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224章 都走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晴娘啊,房子也盖好了,俺们一家该走了——”这天,吃过了晚饭,舅舅木易一家就提出了这事儿。
经过了两个多月紧张的忙碌,晴娘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他这个监工,也该功成身退了。
“别啊,舅舅,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不是过得好好的吗?干嘛要离开啊?”
庄户人家就喜欢亲戚朋友的住在一起,孩子娃娃的跑来跑去,身前身后都是人,过得热闹。木易他们一家要是离开了,晴娘他们家立马就得冷清好几分。
相处得久了,两家人都有了亲情,晴娘就不舍得舅舅他们离开。
“是啊,是啊,舅舅你们别走啊,你们走了,木文哥哥也要离开。就没人教俺们读书写字了。”狗子和小丫他们也不愿意舅舅他们离开。就扯了木易和木文他们的袖子,一个劲的撒娇。
“傻孩子,舅舅家在上山村嘞,有家有业的,咋好就丢下不管嘞!”舅舅就摸了俩小淘气的头,和蔼又亲切的,笑眯眯的说着。
闻言,晴娘家的人就不好再劝说什么了。确实,人家不可能就撇了几十年的祖产家业,总是客居在这里吧?
况且,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
庄户人家总是留恋家的,就是家里再不好,再比不上这里舒坦,也还是觉得自己家是最好的窝。
“舅舅,那,你常回来看看啊——”晴娘就有点依依不舍的说道。她知道舅舅一家已经去意已定,不好再挽留了。
“行,咱两家离得也近,常来常往的就好。”舅舅就笑着答应了。
两家商量好了,舅舅他们一家忙就收拾了东西,等着第二天一早,就离开晴娘家。
夜色深了,晴娘却并没有急着睡觉去,而是跟木氏商量了下,掏出了自己的钱袋子,数出了十两来,又装在了一个红色的小袋子里。
这才去敲响了木易他们的房间大门。
“舅舅,这是十两银子,您拿着!”晴娘就拿了红色小袋子,塞给舅舅他们。
“晴娘,你这是干啥嘞?工钱你可都给俺了,咋还给这些啊?”木易就赶紧的往回推。
“舅舅,你听俺说。这次回去,别再四处打零工了,就用这些银子做个小买卖吧。还有,让俺木文哥哥也去私塾读书去。这也是俺们孝敬给姥姥的。”晴娘就连忙笑着解释,把银子又推了回去。
舅舅家里现在没田没地的,就是回去了,也是得四处打零工谋生。朝不保夕的,到时候,姥姥和金氏还得跟着过了苦日子。
况且,木文也是个知道上进的好孩子。
就这样跟了老爹四处打零工,都知道抽出时间来学习读书。这么用功好学的人,如果不让他专心去读书,那就真是耽误了他的前程!
晴娘就和木氏商量了,送给木家十两银子,让他们做了小生意,谋生。好彻底安定下来。
“哎,真是好孩子啊——谢谢你了。”木易就叹了口气,满脸的感激,再不推辞了。
不舍是不舍,但该来的,总还是会来的。
第二天,舅舅和木老太太一家,果真就要离开了。一家人就依依惜别的,很是不舍。
晴娘还怕木老太太身体不好走不得山路。忙就跑了雇了村里的驴二叔的骡车,送他们回去。一家人就挥洒着泪水,互相道别着。
等舅舅他们都离开了,家里冷冷清清的,这边晴娘又想起了安顺了。
记得以前冷清的时候,安顺总能及时出现,围着晴娘转来转去的,陪她说话唠嗑,陪她散心。
可是某一天,安顺却忽然不见了。王家人也没有个消息。晴娘就很担心。不知道安顺他们家,出了什么事情。
于是忙就跑了王嫂子家去敲门,想问问安顺的行踪。
可是,晴娘砰砰的敲了半天的门,王家也没人应声、开门。
再看王嫂子家门口,野草都长了老高了,就像着房子里,很久没人居住了似的。
晴娘就觉得很奇怪,搞不明白王嫂子他们一家人哪里去了,心中一紧。忙就去问左邻右舍,追问王嫂子她们一家上那里去了。
“哎,你还不知道呢吧,安顺舅舅他们家出事了——”邻居中,就有个信息灵通的人告诉晴娘。
原来,安顺的舅舅是铁匠,还是特出色的能工巧匠,想做什么,就能做出什么来那种。
结果,这事儿就出在他卓越的打铁、发明能力上了。
