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雍正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基本信息
属相:马
父亲: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清圣祖)
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德妃)
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协助登位人:年羹尧、隆科多、爱新觉罗·胤祥
政敌:爱新觉罗·胤禩(廉亲王允禩)、爱新觉罗·胤禟、爱新觉罗·胤礻我,爱新觉罗·胤禵
:有五个同母弟妹(皇六子胤祚(夭折),皇七女,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皇十二女,皇十四子胤禵,即允禵i)
排行:齿序为第四子,自然排序为第11子。
生日:公元1678年12月13日(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雍正皇帝塑像
卒日:公元1735年10月8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即位:1722年11月13日
执政:十三年
享年:五十八岁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庙号:世宗
陵寝:清西陵之泰陵
子女:10子,4女
嗣帝:皇四子(第4子)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
公元1691年,奉父命与大臣女乌拉那拉氏成婚。
生平详解
争夺皇位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zen),满族,康熙帝第四子。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争夺储位斗争转入暗处而更加激烈。胤禩因争夺意图过于明显而被康熙斥责疏远。胤禛表面不问时事,沉迷释教道教,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维持和气,暗中与年羹尧与隆科多交往,加强的势力集团,同时向父亲表现孝顺,且在治理黄河水患上取得自明初至清初最杰出政绩成就,赢得康熙的信任。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新历:12月20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即指雍亲王(其即位前的封号),“正”即正统、名正,表示其正当即位。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
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雍正有多人,雍正对部分予以坚决打击。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讨人厌)”,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俎上冻鱼)”。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养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加强皇权
雍正帝在祖先基础上继续加强皇权,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军机处内景
第二、设军机处。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可见,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政事治理
勤政
与康熙帝一样,雍正帝勤于政事。他宵衣旰食,夙夜忧勤,按照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办事。后人收集他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经过13年的励精图治,使满清帝国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康乾盛世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对于隆、年的死因,有人指出于年、隆位重之后过于骄奢、行为不检,加上结党营私,触犯了皇权的大忌,为雍正所不容。但雍正早年过于宠信放纵,随后又残酷打击,被史学家所批评。另有人与雍正得位传说联系起来,认为隆、年参与此事,太多而被“兔死狗烹”。
雍正帝祭祀神农图雍正皇帝虽说为了登上并巩固的帝位用了许多残忍的手段,但以治国而言他是一个出色的帝王,并使清朝的盛世能够从康熙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
雍正一朝宠信四位臣工:李卫(安徽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其中李卫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旗人,足见雍正确实了解也重用汉人。
中央体制: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经济政策:在税制上推行“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等制。
民族政策: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行“改土归流”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此外,雍正亦宣称“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严防汉族士大夫阶层离心。
海禁问题上,开始严格执行海禁,后来考虑到闽福百姓生计困难,同意适当开禁;雍正二年降旨准广东人移民台湾。但对外洋的人民仍有戒心。
立储制度:改善秘密选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信仰喇嘛佛教:与**喇嘛交往密切;**喇嘛特颁大佛像赠雍正;现存放于北京雍和宫:**喇嘛也赞扬雍正已修为“佛爷”,雍正也著作学佛经籍数部。
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期间每年唯有生日当天才会休息一天,其余每天都挑烛工作至凌晨一两点。他一生中在大臣的奏折中总共批阅超过千万字,过劳死的说法甚为可信。
整饬吏治
雍正戎装图顺治、康熙都重视吏治。雍正帝仍然重视。他说夫吏治不清,民何以安?”为改善吏治,他对官员实行“吐故纳新”。雍正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有开拓气魄,政绩显著的官员。胤禛还是皇子时,曾嘱托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替办些私事,被拒绝。胤禛即位后非但没有打击他,还赞扬说你担任郎官,拒绝皇子的要求,执法严格,我很高兴。”后来鄂尔泰青云直上。再如田文镜、李卫在河南、浙江清查钱粮做得好,被誉为“模范督抚”。
“姑息养奸”、“贪庸不肖”,因循贪婪的官员,雍正帝则坚决排斥。雍正初年,山西、湖南、浙江等省就革掉许多这样的官员。在湖南,州县官65人在一年之内就革除了30多人,个别省革除十分之九。清除败类对纯洁官吏队伍自然有很大作用。
康熙末年财政严重亏空。康熙四十八年户部存银五千多万两,六十一年仅八百多万两,存银下降这么多,原因是亏空。经查,户部亏空二百五十万两,江苏从康熙五十一年到雍正元年亏空八百一十万两。雍正元年起到九年,雍正帝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规定凡是亏空,三年补齐。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总理事务,皇舅隆科多、大学士白潢、尚书朱轼会同办理。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亏空的主要原因是官吏的贪污中饱。雍正帝勒令贪欠官员赔偿。康熙十子敦郡王允、内务府堂官李英贵家产被抄归公。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清查不力的官员,则予以调查处理。江西巡抚裴律因清查不力而被审问,查出他本身就有贪污,被参劾。对于贪官一律治罪。河道总督赵世显、经常给康熙帝写密折的苏州织造李煦等贪官都被抄了家。清查使财政好转,一年后就有了赢余,雍正末年存银增至6000余万两,同时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下面提到雍正帝制定的耗羡归公政策也有助于官吏的廉洁。
锐意改革
雍正帝即位时已经45岁,思想成熟,对朝廷内政外交好坏方面的情况已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哪些需继承,哪些需变革也胸有成竹。在位13年间,他继续执行先王正确政策,发扬光大;以往积弊则坚决革除,支持创新。
雍正帝的改革措施主要有:
一、“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二、“耗羡归公”
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钱粮,加收“火耗”(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折耗,亦称耗羡)。实行中,官员任意加派,一两可加至数钱。因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官员从中任意侵贪,成为官场公行的陋习。康熙帝曾说,清官也取火耗。康熙末年,各地官员以火耗为名,肆意横征中饱,已无法限止。雍正帝清理钱粮时,山西巡抚诺眠与布政使高成龄在雍正二年奏请将该省各地加派的火耗,提解布政使司库,以二十万两补完该省亏空,除公用外,分发给地方官员,称为“养廉”。雍正帝指出,历来火耗皆州县征收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不下数百万。原因是各州县征收火耗分送上司,种种馈送,名目繁多,州县肆意贪污,上司曲为容隐,这是从来的积弊,应当消除。他采纳山西官员的建策,说“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世宗实录》卷二十二)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即官俸的补贴。山西实行后,各省相继仿效,以火耗补完亏空的钱粮,并分拨州县养廉。一七二七年,又命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着为定额。这一改革形成制度,称为“养廉”,又称“耗羡归公”,即由上级官府依定额发给官员。以后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这样,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
三、改土归流
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雍正四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取消土司,改派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改土归流对于减轻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有帮助,对清朝实施全国性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有重要意义,但清朝在推行改土归流时过度强调使用武力,对一些地区的反抗采取了残酷的武力镇压,也给西南部分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灾难。
四、废除贱籍
