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万两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万两
宁乾贵和吴同知也是熟识,本来没有回避的意思,谁想到吴同知进门的时候,身边还跟着一位,而且吴同知的态度明显这跟着的人地位比较高,偏偏这生人还不是胶州城内的官员,宁师爷立刻是告退回避。
见到有外人,李孟心中有些纳闷,不过吴同知也算是自己人,当下是笑着站起来,开口说道:
“贵客登门啊,快里面请。”
话是这么说,李孟身子不动,这就是身份地位高低不同,他也逐渐的适应这种规矩,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吴同知却闪开半步,让身边的人上前,开口说道:
“李大人,今日确有贵客啊,这位是刘公公府上官家刘迁刘大哥,昨天下午才到的胶州城,今天就过来了。”
京师内的大太监往往在城内有自己的宅院,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实际上权臣权阉的门房,就算是三四品的官员也要笑脸相待,司礼监秉笔的总管,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了,怪不得吴同知如此的毕恭毕敬。
只是临近年关,按理说,在京师之中,这等高官大户的总管应该是最忙碌的一个,为什么要来胶州,若是夏天漕运通畅的时候还罢了,到了冬天,运河封冻,只能是依靠陆路,而今兵荒马乱的,可风险不小。
脑中转着弯,李孟脸上堆起了笑容,快步的走下去,开口说道:
“这真是稀客,稀客,不知道刘公公在京师一切可好?”
那刘迁身上穿得虽然是体面,不过却是一副老农的模样,看见李孟迎下来,他却是不敢怠慢,连忙抢前几步,双膝跪在地上,磕了个头,恭恭敬敬的说道:
“侄少爷说这话真是折杀奴才了,我家刘老爷问侄少爷,身体可好,这职位是否合心?”
边上的吴同知吓了一跳,看着刘迁的态度,这李孟和京师刘公公的关系要比他想象的还要近许多,当下用十二万分的恭谨态度说道:
“李大人,你们自家人有要紧事要谈,下官这就告退。”
“吴大人去找下宁师爷,我这边还有些土特产奉上。”
李孟随口说了一句,打发走了眉开眼笑的吴同知,一边伸手搀扶起来跪在地上的刘迁,刘迁一进院子的态度就非常的恭谨,倒真是让李孟有些吃不准到底要干什么。当下把人请进屋子。
也许刘迁在京师确实是威风八面,不过在这边却是恪守下人的本份,一进屋子先拿着桌上的茶壶给李孟斟满了热茶,然后束手站在一边,场面有些安静,过了会,还是李孟笑着开口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来我不知道如何称呼,二来你这般我也是浑身不自在,咱们既然是自家人,那也不必遮掩了,直说就是。”
李孟笑呵呵的说完,那刘迁也是跟着笑了,陪笑着说道:
“老爷闲暇时候就念叨侄少爷您,说您说话快人快语,贴心实在,今日看果然如此,下人就是下人还要什么称呼,少爷您叫我老刘就是。”
“老刘,我那伯父身体可好,我托人带去的毡子和皮褥都收到了没有,这天气可不暖和,老人家一定要注意着才是。”
因为陕西甘肃一带兵火硝烟,原本出产的皮货在京城也有些紧俏,因为东虏女真闹事,蒙古人和汉人的大规模贸易几乎是停止了,上等的货色基本过不来,李孟因为青盐的生意却可以有些进项。
李孟朝着京师那边送的礼品里面就有上好的毛毡和皮褥,虽说到了刘福来这个地位不缺,可也算是很厚重的心意。听到李孟问起,刘迁笑着回答说道:
“老爷的腿脚在年轻时候落下了风寒,有少爷您送去的毛毡和皮褥暖和的很呢!”
听到这个回答,李孟笑着点点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客套半天,应该是进入正题了,果然,刘迁先是微微躬身,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递给了李孟,开口说道:
“这是我家老爷要交给少爷的信笺。”
信笺?李孟皱眉看了看反问道:
“老刘,你不知道上面说什么吗?”
“老爷只说让我把信笺交给少爷,不管少爷如何答复,我知道按照少爷的安排做就是了,老刘也不识字,看不懂的?”
