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春风不度玉门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银河,横跨苍穹。
星光璀璨,汇聚成绝美图案。
射洪陈府,幼娘坐在屋檐上,抱着膝盖,看着那夜空中的繁星呆呆发愣。
兕子哥哥究竟是什么样子?
他,到底是谁?
幼娘只有非常模糊的记忆,很多事已经想不起来。
清风徐徐,吹在身上,让人感觉很舒服。
她仰头,看着繁星点点:那一颗星,才是兕子哥哥的呢?
北邙,翠云峰。
李裹儿漫步走出太微宫的后门,站在那平台之上。
从这里,可以眺望黄河夜景。
星辰闪闪,她在一块巨石旁坐下。
背靠着奇石,思绪却已不知飘去了何方……恍惚间,她好像看到了一片瀚海,杨守文便站在那里。
此时此刻,我与杨大哥,是在同一片星空下吗?
“青之,青之?”
明秀的声音,打乱了杨守文的思绪。
他回过神,扭头看去,就见明秀已经坐起来。
而杨存忠和杨十六,也都抄起了兵器,露出警惕之色。
“你可真行,让你守夜,你却在这里发呆。”
“怎么了?”
“有情况!”
杨守文站起身,抬手把九环锡杖抄在手中。
他侧耳倾听,伴随着夜风,只听一阵若隐若现的驼铃声响,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
有人!
他刚才神游天外,所以并未留意身外的动静。
这会儿回过神来,却发现对方已经到了近前……想要躲避,来不及了!杨守文脸色微微一变,扭头看了明秀三人几眼。旋即又把九环锡杖放下,轻声道:“不要理睬。”
“嗯?”
“我们现在的身份,是西行求法的僧人。”
明秀深吸一口气,把行者棒放下。
他倒是忘了这一点……事实上。杨守文四人一路西行,在有外人的时候还好,可是内心里,始终还是无法真正融入僧人的身份。不过被杨守文这一提醒,三人旋即冷静下来。他们退回篝火旁。一副轻松的模样,可实际上,却一直保持警惕。
杨守文则在一旁盘膝坐下,九环锡杖倒插在身边。
那驼铃声越来越近,从冥水上游,也就是大泽风向走来一行商队。
商队显然也看到了这边的篝火,立刻停下来。
紧跟着,一个护卫模样的人纵马而来,在距离篝火还有二十步左右时,便勒住了缰绳。
“你们是什么人?”
杨守文睁开眼。沉声道:“贫僧师徒自东土而来,准备前往天竺求法。
你们又是什么人?为何在深夜行路,还手持兵器?莫非,你们是那劫道的匪人吗?”
那人忙道:“原来是四位长老……长老切莫误会,我等是从狼山而来的商人,准备明日出关,故而才在深夜行路。既然是四位长老在此休息,那我等便不再打搅。”
说完,那人便纵马往回走。
他似乎和商队的人解释了一下,那商队便继续行进。
不过。从篝火旁经过的时候,那护卫又跑了过来,不过这一次,他还带了一些酒水和食物。
“刚才惊扰了长老的休息。我家主人感到很不好意思,所以奉来食物,还请长老笑纳。”
说着,他把食物放下,又朝杨守文四人躬身一揖,这才上马离去。
驼铃声再次响起。在夜空中回荡,渐渐远去。
杨守文长出一口气,扭头向明秀三人看了一眼,旋即笑道:“好了,警报解除,咱们睡觉。”
“算了,接下来还是我来守夜吧。”
明秀有点不太放心杨守文了,于是把他赶去了篝火旁。
幸亏这是个商队,如果是马贼的话,弄不好他们今晚少不得一场血战,很可能就死在这里。
此地,虽然还是大唐治下,可是却并不安全。
杨守文他们这一路过来,可没少听那些马贼的传说……
既然明秀主动请缨,杨守文也不含糊,径自走到了篝火旁,和衣而卧。
“青之,你说你那义兄,到底会去了何处?”
明秀坐在距离杨守文不远的地方,安静片刻后突然问道:“你那义兄失踪的非常奇怪。按照你的说法,他是个很谨慎的人,为什么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给咱们留下?”