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重大改革,那就是削除贱民籍。贱民指奴仆、娼优、隶卒、乐户、惰民、蜑户(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不能上岸居住的渔民)等。他们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与一般人为伍,不能读书,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雍正元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ji)”籍的后代,雍正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五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为民户。他们的贱民籍除掉后,提高了社会地位。
五、秘密立储
雍正帝在皇位继承上有一项重大创新,那就是秘密立储。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八月宣布密建储位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这个方法,避免了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后世几代都效法他。
六、设军机处
另外还有废除腰斩,开放洋禁等等。
发展农业
雍正帝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十二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
雍正帝继续蠲免钱粮政策。据《清史稿·世宗本纪》,他在位13年,免了12年灾区的赋税和一些地区的漕粮。
军事成就
雍正帝继续执行满洲的扩张政策。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20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满清帝国版图。
雍正五年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了清俄中段边界,稳定了清俄边界局势,促进了清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大兴**
满清的**并非始于雍正,但在雍正执政时期,文网之密、文祸之重的确超过他的列祖列宗。在其临御的13年里查办的**就有14起(其中处死案中人的案件有5起),数量甚至超过了其父康熙在位61年文祸的总和。
比较重大的**事件主要有:钱名世案、汪景琪案、査嗣庭案、陆生楠、谢世济案、曾静、吕留良案。雍正前期**以清理政敌集团及朝廷内朋党为主,是属于朝廷上层内部政治争斗借口。曾静案以后转向一般**。
文化成就
雍正帝执政期间,完成了始于康熙年间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此外续修《大清一统志》,于乾隆八年成书。续修的还有《大清会典》。
诗词部分
情诗
爱新觉罗·胤禛影视形象(18张)
《仲秋有怀》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
两地西风人梦隔,一天凉雨雁声寒。
惊秋剪烛吟新句,把酒论文忆旧欢。
辜负此时曾有约,桂花香好不同看。
《寒夜有怀》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
梦想回思忆最真,哪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诗》
正月
一管纤毫旧未呵,待题正月恰正歌。
人生颇喜披袭冷,又被春灯过眼波。
二月
万物将期草木溶,取来蘸取杏花中。
嫌君图卷层峦少,不会遍山灼灼红。
三月
天地多情且复苏,寻青踏马意多徐。
相逢就借东君便,一咏一怀正当涂。
四月
诗情新媚更诗余,便伞褶裙总晏如。
群卉亦知朝节气,同人缓缓过长居。
五月
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
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新。
六月
就人新暑似江南,半蒲烟光嫩不含。
得便画?z听雨去,诗怀夜宿到吴山。
七月
年光欲看已青青,又度天孙河鼓星。
我独爱君山藐汉,中原相望气何森。
八月
壮月江潮久不平,何为驱扇画流萤。
我来即是弄潮者,几个中年不靡声
九月
天地才生颜色老,人间诗客倍春思。
茱萸一插豪情在,坐久峰峦竟不归。
十月
金风待振秋蝉咽,玉露樊笼都唱歇,
谁种无声菊满山,使之焕发于朝野、
十一月
寻山老道韵颇如,笔致萧严待客诂。
既在人间蛰守久,转承意兴竟全无。
十二月
格物于今又一开,千门万户雪相埋。
题词见冷心情下,已素婴孩何必猜。
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赛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腊月赏雪。
雍正九年八月十六日作
《宴月旧作》
花好枝头月色新,看花赏月属闲身。
姮娥更是多情甚,个个樽中送一轮。
雍正即位前《雍邸集》
《春园读书》
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
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
春惹游蜂窥几席,浓熏舞蝶傍帘栊。
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山池晚步》
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桥步屧行。
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
蒙蒙岚气侵衣润,款款香气扑面轻。
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楼阁带霞明。
《春日泛舟》
兰舟宛转浪纹平,一棹容与荡晴晚。上苑春深芳草绿,西山落照远峰明。
长空鸦返千林暝,绝塞鸿归万里情。缥缈中流凭览胜,始知仙境有蓬瀛。
《月夜对落花有感》
落花满径月朦胧,夜静闲吟料峭风。烟外钟声来院落,无边桂影入帘栊。
萋萋芳草春将去,冉冉韶光酒莫空。新绿成阴红绿减,清和天气正冲融。
《月下独酌》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听泉声。微风暗拂花枝动,几点残红扑酒罂。
《春院小饮》
春深红紫映楼台,槛外风香花尽开。东海玉盘看乍涌,恰逢童子抱尊来。
《雨霁》
节届清和春未赊,看山不厌半云遮。微风扇暖蒸新雨,为我催开后院花。
《立夏》
熏风吹水绿于苔,羲驭徐催朱夏来。堤畔龙鳞皴古柏,庭前兔目绽新槐。
《畅春园芍药花开作》
首夏清和殿阁开,园中景物足徘徊。翩翾紫燕衔泥去,睍睕黄莺过水来。
槐影初圆当永昼,桐阴渐引上层台。更怜芍药临风好,香袭书帏锦作堆。
《花间小饮》
长夏初临芍药开,熏风拂席送香来。仙姿绰约翻红袖,月影婆娑照绿杯。
《晓晴》
晓起浮窗天色明,苔痕滋碧露光莹。绕阶几树看花发,对岸一声听鸟鸣。
波刺游鱼翻浪急,低徊舞蝶傍帘轻。春云漠漠寒偏峭,默乞天公十日晴。
《早行》
早行晴野树如烟,日出东山映绣鞯。寂寂荒村临水际,翩翩飞鸟向云边。
空蒙朝露侵衣润,艳冶闲花入目妍。扈从銮舆承色笑,欣随貂尾快扬鞭。
《赐观金莲花》
异种遥从塞外传,香台曾为捧金仙。檀心吐艳熏风里,钿朵含芳积翠边。
月殿桂飘难比端,秋篱菊绽不同妍。移来御砌增佳玩,千叶休夸太液莲。
《友人书屋》
羡君潇洒致如仙,心远何妨地更偏。两洗览光青入牖,风摇竹影绿当筵。
《热河园中避暑》
别业遥连上苑边,承恩避暑兴怡然。兰舟晓泛清波里,荷盖擎珠颗颗圆。
《夏日泛舟》
殿阁风生波面凉,溯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无数纤鯈戏碧塘。
《园中即景》
林亭幽静晚风凉,水气侵衣荇藻香。好景片时期莫负,开窗披卷意徜徉。
《晚泛》
画桡闲泛暮霞明,风细波微暑期轻。更转碧山寻胜迹,恰逢双鹤似相迎。
《观雨》
密雨如膏洒碧丝,稻花漠漠绕长陂。虚斋睡起推窗看,私喜甘霖正及时。
《前廊》
曲廊斜转接修篁,坐倚层岩意兴长。细草敷荣侵塌绿,野花争艳袭衣香。
碧梧枝上听蝉躁,翠柳堤边看鹤翔。此际闲身无一事,怡然啸咏自徜徉。
《恭侍奉乾清宫》
殿阁参差际碧天,玉阶秋草静芊绵。云开北阙祥光满,雨过西山霁色鲜。
宝座金炉香蔼蔼,彤墀仙掌露涓涓。承欢频荷温颜接,凛惕趋跄绣扆前。
《中元侍从》
中元令节庆皇州,云散晴空暑期收。薄海兆民歌大有,钧天广乐奉宸游。
瑶星合彩兰盆映,银蕊分光莲浦浮。灯光交辉看似昼,圣请怡豫太平秋。
《山翁》
山翁避暑在山中,竹簌松涛面面风。三乐启期何所事,朝阳睡到夕阳红。
《渔翁》
渔翁独钓寒江雪,春雨秋风总是闲。满眼儿孙长绕膝,卖鱼沽酒醉苍颜。
《登望海楼》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浮云霞。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卷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咏玉泉山竹》
御园修竹传名久,嫩筱抽梢早出墙。雨涤微尘新浥翠,风穿密叶澹闻香。
低侵幽涧波添绿,静幂虚窗影送凉。更羡坚贞能耐雪,长竿节节挺琳琅。
《秋夜》
新秋秋月照虚檐,寂历山扉夜不关。默坐焚香遗万虑,潇潇梧竹水潺湲。
《晚晴》
雨余林隙漏斜曛,石砌幽花似茜裙。爽气渐来残暑退,移床岩畔看秋云。
《临流》
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
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
《花下偶成》
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
《咏自鸣钟》
巧制符天律,阴阳一弹包。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
晷刻毫无爽,晨昏定不淆。应时清响报,疑是有人敲。
《夜坐》
独坐幽园里,帘开竹影斜。稀闻更转漏,但听野鸣蛙。
活活泉流玉,溶溶月照沙。悠然怡静境,把卷待烹茶。
《春暮登楼》
坐惜芳华晚,登楼独举觞。眼看春色暮,行踏落花香。
藻密鱼堪隐,林深鸟容藏。凭栏无限思,新月逗清光。
《暮春》
春暮饶佳景,闲行踏碧苔。落花浮水面,戏蝶舞墙隈。
春拂兰丛暖,阴移竹影回。流光将入夏,更有牡丹开。
《宫中直宿作》
宝殿烛辉煌,承恩宿未央。御炉香不烬,宫漏滴初长。
阶砌移花影,罘罳透月光。太平无一事,常愿奉君王。
《夏日读书》
夏日书斋静,荷风拂槛来。芬芳盈几席,翠帙带香开。
《江边读书》
湍响听泷泷,帘开对大江。园幽人迹少,把卷倚南窗。
《晚登海河楼》
晚景登楼望,波涵夕照明。观澜清俗虑,倚槛动诗情。
孤鹜冲霞去,扁舟向海行。欣然尘境远,惟听棹歌声。
《题友人园》
峁堂气象幽,墙角绕清流。雨霁西山近,风来北牖秋。
疏檐看皓月,轻舫逐浮鸥。即景陈杯斝,心期好自由。
《雨窗》
茅檐飞细雨,爽气乍侵人。移塌临窗坐,诗怀自觉新。
《月下闲步》
闲行曲岸边,西岭暮苍然。草蔓迷幽径,桥危咽细泉。
溪风吹缓带,夜色逼吟肩。徙倚看林杪,云间月影迁。
《书斋秋暝》
幽斋新雨后,爽气泛池荷。碧落疏星淡,晴窗皓月多。
隔花闻漏滴,倚枕和渔歌。更爱流萤好,悠扬拂槛过。
《运河舟中》
扈跸承文舸,晨光漾桂舟。远村烟淡淡,野老意悠悠。
抛粒游鱼聚,依萍乳鸭浮。水天同一色,疑是泛瀛洲。
《自鸣钟》
八万里疏域,恩威悉感通。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
应律符天建,闻声得日中。莲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
《听禅》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大火方流序,微谅早托音。
乍听分远近,欲觅隐高深。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题范蠡载归图》
独有艰危时,方见子臣职。吴越争雌雄,彼此各努力。
夫差好拒谏,只为红颜惑。所以范大夫,留之恐倾国。
功成载归湖,斯意无人识。朗然照青史,去往皆可式。
《答友》
笔健如锥世共称,开缄但觉雾云兴。深藏未许悬斋壁,直恐龙蛇带雨腾。
《题刘松年画》
潇洒松年画,丰神迥不群。松杉相间秀,风水自成文。
柔橹轻随浪,苍山半入云。超然三岛境,何处得尘氛?
