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定先生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诚如杏儿所说,她和李欣一句商量好了,开了春送两个娃子去学塾启蒙。前往地方看先生也是在计划之中的。
杏儿都这般说了,钱舅舅和钱舅娘自然也只能点头,不打算把小康接回钱家去了。
孩子的洗三和满月宴都办得极隆重,这毕竟是关家第一个亲孙子,扬儿和小康一个是养子,一个是继子,都做不得数的。这也是老关头强烈建议的,身为晚辈,关武和杏儿也不得不照办。
等杏儿出了月子,便与李欣商量着去看看那曲先生和傅先生了。
关文如今是在镇上做着生意,因为有了红欢当做脚力,隔天来回倒也不觉得多费工夫。正好这日关文回了来,李欣便让他和关武陪她们妯娌一起去学塾看看,顺便也带上扬儿和小康。至于小娃子便嘱托给了杏儿娘照看。
如此家中便没了人,关文和关武都锁好了各自家中的门窗,先朝曲先生那边儿去。
因曲先生的学塾挨镇上近些,当时建造地想必也好些,看上去还有些气派。据说曲先生因为性子豪爽耿直,念书的时候便也结交了一些朋友,具是家中有些根基的,所以即使是当个学塾先生,养家糊口也丝毫没有问题。
同李铭说得一样,曲先生的确是有些恃才傲物,说得更直白点儿就是个愤青。因为屡次不第,所以对官场有消极之心,只觉得考录官看不中他是因为里边儿有猫腻,而非他学识不佳。所以自暴自弃。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李欣是不大欣赏的,看他教下边儿的学子那种巴不得把人脑袋给掀开把自己的思想灌输进去的劲头,李欣生怕他以后把扬儿和小康也教成他这副德性。
要让李欣说。只会觉得这曲先生跟关止承还有些像。关止承没考上童生试之前不也是抱怨说定是有人使了银子占了他的位置吗?
好在曲先生不像他那样生了歹毒心肠。曲先生更加是自恃清高,也不屑于使贿赂这种手段。
从曲先生这边儿回来,下晌便去了傅先生那边儿。
傅先生人要年长些,瞧着的确比曲先生稳重许多。教书的时候不骄不躁,且兼顾着每一个学子,有人不明白便会停下,等大家都明白了再继续说。
关文也去打听过,傅先生这边儿念书的娃子也不过只有二十来人,而曲先生那边儿却有四十来人。整个荷花村、下河村要念书的孩子几乎都是去这两个先生名下读书。顾先生坐镇的是李家村附近的学塾,一般也是李家村的娃子去那儿念书。
有送孩子去傅先生处读书的人家跟关文透露,傅先生什么都好。脾气好,有耐心,必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只是有的孩子聪明学得快,有的孩子愚笨学得慢。傅先生总是会等着学得慢的学上来了才继续讲解文章下去,这就使得学得快的孩子不高兴了——这不是拖后腿儿浪费时间吗?
所以一般而言,学得慢的孩子喜欢傅先生,学得快的孩子,也就不怎么喜欢傅先生了,认为每日留在傅先生那里也没学什么,枯坐了一天。束脩却是一样教着走的。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关文、关武等人回家便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先是问过了两个孩子的意见。
扬儿和小康毕竟年纪还小,评判先生想不到太多的因素,尤其是小康,立马就开口说:“大伯娘。去曲先生那里好了。”
李欣笑道:“哦?为什么小康想去曲先生那里?”
“曲先生讲典故什么的。讲得可好了。”小康眼里闪着崇拜的光:“我就隔着墙边儿听了一会儿,我就觉得他讲得不错。”
“那傅先生呢?”杏儿摸摸他的头问。
小康立马就瘪了瘪嘴。摇了摇头说:“傅先生不好。”
“傅先生哪儿不好了?”杏儿一愣,她和李欣商量的时候可以都觉得傅先生要好些,虽然理由不同,但殊途同归,去看一看学塾和先生也不过是为了安个心罢了。
小康低声回道:“傅先生要等着后边不会背书的人背了才继续讲课的,可是我记性那么好,书背得肯定很快,岂不是要等很久……”
李欣笑了笑,小康既然发表了意见,那还是问问扬儿。
扬儿见李欣看过来,水亮亮的眼睛眨了眨,说:“我觉得傅先生那里好。”
“哦?”李欣又笑道:“你又是怎么觉得傅先生那里好了?”
