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柔软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柔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柔软

    到了广化寺,曹颙便见到了李鼐、李诚父子。

    虽说李家已经败落,但是因亡故的是曹颙的外祖母,曹李两家的姻亲故旧,自然也给个脸面,所以高太君后事并不冷清。

    这四十多天的治丧都置妥当了,最后这的一步,李家当然不愿意疏忽,更要预备的妥妥的。

    曹颙先到高太君灵前敬了香,而后才同李鼐、李诚父子两个说话。

    李诚还罢,曹颙南下前曾见过;李鼐这边,却是几年没见了。

    他比曹颙大十几岁,今年已经将到天命之年。虽说这几年陪着李煦在关外,可瞧着他的样子,并没有吃什么苦头。

    他神情褪去早年家变时的苦楚,眉心也舒展开来。

    李家诸人中,曹颙对这个大表哥的印象一直不坏,现下见他如何淡定平和,也为他能想开感觉高兴。

    对于曹颙这个小表弟,李鼐只有感激的。

    李诺、李语兄弟在内务府,李诚在沧州,多多少少都是借了曹颙的光。

    曹颙少不得问问李煦在盛京的近况什么的,心里却想着因八阿哥早薨的缘故,雍正上台后,不用面对宗室攻讦,对于大臣也没有历史上传言的那么苛待。

    李煦七十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遇赦回京。

    雍正今年五十,不知今年万寿节会不会大赦天下。

    却是想什么,来什么。

    这边一盏茶没吃完,就见李诺急匆匆赶到。

    他的脸红扑扑的,眉眼都是压不住的喜悦,给曹颙见了个礼,便对着李鼐急忙禀道:“老爷,太爷回来了……”

    李鼐闻言,瞪着眼睛,道:“慌慌张张的,急什么?太爷怎么了……”说了这一句,他自己个儿才醒过神来,一下子从椅子上起身,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太爷……太爷回来了……”

    连曹颙都觉得诧异,李煦回来了?

    确实是李煦回来了,说起五日前赦免回京的旨意就到了盛京。李煦等不及儿子们去接,自己动身回来,刚刚才到家。

    李诺骑马,过来给父亲报信。

    李鼐已是喜极而泣,李诚脸上也添了欢喜。

    曹颙虽不怎么待见李煦,到底是名义上的舅舅,李氏关心之人,也不会狠心地就盼着让冻死在关外。

    他跟着站起身来,对李鼐道:“大表哥,既然舅舅回来,咱们先过去看看吧。我也数年没见他老人家,正好给他请安。”

    “好,好!”李鼐这才醒过神来,只觉得面上湿冷,忙低下头用袖子拭泪。

    待众人出了广化寺,却也同穿着孝服的李煦碰了个正着。

    李煦今年七十三,头发已经全白,拄着拐杖,由李讲、李证两个孙子扶着下了马车。

    他早年富态,现下瘦下来,显得满脸的褶子,而且爬满了密密麻麻老人斑,眼睛也浑浊不堪,看着少了几分生气。

    又是一番厮见,而后李鼐、李诺接替李讲、李证的位置,扶着李煦到高太君灵前。

    李煦推开儿孙的手,撂下拐杖,双膝跪下,俯首在地。

    随着嘶哑的哭声,他面前的石板地上,多了两摊水渍。

    家人重逢的喜悦,立时被这哭声冲散,多了几分凝重。

    曹颙毕竟不是李家人,这悲凉的气氛下,有些坐不住了,看着李鼐搀扶李煦起来后,便寻了个由子告退。

    李鼐、李诚晓得他今日方到京,定有许多事要料理,也没留他;李煦也点点头,叫李鼐送曹颙出来,他自己留在高太君灵堂前,为高太君烧纸……

    同李家的悲喜交加相比,李氏得了堂兄遇赦回京的消息,却是只有欢喜的。

    “每次想起你舅舅,我心里都担心,就怕他年岁大了,万一有什么不好……总算是等到这一天,总算是是等到这一天,若是你外祖母地下有灵,也会觉得欢喜……”她红着眼圈,对曹颙说道。

    曹颙见母亲如此激动,心中不禁有些后悔。

    自己还是太冷情了,为了保全自己,少些麻烦,对李煦那边不闻不问,使得母亲这般惦记。

    “方才我瞅着,舅舅还康健,现下苦日子过去,往后都会好的。”曹颙道。

    李氏已经忍不住,若不是顾及李煦今日才回来,李家父子爷孙相聚,定有不少话说,她立时就想要去李宅探望。

    “使人去看看吧,就说我明日过去。”李氏道。

    曹颙应了,去安排人不提,他自己却没有回梧桐苑,而是出府,前往庄亲王府。

    是的,他得寻十六阿哥问一声,李煦遇赦之事。

    赶在高太君出殡前,赦免李煦,这日子赶得巧了些。要是为了抬举李氏,那他们母子或许还要专门谢恩。

    十六阿哥的回答,却是出乎曹颙意料:“倒不是为了抬举太夫人,而是顺带着。年家老太爷病重,皇上心软,想要赦年羹尧几个幼子,可又怕外头人说嘴,这才可着年老的犯官、年幼体弱的官眷的赦免了不少。李煦正好位列其中。看来皇上对李家的气已经消了,哪里还有拦着不让他回来的道理?”

