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1)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535章(1)
五月十日,扬州刺史袁袭,亲自送来请帖,邀请刘鼎在五天后的考试中前来巡查。
刘鼎表示自己一定前往。
五月十五很快到来。
这天,是扬州刺史衙门公开招考官员的日子。
经过半个月的宣传和准备,扬州这次大考,几乎天下皆知。由于招考条件比较低,而且又不需要报名费,所以大家都踊跃参考。根据最后统计,参加考试的人员,足足有五千人,除了部分扬州本地人之外,还有不少从外地赶来的士子,甚至有来自鄂州、襄州、宣歙、镇海地区的秀才举人。
自从黄巢起义以后,朝廷科举就一直处于停顿状态,读书人没有正当的出路,只能给人做幕僚,又或者是到书院里面教书。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的时间过去,鹰扬军终于举行了一次重大的考试。这场扬州大考,无疑是被看做科举重新开放的标志,读书人当然要奔走相告,踊跃参与。
或许这时候的刘鼎、袁袭和南平庄钟传,都还没有意识到,鹰扬军组织的这场大考,在士人举子的心目中,已经完全替代了国考。士人举子本来就是国家统治的主要人才来源,现在他们已经不认可朝廷,反而认可了鹰扬军,显然是意味着改朝换代,势在必行了。
为了容纳这么多的考生,南平王钟传早早腾出了都督府,还在外面的大校场也设置了临时考场。老天爷非常照顾,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无云,使得考场设置得以顺利进行。当时的考场,就和后世的监狱单间差不多,条件非常艰苦,参考的人员却义无反顾。
考试从早上辰时开始,到午时结束,总共两个时辰的时间。期间,不得提前离开,不得上厕所,否则视为弃权。当然,提前交卷的例外。在入场之前,还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防止夹带、作弊等。所有试卷的考生名字,在交卷以后,都将被封闭。
考试的题目,是南平王钟传出的,来源于四书五经。评卷则是扬州大儒刘明学和袁袭两人。当时的考试都是这样,只需要从四书五经上随便摘取一句话,考生们就依据这句话写文章。题目刘鼎很早就知道,但是他琢磨半天,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真是苦了这些读书人了。
快要巳时的时候,刘鼎来到了考场。这时候考生都在认真答题,整个考场静悄悄的,都督府附近也都静悄悄,附近的好几条街道,都被临时封闭了,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考场的安静。为了不惊动考试的人员,鬼雨都都在外面戒备,刘鼎只带着令狐翼进场,信马由缰,走到哪看到哪。
巡视一圈,没有什么特别的,考生们都在认真的答卷。可能有些考生水平不怎么样,抓脸挠腮的,着急得不行。还有人长吁短叹,唉声叹气的,看来是被题目难倒了。当然,也有人喜色溢于言表,下笔疾书,看来是颇有把握。更多的人,却是在沉思,看如何能写一篇好文章。
这些考生,一般都在二十岁或者三十岁左右,四十岁的也不少,甚至还有年纪挺老的,须发皆白的,可能五六十岁了。这年代考试没有年龄限制,三年一次大考,有些人连考七次,都名落孙山,年纪当然不会小了,何况,中间还相隔了十年,刘鼎慢慢的也就见怪不怪了。
“咦?”
忽然间,刘鼎停住了脚步,好奇的打量着一个考生。与其说是考生,倒不如说是一个孩子。那孩子不到十岁,答题的时候,倒也像模像样。刘鼎故意凑近去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小孩子书写的文章,已经基本成型,字体也相当的清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的不错。
来到不会影响考生答卷的地方,刘鼎就问道:“三六零一号房的孩子多大了?”
旁边的官员翻看资料以后,说道:“虚岁九岁,实岁八岁。”
刘鼎越发惊疑,好奇的说道:“这孩子是谁的孩子?怎么来考试了?”
刘明学听到刘鼎咨询,就从旁边过来,详细解释道:“殿下,这位小友名叫冯道,河北人。”
刘鼎听他称呼冯道为小友,就知道他对着孩子的印象极好,于是说道:“你批准的?”