事情还真是有些玄乎了,李孟有些糊涂的接过信笺,信笺是用火漆封装,看着封口处的火漆,应该没有人碰过,这么郑重其事,却又不说明白。
撕开信封,抽出信纸,信纸却有两张,李孟展开第一张却是吓了一跳,这张纸根本不是信笺,上面只是在当中写了几行字,上面写着:今欠胶州李孟纹银五万两。这是一张欠条,而且下面还有刘福来的签名,并且加盖了印鉴,这印鉴一般在司礼监正式公文里面使用,证明到底是谁经手的文书,有这个亲笔写就,加盖印鉴的借条在,这借条就算是抵赖也抵赖不了。
五万两在这个时代当真是一笔巨款,即便是京师高官一年也未必捞取这么多,何况是刘福来这种刚刚上位不到一年的秉笔太监,李孟疑惑着拿起第二张信纸,这就是信笺了,上面除了互相的问候之外,只是说司礼监事务愈发的繁重,让人心力憔悴,客套几句之后,直接说道,他在京师有大事要做,急需这五万两银子。
不过话语说的也是有很多余地,这事虽大不做亦可,这银两的数目确实是太大,拿得出固然好,拿不出也无所谓。
李孟看完信之后,脸上没有表情波动,只是笑着说道:
“老刘你这一路来也辛苦了,先去后院休息,有什么需要尽管和院子里面的人说,信上的事情我要考虑一下。”
等到刘福来下去,李孟拿着信回到了自己的书房,这是私密空间,布置的比较舒服,也有士兵护卫着,是李孟独处的地方。
且不说对方要做什么大事,李孟需要判断这五万两银子是否值得花,萍水相逢,仗义出手交结的这名太监,彼此之间照应很多,双方也都是当作亲戚来来往,不过一方是地方的官员,一方是朝廷中枢内的秉笔太监,相处的关系根本不可能会单纯。
李孟目前所作所为和他将来的打算,都是需要有这么一位上位者给他保驾护航,要不然做事肯定是会遇到很多牵制。比如说是这次的出兵剿匪,虽说罪证确凿,但在程序上会被人抓住的痛脚太多。
可事情办完,各处全是叫好之声,没有一点的问题,这就是上面有人保驾护航的好处,虽说信上刘福来说的很是豁达,有钱无钱都可以,只是问讯下,不过李孟估计,既然是把管家都派到自己这边来,而且以老太监从前的交游,估计也就是自己这边能提供,或者说是是最有希望借出这笔钱的。
眼下的扩军练兵方方面面都是需要花钱,真是有些难以取舍……
晚饭时分,李孟派人把宁乾贵请到自己书房过来,直接开口问道:
“现在我们手中能动用的现银一共有多少?”
帐目都是宁师爷经手,每天这数目都是烂熟在心,当即回答说道:
“扣除年节送礼和下个月要发下去的饷银费用,咱们手中还有五万五千两现银,主要是打彭家和丘家的战利品。”
李孟微微沉吟了下,沉声的说道:
“明天你和小海一起,去李家庄园银库提五万两出来,用木箱和皮子蒙好。”
虽然李孟没有说用途,不过宁师爷惊讶过后,却马上是着急起来,急忙说道:
“李大人,手中没有现银周转,咱们这边的花销就怕顶不住啊,因为年关,好多银子都要在正月下旬才能回来。”
“青盐那边会有些进项,济宁州的香盐铺子也还有些存银,实在不行就用这些顶上,这笔银子我觉得有必要花钱,不要争执,若是几名管钱的人问起,就说是我有急用,来问我就是。”
看到李孟坚持,宁师爷也不好说什么别的了,只得是出去招呼士兵护卫准备车马,为第二天的事情筹备,虽说这些人为难,可盐丁系统的存项很是惊人了,居然随时可以拿出五万两现银来,说出去可以用可怕来形容。
第三天一早,王海率领五十名骑兵,一百五十名步卒护送着十几辆大车上路了,天寒地冻,又是这么乱,这一路上必然不容易,不过是京师秉笔太监的货物,下面的人自然要小心的护卫,沿途的军镇州县都要出人出力协助。
钱离开的自己的银库,就不算自己的银钱了,李孟也不去想他,眼下对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知州衙门去准备礼物。济宁州那个香盐店铺有个职能,就是搜罗上好的瓷器然后运回胶州,一到年节,更是用心。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五万两
