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空谈(求月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5月12日上午八时许,蒙古高原买卖城一带的薄雾刚刚散去,雾在挂着草原上的草梢上留下些许白冻,虽是晚春,可在这片近西伯利亚的蒙古高原上,在清晨与夜晚却依然可以感觉到一丝寒意。
今天是个好天气,天空无云,空中无风,空中骄阳当头,这绝对是暖洋洋的一天。
突然,平静的树梢伴着一阵轰鸣声动了起来,在一片空旷的草原上,一艘小型飞艇正缓缓驶离系留塔,发动机轰鸣着驱动着木制的螺旋桨,螺旋桨的转速越来越快,那缓缓上升的飞艇,一边上升一边滑翔,在向前飞行数百多米后,终于跃上蓝天。
在银白色的飞艇艇身上印有醒目的日月徽,这是飞艇的识别带,实际上,也是现在东北军的标志,在飞艇起飞后,便迅速爬升至六七百米的高空,朝着北方飞去。
在这场战争中,飞艇似乎成为了东北军的象征,尽管早在多年前,诸如德国、英国、法国甚至还有俄罗斯都曾制造出了形形色色的飞艇,但是对飞艇的运用却是中国所独有的,相比于中国,各国落后的飞艇技术,使得他们的飞艇根本不可能像中国一样,广泛应用于包括轰炸、人员运输以及军事侦察等各种军事事物中来。
在中俄战争爆发时,东北军不过只拥有十七艘飞艇,但是现在,在战争爆发三个月后,东北军却已经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由六十三艘大小不一的飞艇组成的空中力量,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军事行动中,甚至就连“苍龙三型”巨型飞艇,东北军也从最初的三艘增加到现在的二十艘,可以说,在战争的促使下东北军的的飞艇部队每天都在迅速发展着。
不过相比于庞大的“苍龙三型”,对于部队而言其所喜好的却是“机动艇”。也就是在“要员艇”的基础上改造的军用飞艇,相比于大型飞艇,它的体积更小,用途更为广泛。其既可以携带800公斤炸弹对敌军实施轰炸,同样也可以实施人员运输以及侦察等作业,可以说是东北军飞艇中的多面手。
而对于部队而言,机动艇最受欢迎的用途就是侦察,在飞艇低速飞行时。艇舱内的侦察员,可以利用望远镜,一边观察地面目标,一边在地图上标注敌军部属。当然,执行侦察任务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武装,如果有必要的话,侦察员甚至可以操作机枪——准确的来说是37毫米马克沁机关炮,对地面的上的目标实施“炮击”,400克重的炮弹威力虽说无法与重型炮弹相比,但其在短时间内将数百枚等之手榴弹威力的炮弹打出。仍然可以带来“效果可观”的杀伤。
也正因为其用途广泛、使用灵活机动,甚至不需要依赖设施完备的飞艇场,所以“机动艇”才会成为目前中装备数量最多的飞艇,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上。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在碧蓝的天空中像鸟儿一般自由自在的飞翔更让人向往的确事情了,实际上几乎每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曾有过飞上蓝天的梦想,而在东北却有数百名年青的军官实现了这个人类的梦想,也只有这些飞艇员,能够在空中像鸟儿一样飞翔。
李远鹏便是其中之一,他是“鸟儿”的大脑,许志林也是其中之一。他是“鸟儿”的眼睛!
大脑和眼睛,就是这些空中侦察兵对自己的戏称,大脑是飞艇员,眼睛是侦察员。看着地面的建筑、森林不断的从视线中掠过。这种感觉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对于李远鹏和许志林而言,尽管他们已经飞了两个月,但每一次飞行,依然会沉浸于这种幻想之中。
站在后席,操作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标注目标许志林笑了下。
“老毛子这边似乎没有什么动静!”
在说话的时候,他不忘在地图上,又对比了一下过去的侦察,空中侦察并不需要提供准确的地图,但是却可以提供一些概括性的情报。就像现在,他们已经深入俄国境内近一百公里,但是却没有发现大股的俄军。
“从库伦到买卖城的空中直线距离是多少?”
叼着雪茄烟,李远鹏反问道,他倒不担心雪茄烟会引燃飞艇的气囊中的氢气,因为氢气远远轻于空气,即便是泄露也不会传入舱室内,在舱室内吸烟是安全的,这既是实验的结果,同样也是艇员们的勇敢尝试所取得的经验(1)。
“至少有200公里,到乌兰乌德至少有450公里,如果考虑到地形等诸多问题,距离足有1000华里,1000华里远啊!”