刘明学含笑说道:“正是。”
原来,这位冯道小友不是扬州人,家在河北,听他自己所述,倒也是书香世家,只是这些年河北乱糟糟的,各个节度使互相攻讦,后来契丹骑兵又到处肆虐,烧杀抢掠,他们一家就搬到了滁州。他的父亲,就在滁州的书院教书,在当地也有些名气。尽管生活有些波动,逃难的味道也不好受,但是冯道却十分喜欢读书,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还有些独到的见解。
听说扬州要大考,他居然也报名了。他的父亲本来不允许,结果他当场和父亲争辩,用四书五经里面的句子,将父亲驳斥得哑口无言,只好同意他前来考试。扬州的考试官员,当然以为他是开玩笑,说什么也不给他报名,于是他就要找管事的人。
刚好袁袭经过,就停下来问是怎么回事,有关的人员就说了简单经过。袁袭随口出了个题目,要冯道作答,意思是考究一下,要他知难而退。没想到,这位叫冯道的小孩子,竟然出口成章,言之有物,袁袭惊为天人,于是将其引入刺史衙门,详加询问。
此事最后惊动了刘明学。刘明学亲自和冯道聊了很久,最后批准他参加考试,还以“小友”称之,显然对其十分器重。刘明学乃是洋州当地的大儒,名望甚高,能够得到他的夸奖,那可是真的不容易啊!
刘鼎说道:“听你这么说,倒是真的后生可畏啊!”
刘明学含笑说道:“到时候成绩出来,老朽拿他的文章,给大人过目便是。”
刘鼎说道:“这倒不用。”
心想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那是一等一的厉害,说不定根本看不懂冯道写的文章,到时候岂不是被人看笑话?当然,冯道这个名字,在他的内心,也有些印象了。
三天后,考试成绩公布。
第一名,赫然是年龄不过十岁的冯道。
而第二十七名,则是郭崇韬。郭崇韬听说扬州要大考,饱读诗书的他,也有意思锻炼锻炼,令狐翼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作主张,就批准了。没想到,考试成绩倒是不赖,拿了个第二十七名。孟知祥、赵宋等一群小家伙,马上就要郭崇韬请客去了。
消息传来,刘鼎狐疑的说道:“不会吧?榜首真的是冯道?”
朱有泪含笑说道:“没有作弊,文章的确不错。”
冯道的文章,在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就已经誊写了好几份,分别送给不同的人员审阅。其中一份,就送到了刘鼎这里。刘鼎的水平有限,当然是交给朱有泪他们研读。朱有泪读过以后,又交给李怡禾,结果两人都表示,单就文章来看,第一名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李怡禾还赞叹的说道:“针砭时弊,言之有物,既有疑问,又有解决之道,如此文章,的确少见。只是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圆滑老到,实在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我想,就是他的老子,也未必有这般见地。日后有机会,倒要见见这个孩子才行。”
刘鼎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九岁的孩子,扬州刺史衙门准备如何安排他?”
朱有泪摇头说道:“他应该是继续跟刘大学士学习吧!听说刘明学已经答应,收这个小朋友为弟子,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了。”
李怡禾笑着说道:“担任官职自然是不可能的,他也不是为了做官而来,这孩子倒是喜欢出风头。郭崇韬那小家伙也差不多,现在的孩子啊,可没有我们当初那么规矩了。”
朱有泪笑骂道:“去你的,你当初很规矩吗?”