宁乾贵和吴同知也是熟识,本来没有回避的意思,谁想到吴同知进门的时候,身边还跟着一位,而且吴同知的态度明显这跟着的人地位比较高,偏偏这生人还不是胶州城内的官员,宁师爷立刻是告退回避。
见到有外人,李孟心中有些纳闷,不过吴同知也算是自己人,当下是笑着站起来,开口说道:
“贵客登门啊,快里面请。”
话是这么说,李孟身子不动,这就是身份地位高低不同,他也逐渐的适应这种规矩,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吴同知却闪开半步,让身边的人上前,开口说道:
“李大人,今日确有贵客啊,这位是刘公公府上官家刘迁刘大哥,昨天下午才到的胶州城,今天就过来了。”
京师内的大太监往往在城内有自己的宅院,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实际上权臣权阉的门房,就算是三四品的官员也要笑脸相待,司礼监秉笔的总管,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了,怪不得吴同知如此的毕恭毕敬。
只是临近年关,按理说,在京师之中,这等高官大户的总管应该是最忙碌的一个,为什么要来胶州,若是夏天漕运通畅的时候还罢了,到了冬天,运河封冻,只能是依靠陆路,而今兵荒马乱的,可风险不小。
脑中转着弯,李孟脸上堆起了笑容,快步的走下去,开口说道:
“这真是稀客,稀客,不知道刘公公在京师一切可好?”
那刘迁身上穿得虽然是体面,不过却是一副老农的模样,看见李孟迎下来,他却是不敢怠慢,连忙抢前几步,双膝跪在地上,磕了个头,恭恭敬敬的说道:
“侄少爷说这话真是折杀奴才了,我家刘老爷问侄少爷,身体可好,这职位是否合心?”
边上的吴同知吓了一跳,看着刘迁的态度,这李孟和京师刘公公的关系要比他想象的还要近许多,当下用十二万分的恭谨态度说道:
“李大人,你们自家人有要紧事要谈,下官这就告退。”
“吴大人去找下宁师爷,我这边还有些土特产奉上。”
李孟随口说了一句,打发走了眉开眼笑的吴同知,一边伸手搀扶起来跪在地上的刘迁,刘迁一进院子的态度就非常的恭谨,倒真是让李孟有些吃不准到底要干什么。当下把人请进屋子。
也许刘迁在京师确实是威风八面,不过在这边却是恪守下人的本份,一进屋子先拿着桌上的茶壶给李孟斟满了热茶,然后束手站在一边,场面有些安静,过了会,还是李孟笑着开口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来我不知道如何称呼,二来你这般我也是浑身不自在,咱们既然是自家人,那也不必遮掩了,直说就是。”
李孟笑呵呵的说完,那刘迁也是跟着笑了,陪笑着说道:
“老爷闲暇时候就念叨侄少爷您,说您说话快人快语,贴心实在,今日看果然如此,下人就是下人还要什么称呼,少爷您叫我老刘就是。”
“老刘,我那伯父身体可好,我托人带去的毡子和皮褥都收到了没有,这天气可不暖和,老人家一定要注意着才是。”
因为陕西甘肃一带兵火硝烟,原本出产的皮货在京城也有些紧俏,因为东虏女真闹事,蒙古人和汉人的大规模贸易几乎是停止了,上等的货色基本过不来,李孟因为青盐的生意却可以有些进项。
李孟朝着京师那边送的礼品里面就有上好的毛毡和皮褥,虽说到了刘福来这个地位不缺,可也算是很厚重的心意。听到李孟问起,刘迁笑着回答说道:
“老爷的腿脚在年轻时候落下了风寒,有少爷您送去的毛毡和皮褥暖和的很呢!”
听到这个回答,李孟笑着点点头,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客套半天,应该是进入正题了,果然,刘迁先是微微躬身,从怀中掏出一封信笺,递给了李孟,开口说道:
“这是我家老爷要交给少爷的信笺。”
信笺?李孟皱眉看了看反问道:
“老刘,你不知道上面说什么吗?”
“老爷只说让我把信笺交给少爷,不管少爷如何答复,我知道按照少爷的安排做就是了,老刘也不识字,看不懂的?”
