来。

    “哪个索命鬼催的,大早晨敢到府衙来顽耍!”

    看清楚了李秘面貌之后,这门子更是恼怒,因为李秘在府衙的事已经人尽皆知,差点就惹火烧身,将王沐德这个大麻烦,招惹到府衙的头上来。

    虽然知府陈和光和推官宋知微,对李秘都非常赏识,但府衙的人,对李秘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又觉着李秘是个麻烦精,哪里会给他好脸色!

    “原来是小李捕头啊,今番是不是又有甚么天大的事情要来禀报?”那门子一脸戏谑道,忍不住打量着李秘身后那匹马。

    宋朝时很是缺马,因为没有大量的骑兵部队,所以打仗时候吃够了亏,也饱受欺负,即便岳飞爷爷拉拢起岳家军,也并非以骑兵制胜。

    到了元朝,因着是蒙古族统治天下,马匹自然也就多了,而到了明朝,也不会再那般缺马了。

    因为明朝疆域比宋朝要大很多,马场也不缺,成祖朱棣起兵靖难之时,就曾经借助朵颜三卫等异族骑兵的力量。

    明朝也非常注重马政,所以马匹到不会缺稀。

    马匹跟铜铁之类,都属于战备战略物资,民间极少能够见到,陶员外家底殷实,也才只有这么一匹拉车的老马。

    可即便如此,李秘骑着这马儿过来,仍旧让那门子两眼放光,盯了许久。

    李秘可心思跟门子纠缠,从身上摸出几粒银锞子来,塞到了门子的手中,严肃地说道。

    “某确实有要事通报知府大人,劳烦老哥哥进去通禀一声,若知府大人不愿意见在下,某转头就走,绝不烦恼老哥哥半点!”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李秘骨子里就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威严气度,那门子也就为难起来。

    作为门子,可不是单纯的看门狗,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权衡贫富得失,什么人该拒之千里,什么人该恭迎大驾,什么人该敷衍拖延等等,都有着很深的学问在里头。

    人都说宰相门房七品官,说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同时也说明门房必须具备不弱的综合素质,必须是机灵人才能担当。

    这门子能够当上苏州府衙的门子,自然不是平庸之辈,起码在人情世故上,绝不会是愣头青。

    虽然这四更天把知府给叫醒,实在有些为难,但事出有因,也分个轻重缓急,这苏州府内情况极其复杂,知府大人也经常被人半夜吵醒,就为了起来解决各种突发事件。

    因此,这门子也就没再多说些为什么,将银锞子塞入袖笼之中,而后缩着脖颈,麻利地往后宅走去。

    过得约莫小半个时辰,东方都已经开始发亮,晨曦将云朵都染成红黄之色,为云朵镶上了金边,陈和光才让门子将李秘给带进了府衙。

    花厅之中,陈和光只穿着宽松闲散的常服,见得李秘就有些皱眉头,朝李秘问道。

    “这么早过来,莫不是那些倭寇细作又有新进展了?”

    李秘闻言,心里也稍安,毕竟陈和光看似懒散,实则对此事也是非常上心的,或许因为与王沐德有过约定,是以不愿落了人后之缘故。

    既是如此,李秘也开门见山道:“大人明鉴,确实是个新进展,只是比倭寇细作之事还要紧一些。”

    “早先调查张氏一案,小人曾偶得一颗隐藏密报的机枢信筒,只是这信筒太过精妙,一时无法解开,这几日多得项穆老中书帮衬,不眠不休了好几日,这才解开来,获得密信一封,里头却是倭寇准备入侵鲁燕矶的计划!”

    李秘也没有任何隐瞒,将时间地点等关键信息,以及如何获取密信,以及密信真实性有待证实的问题,统统告之了陈和光。

    陈和光本来是睡眼惺忪,眼睛上都还巴着眼屎,若非李秘在倭寇细作这事儿上有着大功劳,他才懒得起来接见李秘。

    如今听说竟然发生了这等事,整个人如同冷水泼头一般,顿时便醒了过来!

    倭寇入侵与倭寇细作潜伏城中,那可完完全全是两码事,严重程度那是天上地下!

    毕竟倭寇细作潜伏在内陆,早已是见惯不怪之事,时不时兴风作浪也无甚奇怪,可倭寇已经很多年不敢大举入侵内陆了!

    经过了戚家军的沉重打击,倭寇元气大伤,几乎到了十不存一的地步,剩下那些拥有一战之力的倭寇组织,也都屈指可数。

    即便如此,他们也只敢躲在孤岛之上,打劫过往船只,或者与弗朗机等其他国家的海盗并做一处,到沿海来掠夺一番便望风而逃,与其说是抢,不如说是偷。

    这等境况之下,倭寇们的生存状况也并不是很乐观,无法登岸,就得不到足够的补给,无论是物资还是人员。

    所以倭寇也就渐渐衰败下去,加上大明海防森严,沿海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应对机制,这十几年间,几乎没什么倭寇敢大举入侵沿海了。

    这也是苏州等地为何繁华依旧,渐渐又恢复了奢靡生活状态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了倭寇的侵扰,老百姓渐渐也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然而李秘此时却带来这样一则情报,又让陈和光如何不惊骇!

    作为一方牧守,陈和光虽然看着不理事儿,但对自己辖境之内的事情,还是非常清楚的。

    倭寇们韬光养晦,只怕是在舔舐伤口,积攒力量,有朝一日,必定还会卷土重来,因为他们骨子里就是盗贼,除了烧杀抢夺,奸淫掳掠,他们根本就无以为生。

    只是陈和光没想到,如此紧要的情报,竟然落入了李秘的手中!

    因为沿海边防的那些卫所,都没有发出警报,更没有军方的任何消息传来,这个情报的真伪,确实如李秘所言,有待进一步的证实。

    陈和光很快就让人将宋知微给请了过来,又让李秘将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宋知微的态度与陈和光也是一般无二。

    眼看着日子就要近了,想要证实情报真伪,就必须加快速度,赶紧落实下去,否则一旦情报是真,无法及时作出防御,事态可就严重了!

    因着与王沐德的人一道处理倭寇细作之事,陈和光和宋知微也并没有瞒着王沐德,不多时便让人将这位镇守太监也请了过来。

    多亏了李秘的地图分析法,他们抓获了数十名倭寇细作,在倭寇不敢入侵的“承平年代”,能够抓获这么多敌人细作,也算是非常大的功劳了,王沐德正沾沾自喜呢,没想到李秘这麻烦精又来了!

    见得李秘,王沐德的脸色便难看起来,因为他无论是在宫中服侍天潢贵胄,亦或是下放镇守一方,都无人敢对他如此不敬。

    偏生李秘这么个小捕快,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竟然差点威胁到他王沐德的性命安危,更让他颜面扫地,虽然面上和煦,但他心里对李秘早已咬牙切齿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