扬儿缩了缩脖子:“傅先生看起来很温和,手里没有拿教鞭,桌上也没有放教鞭。曲先生说话好激动,手里拿着教鞭还一晃一晃的……”
虽然核心意思没直接说出来,却也差不多了,扬儿是觉得傅先生不会打人,而曲先生会打人。
关文和李欣都怔了一下,二人同时想到,扬儿怕是想起了以前他落到魏二手上被魏二两口子收拾的场景吧,他还是怕被打的……
杏儿刚生了儿子,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自己也想到这一层,急忙将扬儿揽在了怀里,轻言细语地安慰着。
小康见扬儿跟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微微嘟了嘟嘴,委委屈屈地说:“那……那就听扬儿哥的好了,我也怕先生会打人……”
关武失笑,说:“你不惹先生生气,先生打你做什么?”
扬儿就摇摇头,小大人样地说:“这谁知道呢……”
全家人便都笑了。
于是先生的事儿便定了下来,送往傅先生处。
傅先生的学塾在下河村的东北角,隔荷花村也进,走访的时候李欣留意了下,按照正常的脚程大概要走半个时辰。
当然,要是套上车的话。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到。
找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天气也晴好,李欣和杏儿便收拾了一番,也好好替扬儿和小康收拾了一番。务必使两个小人儿看起来精神。妯娌两个送这两小娃子正是去拜访先生,交束脩入学塾启蒙。
傅先生得知消息,匆匆忙忙地迎了两位女客。因见没男客陪着,便也叫了自己的媳妇来相陪。
从这一点上看,傅先生倒是一个懂礼知矩的人。
李欣和杏儿奉上礼物,将来意说了一遍。
傅先生捻了捻自己的美公髯,点点头说:“是一点儿都不识字认书呢,还是早前教过些的?”
李欣忙答道:“早前教过些,买了千字文给他们看。叫他们读和写,已学了一半了。”
傅先生看起来极为满意,又从中抽取了些考了扬儿和小康一番。两个小人儿都乖乖答了,小康显得略胜一筹,毕竟他的记忆力是要比扬儿好些。
傅先生的媳妇在旁边凑趣道:“这两个小人儿倒是看着便是乖巧懂事儿的孩子,不知道两家是……”
李欣忙道:“一个叫魏怙诚,一个叫钱学康,我们都是关家的。”
这名姓和家族对不上号,傅夫人少不得懵住。
杏儿开口解释了一番,末了道:“如今便都是我们家的孩子,两人便是堂兄弟,同来同往。”
傅夫人感叹道:“你们真是心善之家。”
傅先生答应收下扬儿和小康。叮嘱了要自备的东西,并说了要教的束脩银子数目,也不过是每月半两银子,实在是便宜。
如今看来傅先生人还是豁达的,于金钱上并没有多少计较。
其实不然。傅先生只负责教书。并不提供学子的笔墨纸砚和书本,需要用。都得自己去买。而顾先生他们束脩收得相对较高,实在是因为文房四件等东西都是他们备下的,学子只用便可。
扬儿和小康便开始成为读书郎了,每日一早去,午间在那边吃一顿,下晌回来。当然,午饭还是自备的,若要吃新鲜的,先生那里需得另付银钱。
家里先是阿妹出嫁,再是扬儿念书,如今关文也隔天才回来,一下子便显得冷清了。除了老关头,也就只有杏儿常来坐坐,妯娌两个聊聊新出生的娃子。
关武已经去请道士看了,道士说小娃子生来带火,五行缺水,若是不使个水旁的字给压着,有引火烧身之险。
杏儿便急了,这事儿一家人聚起来一说,老关头也舍了要什么“继”啊“承”啊的名字,正巧小康和扬儿看百家姓翻到一个带了火旁的耿字,关武大掌一挥便说定下这个字。
关耿。
这个名字便被定了下来,以后也不用小娃子小娃子地叫了。
老关头让请了村里的老人做见证写到了族谱里边儿,阖上族谱的那一刻便老泪纵横。
闲着没事儿,李欣也跟杏儿嘀咕了要套个车。关文没有时间,李欣便只能找了木匠造了个车胚子。
头疼的便是这拉车的。
李欣倒是觉得马脚程快,可红欢被关文骑去了,况且一般而言马这种用于行军打仗的牲畜是不好买的,程序挺复杂。买个骡子或者驴吧,李欣又觉得有些傻乎乎的。
杏儿笑她:“又不是没坐过驴车和骡子车,这会儿倒是觉得上不了档次了?”