事情还真是有些玄乎了,李孟有些糊涂的接过信笺,信笺是用火漆封装,看着封口处的火漆,应该没有人碰过,这么郑重其事,却又不说明白。
撕开信封,抽出信纸,信纸却有两张,李孟展开第一张却是吓了一跳,这张纸根本不是信笺,上面只是在当中写了几行字,上面写着:今欠胶州李孟纹银五万两。这是一张欠条,而且下面还有刘福来的签名,并且加盖了印鉴,这印鉴一般在司礼监正式公文里面使用,证明到底是谁经手的文书,有这个亲笔写就,加盖印鉴的借条在,这借条就算是抵赖也抵赖不了。
五万两在这个时代当真是一笔巨款,即便是京师高官一年也未必捞取这么多,何况是刘福来这种刚刚上位不到一年的秉笔太监,李孟疑惑着拿起第二张信纸,这就是信笺了,上面除了互相的问候之外,只是说司礼监事务愈发的繁重,让人心力憔悴,客套几句之后,直接说道,他在京师有大事要做,急需这五万两银子。
不过话语说的也是有很多余地,这事虽大不做亦可,这银两的数目确实是太大,拿得出固然好,拿不出也无所谓。
李孟看完信之后,脸上没有表情波动,只是笑着说道:
“老刘你这一路来也辛苦了,先去后院休息,有什么需要尽管和院子里面的人说,信上的事情我要考虑一下。”
等到刘福来下去,李孟拿着信回到了自己的书房,这是私密空间,布置的比较舒服,也有士兵护卫着,是李孟独处的地方。
且不说对方要做什么大事,李孟需要判断这五万两银子是否值得花,萍水相逢,仗义出手交结的这名太监,彼此之间照应很多,双方也都是当作亲戚来来往,不过一方是地方的官员,一方是朝廷中枢内的秉笔太监,相处的关系根本不可能会单纯。
李孟目前所作所为和他将来的打算,都是需要有这么一位上位者给他保驾护航,要不然做事肯定是会遇到很多牵制。比如说是这次的出兵剿匪,虽说罪证确凿,但在程序上会被人抓住的痛脚太多。
可事情办完,各处全是叫好之声,没有一点的问题,这就是上面有人保驾护航的好处,虽说信上刘福来说的很是豁达,有钱无钱都可以,只是问讯下,不过李孟估计,既然是把管家都派到自己这边来,而且以老太监从前的交游,估计也就是自己这边能提供,或者说是是最有希望借出这笔钱的。
眼下的扩军练兵方方面面都是需要花钱,真是有些难以取舍……
晚饭时分,李孟派人把宁乾贵请到自己书房过来,直接开口问道:
“现在我们手中能动用的现银一共有多少?”
帐目都是宁师爷经手,每天这数目都是烂熟在心,当即回答说道:
“扣除年节送礼和下个月要发下去的饷银费用,咱们手中还有五万五千两现银,主要是打彭家和丘家的战利品。”
李孟微微沉吟了下,沉声的说道:
“明天你和小海一起,去李家庄园银库提五万两出来,用木箱和皮子蒙好。”
虽然李孟没有说用途,不过宁师爷惊讶过后,却马上是着急起来,急忙说道:
“李大人,手中没有现银周转,咱们这边的花销就怕顶不住啊,因为年关,好多银子都要在正月下旬才能回来。”
“青盐那边会有些进项,济宁州的香盐铺子也还有些存银,实在不行就用这些顶上,这笔银子我觉得有必要花钱,不要争执,若是几名管钱的人问起,就说是我有急用,来问我就是。”
看到李孟坚持,宁师爷也不好说什么别的了,只得是出去招呼士兵护卫准备车马,为第二天的事情筹备,虽说这些人为难,可盐丁系统的存项很是惊人了,居然随时可以拿出五万两现银来,说出去可以用可怕来形容。
第三天一早,王海率领五十名骑兵,一百五十名步卒护送着十几辆大车上路了,天寒地冻,又是这么乱,这一路上必然不容易,不过是京师秉笔太监的货物,下面的人自然要小心的护卫,沿途的军镇州县都要出人出力协助。
钱离开的自己的银库,就不算自己的银钱了,李孟也不去想他,眼下对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知州衙门去准备礼物。济宁州那个香盐店铺有个职能,就是搜罗上好的瓷器然后运回胶州,一到年节,更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