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最后的蜜月期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这一章专门讲武器配置,不喜欢的跳过
1939年3月,小胡子又干了一件令西方震惊的事情——彻底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值得一提的是,常凯申家的二小子以德军少尉的身份参与这次行动。在平行空间里,德军有案可查的至少有50多名中国人参战,实际人数可能更多。不过在本时空里,这些军官除了常小二之外,大部分都被郑卫国要了回来,充当教官或者军官。
另一件比较搞笑的是,参与瓜分捷克的居然还有波兰。早在38年10月,大"bobo"就趁着德军占领苏台德区时派兵捷克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当时自诩为欧洲第三陆军强国的波兰,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反而四处竖敌。
像当初沙俄爆发革命之后,大"bobo"就趁乱占了不少便宜,甚至对新占领的乌克兰地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常言道出来混的,终究是要还的。等老毛子腾出手来搞卡廷森林惨案的时候,不晓得大"bobo"们有没有后悔。
更可笑的就是德国吞并捷克时,波兰的表现了。好比一伙强盗跑到邻居家里杀人放火,大"bobo"不帮忙不说,反而趁火打劫,结果等德国消化捷克之后,张嘴就把大"bobo"给吞了,前后仅用了十七天的时间,然后屠杀了五百多万波兰人,差点儿杀绝。当然,这个时候,大"bobo"还沉浸在抢了捷欣市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国家已经身陷险境。
郑胡子也没提醒大"bobo",就算提醒了估计那群蠢货政客也不会相信。而且日军侵占中国东北之后,世界各国都反对,但大"bobo"竟然在这个时对中国落井下石。这种垃圾国家让他去死好了。
不过德国占领捷克之后,小胡子也没得意多久。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麻烦也不小。说起还是老问题——石油。这个问题从一战之前到现在,困扰了德国几十年,却一直得不到解决。
本来在郑胡子的“指点”下,德国人在本土找到不少油田。但随后对坦克、牵引车、载重货车等武器装备的调整(把汽油机改成柴油机)以及减少煤炼油,又让石油紧俏起来,由于前面的步子迈得比较大,石油紧缺情况甚至比平行空间同时期更为严重。
汉斯们也不是没有考虑把发动机再改回去,但见识过用柴油机的好处之后,谁还愿意用汽油机的坦克?作为一个机械民族,产品性能总是第一位的。而且运输卡车也不能少。随着闪电战的大战略渐渐占据国防军的主流,对后勤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有了载重卡车,谁还看得上马拉大车?
本来还有煤炼油的,但是这玩儿成本太高,产能不足。在发现油田之后都先后停产,改炼钢铁,或者造其它设备去了。总之,产业结构一变,再想调整回去就难了,哪怕领头的是希特勒也不行。
更让小胡子郁闷的是,好基友罗马尼亚再次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本来说好了。打下捷克之后,罗马尼亚的石油就归德国,德国用工业品、粮食、武器去换。没想到英国人再次插手,利用商业手段把罗马利亚的石油全部控制了。
事实上,自“一战”以来,英德两国在罗马尼亚的石油攻防一直没有停止过。1916年11月,德军侵占瓦拉千平原,夺取了罗方全部石油设施。英国随即派特工潜入该国。成功摧毁了70多座炼油装置,烧掉80多万吨原油和石油产品。尽管德国事后花了五个月恢复生产,但产量始终未恢复到原有水平。
二战前期,英国人企图用6000万美元的高价(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诱使罗马尼亚炸掉本国的油田,但是罗马利亚没有同意。傻子才会同意呢!