前段时间,西北有一股蛮夷犯境,大周国征发民夫,铁匠,为军队效力。就把他——给征走了。
安顺舅舅家里就没人照顾。可家里还有俩老人和孩子没人照顾,铁匠铺也没人照管,王嫂子他们家,就搬去了那里,帮他去照顾生意去了。安顺也跟着一起去了。
青山村这边,就空了下来。暂时没人住了。
盯着安顺家,晴娘怅然若失,心里酸酸苦苦的,很不是滋味。
好吗,要走都走了,木文走了,安顺也走了。
哎,还有那个该死龙笑天,自从那天早上离开后,也没了消息,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再回来了——
晴娘就有些情绪低落的,低着脑袋,离开了安顺家。
不过,不管是谁走了,该过的日子总还得过下去的。
房子盖好了,该置办的家具也置办好了,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晴娘他们就把精力,放到了好好过日子上。
晴娘家曾经在河边买了八亩土地,盖房子和院子,大概用了一亩多地。还剩下七亩左右的土地,现在是空闲着的。
又都到了夏季,植物的种植气节也都到了。于是晴娘和木氏就商量了,剩下的这些地,得抓紧时间马上种上。
可是舅舅他们走了,家里的劳力就剩下木氏和晴娘俩人了。指望她们这俩女人种六、七亩的地,还是没有开垦过的生荒地,那可就难了!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第一轮开荒的土地,那可是最难挖掘的。一铁锹挖下去,不是草根就是树根,还有就是硬石头块的,那个难挖,半天都开不出半分地来。就是晴娘有异能在身,这个,也是做不得弊的。
“晴娘啊,房子也盖好了,俺们一家该走了——”这天,吃过了晚饭,舅舅木易一家就提出了这事儿。
经过了两个多月紧张的忙碌,晴娘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他这个监工,也该功成身退了。
“别啊,舅舅,咱们一家人在一起不是过得好好的吗?干嘛要离开啊?”
庄户人家就喜欢亲戚朋友的住在一起,孩子娃娃的跑来跑去,身前身后都是人,过得热闹。木易他们一家要是离开了,晴娘他们家立马就得冷清好几分。
相处得久了,两家人都有了亲情,晴娘就不舍得舅舅他们离开。
“是啊,是啊,舅舅你们别走啊,你们走了,木文哥哥也要离开。就没人教俺们读书写字了。”狗子和小丫他们也不愿意舅舅他们离开。就扯了木易和木文他们的袖子,一个劲的撒娇。
“傻孩子,舅舅家在上山村嘞,有家有业的,咋好就丢下不管嘞!”舅舅就摸了俩小淘气的头,和蔼又亲切的,笑眯眯的说着。
闻言,晴娘家的人就不好再劝说什么了。确实,人家不可能就撇了几十年的祖产家业,总是客居在这里吧?
况且,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的狗窝。
庄户人家总是留恋家的,就是家里再不好,再比不上这里舒坦,也还是觉得自己家是最好的窝。
“舅舅,那,你常回来看看啊——”晴娘就有点依依不舍的说道。她知道舅舅一家已经去意已定,不好再挽留了。
“行,咱两家离得也近,常来常往的就好。”舅舅就笑着答应了。
两家商量好了,舅舅他们一家忙就收拾了东西,等着第二天一早,就离开晴娘家。
夜色深了,晴娘却并没有急着睡觉去,而是跟木氏商量了下,掏出了自己的钱袋子,数出了十两来,又装在了一个红色的小袋子里。
这才去敲响了木易他们的房间大门。
“舅舅,这是十两银子,您拿着!”晴娘就拿了红色小袋子,塞给舅舅他们。
“晴娘,你这是干啥嘞?工钱你可都给俺了,咋还给这些啊?”木易就赶紧的往回推。
“舅舅,你听俺说。这次回去,别再四处打零工了,就用这些银子做个小买卖吧。还有,让俺木文哥哥也去私塾读书去。这也是俺们孝敬给姥姥的。”晴娘就连忙笑着解释,把银子又推了回去。
舅舅家里现在没田没地的,就是回去了,也是得四处打零工谋生。朝不保夕的,到时候,姥姥和金氏还得跟着过了苦日子。
况且,木文也是个知道上进的好孩子。
就这样跟了老爹四处打零工,都知道抽出时间来学习读书。这么用功好学的人,如果不让他专心去读书,那就真是耽误了他的前程!