盯视着地面绿色的草原、森林,李远鹏颇为感叹的耸肩说道。
“如何保障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供应?一两个师没有问题,可十几二十个师,那问题可就大了……”
这一声感叹之后,李远鹏朝着地面上的城市看了一眼,那座位于三角洲畔的乌兰乌德看去。
“所以,对于俄国人而言,他们只需要在乌兰乌德放下三个师就足够了,一千里……无论是徒步行军的步兵也好,步兵也罢,都会被累个半死!到时候他们只需要以逸待劳便行了!”
但凡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徒步行军一千里需要多长时间,同样也知道,这么远的距离对于军人而言意味着极度的疲惫,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后勤!如何保证大军后勤供应,才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年拿破仑正是毁于后勤。
“别说是库罗帕特金那些俄国佬会觉得的放心,就是咱们,恐怕也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呢?
就在这时,许志林却突然指着贝加尔湖畔说道。
“你看,那里是什么?”
从许志林的手中接过望远镜,透过望远镜李远鹏可以看到在贝加尔湖边,一艘轮渡正靠着码头,码头的栈桥上停着几节列车。
“是火车轮渡!”
发现这一情况后,李远鹏立即驾驶着飞艇朝着轮渡码头的方向飞去,他甚至特意降底的了飞行高度,以查看轮渡码头的情况。地面上的俄国人似乎也发现了他们,不过他们似乎已经适应了飞艇的存在,码头上的人们并没有发生任何慌乱,似乎他们知道。这只是一艘侦察飞艇而已。
“俄国人是什么时候修好的轮渡码头?”
“更重要的铁路轮渡……返航吧,赶紧把这个消息上报司令部!”
尽管飞行员们称自己才是大脑,可是在侦察机上,拿着望远镜的侦察员才是真正的大脑,他们决定这“鸟儿”飞到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返航。
在轮渡码头上的俄国军官在看着那出现在头顶上空的飞艇,在盘施几分钟后,又突然驶离的飞艇时,忍不住摇头叹息着,任何人都明白,对于拥有飞艇的中国,军队而言,战场似乎完全对他们敞开着、是单方透明的。
正如同,现在中国人的飞艇之所以不断的对轰炸贝加尔一带的铁路工地实施轰炸一般,正因为他们掌握着天空。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实施攻击,以阻挡铁路的筑建。
“他们走了!”
望着空中的飞艇,列维希尔从掩蔽所里走了出来,他的额头上带着些汗水,作为铁路工程师的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乌兰乌德至湖滨的码头铁路,让他没想到在第一次投入使用,就被中国人发现了,
“他们走了。但很快就会回来!”
尼古拉耶夫大校无奈的叹了口,他看着正在驶离码头的火车,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对列维希说话。
“对于飞艇,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我认为也许可以使用机枪向空中射击,以阻挡飞艇,但是,天知道,我们的机枪少的可怜,库罗帕特金将军还需要机枪在石喀勒河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现在对于俄罗斯而言。石喀勒河的战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那里有几十万军队正在拼命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如果他们在河岸处构建好防线的话,我认为石喀勒河完全能够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因为曾经于那里勘探过铁路线的关系,所以列维希尔非常清楚,那条河有多宽、那是一条近一俄里宽的河流,最深外深达十几米。而现在又是春天,正是那条河最宽、水流最急的时候。
“应该能守得住那里,唯一的铁路桥被炸断了,我听说在河岸处,到处都是密集的战壕,每一俄尺的地方,都有一个拿着步枪的俄罗斯士兵在守卫,中国人几次进攻的尝试都被挫败了……”
提及现在的战事,尼古拉耶夫大校总算是找回了一丝自信,似乎,现在发生在石喀勒河畔的战斗,终于让俄国找回了面子,不再像过去一样,总是不断的挫败。
甚至就连彼得堡那里也在流传着,胜利很快就会降临,似乎先前的挫败,除去因为中国人的突袭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冬天——嗯,在冬天的时候,军队不便于发起大规模进攻。现在春天来了,一切都将会结束,只要在石喀勒河挫败中国人的进攻就行了。
“可……”
突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话列维希尔的心底涌起一阵不祥之感。
“如果中国人无法突破石喀勒河的话,他们会不会从其它地区突破我们的防线?毕竟……”
毕竟西伯利亚太过广阔,而且除了后贝加尔,还有其它地区与中国接壤,或许他只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并不是军人,但是他却知道,如果碰到无法克服的地理障碍,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修改路线,现在中国人被止步于石喀勒河,那么他们会不会选择从其它地方发起进攻呢?