李欣横了她一眼,想了想还是决定去买头小毛驴回来。
好歹也算是有车一族了不是?不但自己以后出行方便些了,就是扬儿和小康,要是哪天脚疼不想走路去学塾,也可以坐了车去。
主意拿定,李欣便托人去买了只小毛驴,花了七两银子,瞧着年轻力壮的,还不怎么乱叫。
听说驴叫是很难听的。
红欢那处马厩就暂时让这头驴给占了,扬儿和小康回来后惊奇地围着这头笨驴转悠,笨驴顿时发出了难听的叫声。
诚如杏儿所说,她和李欣一句商量好了,开了春送两个娃子去学塾启蒙。前往地方看先生也是在计划之中的。
杏儿都这般说了,钱舅舅和钱舅娘自然也只能点头,不打算把小康接回钱家去了。
孩子的洗三和满月宴都办得极隆重,这毕竟是关家第一个亲孙子,扬儿和小康一个是养子,一个是继子,都做不得数的。这也是老关头强烈建议的,身为晚辈,关武和杏儿也不得不照办。
等杏儿出了月子,便与李欣商量着去看看那曲先生和傅先生了。
关文如今是在镇上做着生意,因为有了红欢当做脚力,隔天来回倒也不觉得多费工夫。正好这日关文回了来,李欣便让他和关武陪她们妯娌一起去学塾看看,顺便也带上扬儿和小康。至于小娃子便嘱托给了杏儿娘照看。
如此家中便没了人,关文和关武都锁好了各自家中的门窗,先朝曲先生那边儿去。
因曲先生的学塾挨镇上近些,当时建造地想必也好些,看上去还有些气派。据说曲先生因为性子豪爽耿直,念书的时候便也结交了一些朋友,具是家中有些根基的,所以即使是当个学塾先生,养家糊口也丝毫没有问题。
同李铭说得一样,曲先生的确是有些恃才傲物,说得更直白点儿就是个愤青。因为屡次不第,所以对官场有消极之心,只觉得考录官看不中他是因为里边儿有猫腻,而非他学识不佳。所以自暴自弃。这种人自我感觉良好,李欣是不大欣赏的,看他教下边儿的学子那种巴不得把人脑袋给掀开把自己的思想灌输进去的劲头,李欣生怕他以后把扬儿和小康也教成他这副德性。
要让李欣说。只会觉得这曲先生跟关止承还有些像。关止承没考上童生试之前不也是抱怨说定是有人使了银子占了他的位置吗?
好在曲先生不像他那样生了歹毒心肠。曲先生更加是自恃清高,也不屑于使贿赂这种手段。
从曲先生这边儿回来,下晌便去了傅先生那边儿。
傅先生人要年长些,瞧着的确比曲先生稳重许多。教书的时候不骄不躁,且兼顾着每一个学子,有人不明白便会停下,等大家都明白了再继续说。
关文也去打听过,傅先生这边儿念书的娃子也不过只有二十来人,而曲先生那边儿却有四十来人。整个荷花村、下河村要念书的孩子几乎都是去这两个先生名下读书。顾先生坐镇的是李家村附近的学塾,一般也是李家村的娃子去那儿念书。
有送孩子去傅先生处读书的人家跟关文透露,傅先生什么都好。脾气好,有耐心,必须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进度。只是有的孩子聪明学得快,有的孩子愚笨学得慢。傅先生总是会等着学得慢的学上来了才继续讲解文章下去,这就使得学得快的孩子不高兴了——这不是拖后腿儿浪费时间吗?
所以一般而言,学得慢的孩子喜欢傅先生,学得快的孩子,也就不怎么喜欢傅先生了,认为每日留在傅先生那里也没学什么,枯坐了一天。束脩却是一样教着走的。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关文、关武等人回家便开了一次家庭会议。
先是问过了两个孩子的意见。
扬儿和小康毕竟年纪还小,评判先生想不到太多的因素,尤其是小康,立马就开口说:“大伯娘。去曲先生那里好了。”
李欣笑道:“哦?为什么小康想去曲先生那里?”
“曲先生讲典故什么的。讲得可好了。”小康眼里闪着崇拜的光:“我就隔着墙边儿听了一会儿,我就觉得他讲得不错。”
“那傅先生呢?”杏儿摸摸他的头问。
小康立马就瘪了瘪嘴。摇了摇头说:“傅先生不好。”
“傅先生哪儿不好了?”杏儿一愣,她和李欣商量的时候可以都觉得傅先生要好些,虽然理由不同,但殊途同归,去看一看学塾和先生也不过是为了安个心罢了。
小康低声回道:“傅先生要等着后边不会背书的人背了才继续讲课的,可是我记性那么好,书背得肯定很快,岂不是要等很久……”
李欣笑了笑,小康既然发表了意见,那还是问问扬儿。
扬儿见李欣看过来,水亮亮的眼睛眨了眨,说:“我觉得傅先生那里好。”
“哦?”李欣又笑道:“你又是怎么觉得傅先生那里好了?”