晴娘就和木氏商量了,送给木家十两银子,让他们做了小生意,谋生。好彻底安定下来。
“哎,真是好孩子啊——谢谢你了。”木易就叹了口气,满脸的感激,再不推辞了。
不舍是不舍,但该来的,总还是会来的。
第二天,舅舅和木老太太一家,果真就要离开了。一家人就依依惜别的,很是不舍。
晴娘还怕木老太太身体不好走不得山路。忙就跑了雇了村里的驴二叔的骡车,送他们回去。一家人就挥洒着泪水,互相道别着。
等舅舅他们都离开了,家里冷冷清清的,这边晴娘又想起了安顺了。
记得以前冷清的时候,安顺总能及时出现,围着晴娘转来转去的,陪她说话唠嗑,陪她散心。
可是某一天,安顺却忽然不见了。王家人也没有个消息。晴娘就很担心。不知道安顺他们家,出了什么事情。
于是忙就跑了王嫂子家去敲门,想问问安顺的行踪。
可是,晴娘砰砰的敲了半天的门,王家也没人应声、开门。
再看王嫂子家门口,野草都长了老高了,就像着房子里,很久没人居住了似的。
晴娘就觉得很奇怪,搞不明白王嫂子他们一家人哪里去了,心中一紧。忙就去问左邻右舍,追问王嫂子她们一家上那里去了。
“哎,你还不知道呢吧,安顺舅舅他们家出事了——”邻居中,就有个信息灵通的人告诉晴娘。
原来,安顺的舅舅是铁匠,还是特出色的能工巧匠,想做什么,就能做出什么来那种。
结果,这事儿就出在他卓越的打铁、发明能力上了。
前段时间,西北有一股蛮夷犯境,大周国征发民夫,铁匠,为军队效力。就把他——给征走了。
安顺舅舅家里就没人照顾。可家里还有俩老人和孩子没人照顾,铁匠铺也没人照管,王嫂子他们家,就搬去了那里,帮他去照顾生意去了。安顺也跟着一起去了。
青山村这边,就空了下来。暂时没人住了。
盯着安顺家,晴娘怅然若失,心里酸酸苦苦的,很不是滋味。
好吗,要走都走了,木文走了,安顺也走了。
哎,还有那个该死龙笑天,自从那天早上离开后,也没了消息,也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再回来了——
晴娘就有些情绪低落的,低着脑袋,离开了安顺家。
不过,不管是谁走了,该过的日子总还得过下去的。
房子盖好了,该置办的家具也置办好了,一切都步入了正轨,晴娘他们就把精力,放到了好好过日子上。
晴娘家曾经在河边买了八亩土地,盖房子和院子,大概用了一亩多地。还剩下七亩左右的土地,现在是空闲着的。
又都到了夏季,植物的种植气节也都到了。于是晴娘和木氏就商量了,剩下的这些地,得抓紧时间马上种上。
可是舅舅他们走了,家里的劳力就剩下木氏和晴娘俩人了。指望她们这俩女人种六、七亩的地,还是没有开垦过的生荒地,那可就难了!
种过地的人都知道,第一轮开荒的土地,那可是最难挖掘的。一铁锹挖下去,不是草根就是树根,还有就是硬石头块的,那个难挖,半天都开不出半分地来。就是晴娘有异能在身,这个,也是做不得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