    “原来如此!”曹颙暗暗松了口气。

    君恩浩荡,他还真怕皇上“浩荡”到自己身上。

    有的时候,君恩太重,做臣子的只有“鞠躬尽瘁”方能报效。

    十六阿哥说罢李煦,就带了几分得意,对曹颙说起前些日子户部海贸招标之事。

    有资格竞标的多是商贾大户,不少是挂着皇商帽子的,十六阿哥这个内务府大臣自然了如指掌。

    待问过曹颙,晓得江南三百万海贸款已招标筹集完毕,十六阿哥倒是并不意外。在他看来,三十分股对曹颙来说,不过是一菜一碟。

    旅途劳乏,曹颙有些累了,同十六阿哥说了几句话,便回了家。

    用了晚饭,曹颙早早睡了,毕竟第二日还需早起。

    虽说他同初瑜老夫老妻,但是小别胜新婚,少不得敦伦一番。

    次日,曹颙早早起了,摸着黑去了宫门外递牌子。

    按照规矩,皇上都是在早膳后招集臣子陛见。

    将到卯初(早上五点)的时候,有内侍过来,引曹颙到养心殿外侯见。

    又等了有一刻钟的功夫,有内侍出来,传曹颙进去。

    曹颂“重伤”之事,雍正是晓得,当然也晓得年前让他挂个“钦差”的名号,不过是便宜而已,可他依旧一丝不苟地问起曹颙在江南的差事。

    曹颙恭敬地答了,又将自己在江宁的见闻说了两句,才得到雍正的点头,摆摆手叫他“跪安”。

    离衙门开衙尚早,曹颙便骑马回曹府,又眯缝了一觉,腾到时间差不多了,才起来去了户部衙门。

    他年前走时,衙门已经将封印;年后的差事清闲,所以积攒的公文并不算多。

    曹颙用了半天的功夫,就收拾得差不多;下午的时候,他又见了几个本堂郎中,忙忙活活一天的功夫就过去了。

    等出了衙门,就见管事赵安在外头候着。

    见曹颙出来,赵安迎上前来,道:“老爷,老太太在李家,打发小的过来迎老爷去李家。”

    曹颙闻言,不由蹙眉。

    他看了看漫天夕阳,道:“太太不是头午就去了李家了么,怎么待到这时候?”

    赵安躬身回道:“小的也不知,只是下午的时候,老太太使人回府,只说用了晚饭回去,叫太太不必担心。”

    现下胡斯乱想,也不能解决问题。

    曹颙压下满心狐疑,带着赵安同几个长随去了李宅。

    李氏使人请儿子过来,确实是商议大事的,商议高太君这一房香火的承继之事。

    李煦跟堂妹商量,想要在诸孙中过继一人,继承高太君那一房的香火。

    高太君那一房,只有李氏一个女儿,早应过继一个男孩,继承香火。可高太君自己都寄人篱下,如何还会找那个麻烦,事情就搁置起来。

    她年轻寡居,除了依附李煦外,同其他李家族人都很生疏。可李煦这一房,子嗣只有两个,高太君压根就无法提承继之事。

    如今高太君亡故,李煦想着明日的出殡,便提及过继之事。

    李氏闻言,开始是欢喜的。

    对于高太君与没有谋面的“父亲”,李氏心存愧疚,为的是自己不是李家人,却占了李家嫡女的名分。

    可是,李氏也晓得,不管是李鼐哪个儿子过继到高太君这一房,就成了她的侄孙,曹颙的表侄,那关系顶要比现在亲近许多。

    想到此处,李氏便觉得不好自己做主,使得人去衙门接了曹颙过来。

    曹颙听了这些话,并没有反对。

    对于古人来说,血脉传承是大事。

    李氏若是做主,为高太君这房选个嗣孙承继,在外人看来,则是大孝。

    曹颙晓得自己母亲,是个心软之人,因不是李家亲生骨肉,她对于李家始终有感激之心。

    承继就承继,李诚是嫡子,李诺是长子,李讲兄弟要承继李鼎那一支的,剩下的就是李鼐次子李语。

    几年看下来,对于这个李语,曹颙心里也有数。那是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曹颙并不介意多帮他两把。

    见儿子并不反对,李氏很是欣慰。

    虽说她心里更偏疼李诚一些,也晓得高太君最疼李诚。可也晓得没有挑剔的道理。

    李煦使人召李语夫妇过来,吩咐他们两口子,重新给李氏与曹颙见了礼,便算是将承继之事敲定。

    等到明日出殡,李语将以孝孙的身份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