李怡禾就笑。
既然李怡禾和朱有泪都认为冯道的文章甚好,显然刘明学没有偏袒,刘鼎也就不关注了。
然而,这场扬州大考的风波,注定不能平静结,随后两天,刘鼎收到各个渠道转来的投诉信数十封,都是状告这次考试不公,请求韩王殿下清查其中的黑幕。投诉信信誓旦旦的表示,冯道一个毛孩,居然拿了第一,肯定是有人偏袒。在投诉信里面,郭崇韬的名字也被提到。郭崇韬也不到十四周岁,按规矩不能参加考试,但是他偏偏参加了,还是令狐翼保送的,于是就有了作弊的嫌疑。
到后来,又有数百落榜的考生,聚集在都督府的面前,静坐情愿,要求节度使衙门调查此次考试的黑幕。大概是他们觉得南平王钟传素来宽松,肯定不会用暴力来对付他们的,因此有恃无恐,结果他们的猜测对了,南平王钟传的确没有处理他们,而是好言相劝,那些落榜的考生,这才心有不甘的离去。
这次扬州大考,老天可以作证,的确没有作弊的行为,作为主考的袁袭和刘明学,受到此事的牵连,颇有些无辜,又觉得有些郁闷。南平王钟传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可是读书人向来是他维护的群体,他不好拂逆这些读书人的要求,便要刺史衙门就此事做出解释。
这天袁袭专门前来汇报此事。
本来是好端端的一件事情,却因为这些落榜读书人的状告,闹得沸沸扬扬,让袁袭很是恼火,又是郁闷,对于钟传的处理,更是不解。以前每次大考,落榜的人多了去了,也没有看见有人闹的,都是这些读书人觉得钟传不会责罚他们,所以胆子才会大起来的。
刘鼎安慰说道:“这不是你的责任,”
袁袭苦笑着说道:“有些人闹到了刺史衙门上来,说是考试不公,指名道姓,说是刘明学偏袒,我们将文章贴出去,以正视听,结果他们攻击那是刘明学预先写好的,刘明学气的浑身发抖,差点就要中风。属下倒是无所谓,只是此事处理不好,影响我们鹰扬军的威信。”
刘鼎明白,因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乃是四书五经,范围很窄,又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知识。那些死读书的人,自然容易胜出。好像冯道这样的孩子,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一心钻研四书五经,比一些脑子不好使的考生,厉害一些,一点都不稀奇。
对于这次扬州大考,刘鼎是很清楚没有作弊行为的,因为就算有人要作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没有机会来作弊。只是,四书五经的范围太小,从里面选拔出来的人才,只能说读书读得好,实际工作能力,却不知道咋样,好像冯道这样的小孩,居然上了榜首,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也难怪其他的学子们要闹事。
不过,刺史衙门的权威,肯定是要维护的,否则以后袁袭就无法开展工作,和钟传的矛盾,也难以化解。钟传和袁袭都不愿意唱黑脸,看来这个黑脸,只有自己亲自来唱了。刘鼎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此事我来解决,你告诉落榜的考生,明天下午,都要校场集合,我有话说。”
袁袭如释重负的说道:“感谢殿下出面处理此事。”
第二天下午,落榜的考生大约两千人,聚集在校场上。到了未时,大队的鬼雨都战士出现,将整个校场都完全包围起来。刀光凛凛,盔甲锃亮,凛冽的杀气,马上笼罩了整个校场。有些考生还以为刘鼎要对他们动刀,居然吓得昏死过去,又有人被吓得屁滚尿流,现场臭不可闻,不少人都捂着鼻子。
刘鼎皱皱眉头,扫了在场的读书人一眼,心里不免有些鄙视,连一点胆色都没有,即使书念得再多,又有什么用?也亏是南平王钟传主政,他们才敢起来闹事,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大板子打出去了,焉得他们跟官府叫板?
他走到高台之上,扫了下面隐隐发抖的落榜考生一眼,沉声的说道:“我知道,大家对考试成绩有些不服,以为其中有黑幕。但是,我在这里明确的告诉大家,这次考试,没有黑幕。国家大考,也是同样的题目,同样的考试方法,同样的评卷过程。你们落榜,说明你们的水平不如别人。实际上,你们的水平,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孩子,我替你们感到羞耻!你们如果要捣乱,先过我这关!”
下面的考生,感觉到凛冽的杀气,哪里还敢动弹?攻击一下袁袭和刘明学,那是可以,他们毕竟是文人,但是如果惹火了刘鼎,那就是自寻死路了。但是,刘鼎最后的一番话,又让他们感觉到非常难受,这显然是在藐视他们了。可是,在刘鼎的威严面前,却是谁也不敢出声。
刘鼎最后说道:“现在,我给你们再次考试的机会。三天后,五月二十三,大家同样到这里来。由我本人亲自出题,题目不包括四书五经。天文、地理、算术、物理、化学,是我考试的主要内容。对这些有研究的人,可以前来报考。现在,我宣布,所有人立刻离开,不得再行聚集闹事,否则,刀剑伺候!若是还有人私底下妖言惑众,攻击官府,本王严惩不贷!散去!”