此时,不管是明秀还是杨存忠、杨十六,并不清楚此行的真正目的。
他们只知道杨守文来西域,是为了寻找阿布思吉达。
可是,杨守文不走关内道,反而绕路从长城外西行,也让明秀心中感到有些古怪。
不过,明秀是个聪明人。
他隐隐猜到,杨守文西行的目的不简单,可是却没有询问。
明秀知道,到了杨守文该说的时候,他一定会说;他不说,那一定是有他的苦衷。
杨守文道:“我总觉得,大兄的失踪,和他之前在疏勒镇与边军冲突有关。
所以我思来想去,和老三汇合之后,咱们就去疏勒镇打探消息,说不定会有收获。”
“嗯,我也这么认为。”
明秀嘴里咬着一根青草,看上去懒洋洋的。
那骨子里的慵懒气质,让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正经的僧人。
杨守文看了他两眼,摇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你总不能让一个从小奉道的家伙,真就能变成一个合格的僧人不是?更何况,明秀出家也是无奈,他骨子里并不想做僧人,只是事到临头了,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睡了,警醒点。”
“废话,我比你警醒的多。”
杨守文闻听,微微一笑,把毯子往身上一裹。便闭上了眼睛。
夜风呼呼,旷野寂寥。
从远方偶尔会传来野兽的吼叫声,显得是那么模糊,给人一种不是很真实的感受。
明天一早还要过玉门关。早点睡吧!
杨守文这一觉睡得很舒服。
清晨,他被明秀唤醒,就看到杨存忠和杨十六两人已经起身。
篝火也熄灭了,缭绕着袅袅青烟。
杨守文坐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
朝阳。正从天边升起。
杨守文洗漱之后,吃了些早餐,然后四人便上马,牵着骆驼向西行进。
那玉门关,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1年左右兴建。
秦汉以来,匈奴好战,对中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汉初是,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居了河西。并且,匈奴以河西为根基,屡屡寇边汉境。虽汉天子采取了和亲政策,以期能够换来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却依然无法阻止匈奴的贪婪。
汉武帝时,历经文景之治,大汉王朝元气恢复。
武帝命霍去病率部西征,击溃匈奴右部,夺回了河西走廊,并把匈奴赶去了漠北。
之后。武帝下令修建玉门关,置于敦煌,也就是唐代的瓜州治下。
玉门关又称作小方盘城,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
它坐落于一片戈壁中。关城为正方形,城墙高达三丈以上,约有十米左右。整个关城东西长八丈,南北宽八丈五,面积不是很大,共有两门。分置于西、北两面。
杨守文一行人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已经快到正午。
等待通关的商旅,排成了一条长龙,有条不紊的行进。
杨守文让杨存忠和杨十六两人排队,他和明秀则策马在一旁,举目向四周眺望。
驼铃悠悠,人喊马嘶。
商队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这是大唐连同西域的重要通道,也显示出了唐帝国无与伦比的恢宏气泡。
那四方的小城堡,就如同一块界碑,向世人宣示着,大唐国在这个时代的地位。
道路两旁,有胡杨舞动。
远远的戈壁滩上,传来悠扬的羌笛声。
沼泽密布,沟壑纵横。
长城蜿蜒,烽燧兀立。时值盛夏,玉门关旁的溪水潺潺,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那古城雄姿交相辉映。
见惯了江南小桥流水的明秀,不禁为眼前这景色所震撼。
而杨守文,更是心怀激荡。
前世,他卧榻十余年,难以行走。
关于玉门关的了解,他更多是从那些游记,亦或者一些影视节目中看到。而现在,他却站在了玉门关前。内心里,骤然生出无数感慨和杂念,忍不住轻声诵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诗人王之涣所作《凉州词》,在后世流传颇广。
杨守文见景生情,忍不住吟诵诗词。
明秀,却蓦地回头,看着杨守文,久久无语。
他也正准备赋诗一首,可杨守文这一首《凉州词》作出后,他到了嘴边的诗词,又生生咽了回去。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秀在口中反复吟唱几句之后,突然间放声大笑。
他纵声歌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歌声悲壮苍凉,却与这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这原本就是一个豪放的时代,一个无拘无束的时代。明秀的纵情高歌,非但没有让人产生反感,然而更生出同感。
一时间,玉门关前,歌声不断。
杨守文不禁目瞪口呆,看着明秀,片刻后旋即展颜而笑。
反正已经盗了那么多首诗,也不少这一首吧。只是,可怜了王之涣……
想到这里,他不禁轻轻摇头,手上打着拍子,随着明秀的歌声,一遍遍吟唱起来。
就在这时,忽听得有人高喊:“长老,好唱,好诗!”(未完待续。)
银河,横跨苍穹。
星光璀璨,汇聚成绝美图案。
射洪陈府,幼娘坐在屋檐上,抱着膝盖,看着那夜空中的繁星呆呆发愣。
兕子哥哥究竟是什么样子?