“比如说,从蒙古。如果他们从蒙古打来的话,距离这里只有……”
不等列维希尔把话说完,尼古拉耶夫大校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我的朋友,相信我,中国人没有那么愚蠢,”
在说话的时候,尼古拉耶夫大校显得极为自信,这种自信缘自于对自身力量的认知。
“不要忘了在乌兰乌德,我们有三个师近五万军队守卫着这里,而且在伊尔库茨克,我们还有两个师,可以随时通过贝加尔湖增援过来……”
五个师,这是后贝加尔以西乌拉尔山以东俄军仅有的兵力,近十万俄军看似兵力不甚雄厚,但实际上,在尼古拉耶夫大校以及其它人看来,已经足够击退任何敌人的了,甚至只需要一个师。
“我们有五个师,可是中国人呢?他们既然是派来二十个师,又有什么呢?后勤,中国人根本解决不了后勤问题,除非他们准备像让二十个师的部队像拿破仑时代一样,靠着马车以及徒步行军的方式,越过蒙古高原……”
“可是,不要忘了,他们在蒙古有一条铁路,那条铁路距离边境线只有三百多俄里!”
“可以距离乌兰乌德还很远!我的朋友!”
面对列维希尔的反驳,尼古拉耶夫大校用悟定的口吻说道。
“或许,中国人会调动几个师从蒙古进攻这里,但是在离开了库仑的铁路之后,他们徒步行军的话,需要步行十五天以上,即便是他们想通过水路……”
尼古拉耶夫大校自信满满的朝着南方看了一眼,然后接着说道。
“嗯,他们确实可以通过水路运输部队,但是那却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在色楞格河进入俄罗斯之前,那些河流只能航行木排,对于军队而言,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他们为木排安装上蒸气机,否则的话……”
此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语气显得极为坚定,即便是最为无知的军官也非常清楚,现在的战争并不是拿破仑时代的战争,军队的消耗早已经不再是马车所能保障的,中国人想要击败乌兰乌德的守军,至少需要投入十万人以上的军队,他们或许有这么多的军队,但问题是,他们有能力保障这些军队的后勤供应吗?
“一切都是空谈!”(未完待续。)
5月12日上午八时许,蒙古高原买卖城一带的薄雾刚刚散去,雾在挂着草原上的草梢上留下些许白冻,虽是晚春,可在这片近西伯利亚的蒙古高原上,在清晨与夜晚却依然可以感觉到一丝寒意。
今天是个好天气,天空无云,空中无风,空中骄阳当头,这绝对是暖洋洋的一天。
突然,平静的树梢伴着一阵轰鸣声动了起来,在一片空旷的草原上,一艘小型飞艇正缓缓驶离系留塔,发动机轰鸣着驱动着木制的螺旋桨,螺旋桨的转速越来越快,那缓缓上升的飞艇,一边上升一边滑翔,在向前飞行数百多米后,终于跃上蓝天。
在银白色的飞艇艇身上印有醒目的日月徽,这是飞艇的识别带,实际上,也是现在东北军的标志,在飞艇起飞后,便迅速爬升至六七百米的高空,朝着北方飞去。
在这场战争中,飞艇似乎成为了东北军的象征,尽管早在多年前,诸如德国、英国、法国甚至还有俄罗斯都曾制造出了形形色色的飞艇,但是对飞艇的运用却是中国所独有的,相比于中国,各国落后的飞艇技术,使得他们的飞艇根本不可能像中国一样,广泛应用于包括轰炸、人员运输以及军事侦察等各种军事事物中来。
在中俄战争爆发时,东北军不过只拥有十七艘飞艇,但是现在,在战争爆发三个月后,东北军却已经建立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的,由六十三艘大小不一的飞艇组成的空中力量,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军事行动中,甚至就连“苍龙三型”巨型飞艇,东北军也从最初的三艘增加到现在的二十艘,可以说,在战争的促使下东北军的的飞艇部队每天都在迅速发展着。
不过相比于庞大的“苍龙三型”,对于部队而言其所喜好的却是“机动艇”。也就是在“要员艇”的基础上改造的军用飞艇,相比于大型飞艇,它的体积更小,用途更为广泛。其既可以携带800公斤炸弹对敌军实施轰炸,同样也可以实施人员运输以及侦察等作业,可以说是东北军飞艇中的多面手。
而对于部队而言,机动艇最受欢迎的用途就是侦察,在飞艇低速飞行时。艇舱内的侦察员,可以利用望远镜,一边观察地面目标,一边在地图上标注敌军部属。当然,执行侦察任务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武装,如果有必要的话,侦察员甚至可以操作机枪——准确的来说是37毫米马克沁机关炮,对地面的上的目标实施“炮击”,400克重的炮弹威力虽说无法与重型炮弹相比,但其在短时间内将数百枚等之手榴弹威力的炮弹打出。仍然可以带来“效果可观”的杀伤。
也正因为其用途广泛、使用灵活机动,甚至不需要依赖设施完备的飞艇场,所以“机动艇”才会成为目前中装备数量最多的飞艇,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上。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在碧蓝的天空中像鸟儿一般自由自在的飞翔更让人向往的确事情了,实际上几乎每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都曾有过飞上蓝天的梦想,而在东北却有数百名年青的军官实现了这个人类的梦想,也只有这些飞艇员,能够在空中像鸟儿一样飞翔。
李远鹏便是其中之一,他是“鸟儿”的大脑,许志林也是其中之一。他是“鸟儿”的眼睛!