第535章(1)
五月十日,扬州刺史袁袭,亲自送来请帖,邀请刘鼎在五天后的考试中前来巡查。
刘鼎表示自己一定前往。
五月十五很快到来。
这天,是扬州刺史衙门公开招考官员的日子。
经过半个月的宣传和准备,扬州这次大考,几乎天下皆知。由于招考条件比较低,而且又不需要报名费,所以大家都踊跃参考。根据最后统计,参加考试的人员,足足有五千人,除了部分扬州本地人之外,还有不少从外地赶来的士子,甚至有来自鄂州、襄州、宣歙、镇海地区的秀才举人。
自从黄巢起义以后,朝廷科举就一直处于停顿状态,读书人没有正当的出路,只能给人做幕僚,又或者是到书院里面教书。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的时间过去,鹰扬军终于举行了一次重大的考试。这场扬州大考,无疑是被看做科举重新开放的标志,读书人当然要奔走相告,踊跃参与。
或许这时候的刘鼎、袁袭和南平庄钟传,都还没有意识到,鹰扬军组织的这场大考,在士人举子的心目中,已经完全替代了国考。士人举子本来就是国家统治的主要人才来源,现在他们已经不认可朝廷,反而认可了鹰扬军,显然是意味着改朝换代,势在必行了。
为了容纳这么多的考生,南平王钟传早早腾出了都督府,还在外面的大校场也设置了临时考场。老天爷非常照顾,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无云,使得考场设置得以顺利进行。当时的考场,就和后世的监狱单间差不多,条件非常艰苦,参考的人员却义无反顾。
考试从早上辰时开始,到午时结束,总共两个时辰的时间。期间,不得提前离开,不得上厕所,否则视为弃权。当然,提前交卷的例外。在入场之前,还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防止夹带、作弊等。所有试卷的考生名字,在交卷以后,都将被封闭。
考试的题目,是南平王钟传出的,来源于四书五经。评卷则是扬州大儒刘明学和袁袭两人。当时的考试都是这样,只需要从四书五经上随便摘取一句话,考生们就依据这句话写文章。题目刘鼎很早就知道,但是他琢磨半天,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真是苦了这些读书人了。
快要巳时的时候,刘鼎来到了考场。这时候考生都在认真答题,整个考场静悄悄的,都督府附近也都静悄悄,附近的好几条街道,都被临时封闭了,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考场的安静。为了不惊动考试的人员,鬼雨都都在外面戒备,刘鼎只带着令狐翼进场,信马由缰,走到哪看到哪。
巡视一圈,没有什么特别的,考生们都在认真的答卷。可能有些考生水平不怎么样,抓脸挠腮的,着急得不行。还有人长吁短叹,唉声叹气的,看来是被题目难倒了。当然,也有人喜色溢于言表,下笔疾书,看来是颇有把握。更多的人,却是在沉思,看如何能写一篇好文章。
这些考生,一般都在二十岁或者三十岁左右,四十岁的也不少,甚至还有年纪挺老的,须发皆白的,可能五六十岁了。这年代考试没有年龄限制,三年一次大考,有些人连考七次,都名落孙山,年纪当然不会小了,何况,中间还相隔了十年,刘鼎慢慢的也就见怪不怪了。
“咦?”
忽然间,刘鼎停住了脚步,好奇的打量着一个考生。与其说是考生,倒不如说是一个孩子。那孩子不到十岁,答题的时候,倒也像模像样。刘鼎故意凑近去看了一下,发现这个小孩子书写的文章,已经基本成型,字体也相当的清秀,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的不错。
来到不会影响考生答卷的地方,刘鼎就问道:“三六零一号房的孩子多大了?”
旁边的官员翻看资料以后,说道:“虚岁九岁,实岁八岁。”
刘鼎越发惊疑,好奇的说道:“这孩子是谁的孩子?怎么来考试了?”
刘明学听到刘鼎咨询,就从旁边过来,详细解释道:“殿下,这位小友名叫冯道,河北人。”
刘鼎听他称呼冯道为小友,就知道他对着孩子的印象极好,于是说道:“你批准的?”