《扈跸途中观获》
秋爽猎边城,天高气象清。登场占物候,观获畅皇情。
岩谷萦车骑,云霞拂旌旗。豫游叨扈从,薄劣愧恩宠。
《塞外中秋》
驻跸边庭夜,中秋一镜圆。遥从沧海畔,飞落碧峰颠。
溢彩浮尧斝,流辉拂舜宴。坐深光愈迥,景物倍清妍。
《大猎》
五校雕工劲,三秋野兽肥。乘时讲武事,大狝振兵威。
狡兔宁藏迹,封熊悉入围。猎归数军实,落日照龙旗。
《塞外秋兴二首》
路出关山外,秋空日渐高。清霜凝晓旆,寒色透征袍。
风劲飞鹰捷,川长猎骑豪。皇威扬四远,边徼戢弓刀。
其二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雍正为母亲德妃乌雅氏写哀述诗
母后周年述哀一首(有序)
母后升遐,倏经周岁。痛色笑之难追,想音容而切慕。潸然泪下,赋此哀辞为念。
慈恩重,难禁涕泪悬。尊荣心莫罄,恍惚岁云迁。
物候常如此,音容独渺焉。寝门空在望,一望一凄然
母后二周讳辰
自隔慈颜杳,重临此日悲。音徽徒有慕,尊养已无时。
恩念劬劳重,心惊岁月驰。朝来益为怆,抚序泪空垂。
母后三周讳辰
鞠我恩深重,违颜梦渺茫。三年成逝水,百感对流光。
黯黯慈云在,迢迢仙路长。朝来又临讳,含怆仰空苍。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卷之二十八·诗·四宜堂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集一
个人性格
雍正帝的性格颇为复杂。生性多疑,冷酷暴躁,却不乏人情世故。
勤政刻苦
满清野史对雍正的评价多为负面,究其原因,是因为雍正上台之后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折损了满洲旗人的利益,所以野史多把雍正描写为残暴冷酷,但实际上,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都在批阅奏折,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只有八百万两左右,而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
暴躁
有一次,雍正看杂剧《郑儋打子》。演员的演技和唱腔都不,雍正赐食。因为剧中郑儋是常州人,演员就问雍正帝现今常州刺史(明清时刺史是知州的别称)是谁。想不到雍正听后大怒,说你是戏子,可以问起官守来?”立刻将演员杖击而死。雍正初年,浙江人汪景祺讥评雍正杀功臣年羹尧,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试题,雍正帝怒发冲冠,杀了汪景祺,查嗣庭下狱并死于牢中。他认为浙江浇漓,不定期的停止浙江乡、会两试,并设观风整俗使。
刻薄残酷
雍正帝的刻薄表现在他以极其粗俗丑恶的语言丑化他所痛恨之人。钱名世写了歌颂年羹尧的诗,雍正帝就给钱名世写了块“名教罪人”的匾,挂到钱名世的大厅,以世世代代丑化钱名世。他还嫌不够,令385名举人、进士写诗丑化钱名世。残酷主要表现在雍正即位后把他的好几个打了下去,有的置之死地。
雷厉风行、当机立断
雍正即位后搞了许多改革,如财政制度改革,改土归流,都是决定后就干,一干就大张旗鼓,全力以赴,不拖拖拉拉,一定干出结果。
朴素、严肃
《啸亭杂录》卷一说他“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雍正有仁慈一面。他吃饭不剩饭,颗粒必尽,他常对臣下说,要珍惜五谷,以暴殄天物为戒。他对张廷玉说,他与人同行,不踩他人头影。
迷信祥瑞
喜欢别人向他报告祥瑞。他为祈雨而造风、云、雷、雨四神。所谓祥瑞是指好事情的兆头和征象,例如玉米一棵四穗,稻禾径高数尺,皇陵出现五色祥云等。雍正七年十月,云南赵州出醴泉,鄂尔泰奏闻,雍正帝马上褒奖他“化民成俗,格天致瑞”,加官少保。雍正初年年羹尧亦因“祥瑞”而满门抄斩。
雍正朝年表大事记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
实行摊丁入亩开始除贱为良八月,罗卜藏丹津起义重用田文镜,鄂尔泰,李卫密建皇储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
开始耗羡归公制度镇压罗卜藏丹津起义颁发圣谕广训授农顶戴设八旗井田雍正帝禁矿
雍正三年(1725年乙巳)
安辑棚民京畿营田十二月,年羹尧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
雍正四年(1726年丙午)
年羹尧赐自尽将允禩集团一网打尽,同年九月,允禩死于狱中整肃吏治清亏空
开始改土归流政策推行保甲制推行耕田法设观风整俗使
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
五月幽禁隆科多清俄订布连斯奇条约推行宗族制设驻藏大臣
雍正六年(1728年戊申)
隆科多死去清俄签订恰克图条约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
设军机房建立“廷寄”制度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
怡亲王允祥病故,雍正帝恢复其名为“胤祥”
雍正九年(1731年辛亥)
设宣谕化导使
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
将军机房改名办理军机处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
颁发《朱批谕旨》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甲寅)
古州苗变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
雍正帝暴死,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弘历即皇帝位(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帝第四子,公元1736-1795年在位。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八十九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雍正朝名臣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禛念国储关系民生,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命王领户部,管理三库事。胤祥以“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为务,针对前朝财政积弊,清理天下赋税,稽核出纳,量入为出,致府库充盈,国用日裕。天下浮粮,害民甚剧,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仅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计每年减除60多万两,直省正供蠲免多达数百万两。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征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七年(1728),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反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一心济人利物,为国为民。经其奏准,宽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积逋”,恢复了一切“诖误”。存心忠厚,听断公明。曾奉命讯鞫大案,审讯中,不用重刑,坚持以诚感人,以理服人,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虽涉及人众,而不株连无辜,使数十件大狱,件件处理平允。精于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遗存甚少。临危不惧,猝变不惊,曾随康熙围猎,猛虎突出林间,直面扑来,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他如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谥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并将其名字改回胤祥,这是满清一代臣子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1]
鄂尔泰(1677年—1745年)
清满洲厢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举人。任内务府员外郎。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亲王(即世宗)的心腹。雍正三年(1725)迁广西巡抚,次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在滇实行改土归流,在西南各族地区设置州县,改土司为流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后任军机大臣。世宗死,受遗命与张廷玉等同辅政,总理事务,加至太保。乾隆十年(1745)以病解职。鄂尔泰六岁入学,攻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作文,练习书法,十六岁应童子试,次年中秀才,十九岁补廪膳生,二十岁中举,即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此后官场蹭顿,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十七岁时,才出任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1723)正月,他被任命为云南乡试副主考,五月,被越级提升为江苏布政使,成为地方大员。雍正三年又晋升为广西巡抚。在赴任途中,雍正帝觉得他仍可大用,改封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而名义上的云贵总督杨名时却只管理云南巡抚事。所以,鄂尔奉在西南开始官职虽为巡抚,而实际上行使着总督的职权。雍正四年十月,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六年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次年得少保加衔,十年内召至京,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后又以改土归流之功晋封伯爵。同年,因清政府在西北两路用兵,他出任三边经略,赴陕甘前线督师,数月后回京复命。十三年,贵州改土归流地区土民起义,雍正帝以其对此经理不善,削伯爵,但对他信任如故。雍正帝死后,鄂尔泰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乾隆间元年为钦点会试大总裁,除大学士职务以外,他又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病逝,享年六十六岁。[2]
田文镜(1662-1732年12月24日),
汉军正黄旗人,监生出身,康熙末年任侍讲学士,雍正朝授兵部尚书衔,兼河东(河南、山东)总督。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生,监生出身,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出仕县丞,久淹州县官,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始为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元年署山西布政使,二年出任河南藩司,同年升本省巡抚,五年七月晋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六年十月为河南山东总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八年兼北河总督。十年(一七三二年)十一月,以久病请解任,八日(12月24日)去世,十五日(12月31日)批准,二十一日(1733年1月6日)命予田文镜祭葬,谥端肃。田文镜监生出身,曾任久淹州县官、福建长乐县丞、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出任山西布政使,因他清理积压的案牍,使吏治为之一新,雍正遂评他“忠诚体国,公正廉明”。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晋河南总督,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为河南山东总督,管两省之行政;政事干练,以刁钻刻薄闻名,结合清官与酷吏于一身。治理地方期间,治盗极严,辖境几乎无盗贼,同时督责诸州县清理赋收,开辟荒田,限期极严。各州县稍有怠慢,会立刻遭到惩罚。李岳瑞《春冰室野乘》曾载,田文镜幕客邬思道,为田文镜写密褶参隆科多“宠遇日隆”。后来二人以事龃龉,邬愤而辞去。“自此文镜奏事,辄不当上意,数被谴责”。田复重金聘回邬思道。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八日(12月24日),田文镜以病卒于河南。[3]
马齐(1652—1739)
字秀水,富察氏,满洲厢黄旗人,米思翰子,满清大臣。由荫生授工部员外郎。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出为山西布政使,擢巡抚。马齐入觐,上褒其居官勤慎,勉以始终如一。久之,上命九卿举督抚清廉如于成龙者,以马齐及范成勋、姚缔虞对。寻命偕成龙、开音布往按湖广巡抚张汧贪黩状。初命侍郎色楞额往按上荆南道祖泽深,并令察汧,色楞额曲庇,不以实陈。马齐与成龙覆按,具得汧、泽深贪墨状,并色楞额论罪如律。其侄女是乾隆帝元后孝贤纯皇后。世宗即位降敕褒谕,加太子太保,乾隆四年,病笃,高宗谕谓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命和亲王及皇长子视疾。寻卒,年八十八,赠太傅,谥文穆。子富兴,袭爵,进一等伯。十五年,加封号曰敦惠[4]