扬儿缩了缩脖子:“傅先生看起来很温和,手里没有拿教鞭,桌上也没有放教鞭。曲先生说话好激动,手里拿着教鞭还一晃一晃的……”
虽然核心意思没直接说出来,却也差不多了,扬儿是觉得傅先生不会打人,而曲先生会打人。
关文和李欣都怔了一下,二人同时想到,扬儿怕是想起了以前他落到魏二手上被魏二两口子收拾的场景吧,他还是怕被打的……
杏儿刚生了儿子,正是母爱泛滥的时候,自己也想到这一层,急忙将扬儿揽在了怀里,轻言细语地安慰着。
小康见扬儿跟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微微嘟了嘟嘴,委委屈屈地说:“那……那就听扬儿哥的好了,我也怕先生会打人……”
关武失笑,说:“你不惹先生生气,先生打你做什么?”
扬儿就摇摇头,小大人样地说:“这谁知道呢……”
全家人便都笑了。
于是先生的事儿便定了下来,送往傅先生处。
傅先生的学塾在下河村的东北角,隔荷花村也进,走访的时候李欣留意了下,按照正常的脚程大概要走半个时辰。
当然,要是套上车的话。也就是一刻钟的时间就能到。
找了一个合适的日子,天气也晴好,李欣和杏儿便收拾了一番,也好好替扬儿和小康收拾了一番。务必使两个小人儿看起来精神。妯娌两个送这两小娃子正是去拜访先生,交束脩入学塾启蒙。
傅先生得知消息,匆匆忙忙地迎了两位女客。因见没男客陪着,便也叫了自己的媳妇来相陪。
从这一点上看,傅先生倒是一个懂礼知矩的人。
李欣和杏儿奉上礼物,将来意说了一遍。
傅先生捻了捻自己的美公髯,点点头说:“是一点儿都不识字认书呢,还是早前教过些的?”
李欣忙答道:“早前教过些,买了千字文给他们看。叫他们读和写,已学了一半了。”
傅先生看起来极为满意,又从中抽取了些考了扬儿和小康一番。两个小人儿都乖乖答了,小康显得略胜一筹,毕竟他的记忆力是要比扬儿好些。
傅先生的媳妇在旁边凑趣道:“这两个小人儿倒是看着便是乖巧懂事儿的孩子,不知道两家是……”
李欣忙道:“一个叫魏怙诚,一个叫钱学康,我们都是关家的。”
这名姓和家族对不上号,傅夫人少不得懵住。
杏儿开口解释了一番,末了道:“如今便都是我们家的孩子,两人便是堂兄弟,同来同往。”
傅夫人感叹道:“你们真是心善之家。”
傅先生答应收下扬儿和小康。叮嘱了要自备的东西,并说了要教的束脩银子数目,也不过是每月半两银子,实在是便宜。
如今看来傅先生人还是豁达的,于金钱上并没有多少计较。
其实不然。傅先生只负责教书。并不提供学子的笔墨纸砚和书本,需要用。都得自己去买。而顾先生他们束脩收得相对较高,实在是因为文房四件等东西都是他们备下的,学子只用便可。
扬儿和小康便开始成为读书郎了,每日一早去,午间在那边吃一顿,下晌回来。当然,午饭还是自备的,若要吃新鲜的,先生那里需得另付银钱。
家里先是阿妹出嫁,再是扬儿念书,如今关文也隔天才回来,一下子便显得冷清了。除了老关头,也就只有杏儿常来坐坐,妯娌两个聊聊新出生的娃子。
关武已经去请道士看了,道士说小娃子生来带火,五行缺水,若是不使个水旁的字给压着,有引火烧身之险。
杏儿便急了,这事儿一家人聚起来一说,老关头也舍了要什么“继”啊“承”啊的名字,正巧小康和扬儿看百家姓翻到一个带了火旁的耿字,关武大掌一挥便说定下这个字。
关耿。
这个名字便被定了下来,以后也不用小娃子小娃子地叫了。
老关头让请了村里的老人做见证写到了族谱里边儿,阖上族谱的那一刻便老泪纵横。
闲着没事儿,李欣也跟杏儿嘀咕了要套个车。关文没有时间,李欣便只能找了木匠造了个车胚子。
头疼的便是这拉车的。
李欣倒是觉得马脚程快,可红欢被关文骑去了,况且一般而言马这种用于行军打仗的牲畜是不好买的,程序挺复杂。买个骡子或者驴吧,李欣又觉得有些傻乎乎的。
杏儿笑她:“又不是没坐过驴车和骡子车,这会儿倒是觉得上不了档次了?”
李欣横了她一眼,想了想还是决定去买头小毛驴回来。
好歹也算是有车一族了不是?不但自己以后出行方便些了,就是扬儿和小康,要是哪天脚疼不想走路去学塾,也可以坐了车去。
主意拿定,李欣便托人去买了只小毛驴,花了七两银子,瞧着年轻力壮的,还不怎么乱叫。
听说驴叫是很难听的。
红欢那处马厩就暂时让这头驴给占了,扬儿和小康回来后惊奇地围着这头笨驴转悠,笨驴顿时发出了难听的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