大脑和眼睛,就是这些空中侦察兵对自己的戏称,大脑是飞艇员,眼睛是侦察员。看着地面的建筑、森林不断的从视线中掠过。这种感觉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对于李远鹏和许志林而言,尽管他们已经飞了两个月,但每一次飞行,依然会沉浸于这种幻想之中。
站在后席,操作着望远镜。一边观察,一边标注目标许志林笑了下。
“老毛子这边似乎没有什么动静!”
在说话的时候,他不忘在地图上,又对比了一下过去的侦察,空中侦察并不需要提供准确的地图,但是却可以提供一些概括性的情报。就像现在,他们已经深入俄国境内近一百公里,但是却没有发现大股的俄军。
“从库伦到买卖城的空中直线距离是多少?”
叼着雪茄烟,李远鹏反问道,他倒不担心雪茄烟会引燃飞艇的气囊中的氢气,因为氢气远远轻于空气,即便是泄露也不会传入舱室内,在舱室内吸烟是安全的,这既是实验的结果,同样也是艇员们的勇敢尝试所取得的经验(1)。
“至少有200公里,到乌兰乌德至少有450公里,如果考虑到地形等诸多问题,距离足有1000华里,1000华里远啊!”
盯视着地面绿色的草原、森林,李远鹏颇为感叹的耸肩说道。
“如何保障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供应?一两个师没有问题,可十几二十个师,那问题可就大了……”
这一声感叹之后,李远鹏朝着地面上的城市看了一眼,那座位于三角洲畔的乌兰乌德看去。
“所以,对于俄国人而言,他们只需要在乌兰乌德放下三个师就足够了,一千里……无论是徒步行军的步兵也好,步兵也罢,都会被累个半死!到时候他们只需要以逸待劳便行了!”
但凡是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徒步行军一千里需要多长时间,同样也知道,这么远的距离对于军人而言意味着极度的疲惫,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后勤!如何保证大军后勤供应,才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当年拿破仑正是毁于后勤。
“别说是库罗帕特金那些俄国佬会觉得的放心,就是咱们,恐怕也没想到……”
没想到什么呢?
就在这时,许志林却突然指着贝加尔湖畔说道。
“你看,那里是什么?”
从许志林的手中接过望远镜,透过望远镜李远鹏可以看到在贝加尔湖边,一艘轮渡正靠着码头,码头的栈桥上停着几节列车。
“是火车轮渡!”
发现这一情况后,李远鹏立即驾驶着飞艇朝着轮渡码头的方向飞去,他甚至特意降底的了飞行高度,以查看轮渡码头的情况。地面上的俄国人似乎也发现了他们,不过他们似乎已经适应了飞艇的存在,码头上的人们并没有发生任何慌乱,似乎他们知道。这只是一艘侦察飞艇而已。
“俄国人是什么时候修好的轮渡码头?”
“更重要的铁路轮渡……返航吧,赶紧把这个消息上报司令部!”
尽管飞行员们称自己才是大脑,可是在侦察机上,拿着望远镜的侦察员才是真正的大脑,他们决定这“鸟儿”飞到什么位置。什么时候返航。
在轮渡码头上的俄国军官在看着那出现在头顶上空的飞艇,在盘施几分钟后,又突然驶离的飞艇时,忍不住摇头叹息着,任何人都明白,对于拥有飞艇的中国,军队而言,战场似乎完全对他们敞开着、是单方透明的。
正如同,现在中国人的飞艇之所以不断的对轰炸贝加尔一带的铁路工地实施轰炸一般,正因为他们掌握着天空。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实施攻击,以阻挡铁路的筑建。
“他们走了!”