张廷玉(1672年—1755年),
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满清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张廷玉,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张廷玉像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拆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不仅加强了皇权统治,避免了政出多门以及失、泄密现象的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统一了办文机构,保证了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安全,为利用和编撰方略(志)提供了方便。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故雍正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曾参与编纂《平定朔北方略》《御选咏物诗》《佩文韵府》,并充《明史》《四朝国史》《三朝实录》《大清会诗作典》《治河方略》《皇清文颖》《玉牒会典》总纂官[5]
隆科多(?—1728),
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康熙的孝懿仁皇后之弟,佟国维子,康熙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雍正朝吏部尚书加太保衔。隆科多字竹筠,佟国维之子,与雍正养母佟佳氏一族。被雍正皇帝公开称为“隆科多舅舅”。康熙皇帝晚年的诸位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继承人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之一。公元1727年,隆科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即将成功,但由于结党营私,并私藏玉牒,抓到罪证立即谴其回京逮捕、抄家;十月,定隆科多41条大罪。公元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6]
年羹尧(1679-1726),
字亮功,号**,满清帝国高级将领。汉军厢黄旗人,同进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真可谓位极人臣。但他恃功自傲,终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雍正四年(1726年)赐自尽[7]
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
字又玠,江苏丰县大沙河镇人,1687年正月初一(2月2日)生,1738年十月二十二日(12月3日)卒。康熙捐资员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江苏巡抚,浙江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8]
后妃
皇后(2位)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元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祔葬泰陵。子一,皇长子弘晖,殇。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皇贵妃(2位)
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四十八年左右,圣祖指配年遐龄**为雍藩侧妃。汉军镶黄旗,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二十三日薨。谥曰敦肃皇贵妃。祔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皇四女,亦殇。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康熙年间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元年封裕嫔;晋裕妃。乾隆初,晋尊皇考裕贵妃时;晋尊皇考裕皇贵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谥曰纯悫皇贵妃。葬泰陵妃园寝,位诸妃上。子一,皇五子弘昼。
妃(3位)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熚之女。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齐妃。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薨。葬泰陵妃园寝。子三,弘昐、皇次子弘昀,殇;皇三子弘时。女一,皇次女,即和硕怀恪公主,嫁星德。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之女。康熙四十四年出生,雍正七元年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即果恭亲王,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皇子,当时雍正已56岁,晚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在弘曕降生的第二天,就晋封刘贵人为谦嫔,册封礼在第二年举行。乾隆即位后,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日诏封为谦妃,乾隆二年九月举行册封礼。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54岁。乾隆辍朝三日。谦妃金棺于五月二十四日奉移到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谦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十月二十五日入葬。其宝顶在前排,纯懿皇贵妃之右。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之女,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卒,葬泰陵妃园寝。追封为宁妃
嫔(1位)
懋嫔,宋氏。主事金柱之女。康熙时为藩邸格格。雍正元年封懋嫔。八年薨。女二,皇长女、皇三女,皆殇。葬泰陵妃园寝。
贵人(6位)
郭贵人。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彩棺暂安于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初七日辰时郭贵人彩棺奉移泰陵妃园寝。三月十三日葬入地宫。
李贵人,李氏。雍正七年封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二十九日奉移,七月二十一日百日礼致祭。
安贵人,雍正时为贵人。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彩棺安于田村殡宫。
海贵人,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九月底进为海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
张贵人。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进位张贵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贵人,葬清东陵附近之苏麻喇姑园寝。一说是雍正帝贵人,老为其姓氏,因未曾侍寝,故不入葬妃园寝;二说是康熙帝常在,雍正时因年老晋尊贵人。待考。
常在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葬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入宫,称李答应;十年闰五月晋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为马答应;八年晋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卒。四十年十月葬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雍正十三年为常在。乾隆二十六年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葬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为常在。十年八月卒。
顾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答应
苏答应。雍正四年已入宫,封苏答应。雍正七年八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英答应,原称兰英。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汪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德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云惠,生卒年不详,未葬泰陵妃园寝
子女
皇子(10人)
1.爱新觉罗·弘晖,皇长子,幼殇。生母为孝敬宪皇后。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殇,年八岁。乾隆帝即位,追封端亲王。
2.爱新觉罗·弘昐,未齿序,幼殇。生母为齐妃李氏。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殇,年三岁。
3.爱新觉罗·弘昀,皇次子,幼殇。生母为齐妃李氏。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殇,年十一。
4.爱新觉罗·弘时,皇三子,称三阿哥。削宗籍。生母为齐妃李氏。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雍正五年八月六日卒,年二十四。
5.爱新觉罗·弘历,皇四子,称四阿哥。(即乾隆帝。)生母为孝圣宪皇后。康熙五十年八月生。雍正十一年封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即位,为乾隆帝。嘉庆四年正月卒,年八十九。
6.爱新觉罗·弘昼,皇五子,称五阿哥。生母为纯悫皇贵妃耿氏。康熙五十年十一月生。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卒,年六十。谥曰恭,即为和恭亲王。
7.爱新觉罗·福宜,未齿序,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康熙六十年正月殇,年二岁。
8.爱新觉罗·福惠,未齿序,称八阿哥,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六十年十月生;雍正六年九月殇。以亲王礼葬。乾隆帝即位,追封怀亲王。
9.爱新觉罗·福沛,未齿序,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元年五月生,旋殇。
10.爱新觉罗·弘曕,皇六子,称圆明园阿哥。生母为谦妃刘氏。雍正十一年六月生。后出继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嗣,袭果郡王。乾隆三十年三月卒,年三十三。谥恭,即为果恭郡王。
皇女(亲生女4人)
皇长女(1694),幼殇。生母为懋嫔宋氏,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
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1695—1717),大公主。生母为齐妃李氏,时为藩邸侧妃。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日生于藩邸。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多罗格格;七月晋和硕格格;九月嫁那拉氏星德。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卒,年二十三。雍正元年(1723)追封和硕怀恪公主。额驸星德(又作性德,兴德)(?-1736),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达里刚爱操练蒙古兵,乾隆元年(1736)正月召还。乾隆元年卒。
皇三女(1706),幼殇。生母为懋嫔宋氏,时为藩邸格格。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
皇四女(1715—1717),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藩邸侧妃。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
养女