他,到底是谁?
幼娘只有非常模糊的记忆,很多事已经想不起来。
清风徐徐,吹在身上,让人感觉很舒服。
她仰头,看着繁星点点:那一颗星,才是兕子哥哥的呢?
北邙,翠云峰。
李裹儿漫步走出太微宫的后门,站在那平台之上。
从这里,可以眺望黄河夜景。
星辰闪闪,她在一块巨石旁坐下。
背靠着奇石,思绪却已不知飘去了何方……恍惚间,她好像看到了一片瀚海,杨守文便站在那里。
此时此刻,我与杨大哥,是在同一片星空下吗?
“青之,青之?”
明秀的声音,打乱了杨守文的思绪。
他回过神,扭头看去,就见明秀已经坐起来。
而杨存忠和杨十六,也都抄起了兵器,露出警惕之色。
“你可真行,让你守夜,你却在这里发呆。”
“怎么了?”
“有情况!”
杨守文站起身,抬手把九环锡杖抄在手中。
他侧耳倾听,伴随着夜风,只听一阵若隐若现的驼铃声响,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
有人!
他刚才神游天外,所以并未留意身外的动静。
这会儿回过神来,却发现对方已经到了近前……想要躲避,来不及了!杨守文脸色微微一变,扭头看了明秀三人几眼。旋即又把九环锡杖放下,轻声道:“不要理睬。”
“嗯?”
“我们现在的身份,是西行求法的僧人。”
明秀深吸一口气,把行者棒放下。
他倒是忘了这一点……事实上。杨守文四人一路西行,在有外人的时候还好,可是内心里,始终还是无法真正融入僧人的身份。不过被杨守文这一提醒,三人旋即冷静下来。他们退回篝火旁。一副轻松的模样,可实际上,却一直保持警惕。
杨守文则在一旁盘膝坐下,九环锡杖倒插在身边。
那驼铃声越来越近,从冥水上游,也就是大泽风向走来一行商队。
商队显然也看到了这边的篝火,立刻停下来。
紧跟着,一个护卫模样的人纵马而来,在距离篝火还有二十步左右时,便勒住了缰绳。
“你们是什么人?”
杨守文睁开眼。沉声道:“贫僧师徒自东土而来,准备前往天竺求法。
你们又是什么人?为何在深夜行路,还手持兵器?莫非,你们是那劫道的匪人吗?”
那人忙道:“原来是四位长老……长老切莫误会,我等是从狼山而来的商人,准备明日出关,故而才在深夜行路。既然是四位长老在此休息,那我等便不再打搅。”
说完,那人便纵马往回走。
他似乎和商队的人解释了一下,那商队便继续行进。
不过。从篝火旁经过的时候,那护卫又跑了过来,不过这一次,他还带了一些酒水和食物。
“刚才惊扰了长老的休息。我家主人感到很不好意思,所以奉来食物,还请长老笑纳。”
说着,他把食物放下,又朝杨守文四人躬身一揖,这才上马离去。
驼铃声再次响起。在夜空中回荡,渐渐远去。
杨守文长出一口气,扭头向明秀三人看了一眼,旋即笑道:“好了,警报解除,咱们睡觉。”
“算了,接下来还是我来守夜吧。”
明秀有点不太放心杨守文了,于是把他赶去了篝火旁。
幸亏这是个商队,如果是马贼的话,弄不好他们今晚少不得一场血战,很可能就死在这里。
此地,虽然还是大唐治下,可是却并不安全。
杨守文他们这一路过来,可没少听那些马贼的传说……
既然明秀主动请缨,杨守文也不含糊,径自走到了篝火旁,和衣而卧。
“青之,你说你那义兄,到底会去了何处?”
明秀坐在距离杨守文不远的地方,安静片刻后突然问道:“你那义兄失踪的非常奇怪。按照你的说法,他是个很谨慎的人,为什么连一点线索都没有给咱们留下?”