望着空中的飞艇,列维希尔从掩蔽所里走了出来,他的额头上带着些汗水,作为铁路工程师的他,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乌兰乌德至湖滨的码头铁路,让他没想到在第一次投入使用,就被中国人发现了,
“他们走了。但很快就会回来!”
尼古拉耶夫大校无奈的叹了口,他看着正在驶离码头的火车,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对列维希说话。
“对于飞艇,我们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我认为也许可以使用机枪向空中射击,以阻挡飞艇,但是,天知道,我们的机枪少的可怜,库罗帕特金将军还需要机枪在石喀勒河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现在对于俄罗斯而言。石喀勒河的战事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在那里有几十万军队正在拼命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如果他们在河岸处构建好防线的话,我认为石喀勒河完全能够阻挡中国人的进攻!”
因为曾经于那里勘探过铁路线的关系,所以列维希尔非常清楚,那条河有多宽、那是一条近一俄里宽的河流,最深外深达十几米。而现在又是春天,正是那条河最宽、水流最急的时候。
“应该能守得住那里,唯一的铁路桥被炸断了,我听说在河岸处,到处都是密集的战壕,每一俄尺的地方,都有一个拿着步枪的俄罗斯士兵在守卫,中国人几次进攻的尝试都被挫败了……”
提及现在的战事,尼古拉耶夫大校总算是找回了一丝自信,似乎,现在发生在石喀勒河畔的战斗,终于让俄国找回了面子,不再像过去一样,总是不断的挫败。
甚至就连彼得堡那里也在流传着,胜利很快就会降临,似乎先前的挫败,除去因为中国人的突袭外,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冬天——嗯,在冬天的时候,军队不便于发起大规模进攻。现在春天来了,一切都将会结束,只要在石喀勒河挫败中国人的进攻就行了。
“可……”
突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话列维希尔的心底涌起一阵不祥之感。
“如果中国人无法突破石喀勒河的话,他们会不会从其它地区突破我们的防线?毕竟……”
毕竟西伯利亚太过广阔,而且除了后贝加尔,还有其它地区与中国接壤,或许他只是一名铁路工程师,并不是军人,但是他却知道,如果碰到无法克服的地理障碍,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修改路线,现在中国人被止步于石喀勒河,那么他们会不会选择从其它地方发起进攻呢?
“比如说,从蒙古。如果他们从蒙古打来的话,距离这里只有……”
不等列维希尔把话说完,尼古拉耶夫大校却是哈哈大笑起来。
“我的朋友,相信我,中国人没有那么愚蠢,”
在说话的时候,尼古拉耶夫大校显得极为自信,这种自信缘自于对自身力量的认知。
“不要忘了在乌兰乌德,我们有三个师近五万军队守卫着这里,而且在伊尔库茨克,我们还有两个师,可以随时通过贝加尔湖增援过来……”
五个师,这是后贝加尔以西乌拉尔山以东俄军仅有的兵力,近十万俄军看似兵力不甚雄厚,但实际上,在尼古拉耶夫大校以及其它人看来,已经足够击退任何敌人的了,甚至只需要一个师。
“我们有五个师,可是中国人呢?他们既然是派来二十个师,又有什么呢?后勤,中国人根本解决不了后勤问题,除非他们准备像让二十个师的部队像拿破仑时代一样,靠着马车以及徒步行军的方式,越过蒙古高原……”
“可是,不要忘了,他们在蒙古有一条铁路,那条铁路距离边境线只有三百多俄里!”
“可以距离乌兰乌德还很远!我的朋友!”
面对列维希尔的反驳,尼古拉耶夫大校用悟定的口吻说道。
“或许,中国人会调动几个师从蒙古进攻这里,但是在离开了库仑的铁路之后,他们徒步行军的话,需要步行十五天以上,即便是他们想通过水路……”
尼古拉耶夫大校自信满满的朝着南方看了一眼,然后接着说道。
“嗯,他们确实可以通过水路运输部队,但是那却需要更长的时间,而且,在色楞格河进入俄罗斯之前,那些河流只能航行木排,对于军队而言,完全没有任何意义,除非,他们为木排安装上蒸气机,否则的话……”
此时尼古拉耶夫大校的语气显得极为坚定,即便是最为无知的军官也非常清楚,现在的战争并不是拿破仑时代的战争,军队的消耗早已经不再是马车所能保障的,中国人想要击败乌兰乌德的守军,至少需要投入十万人以上的军队,他们或许有这么多的军队,但问题是,他们有能力保障这些军队的后勤供应吗?
“一切都是空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