养女和硕淑慎公主,二公主。雍正帝次兄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第六女,生母为侧福晋唐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初二日生。雍正初抚养宫中。四年(1726)十二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封和硕淑慎公主。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初十日卒,年七十七。额驸观音保,为孝惠章皇后母家从孙。雍正十一年(1733)八月授理藩院额外侍郎。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卒。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1714--1754),三公主。雍正十六弟庄恪亲王允禄长女,生母为嫡福晋郭络罗氏。康熙五十三年(1714)二月二十九日生。雍正初抚养宫中。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古特氏齐默特多尔济。雍正九年(1731)四月封和硕端柔公主。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十二日卒,年四十一。额驸齐默持多尔济,郡王罗卜藏喇什之子。雍正三年(1738)袭科尔沁郡王。乾隆四十七年(1782)卒。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1714-1731),四公主。雍正帝十三弟怡贤亲王允祥第四女,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康熙五十三年(1714)十月初十日生。雍正初抚养宫中。雍正七年(1729)十月十六日嫁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多尔济塞布腾。封和硕和惠公主。雍正九年(1731)十月初三日卒,年十八。额驸多尔济塞布腾,为喀尔喀智勇亲王丹津多尔济之子。雍正十年(1732)十月封世子。雍正十一年(1733)七月因其父冒功误军等罪连坐削爵。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卒。
是 由】.
??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公元1678年—公元1735年),满族,母为康熙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清圣祖玄烨第四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死后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基本信息
属相:马
父亲: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清圣祖)
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德妃)
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协助登位人:年羹尧、隆科多、爱新觉罗·胤祥
政敌:爱新觉罗·胤禩(廉亲王允禩)、爱新觉罗·胤禟、爱新觉罗·胤礻我,爱新觉罗·胤禵
:有五个同母弟妹(皇六子胤祚(夭折),皇七女,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皇十二女,皇十四子胤禵,即允禵i)
排行:齿序为第四子,自然排序为第11子。
生日:公元1678年12月13日(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雍正皇帝塑像
卒日:公元1735年10月8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即位:1722年11月13日
执政:十三年
享年:五十八岁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庙号:世宗
陵寝:清西陵之泰陵
子女:10子,4女
嗣帝:皇四子(第4子)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
公元1691年,奉父命与大臣女乌拉那拉氏成婚。
生平详解
争夺皇位
雍正帝(1678年-1735年),姓爱新觉罗,名胤禛(zen),满族,康熙帝第四子。胤禛是德妃所生之子,《清史稿·世宗本纪》上说他“有异征,天表魁伟,举止端凝。”他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当时的太子胤礽两立两废,争夺储位斗争转入暗处而更加激烈。胤禩因争夺意图过于明显而被康熙斥责疏远。胤禛表面不问时事,沉迷释教道教,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维持和气,暗中与年羹尧与隆科多交往,加强的势力集团,同时向父亲表现孝顺,且在治理黄河水患上取得自明初至清初最杰出政绩成就,赢得康熙的信任。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日(新历:12月20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死,他继承了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即指雍亲王(其即位前的封号),“正”即正统、名正,表示其正当即位。
胤禛虽然即了帝位,但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当年争夺储位的劲敌,并不甘心的失败,他们散布流言,制造事端,以发泄愤懑之情,动摇刚刚易主的皇权。雍正帝着手巩固皇位:
他严厉打击朋党、政敌。雍正有多人,雍正对部分予以坚决打击。雍正二年七月印制他的《朋党论》,发给诸王和要员。文中强调臣子要与君王同好恶,指出朋党的危害。做罢舆论后就立即处置他们: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禵先是降爵为郡王,拘禁汤山,后来派去守陵,再后来降爵为贝子,受圈禁。康熙的皇九子胤禟发往西宁,由年羹尧监视并名其为“赛思黑(讨人厌)”,皇八子胤禩被圈禁,改名为“阿其那(俎上冻鱼)”。康熙皇十二子胤祹被革职,康熙的皇三子胤祉也被革爵禁锢。
排除方面的威胁后,雍正帝又对倚功自傲或倚亲自矜,结党营私,企图争夺九鼎的年羹尧、隆科多开刀。年羹尧历任川、陕巡抚、总督,有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功劳。骄纵揽权,用人自专,企图夺权。雍正三年(1725),雍正调他任杭州将军,十二月他以92大罪令其自尽。隆科多是皇亲贵戚:其姑是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姊是雍正养母孝懿皇后。康熙在世时用为一等侍卫,临终时被任为惟一的传诏大臣。雍正登基后,隆科多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吏部尚书。他恃亲自矜,招权纳贿,笼络党羽。雍正五年以41大罪将他圈禁,六年死于禁所。
加强皇权
雍正帝在祖先基础上继续加强皇权,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密折制度,扩大密折的范围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动态,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实施统治。为充分发挥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递密折的范围扩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学政等,内容则扩大到生计、风俗等方面。军机处内景
第二、设军机处。雍正七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大臣由皇帝挑选,由内阁大臣兼任,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他们的活动都是在皇帝的监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话记录的。可见,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政事治理
勤政
与康熙帝一样,雍正帝勤于政事。他宵衣旰食,夙夜忧勤,按照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办事。后人收集他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经过13年的励精图治,使满清帝国各方面在康熙时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为康乾盛世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两人都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年羹尧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同时雍正兴起**打击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对于隆、年的死因,有人指出于年、隆位重之后过于骄奢、行为不检,加上结党营私,触犯了皇权的大忌,为雍正所不容。但雍正早年过于宠信放纵,随后又残酷打击,被史学家所批评。另有人与雍正得位传说联系起来,认为隆、年参与此事,太多而被“兔死狗烹”。
雍正帝祭祀神农图雍正皇帝虽说为了登上并巩固的帝位用了许多残忍的手段,但以治国而言他是一个出色的帝王,并使清朝的盛世能够从康熙一直延续到乾隆时期。
雍正一朝宠信四位臣工:李卫(安徽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其中李卫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旗人,足见雍正确实了解也重用汉人。
中央体制: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经济政策:在税制上推行“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等制。
民族政策: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行“改土归流”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此外,雍正亦宣称“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严防汉族士大夫阶层离心。
海禁问题上,开始严格执行海禁,后来考虑到闽福百姓生计困难,同意适当开禁;雍正二年降旨准广东人移民台湾。但对外洋的人民仍有戒心。
立储制度:改善秘密选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继承人,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使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信仰喇嘛佛教:与**喇嘛交往密切;**喇嘛特颁大佛像赠雍正;现存放于北京雍和宫:**喇嘛也赞扬雍正已修为“佛爷”,雍正也著作学佛经籍数部。
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在位期间每年唯有生日当天才会休息一天,其余每天都挑烛工作至凌晨一两点。他一生中在大臣的奏折中总共批阅超过千万字,过劳死的说法甚为可信。
整饬吏治
雍正戎装图顺治、康熙都重视吏治。雍正帝仍然重视。他说夫吏治不清,民何以安?”为改善吏治,他对官员实行“吐故纳新”。雍正赏识执法严,作风雷厉风行,严猛行政,有开拓气魄,政绩显著的官员。胤禛还是皇子时,曾嘱托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替办些私事,被拒绝。胤禛即位后非但没有打击他,还赞扬说你担任郎官,拒绝皇子的要求,执法严格,我很高兴。”后来鄂尔泰青云直上。再如田文镜、李卫在河南、浙江清查钱粮做得好,被誉为“模范督抚”。
“姑息养奸”、“贪庸不肖”,因循贪婪的官员,雍正帝则坚决排斥。雍正初年,山西、湖南、浙江等省就革掉许多这样的官员。在湖南,州县官65人在一年之内就革除了30多人,个别省革除十分之九。清除败类对纯洁官吏队伍自然有很大作用。
康熙末年财政严重亏空。康熙四十八年户部存银五千多万两,六十一年仅八百多万两,存银下降这么多,原因是亏空。经查,户部亏空二百五十万两,江苏从康熙五十一年到雍正元年亏空八百一十万两。雍正元年起到九年,雍正帝雷厉风行地进行了一场钱粮大清查。规定凡是亏空,三年补齐。他组织了一个得力的领导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亲王允祥总理事务,皇舅隆科多、大学士白潢、尚书朱轼会同办理。清查亏空首先在中央进行。亏空的主要原因是官吏的贪污中饱。雍正帝勒令贪欠官员赔偿。康熙十子敦郡王允、内务府堂官李英贵家产被抄归公。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进行。清查不力的官员,则予以调查处理。江西巡抚裴律因清查不力而被审问,查出他本身就有贪污,被参劾。对于贪官一律治罪。河道总督赵世显、经常给康熙帝写密折的苏州织造李煦等贪官都被抄了家。清查使财政好转,一年后就有了赢余,雍正末年存银增至6000余万两,同时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
下面提到雍正帝制定的耗羡归公政策也有助于官吏的廉洁。
锐意改革
雍正帝即位时已经45岁,思想成熟,对朝廷内政外交好坏方面的情况已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哪些需继承,哪些需变革也胸有成竹。在位13年间,他继续执行先王正确政策,发扬光大;以往积弊则坚决革除,支持创新。
雍正帝的改革措施主要有:
一、“摊丁入亩”
雍正元年,雍正帝从直隶巡抚李维钧之请,实行丁银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的原则,改变按人丁、地亩双重征收标准,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负担。到乾隆时,这一政策推广到了全国。