当然,英国人也不傻,尤其是英国首相张伯伦。现在历史上。张伯伦一直是以一个大sb的形象出现的。其实这家伙不仅不傻,还非常厉害。特别是其用经济手段控制罗马尼亚的石油,干得非常漂亮。
当时罗马尼亚所有的库存石油都被英国抢购,英国还预订了下半年供油合同以及合同期满后的石油供应权。而且尽可能租用罗马尼亚所有的驳船和火车车厢,以免被用来向德国运销油料。很快,多瑙河流域的148条不同类型的油轮都被英国人租赁,后者甚至不得不专门成立格兰德公司,集中管理这些暂时并无多大用处的轮船。
看着急需的石油一船接一船被拖走,小胡子内心的愤懑可想而知。更让小胡子郁闷的是,德国的战争机器才刚刚启动,并没有做好与英法全面开战的准备。因此直接翻脸是不行的,还得想其它的办法。
在平行空间里,小胡子最终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让罗马尼亚妥协了,不过中间花费的精力和代价也是不小。现在既然有郑胡子这个路子,小胡子自然要试一试,毕竟德国本土的石油战略价值更大,郑胡子的胃口也要小得多。
另一方面,郑胡子也没敢德国人晾太久。实在是装备不足,等米下锅,硬不起来啊!一周之后,郑卫国就与德国新任特使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敲定了交换协议。郑胡子用储量超过两亿吨的油田资料(有水份,德国好开采一点的油田都被郑胡子说的差不多了,剩下开采都比较麻烦,不过总比煤炼油好)跟德国交换一大批武器。
这些武器有新有旧,更多的则是小胡子的战争红利——捷克布鲁诺和斯柯达的产品,以及捷克国防军的装备。武器装备嘛,无非是飞机、坦克、大炮,还有各种设备和轻装备。经过一番艰难交涉,战果如下:
飞机:十架德制fw61直升机。这是福克-乌尔夫公司在1936年推出的,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实用功能的直升飞机,全长7.3米,高2.65米;自重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50公斤(一说1024公斤)。这种飞机操控系统设计良好,但当时的德国政府却持反对态度,让为华不实,没能进入工业化生产。
这回郑胡子铁了心想搞些飞机。虽然搞不了空战,但是侦察、火炮效射也需要,特别是绥远、陕北这些地方,有一架飞机比一个团都好使。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被逼无奈,只好向郑胡子介绍了这种“最新产品”。郑胡子一看,竟然还是直升飞机,二话不说应下了。并表示先来个一百架。
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哭笑不得,只好告诉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最多十架,而且也要三个月之后交货,因为福克公司总共才造了两架原型机。好在这玩艺儿结构简单得很。就算造个几十架也耽误不了多久。
坦克:一百辆捷克斯柯达出品的lt35轻型坦克。
前文曾提到过,捷克的军工实力极强,号称欧洲兵工厂。早在二战前,捷克人就能生产坦克,称之为lt35轻型坦克,之后又生产出了改进型lt-38轻型坦克。
别看是轻型坦克,仅lt35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了35mm。远远超过了日军主力战车——97式中战车的25mm。不仅是防护、火力,包括机动力都是非常不错的,德国人甚至认为lt-35的性能相当于3号坦克,这在亚洲就是非常好的装备了。
当然,这么好的装备德国人也想要,在平行空间里汉斯们就曾大量装备。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开始死活不肯,还找了一大堆理由,说这个车不好操控啊。捷克自己也没造几辆啊,日本人会反对啊,总之就是不肯。其实这个车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就是采用了气动换档机构,在当时比较新潮,对驾驶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过这些坦克郑胡子是打算放在绥远保护物资通道的,在大草原上技术烂一点也不打紧。不怕翻车。
而且数量不够也是假的,至少能拿出两三百辆,历史上捷克自己就装备了138辆,又给了罗马尼亚126辆。还给德国造了219辆(给敌人造坦克,真是不知该怎么说)。因此,郑胡子这回不打算让步,铁了心要把自己的装甲力量发展起来。
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给郑胡子一百辆,外加全套的修理、维护设备,以及备用发动机等零部件。不过只肯给lt35,反正这种坦克在欧洲很快就要被淘汰了。至于lt38,巴拉克却是坚决不肯。郑胡子也就没强求,反正在亚洲战场,lt38未必有lt35管用。
野战重炮:50门捷克斯柯达(skoda)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
重炮威力大,属于比较敏感的武器,因此德国人表现得非常不爽快。而且欧洲当时大部分重炮都太重,不合适亚洲战场。性能稍微好一点的炮往往就有六、七吨重了。六、七吨是什么概念?当时中国绝大部分承重桥梁都是标明限载1.5吨(看老电影有没有看到过),90年代之前也仅仅是限载5吨。
所以在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的驮马制师团(以山炮为主)都比挽马制师团(以野炮为主)进展顺利,因为挽马制师团不仅要同**作战,还得自己修桥铺路。华北比长江流域要好一些,不过5吨差不多也是极限了。再重一点的,搞一大堆六、七吨以上的炮,机动起来真是要了老命了,只能扔到绥远的大草原上去。
见迟迟谈不拢,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担心僵持下去会把交易搞黄了,就主动向郑胡子堆荐了一款炮,即捷克斯柯达(skoda)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这种榴弹炮是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于1919年研制的,1924年才开始生产。
当时斯柯达兵工厂的野心很大,想用这种炮代替前奥匈帝国的各型榴弹炮,所以这个炮的数据比较均衡,符合当时多用途炮的潮流。但是此炮没有吸取一战火炮研制的经验,仍然采用的是单脚炮架,造成射界范围太小,一出厂就成过时产品。所以捷克并未装备很多,倒是德国缴获后有使用的历史。
郑卫国一听这玩艺儿在1934年停产了,心里有些犯嘀咕。质疑道:“不会是像上次那种种糊弄人的货色吧!”