刘明学含笑说道:“正是。”
原来,这位冯道小友不是扬州人,家在河北,听他自己所述,倒也是书香世家,只是这些年河北乱糟糟的,各个节度使互相攻讦,后来契丹骑兵又到处肆虐,烧杀抢掠,他们一家就搬到了滁州。他的父亲,就在滁州的书院教书,在当地也有些名气。尽管生活有些波动,逃难的味道也不好受,但是冯道却十分喜欢读书,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还有些独到的见解。
听说扬州要大考,他居然也报名了。他的父亲本来不允许,结果他当场和父亲争辩,用四书五经里面的句子,将父亲驳斥得哑口无言,只好同意他前来考试。扬州的考试官员,当然以为他是开玩笑,说什么也不给他报名,于是他就要找管事的人。
刚好袁袭经过,就停下来问是怎么回事,有关的人员就说了简单经过。袁袭随口出了个题目,要冯道作答,意思是考究一下,要他知难而退。没想到,这位叫冯道的小孩子,竟然出口成章,言之有物,袁袭惊为天人,于是将其引入刺史衙门,详加询问。
此事最后惊动了刘明学。刘明学亲自和冯道聊了很久,最后批准他参加考试,还以“小友”称之,显然对其十分器重。刘明学乃是洋州当地的大儒,名望甚高,能够得到他的夸奖,那可是真的不容易啊!
刘鼎说道:“听你这么说,倒是真的后生可畏啊!”
刘明学含笑说道:“到时候成绩出来,老朽拿他的文章,给大人过目便是。”
刘鼎说道:“这倒不用。”
心想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那是一等一的厉害,说不定根本看不懂冯道写的文章,到时候岂不是被人看笑话?当然,冯道这个名字,在他的内心,也有些印象了。
三天后,考试成绩公布。
第一名,赫然是年龄不过十岁的冯道。
而第二十七名,则是郭崇韬。郭崇韬听说扬州要大考,饱读诗书的他,也有意思锻炼锻炼,令狐翼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作主张,就批准了。没想到,考试成绩倒是不赖,拿了个第二十七名。孟知祥、赵宋等一群小家伙,马上就要郭崇韬请客去了。
消息传来,刘鼎狐疑的说道:“不会吧?榜首真的是冯道?”
朱有泪含笑说道:“没有作弊,文章的确不错。”
冯道的文章,在考试成绩出来以后,就已经誊写了好几份,分别送给不同的人员审阅。其中一份,就送到了刘鼎这里。刘鼎的水平有限,当然是交给朱有泪他们研读。朱有泪读过以后,又交给李怡禾,结果两人都表示,单就文章来看,第一名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李怡禾还赞叹的说道:“针砭时弊,言之有物,既有疑问,又有解决之道,如此文章,的确少见。只是他小小年纪,居然如此圆滑老到,实在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我想,就是他的老子,也未必有这般见地。日后有机会,倒要见见这个孩子才行。”
刘鼎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九岁的孩子,扬州刺史衙门准备如何安排他?”
朱有泪摇头说道:“他应该是继续跟刘大学士学习吧!听说刘明学已经答应,收这个小朋友为弟子,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了。”
李怡禾笑着说道:“担任官职自然是不可能的,他也不是为了做官而来,这孩子倒是喜欢出风头。郭崇韬那小家伙也差不多,现在的孩子啊,可没有我们当初那么规矩了。”
朱有泪笑骂道:“去你的,你当初很规矩吗?”