二、“耗羡归公”
清初沿袭明制,各地征收钱粮,加收“火耗”(碎银加火铸成银锭时的折耗,亦称耗羡)。实行中,官员任意加派,一两可加至数钱。因不在上交正额之内,官员从中任意侵贪,成为官场公行的陋习。康熙帝曾说,清官也取火耗。康熙末年,各地官员以火耗为名,肆意横征中饱,已无法限止。雍正帝清理钱粮时,山西巡抚诺眠与布政使高成龄在雍正二年奏请将该省各地加派的火耗,提解布政使司库,以二十万两补完该省亏空,除公用外,分发给地方官员,称为“养廉”。雍正帝指出,历来火耗皆州县征收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不下数百万。原因是各州县征收火耗分送上司,种种馈送,名目繁多,州县肆意贪污,上司曲为容隐,这是从来的积弊,应当消除。他采纳山西官员的建策,说“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世宗实录》卷二十二)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即官俸的补贴。山西实行后,各省相继仿效,以火耗补完亏空的钱粮,并分拨州县养廉。一七二七年,又命各省督抚,就该省情形酌议具奏,着为定额。这一改革形成制度,称为“养廉”,又称“耗羡归公”,即由上级官府依定额发给官员。以后火耗一分为三:一份给地方官养廉,一份弥补地方亏空,一份留地方公用。这样,既增加了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廉政。
三、改土归流
雍正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改土归流的改革。雍正四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取消土司,改派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改土归流对于减轻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有帮助,对清朝实施全国性的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有重要意义,但清朝在推行改土归流时过度强调使用武力,对一些地区的反抗采取了残酷的武力镇压,也给西南部分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灾难。
四、废除贱籍
雍正帝在人权方面有一项重大改革,那就是削除贱民籍。贱民指奴仆、娼优、隶卒、乐户、惰民、蜑户(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不能上岸居住的渔民)等。他们社会地位低下,不能与一般人为伍,不能读书,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雍正元年,山西、陕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编入“乐户(官ji)”籍的后代,雍正命令摘除其“乐户”籍,使其成为民户,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绍兴曾反对朱元璋的那些人后代的“惰民”籍,使其成为民户,五年四月下令免除粤东“蜑户”籍,使其成为民户。他们的贱民籍除掉后,提高了社会地位。
五、秘密立储
雍正帝在皇位继承上有一项重大创新,那就是秘密立储。鉴于康熙帝在预立太子问题上的失败,雍正帝于元年八月宣布密建储位法——将他的继承人弘历的名字写好,雍正御笔《夏日泛舟诗》轴放匣中,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驾崩后从匣中取出宣读。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备核对。这个方法,避免了皇子争权而引起的激烈斗争。后世几代都效法他。
六、设军机处
另外还有废除腰斩,开放洋禁等等。
发展农业
雍正帝继续执行先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像前辈君王一样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康熙六十年至雍正十二年,全国田地从735万顷增至890万顷,疏浚了卫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其他水利工程已完成的有直隶营田工程、浙江和江南海塘工程,修建了黄河、运河堤岸。
雍正帝继续蠲免钱粮政策。据《清史稿·世宗本纪》,他在位13年,免了12年灾区的赋税和一些地区的漕粮。
军事成就
雍正帝继续执行满洲的扩张政策。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于雍正元年支持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纠集20万人进攻西宁反清,雍正命年羹尧、岳钟琪率兵讨伐,大胜,青海完全归入满清帝国版图。
雍正五年派遣策凌为首席代表与俄国签订《布连斯奇条约》,第二年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划定了清俄中段边界,稳定了清俄边界局势,促进了清俄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贸易。
大兴**
满清的**并非始于雍正,但在雍正执政时期,文网之密、文祸之重的确超过他的列祖列宗。在其临御的13年里查办的**就有14起(其中处死案中人的案件有5起),数量甚至超过了其父康熙在位61年文祸的总和。
比较重大的**事件主要有:钱名世案、汪景琪案、査嗣庭案、陆生楠、谢世济案、曾静、吕留良案。雍正前期**以清理政敌集团及朝廷内朋党为主,是属于朝廷上层内部政治争斗借口。曾静案以后转向一般**。
文化成就
雍正帝执政期间,完成了始于康熙年间的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此外续修《大清一统志》,于乾隆八年成书。续修的还有《大清会典》。
诗词部分
情诗
爱新觉罗·胤禛影视形象(18张)
《仲秋有怀》
翻飞挺落叶初开,怅怏难禁独倚栏。
两地西风人梦隔,一天凉雨雁声寒。
惊秋剪烛吟新句,把酒论文忆旧欢。
辜负此时曾有约,桂花香好不同看。
《寒夜有怀》
夜寒漏永千门静,破梦钟声度花影。
梦想回思忆最真,哪堪梦短难常亲。
兀坐谁教梦更添,起步修廊风动帘。
可怜两地隔吴越,此情惟付天边月。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诗》
正月
一管纤毫旧未呵,待题正月恰正歌。
人生颇喜披袭冷,又被春灯过眼波。
二月
万物将期草木溶,取来蘸取杏花中。
嫌君图卷层峦少,不会遍山灼灼红。
三月
天地多情且复苏,寻青踏马意多徐。
相逢就借东君便,一咏一怀正当涂。
四月
诗情新媚更诗余,便伞褶裙总晏如。
群卉亦知朝节气,同人缓缓过长居。
五月
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
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新。
六月
就人新暑似江南,半蒲烟光嫩不含。
得便画?z听雨去,诗怀夜宿到吴山。
七月
年光欲看已青青,又度天孙河鼓星。
我独爱君山藐汉,中原相望气何森。
八月
壮月江潮久不平,何为驱扇画流萤。
我来即是弄潮者,几个中年不靡声
九月
天地才生颜色老,人间诗客倍春思。
茱萸一插豪情在,坐久峰峦竟不归。
十月
金风待振秋蝉咽,玉露樊笼都唱歇,
谁种无声菊满山,使之焕发于朝野、
十一月
寻山老道韵颇如,笔致萧严待客诂。
既在人间蛰守久,转承意兴竟全无。
十二月
格物于今又一开,千门万户雪相埋。
题词见冷心情下,已素婴孩何必猜。
正月观灯,二月踏青,三月赏桃,四月流觞,五月赛舟,六月纳凉,七月乞巧,八月赏月,九月赏菊,十月画像,十一月参禅,腊月赏雪。
雍正九年八月十六日作
《宴月旧作》
花好枝头月色新,看花赏月属闲身。
姮娥更是多情甚,个个樽中送一轮。
雍正即位前《雍邸集》
《春园读书》
一片芳菲上苑东,昼长人坐落花风。
蒙茸细草侵阶绿,浓艳夭桃映阁红。
春惹游蜂窥几席,浓熏舞蝶傍帘栊。
韶光脉脉春如海,讽咏芸编兴不穷。
《山池晚步》
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桥步屧行。
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
蒙蒙岚气侵衣润,款款香气扑面轻。
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楼阁带霞明。
《春日泛舟》
兰舟宛转浪纹平,一棹容与荡晴晚。上苑春深芳草绿,西山落照远峰明。
长空鸦返千林暝,绝塞鸿归万里情。缥缈中流凭览胜,始知仙境有蓬瀛。
《月夜对落花有感》
落花满径月朦胧,夜静闲吟料峭风。烟外钟声来院落,无边桂影入帘栊。
萋萋芳草春将去,冉冉韶光酒莫空。新绿成阴红绿减,清和天气正冲融。
《月下独酌》
春月娟娟映水清,一斟一酌听泉声。微风暗拂花枝动,几点残红扑酒罂。
《春院小饮》
春深红紫映楼台,槛外风香花尽开。东海玉盘看乍涌,恰逢童子抱尊来。
《雨霁》
节届清和春未赊,看山不厌半云遮。微风扇暖蒸新雨,为我催开后院花。
《立夏》
熏风吹水绿于苔,羲驭徐催朱夏来。堤畔龙鳞皴古柏,庭前兔目绽新槐。
《畅春园芍药花开作》
首夏清和殿阁开,园中景物足徘徊。翩翾紫燕衔泥去,睍睕黄莺过水来。
槐影初圆当永昼,桐阴渐引上层台。更怜芍药临风好,香袭书帏锦作堆。
《花间小饮》
长夏初临芍药开,熏风拂席送香来。仙姿绰约翻红袖,月影婆娑照绿杯。
《晓晴》
晓起浮窗天色明,苔痕滋碧露光莹。绕阶几树看花发,对岸一声听鸟鸣。
波刺游鱼翻浪急,低徊舞蝶傍帘轻。春云漠漠寒偏峭,默乞天公十日晴。
《早行》
早行晴野树如烟,日出东山映绣鞯。寂寂荒村临水际,翩翩飞鸟向云边。
空蒙朝露侵衣润,艳冶闲花入目妍。扈从銮舆承色笑,欣随貂尾快扬鞭。
《赐观金莲花》
异种遥从塞外传,香台曾为捧金仙。檀心吐艳熏风里,钿朵含芳积翠边。
月殿桂飘难比端,秋篱菊绽不同妍。移来御砌增佳玩,千叶休夸太液莲。
《友人书屋》
羡君潇洒致如仙,心远何妨地更偏。两洗览光青入牖,风摇竹影绿当筵。
《热河园中避暑》
别业遥连上苑边,承恩避暑兴怡然。兰舟晓泛清波里,荷盖擎珠颗颗圆。
《夏日泛舟》
殿阁风生波面凉,溯洄徐泛芰荷香。柳阴深处停桡看,无数纤鯈戏碧塘。
《园中即景》
林亭幽静晚风凉,水气侵衣荇藻香。好景片时期莫负,开窗披卷意徜徉。
《晚泛》
画桡闲泛暮霞明,风细波微暑期轻。更转碧山寻胜迹,恰逢双鹤似相迎。
《观雨》
密雨如膏洒碧丝,稻花漠漠绕长陂。虚斋睡起推窗看,私喜甘霖正及时。
《前廊》
曲廊斜转接修篁,坐倚层岩意兴长。细草敷荣侵塌绿,野花争艳袭衣香。
碧梧枝上听蝉躁,翠柳堤边看鹤翔。此际闲身无一事,怡然啸咏自徜徉。
《恭侍奉乾清宫》
殿阁参差际碧天,玉阶秋草静芊绵。云开北阙祥光满,雨过西山霁色鲜。
宝座金炉香蔼蔼,彤墀仙掌露涓涓。承欢频荷温颜接,凛惕趋跄绣扆前。
《中元侍从》
中元令节庆皇州,云散晴空暑期收。薄海兆民歌大有,钧天广乐奉宸游。
瑶星合彩兰盆映,银蕊分光莲浦浮。灯光交辉看似昼,圣请怡豫太平秋。
《山翁》
山翁避暑在山中,竹簌松涛面面风。三乐启期何所事,朝阳睡到夕阳红。
《渔翁》
渔翁独钓寒江雪,春雨秋风总是闲。满眼儿孙长绕膝,卖鱼沽酒醉苍颜。
《登望海楼》
观海登楼日未斜,晴空万里浮云霞。才经一阵风过槛,倏起千堆雪卷花。
贝阙鳌峰如可接,鹏津鲛室岂终遐。诡词未许张融赋,到此方知语不夸。
《咏玉泉山竹》
御园修竹传名久,嫩筱抽梢早出墙。雨涤微尘新浥翠,风穿密叶澹闻香。
低侵幽涧波添绿,静幂虚窗影送凉。更羡坚贞能耐雪,长竿节节挺琳琅。
《秋夜》
新秋秋月照虚檐,寂历山扉夜不关。默坐焚香遗万虑,潇潇梧竹水潺湲。
《晚晴》
雨余林隙漏斜曛,石砌幽花似茜裙。爽气渐来残暑退,移床岩畔看秋云。
《临流》
脉脉清渠绕舍流,移床就柳坐溪头。镜涵霁影浮斜日,波映寒光报早秋。
村畔砧声听渐暝,林端蝉翼噪逾幽。此中偃息容疏懒,底用乘槎海上游。
《花下偶成》
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
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
《咏自鸣钟》
巧制符天律,阴阳一弹包。弦轮旋密运,针表恰相交。
晷刻毫无爽,晨昏定不淆。应时清响报,疑是有人敲。
《夜坐》
独坐幽园里,帘开竹影斜。稀闻更转漏,但听野鸣蛙。
活活泉流玉,溶溶月照沙。悠然怡静境,把卷待烹茶。
《春暮登楼》
坐惜芳华晚,登楼独举觞。眼看春色暮,行踏落花香。
藻密鱼堪隐,林深鸟容藏。凭栏无限思,新月逗清光。
《暮春》
春暮饶佳景,闲行踏碧苔。落花浮水面,戏蝶舞墙隈。
春拂兰丛暖,阴移竹影回。流光将入夏,更有牡丹开。
《宫中直宿作》
宝殿烛辉煌,承恩宿未央。御炉香不烬,宫漏滴初长。
阶砌移花影,罘罳透月光。太平无一事,常愿奉君王。
《夏日读书》
夏日书斋静,荷风拂槛来。芬芳盈几席,翠帙带香开。
《江边读书》
湍响听泷泷,帘开对大江。园幽人迹少,把卷倚南窗。
《晚登海河楼》
晚景登楼望,波涵夕照明。观澜清俗虑,倚槛动诗情。
孤鹜冲霞去,扁舟向海行。欣然尘境远,惟听棹歌声。
《题友人园》
峁堂气象幽,墙角绕清流。雨霁西山近,风来北牖秋。
疏檐看皓月,轻舫逐浮鸥。即景陈杯斝,心期好自由。
《雨窗》
茅檐飞细雨,爽气乍侵人。移塌临窗坐,诗怀自觉新。
《月下闲步》
闲行曲岸边,西岭暮苍然。草蔓迷幽径,桥危咽细泉。
溪风吹缓带,夜色逼吟肩。徙倚看林杪,云间月影迁。
《书斋秋暝》
幽斋新雨后,爽气泛池荷。碧落疏星淡,晴窗皓月多。
隔花闻漏滴,倚枕和渔歌。更爱流萤好,悠扬拂槛过。
《运河舟中》
扈跸承文舸,晨光漾桂舟。远村烟淡淡,野老意悠悠。
抛粒游鱼聚,依萍乳鸭浮。水天同一色,疑是泛瀛洲。
《自鸣钟》
八万里疏域,恩威悉感通。珍奇争贡献,钟表极精工。
应律符天建,闻声得日中。莲花空制漏,奚必老僧功。
《听禅》
幽斋人迹少,禅翼响疏林。大火方流序,微谅早托音。
乍听分远近,欲觅隐高深。旦夕轩亭外,清机伴我吟。
《题范蠡载归图》
独有艰危时,方见子臣职。吴越争雌雄,彼此各努力。
夫差好拒谏,只为红颜惑。所以范大夫,留之恐倾国。
功成载归湖,斯意无人识。朗然照青史,去往皆可式。
《答友》
笔健如锥世共称,开缄但觉雾云兴。深藏未许悬斋壁,直恐龙蛇带雨腾。
《题刘松年画》
潇洒松年画,丰神迥不群。松杉相间秀,风水自成文。
柔橹轻随浪,苍山半入云。超然三岛境,何处得尘氛?