糊弄人的货色指的是那种135毫米加农炮,那种火炮虽然纸面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是精度、大架强度,后坐力等有问题。这也是包头保卫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不过看了详细资料之后,郑卫国发现这个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确实不错,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足够轻便。比日军现在最好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4.14吨)还要轻一大截,只有3.8吨。二者射程接近。威力也都差不多。
比较搞笑的是,在欧洲,捷克斯柯达(skoda)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一出厂就成过时产品,落后了。但是在亚洲,日军性能差不多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却是新锐火炮,无可匹敌。可见当时亚洲跟欧洲的军事水平真的差距很大。很大!
因为这个炮生产不多,郑胡子最后只要到50门,就几乎把捷克国防军装备的炮全部拿来了。此外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还答应帮郑胡子全部换上新式炮架,虽然重量会略微增加,但是性能将更加出众。
压制火炮(加农炮):12门fk16150毫米重加农炮;50门德制m1917105毫米加农炮;50门skoda105毫米vz35系列加农炮。
上次包头保卫战,日军的92式105加农炮利用射程上的优势给**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郑卫国迫切需要一种射程极远的武器来保证阵地的相对安全,否则敌人就可以躲在我军射程之外肆无忌惮地攻击了。
fk16150毫米重加农炮性能就非常不错。最大射程足有22400米,威力惊人,基本能够满足郑卫国的要求。唯一的缺陷就是太重,超过了十吨。好在绥远那个地方比较平坦,用上专门的牵引车,基本上可以全程机动。
除了这种战略性的重加农炮之后,郑卫国还需要一批轻加农炮。之前引进的德制m1917105毫米加农炮就非常好,只有3吨多一点。射程上又能压制日军绝大多数火炮。不过这个炮数量不多,而且郑卫国也希望有性能更加出色的武器,于是又选用了捷克斯柯达(skoda)105毫米vz35系列加农炮。
后者是斯柯达兵工厂的新式火炮,性能极为出色,唯一遗憾的就是数量不多,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表示最多凑到50门,而且零部件方面可能还要另行生产。因为欧洲的战场环境不同。105毫米的远程加农炮对德军来说意义不大(他们需要150毫米,甚至170毫米以上的大家伙),所以这个炮只能从原厂库存以及捷克国防军中调用,以后不会再生产了。
野炮:100门德制fk16式75毫米野炮;100门捷克skodah2系列105毫米榴弹炮。
前者是由一战时期的7.7厘米fk16na野战炮翻造的。也就是换个炮膛,以及一些零部件。由于一战前后,德国人留下了很多7.7厘米fk16na野战炮,性能已经完全落伍,所以在纳粹上台之后,小胡子让人改装了很多,还向中国出售不少。
让小胡子感到很郁闷的是,这种炮刚刚改装得差不多,就完全落伍了。对于德国人来说75毫米的小炮筒,12300多米的射程实在没什么用。所以这个炮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表现得非常爽快,也不怕日本人发现了,当场就答应给一百门。
skodah2系列105毫米榴弹炮是捷克的旧货,他们后来基本上都搞100毫米口径了,但是捷克军队内部还有不少105毫米的炮,其中大部分都是h2系列。这种武器对于德国人来说也是鸡肋得很,而且用捷克的火炮送给中国不怕日本人发现。
山炮:100门斯柯达c6系列75毫米火炮或者同型炮。这个炮一直是第四十一集团军的主力山炮,就不多介绍了。
山、野、加、重、高,五大类火炮。现在山炮、野炮、重炮、加农炮都有了,只剩下高射炮,郑胡子又要十二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36门20毫米苏罗通高炮。不是不想多要,实在是德国人自己也很紧缺,坚决不肯多给,倒是轻武器大方得很。
像马四环步枪,很爽快地就答应再给十万条,每条步枪附一百发子弹。然后zh29半自动步枪也给了五千枝,基本上把布鲁诺兵工厂的存货清光了。
当然,这么多武器不可能一次性付清。经过磋商,还是老规矩,一边交货,一边告知油田资料,交一批,告知一批。