此时,不管是明秀还是杨存忠、杨十六,并不清楚此行的真正目的。
他们只知道杨守文来西域,是为了寻找阿布思吉达。
可是,杨守文不走关内道,反而绕路从长城外西行,也让明秀心中感到有些古怪。
不过,明秀是个聪明人。
他隐隐猜到,杨守文西行的目的不简单,可是却没有询问。
明秀知道,到了杨守文该说的时候,他一定会说;他不说,那一定是有他的苦衷。
杨守文道:“我总觉得,大兄的失踪,和他之前在疏勒镇与边军冲突有关。
所以我思来想去,和老三汇合之后,咱们就去疏勒镇打探消息,说不定会有收获。”
“嗯,我也这么认为。”
明秀嘴里咬着一根青草,看上去懒洋洋的。
那骨子里的慵懒气质,让他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正经的僧人。
杨守文看了他两眼,摇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你总不能让一个从小奉道的家伙,真就能变成一个合格的僧人不是?更何况,明秀出家也是无奈,他骨子里并不想做僧人,只是事到临头了,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睡了,警醒点。”
“废话,我比你警醒的多。”
杨守文闻听,微微一笑,把毯子往身上一裹。便闭上了眼睛。
夜风呼呼,旷野寂寥。
从远方偶尔会传来野兽的吼叫声,显得是那么模糊,给人一种不是很真实的感受。
明天一早还要过玉门关。早点睡吧!
杨守文这一觉睡得很舒服。
清晨,他被明秀唤醒,就看到杨存忠和杨十六两人已经起身。
篝火也熄灭了,缭绕着袅袅青烟。
杨守文坐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
朝阳。正从天边升起。
杨守文洗漱之后,吃了些早餐,然后四人便上马,牵着骆驼向西行进。
那玉门关,始建于西汉武帝时期,大约在公元前111年左右兴建。
秦汉以来,匈奴好战,对中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汉初是,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居了河西。并且,匈奴以河西为根基,屡屡寇边汉境。虽汉天子采取了和亲政策,以期能够换来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是,却依然无法阻止匈奴的贪婪。
汉武帝时,历经文景之治,大汉王朝元气恢复。
武帝命霍去病率部西征,击溃匈奴右部,夺回了河西走廊,并把匈奴赶去了漠北。
之后。武帝下令修建玉门关,置于敦煌,也就是唐代的瓜州治下。
玉门关又称作小方盘城,是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
它坐落于一片戈壁中。关城为正方形,城墙高达三丈以上,约有十米左右。整个关城东西长八丈,南北宽八丈五,面积不是很大,共有两门。分置于西、北两面。
杨守文一行人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已经快到正午。
等待通关的商旅,排成了一条长龙,有条不紊的行进。
杨守文让杨存忠和杨十六两人排队,他和明秀则策马在一旁,举目向四周眺望。
驼铃悠悠,人喊马嘶。
商队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
这是大唐连同西域的重要通道,也显示出了唐帝国无与伦比的恢宏气泡。
那四方的小城堡,就如同一块界碑,向世人宣示着,大唐国在这个时代的地位。
道路两旁,有胡杨舞动。
远远的戈壁滩上,传来悠扬的羌笛声。
沼泽密布,沟壑纵横。
长城蜿蜒,烽燧兀立。时值盛夏,玉门关旁的溪水潺潺,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那古城雄姿交相辉映。
见惯了江南小桥流水的明秀,不禁为眼前这景色所震撼。
而杨守文,更是心怀激荡。
前世,他卧榻十余年,难以行走。
关于玉门关的了解,他更多是从那些游记,亦或者一些影视节目中看到。而现在,他却站在了玉门关前。内心里,骤然生出无数感慨和杂念,忍不住轻声诵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诗人王之涣所作《凉州词》,在后世流传颇广。
杨守文见景生情,忍不住吟诵诗词。
明秀,却蓦地回头,看着杨守文,久久无语。
他也正准备赋诗一首,可杨守文这一首《凉州词》作出后,他到了嘴边的诗词,又生生咽了回去。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明秀在口中反复吟唱几句之后,突然间放声大笑。
他纵声歌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歌声悲壮苍凉,却与这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这原本就是一个豪放的时代,一个无拘无束的时代。明秀的纵情高歌,非但没有让人产生反感,然而更生出同感。
一时间,玉门关前,歌声不断。
杨守文不禁目瞪口呆,看着明秀,片刻后旋即展颜而笑。
反正已经盗了那么多首诗,也不少这一首吧。只是,可怜了王之涣……
想到这里,他不禁轻轻摇头,手上打着拍子,随着明秀的歌声,一遍遍吟唱起来。
就在这时,忽听得有人高喊:“长老,好唱,好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