《扈跸途中观获》
秋爽猎边城,天高气象清。登场占物候,观获畅皇情。
岩谷萦车骑,云霞拂旌旗。豫游叨扈从,薄劣愧恩宠。
《塞外中秋》
驻跸边庭夜,中秋一镜圆。遥从沧海畔,飞落碧峰颠。
溢彩浮尧斝,流辉拂舜宴。坐深光愈迥,景物倍清妍。
《大猎》
五校雕工劲,三秋野兽肥。乘时讲武事,大狝振兵威。
狡兔宁藏迹,封熊悉入围。猎归数军实,落日照龙旗。
《塞外秋兴二首》
路出关山外,秋空日渐高。清霜凝晓旆,寒色透征袍。
风劲飞鹰捷,川长猎骑豪。皇威扬四远,边徼戢弓刀。
其二
驻跸依林麓,风多野水鸣。旌旗飘暮霭,铙吹咽边声。
鸡塞霜逾白,龙沙风更清。却看行殿外,诸部尽欢迎。
雍正为母亲德妃乌雅氏写哀述诗
母后周年述哀一首(有序)
母后升遐,倏经周岁。痛色笑之难追,想音容而切慕。潸然泪下,赋此哀辞为念。
慈恩重,难禁涕泪悬。尊荣心莫罄,恍惚岁云迁。
物候常如此,音容独渺焉。寝门空在望,一望一凄然
母后二周讳辰
自隔慈颜杳,重临此日悲。音徽徒有慕,尊养已无时。
恩念劬劳重,心惊岁月驰。朝来益为怆,抚序泪空垂。
母后三周讳辰
鞠我恩深重,违颜梦渺茫。三年成逝水,百感对流光。
黯黯慈云在,迢迢仙路长。朝来又临讳,含怆仰空苍。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卷之二十八·诗·四宜堂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集一
个人性格
雍正帝的性格颇为复杂。生性多疑,冷酷暴躁,却不乏人情世故。
勤政刻苦
满清野史对雍正的评价多为负面,究其原因,是因为雍正上台之后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折损了满洲旗人的利益,所以野史多把雍正描写为残暴冷酷,但实际上,雍正非常勤于政事,平日除却睡觉,其余大部分都在批阅奏折,康熙末年,国库亏空严重,只有八百万两左右,而雍正末年,国库银两就增至六千余万两,上升了近十倍,由此可见雍正勤于政事的重大成果。
暴躁
有一次,雍正看杂剧《郑儋打子》。演员的演技和唱腔都不,雍正赐食。因为剧中郑儋是常州人,演员就问雍正帝现今常州刺史(明清时刺史是知州的别称)是谁。想不到雍正听后大怒,说你是戏子,可以问起官守来?”立刻将演员杖击而死。雍正初年,浙江人汪景祺讥评雍正杀功臣年羹尧,查嗣庭出“维民所止”的试题,雍正帝怒发冲冠,杀了汪景祺,查嗣庭下狱并死于牢中。他认为浙江浇漓,不定期的停止浙江乡、会两试,并设观风整俗使。
刻薄残酷
雍正帝的刻薄表现在他以极其粗俗丑恶的语言丑化他所痛恨之人。钱名世写了歌颂年羹尧的诗,雍正帝就给钱名世写了块“名教罪人”的匾,挂到钱名世的大厅,以世世代代丑化钱名世。他还嫌不够,令385名举人、进士写诗丑化钱名世。残酷主要表现在雍正即位后把他的好几个打了下去,有的置之死地。
雷厉风行、当机立断
雍正即位后搞了许多改革,如财政制度改革,改土归流,都是决定后就干,一干就大张旗鼓,全力以赴,不拖拖拉拉,一定干出结果。
朴素、严肃
《啸亭杂录》卷一说他“日夜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雍正有仁慈一面。他吃饭不剩饭,颗粒必尽,他常对臣下说,要珍惜五谷,以暴殄天物为戒。他对张廷玉说,他与人同行,不踩他人头影。
迷信祥瑞
喜欢别人向他报告祥瑞。他为祈雨而造风、云、雷、雨四神。所谓祥瑞是指好事情的兆头和征象,例如玉米一棵四穗,稻禾径高数尺,皇陵出现五色祥云等。雍正七年十月,云南赵州出醴泉,鄂尔泰奏闻,雍正帝马上褒奖他“化民成俗,格天致瑞”,加官少保。雍正初年年羹尧亦因“祥瑞”而满门抄斩。
雍正朝年表大事记
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
实行摊丁入亩开始除贱为良八月,罗卜藏丹津起义重用田文镜,鄂尔泰,李卫密建皇储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
开始耗羡归公制度镇压罗卜藏丹津起义颁发圣谕广训授农顶戴设八旗井田雍正帝禁矿
雍正三年(1725年乙巳)
安辑棚民京畿营田十二月,年羹尧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
雍正四年(1726年丙午)
年羹尧赐自尽将允禩集团一网打尽,同年九月,允禩死于狱中整肃吏治清亏空
开始改土归流政策推行保甲制推行耕田法设观风整俗使
雍正五年(1727年丁未)
五月幽禁隆科多清俄订布连斯奇条约推行宗族制设驻藏大臣
雍正六年(1728年戊申)
隆科多死去清俄签订恰克图条约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
设军机房建立“廷寄”制度
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
怡亲王允祥病故,雍正帝恢复其名为“胤祥”
雍正九年(1731年辛亥)
设宣谕化导使
雍正十年(1732年壬子)
将军机房改名办理军机处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
颁发《朱批谕旨》
雍正十二年(1734年甲寅)
古州苗变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乙卯)
雍正帝暴死,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弘历即皇帝位(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任皇帝,雍正帝第四子,公元1736-1795年在位。属兔,生于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卒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终年八十九岁,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省遵化市西北)。)
雍正朝名臣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
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禛念国储关系民生,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命王领户部,管理三库事。胤祥以“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为务,针对前朝财政积弊,清理天下赋税,稽核出纳,量入为出,致府库充盈,国用日裕。天下浮粮,害民甚剧,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仅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计每年减除60多万两,直省正供蠲免多达数百万两。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征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七年(1728),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反清,朝廷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一心济人利物,为国为民。经其奏准,宽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积逋”,恢复了一切“诖误”。存心忠厚,听断公明。曾奉命讯鞫大案,审讯中,不用重刑,坚持以诚感人,以理服人,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虽涉及人众,而不株连无辜,使数十件大狱,件件处理平允。精于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遗存甚少。临危不惧,猝变不惊,曾随康熙围猎,猛虎突出林间,直面扑来,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他如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谥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并将其名字改回胤祥,这是满清一代臣子不避皇帝讳的唯一事例。[1]
鄂尔泰(1677年—1745年)
清满洲厢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字毅庵。康熙举人。任内务府员外郎。与田文镜、李卫并为雍亲王(即世宗)的心腹。雍正三年(1725)迁广西巡抚,次年调任云贵总督,兼辖广西。在滇实行改土归流,在西南各族地区设置州县,改土司为流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后任军机大臣。世宗死,受遗命与张廷玉等同辅政,总理事务,加至太保。乾隆十年(1745)以病解职。鄂尔泰六岁入学,攻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作文,练习书法,十六岁应童子试,次年中秀才,十九岁补廪膳生,二十岁中举,即进入仕途。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充任侍卫。此后官场蹭顿,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三十七岁时,才出任内务府员外郎。雍正元年(1723)正月,他被任命为云南乡试副主考,五月,被越级提升为江苏布政使,成为地方大员。雍正三年又晋升为广西巡抚。在赴任途中,雍正帝觉得他仍可大用,改封为云南巡抚,管理云贵总督事,而名义上的云贵总督杨名时却只管理云南巡抚事。所以,鄂尔奉在西南开始官职虽为巡抚,而实际上行使着总督的职权。雍正四年十月,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六年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次年得少保加衔,十年内召至京,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后又以改土归流之功晋封伯爵。同年,因清政府在西北两路用兵,他出任三边经略,赴陕甘前线督师,数月后回京复命。十三年,贵州改土归流地区土民起义,雍正帝以其对此经理不善,削伯爵,但对他信任如故。雍正帝死后,鄂尔泰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乾隆间元年为钦点会试大总裁,除大学士职务以外,他又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病逝,享年六十六岁。[2]
田文镜(1662-1732年12月24日),
汉军正黄旗人,监生出身,康熙末年任侍讲学士,雍正朝授兵部尚书衔,兼河东(河南、山东)总督。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生,监生出身,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出仕县丞,久淹州县官,五十六年(一七一七年)始为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元年署山西布政使,二年出任河南藩司,同年升本省巡抚,五年七月晋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六年十月为河南山东总督,七年加太子太保,八年兼北河总督。十年(一七三二年)十一月,以久病请解任,八日(12月24日)去世,十五日(12月31日)批准,二十一日(1733年1月6日)命予田文镜祭葬,谥端肃。田文镜监生出身,曾任久淹州县官、福建长乐县丞、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元年(1723年)出任山西布政使,因他清理积压的案牍,使吏治为之一新,雍正遂评他“忠诚体国,公正廉明”。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晋河南总督,雍正六年(1728年)十月为河南山东总督,管两省之行政;政事干练,以刁钻刻薄闻名,结合清官与酷吏于一身。治理地方期间,治盗极严,辖境几乎无盗贼,同时督责诸州县清理赋收,开辟荒田,限期极严。各州县稍有怠慢,会立刻遭到惩罚。李岳瑞《春冰室野乘》曾载,田文镜幕客邬思道,为田文镜写密褶参隆科多“宠遇日隆”。后来二人以事龃龉,邬愤而辞去。“自此文镜奏事,辄不当上意,数被谴责”。田复重金聘回邬思道。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八日(12月24日),田文镜以病卒于河南。[3]
马齐(1652—1739)
字秀水,富察氏,满洲厢黄旗人,米思翰子,满清大臣。由荫生授工部员外郎。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出为山西布政使,擢巡抚。马齐入觐,上褒其居官勤慎,勉以始终如一。久之,上命九卿举督抚清廉如于成龙者,以马齐及范成勋、姚缔虞对。寻命偕成龙、开音布往按湖广巡抚张汧贪黩状。初命侍郎色楞额往按上荆南道祖泽深,并令察汧,色楞额曲庇,不以实陈。马齐与成龙覆按,具得汧、泽深贪墨状,并色楞额论罪如律。其侄女是乾隆帝元后孝贤纯皇后。世宗即位降敕褒谕,加太子太保,乾隆四年,病笃,高宗谕谓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命和亲王及皇长子视疾。寻卒,年八十八,赠太傅,谥文穆。子富兴,袭爵,进一等伯。十五年,加封号曰敦惠[4]
张廷玉(1672年—1755年),