得知郑卫国又搞到这么大一批装备,程政委和周参谋长他们都很高兴。只要郑胡子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实际上是最后一笔交易了,等德国人发现大部分油田不好开采,肯定不会再上当。
不过郑卫国也不是没留后手,趁着双方交易正火的时候,郑胡子提议双方联合研发几种武器。此时,平安县兵工厂也陆续研发了不少新式装备,颇具科技含量,像破甲榴弹、碎甲弹、滑膛式无后坐力炮、简易一次性无后坐力炮(铁拳)、火箭筒、大威力火箭弹(装填云爆剂)等等。
这些武器很快吸引了德**工的注意,并专门派了一批专家前来研发。本来兵工厂限于技术能力,大部分产品都有缺陷。德国这批专家的到来,很快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让兵工厂的实力大增。
就在冀察战区与德国人处在最后“热恋”的期间,**在南昌与敌华中方面军又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未完待续)
ps:这一章专门讲武器配置,不喜欢的跳过
1939年3月,小胡子又干了一件令西方震惊的事情——彻底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值得一提的是,常凯申家的二小子以德军少尉的身份参与这次行动。在平行空间里,德军有案可查的至少有50多名中国人参战,实际人数可能更多。不过在本时空里,这些军官除了常小二之外,大部分都被郑卫国要了回来,充当教官或者军官。
另一件比较搞笑的是,参与瓜分捷克的居然还有波兰。早在38年10月,大"bobo"就趁着德军占领苏台德区时派兵捷克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当时自诩为欧洲第三陆军强国的波兰,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反而四处竖敌。
像当初沙俄爆发革命之后,大"bobo"就趁乱占了不少便宜,甚至对新占领的乌克兰地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常言道出来混的,终究是要还的。等老毛子腾出手来搞卡廷森林惨案的时候,不晓得大"bobo"们有没有后悔。
更可笑的就是德国吞并捷克时,波兰的表现了。好比一伙强盗跑到邻居家里杀人放火,大"bobo"不帮忙不说,反而趁火打劫,结果等德国消化捷克之后,张嘴就把大"bobo"给吞了,前后仅用了十七天的时间,然后屠杀了五百多万波兰人,差点儿杀绝。当然,这个时候,大"bobo"还沉浸在抢了捷欣市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国家已经身陷险境。
郑胡子也没提醒大"bobo",就算提醒了估计那群蠢货政客也不会相信。而且日军侵占中国东北之后,世界各国都反对,但大"bobo"竟然在这个时对中国落井下石。这种垃圾国家让他去死好了。
不过德国占领捷克之后,小胡子也没得意多久。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麻烦也不小。说起还是老问题——石油。这个问题从一战之前到现在,困扰了德国几十年,却一直得不到解决。
本来在郑胡子的“指点”下,德国人在本土找到不少油田。但随后对坦克、牵引车、载重货车等武器装备的调整(把汽油机改成柴油机)以及减少煤炼油,又让石油紧俏起来,由于前面的步子迈得比较大,石油紧缺情况甚至比平行空间同时期更为严重。
汉斯们也不是没有考虑把发动机再改回去,但见识过用柴油机的好处之后,谁还愿意用汽油机的坦克?作为一个机械民族,产品性能总是第一位的。而且运输卡车也不能少。随着闪电战的大战略渐渐占据国防军的主流,对后勤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有了载重卡车,谁还看得上马拉大车?
本来还有煤炼油的,但是这玩儿成本太高,产能不足。在发现油田之后都先后停产,改炼钢铁,或者造其它设备去了。总之,产业结构一变,再想调整回去就难了,哪怕领头的是希特勒也不行。
更让小胡子郁闷的是,好基友罗马尼亚再次在关键时候掉链子。本来说好了。打下捷克之后,罗马尼亚的石油就归德国,德国用工业品、粮食、武器去换。没想到英国人再次插手,利用商业手段把罗马利亚的石油全部控制了。
事实上,自“一战”以来,英德两国在罗马尼亚的石油攻防一直没有停止过。1916年11月,德军侵占瓦拉千平原,夺取了罗方全部石油设施。英国随即派特工潜入该国。成功摧毁了70多座炼油装置,烧掉80多万吨原油和石油产品。尽管德国事后花了五个月恢复生产,但产量始终未恢复到原有水平。
二战前期,英国人企图用6000万美元的高价(在当时是一笔天文数字)诱使罗马尼亚炸掉本国的油田,但是罗马利亚没有同意。傻子才会同意呢!