李怡禾就笑。
既然李怡禾和朱有泪都认为冯道的文章甚好,显然刘明学没有偏袒,刘鼎也就不关注了。
然而,这场扬州大考的风波,注定不能平静结,随后两天,刘鼎收到各个渠道转来的投诉信数十封,都是状告这次考试不公,请求韩王殿下清查其中的黑幕。投诉信信誓旦旦的表示,冯道一个毛孩,居然拿了第一,肯定是有人偏袒。在投诉信里面,郭崇韬的名字也被提到。郭崇韬也不到十四周岁,按规矩不能参加考试,但是他偏偏参加了,还是令狐翼保送的,于是就有了作弊的嫌疑。
到后来,又有数百落榜的考生,聚集在都督府的面前,静坐情愿,要求节度使衙门调查此次考试的黑幕。大概是他们觉得南平王钟传素来宽松,肯定不会用暴力来对付他们的,因此有恃无恐,结果他们的猜测对了,南平王钟传的确没有处理他们,而是好言相劝,那些落榜的考生,这才心有不甘的离去。
这次扬州大考,老天可以作证,的确没有作弊的行为,作为主考的袁袭和刘明学,受到此事的牵连,颇有些无辜,又觉得有些郁闷。南平王钟传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可是读书人向来是他维护的群体,他不好拂逆这些读书人的要求,便要刺史衙门就此事做出解释。
这天袁袭专门前来汇报此事。
本来是好端端的一件事情,却因为这些落榜读书人的状告,闹得沸沸扬扬,让袁袭很是恼火,又是郁闷,对于钟传的处理,更是不解。以前每次大考,落榜的人多了去了,也没有看见有人闹的,都是这些读书人觉得钟传不会责罚他们,所以胆子才会大起来的。
刘鼎安慰说道:“这不是你的责任,”
袁袭苦笑着说道:“有些人闹到了刺史衙门上来,说是考试不公,指名道姓,说是刘明学偏袒,我们将文章贴出去,以正视听,结果他们攻击那是刘明学预先写好的,刘明学气的浑身发抖,差点就要中风。属下倒是无所谓,只是此事处理不好,影响我们鹰扬军的威信。”
刘鼎明白,因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乃是四书五经,范围很窄,又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知识。那些死读书的人,自然容易胜出。好像冯道这样的孩子,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一心钻研四书五经,比一些脑子不好使的考生,厉害一些,一点都不稀奇。
对于这次扬州大考,刘鼎是很清楚没有作弊行为的,因为就算有人要作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也没有机会来作弊。只是,四书五经的范围太小,从里面选拔出来的人才,只能说读书读得好,实际工作能力,却不知道咋样,好像冯道这样的小孩,居然上了榜首,他自己都觉得奇怪,也难怪其他的学子们要闹事。
不过,刺史衙门的权威,肯定是要维护的,否则以后袁袭就无法开展工作,和钟传的矛盾,也难以化解。钟传和袁袭都不愿意唱黑脸,看来这个黑脸,只有自己亲自来唱了。刘鼎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此事我来解决,你告诉落榜的考生,明天下午,都要校场集合,我有话说。”
袁袭如释重负的说道:“感谢殿下出面处理此事。”
第二天下午,落榜的考生大约两千人,聚集在校场上。到了未时,大队的鬼雨都战士出现,将整个校场都完全包围起来。刀光凛凛,盔甲锃亮,凛冽的杀气,马上笼罩了整个校场。有些考生还以为刘鼎要对他们动刀,居然吓得昏死过去,又有人被吓得屁滚尿流,现场臭不可闻,不少人都捂着鼻子。
刘鼎皱皱眉头,扫了在场的读书人一眼,心里不免有些鄙视,连一点胆色都没有,即使书念得再多,又有什么用?也亏是南平王钟传主政,他们才敢起来闹事,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大板子打出去了,焉得他们跟官府叫板?
他走到高台之上,扫了下面隐隐发抖的落榜考生一眼,沉声的说道:“我知道,大家对考试成绩有些不服,以为其中有黑幕。但是,我在这里明确的告诉大家,这次考试,没有黑幕。国家大考,也是同样的题目,同样的考试方法,同样的评卷过程。你们落榜,说明你们的水平不如别人。实际上,你们的水平,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孩子,我替你们感到羞耻!你们如果要捣乱,先过我这关!”
下面的考生,感觉到凛冽的杀气,哪里还敢动弹?攻击一下袁袭和刘明学,那是可以,他们毕竟是文人,但是如果惹火了刘鼎,那就是自寻死路了。但是,刘鼎最后的一番话,又让他们感觉到非常难受,这显然是在藐视他们了。可是,在刘鼎的威严面前,却是谁也不敢出声。
刘鼎最后说道:“现在,我给你们再次考试的机会。三天后,五月二十三,大家同样到这里来。由我本人亲自出题,题目不包括四书五经。天文、地理、算术、物理、化学,是我考试的主要内容。对这些有研究的人,可以前来报考。现在,我宣布,所有人立刻离开,不得再行聚集闹事,否则,刀剑伺候!若是还有人私底下妖言惑众,攻击官府,本王严惩不贷!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