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满清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张廷玉,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张廷玉像后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长期和清廷对抗的蒙古准噶尔部煽动青海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决定出兵征讨。因战事紧急,军令需要迅速处理和严守秘密,所以,即令在隆宗门内设立“军机房”,嗣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按照旨意,张廷玉就军机处的性质、官职、职能、纪律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其中涉及到档案的地方就达多处,如:军机处参予官员奏折的处理和谕旨的撰拟;军机章京负责誊写、记档及日常工作;军机处设《存记簿》,“奉旨存议”事务,一律登记;“密事有件”,密封存档,届时拆阅办理等。这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不仅加强了皇权统治,避免了政出多门以及失、泄密现象的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统一了办文机构,保证了档案的齐全、完整与安全,为利用和编撰方略(志)提供了方便。张廷玉为人谨小慎微,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故雍正赞扬他「器量纯全,抒诚供职」称其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曾参与编纂《平定朔北方略》《御选咏物诗》《佩文韵府》,并充《明史》《四朝国史》《三朝实录》《大清会诗作典》《治河方略》《皇清文颖》《玉牒会典》总纂官[5]
隆科多(?—1728),
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康熙的孝懿仁皇后之弟,佟国维子,康熙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雍正朝吏部尚书加太保衔。隆科多字竹筠,佟国维之子,与雍正养母佟佳氏一族。被雍正皇帝公开称为“隆科多舅舅”。康熙皇帝晚年的诸位皇子之间扑朔迷离、明争暗斗的皇位继承人大战中地位非同一般,是康熙、雍正两朝皇权交替之际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之一。公元1727年,隆科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即将成功,但由于结党营私,并私藏玉牒,抓到罪证立即谴其回京逮捕、抄家;十月,定隆科多41条大罪。公元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6]
年羹尧(1679-1726),
字亮功,号**,满清帝国高级将领。汉军厢黄旗人,同进士出身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得到雍正帝特殊宠遇,真可谓位极人臣。但他恃功自傲,终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雍正四年(1726年)赐自尽[7]
李卫(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
字又玠,江苏丰县大沙河镇人,1687年正月初一(2月2日)生,1738年十月二十二日(12月3日)卒。康熙捐资员外郎,雍正朝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卫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江苏巡抚,浙江巡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乾隆三年病逝,谥敏达。[8]
后妃
皇后(2位)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满洲正黄旗,内大臣费扬古之女。元配嫡后。世宗为皇子,圣祖册后为嫡福晋。雍正元年,册为皇后。雍正九年九月己丑崩。谥孝敬皇后;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敬恭和懿顺昭惠庄肃安康佐天翊圣宪皇后。祔葬泰陵。子一,皇长子弘晖,殇。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三岁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皇贵妃(2位)
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四十八年左右,圣祖指配年遐龄**为雍藩侧妃。汉军镶黄旗,湖北巡抚年遐龄之女,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妹。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贵妃。三年十一月,病重,晋皇贵妃;二十三日薨。谥曰敦肃皇贵妃。祔葬泰陵。子三,福宜、福惠、福沛,皆殇;女一,皇四女,亦殇。
纯悫皇贵妃,耿氏。管领耿德金之女,康熙年间事世宗潜邸,为格格。雍正元年封裕嫔;晋裕妃。乾隆初,晋尊皇考裕贵妃时;晋尊皇考裕皇贵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谥曰纯悫皇贵妃。葬泰陵妃园寝,位诸妃上。子一,皇五子弘昼。
妃(3位)
齐妃,李氏。知府李文熚之女。康熙时为藩邸侧福晋。雍正元年封齐妃。乾隆二年丁巳四月初七日薨。葬泰陵妃园寝。子三,弘昐、皇次子弘昀,殇;皇三子弘时。女一,皇次女,即和硕怀恪公主,嫁星德。
谦妃,刘氏。管领刘满之女。康熙四十四年出生,雍正七元年初为刘答应,,雍正八年晋为刘贵人,雍正十一年六月十一日亥时生皇六子圆明园阿哥弘曕,即果恭亲王,弘曕是雍正帝最小的皇子,当时雍正已56岁,晚年得子,自然异常高兴,在弘曕降生的第二天,就晋封刘贵人为谦嫔,册封礼在第二年举行。乾隆即位后,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七日诏封为谦妃,乾隆二年九月举行册封礼。乾隆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去世,终年54岁。乾隆辍朝三日。谦妃金棺于五月二十四日奉移到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三十二年十月十六日谦妃金棺奉移泰陵妃园寝,十月二十五日入葬。其宝顶在前排,纯懿皇贵妃之右。
宁妃,武氏。知州武柱国之女,雍正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卒,葬泰陵妃园寝。追封为宁妃
嫔(1位)
懋嫔,宋氏。主事金柱之女。康熙时为藩邸格格。雍正元年封懋嫔。八年薨。女二,皇长女、皇三女,皆殇。葬泰陵妃园寝。
贵人(6位)
郭贵人。雍正初年封为郭常在,雍正七年进位郭贵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卒,彩棺暂安于京师北郊的曹八里屯殡宫。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初七日辰时郭贵人彩棺奉移泰陵妃园寝。三月十三日葬入地宫。
李贵人,李氏。雍正七年封贵人。乾隆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卒,二十九日奉移,七月二十一日百日礼致祭。
安贵人,雍正时为贵人。卒于乾隆十四年四月到十五年底之间,彩棺安于田村殡宫。
海贵人,雍正三年为常在,十三年九月底进为海贵人。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卒。
张贵人。初入宫为常在,雍正十三年四月进位张贵人,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卒。
老贵人,葬清东陵附近之苏麻喇姑园寝。一说是雍正帝贵人,老为其姓氏,因未曾侍寝,故不入葬妃园寝;二说是康熙帝常在,雍正时因年老晋尊贵人。待考。
常在
那常在。雍正十三年前卒。葬泰陵妃园寝。
李常在。雍正八年已入宫,称李答应;十年闰五月晋常在。乾隆五十年十一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马常在。雍正七年七月已入宫,为马答应;八年晋常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卒。四十年十月葬泰陵妃园寝。
春常在。雍正十三年为常在。乾隆二十六年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高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称高答应。八年十一月,称高常在。约卒于雍正十年七月到十二年底之间。葬泰陵妃园寝。
常常在。雍正七年一月已入宫,为常在。十年八月卒。
顾常在。雍正七年四月已入宫,为常在。雍正七年九月卒。
吉常在,原称吉官。(吉官女子?)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答应
苏答应。雍正四年已入宫,封苏答应。雍正七年八月后卒。葬泰陵妃园寝。
英答应,原称兰英。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汪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德答应。生卒年不详。葬在泰陵、泰东陵、泰陵妃园寝之外。待考。
伊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张格格,生卒年不详,奉安于泰陵妃园寝。
云惠,生卒年不详,未葬泰陵妃园寝
子女
皇子(10人)
1.爱新觉罗·弘晖,皇长子,幼殇。生母为孝敬宪皇后。康熙三十六年三月生;康熙四十三年殇,年八岁。乾隆帝即位,追封端亲王。
2.爱新觉罗·弘昐,未齿序,幼殇。生母为齐妃李氏。康熙三十六年六月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殇,年三岁。
3.爱新觉罗·弘昀,皇次子,幼殇。生母为齐妃李氏。康熙三十九年八月生,康熙四十九年殇,年十一。
4.爱新觉罗·弘时,皇三子,称三阿哥。削宗籍。生母为齐妃李氏。康熙四十三年二月生。雍正五年八月六日卒,年二十四。
5.爱新觉罗·弘历,皇四子,称四阿哥。(即乾隆帝。)生母为孝圣宪皇后。康熙五十年八月生。雍正十一年封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即位,为乾隆帝。嘉庆四年正月卒,年八十九。
6.爱新觉罗·弘昼,皇五子,称五阿哥。生母为纯悫皇贵妃耿氏。康熙五十年十一月生。雍正十一年封和亲王。乾隆三十五年卒,年六十。谥曰恭,即为和恭亲王。
7.爱新觉罗·福宜,未齿序,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五十九年五月生,康熙六十年正月殇,年二岁。
8.爱新觉罗·福惠,未齿序,称八阿哥,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六十年十月生;雍正六年九月殇。以亲王礼葬。乾隆帝即位,追封怀亲王。
9.爱新觉罗·福沛,未齿序,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元年五月生,旋殇。
10.爱新觉罗·弘曕,皇六子,称圆明园阿哥。生母为谦妃刘氏。雍正十一年六月生。后出继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嗣,袭果郡王。乾隆三十年三月卒,年三十三。谥恭,即为果恭郡王。
皇女(亲生女4人)
皇长女(1694),幼殇。生母为懋嫔宋氏,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
皇次女,和硕怀恪公主(1695—1717),大公主。生母为齐妃李氏,时为藩邸侧妃。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日生于藩邸。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封多罗格格;七月晋和硕格格;九月嫁那拉氏星德。康熙五十六年(1717)三月卒,年二十三。雍正元年(1723)追封和硕怀恪公主。额驸星德(又作性德,兴德)(?-1736),雍正十二年(1734)奉命往达里刚爱操练蒙古兵,乾隆元年(1736)正月召还。乾隆元年卒。
皇三女(1706),幼殇。生母为懋嫔宋氏,时为藩邸格格。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
皇四女(1715—1717),幼殇。生母为敦肃皇贵妃年氏,时为藩邸侧妃。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十二生;五十六年五月殇。
养女
养女和硕淑慎公主,二公主。雍正帝次兄废太子、理密亲王允礽第六女,生母为侧福晋唐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初二日生。雍正初抚养宫中。四年(1726)十二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封和硕淑慎公主。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初十日卒,年七十七。额驸观音保,为孝惠章皇后母家从孙。雍正十一年(1733)八月授理藩院额外侍郎。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卒。
养女,和硕端柔公主(1714--1754),三公主。雍正十六弟庄恪亲王允禄长女,生母为嫡福晋郭络罗氏。康熙五十三年(1714)二月二十九日生。雍正初抚养宫中。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古特氏齐默特多尔济。雍正九年(1731)四月封和硕端柔公主。乾隆十九年(1754)十二月十二日卒,年四十一。额驸齐默持多尔济,郡王罗卜藏喇什之子。雍正三年(1738)袭科尔沁郡王。乾隆四十七年(1782)卒。
养女,和硕和惠公主(1714-1731),四公主。雍正帝十三弟怡贤亲王允祥第四女,生母为嫡福晋兆佳氏。康熙五十三年(1714)十月初十日生。雍正初抚养宫中。雍正七年(1729)十月十六日嫁喀尔喀博尔济吉特氏多尔济塞布腾。封和硕和惠公主。雍正九年(1731)十月初三日卒,年十八。额驸多尔济塞布腾,为喀尔喀智勇亲王丹津多尔济之子。雍正十年(1732)十月封世子。雍正十一年(1733)七月因其父冒功误军等罪连坐削爵。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卒。
是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