当然,英国人也不傻,尤其是英国首相张伯伦。现在历史上。张伯伦一直是以一个大sb的形象出现的。其实这家伙不仅不傻,还非常厉害。特别是其用经济手段控制罗马尼亚的石油,干得非常漂亮。
当时罗马尼亚所有的库存石油都被英国抢购,英国还预订了下半年供油合同以及合同期满后的石油供应权。而且尽可能租用罗马尼亚所有的驳船和火车车厢,以免被用来向德国运销油料。很快,多瑙河流域的148条不同类型的油轮都被英国人租赁,后者甚至不得不专门成立格兰德公司,集中管理这些暂时并无多大用处的轮船。
看着急需的石油一船接一船被拖走,小胡子内心的愤懑可想而知。更让小胡子郁闷的是,德国的战争机器才刚刚启动,并没有做好与英法全面开战的准备。因此直接翻脸是不行的,还得想其它的办法。
在平行空间里,小胡子最终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让罗马尼亚妥协了,不过中间花费的精力和代价也是不小。现在既然有郑胡子这个路子,小胡子自然要试一试,毕竟德国本土的石油战略价值更大,郑胡子的胃口也要小得多。
另一方面,郑胡子也没敢德国人晾太久。实在是装备不足,等米下锅,硬不起来啊!一周之后,郑卫国就与德国新任特使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敲定了交换协议。郑胡子用储量超过两亿吨的油田资料(有水份,德国好开采一点的油田都被郑胡子说的差不多了,剩下开采都比较麻烦,不过总比煤炼油好)跟德国交换一大批武器。
这些武器有新有旧,更多的则是小胡子的战争红利——捷克布鲁诺和斯柯达的产品,以及捷克国防军的装备。武器装备嘛,无非是飞机、坦克、大炮,还有各种设备和轻装备。经过一番艰难交涉,战果如下:
飞机:十架德制fw61直升机。这是福克-乌尔夫公司在1936年推出的,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实用功能的直升飞机,全长7.3米,高2.65米;自重8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950公斤(一说1024公斤)。这种飞机操控系统设计良好,但当时的德国政府却持反对态度,让为华不实,没能进入工业化生产。
这回郑胡子铁了心想搞些飞机。虽然搞不了空战,但是侦察、火炮效射也需要,特别是绥远、陕北这些地方,有一架飞机比一个团都好使。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被逼无奈,只好向郑胡子介绍了这种“最新产品”。郑胡子一看,竟然还是直升飞机,二话不说应下了。并表示先来个一百架。
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哭笑不得,只好告诉他,根本没有那么多,最多十架,而且也要三个月之后交货,因为福克公司总共才造了两架原型机。好在这玩艺儿结构简单得很。就算造个几十架也耽误不了多久。
坦克:一百辆捷克斯柯达出品的lt35轻型坦克。
前文曾提到过,捷克的军工实力极强,号称欧洲兵工厂。早在二战前,捷克人就能生产坦克,称之为lt35轻型坦克,之后又生产出了改进型lt-38轻型坦克。
别看是轻型坦克,仅lt35的最大装甲厚度达到了35mm。远远超过了日军主力战车——97式中战车的25mm。不仅是防护、火力,包括机动力都是非常不错的,德国人甚至认为lt-35的性能相当于3号坦克,这在亚洲就是非常好的装备了。
当然,这么好的装备德国人也想要,在平行空间里汉斯们就曾大量装备。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开始死活不肯,还找了一大堆理由,说这个车不好操控啊。捷克自己也没造几辆啊,日本人会反对啊,总之就是不肯。其实这个车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就是采用了气动换档机构,在当时比较新潮,对驾驶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不过这些坦克郑胡子是打算放在绥远保护物资通道的,在大草原上技术烂一点也不打紧。不怕翻车。
而且数量不够也是假的,至少能拿出两三百辆,历史上捷克自己就装备了138辆,又给了罗马尼亚126辆。还给德国造了219辆(给敌人造坦克,真是不知该怎么说)。因此,郑胡子这回不打算让步,铁了心要把自己的装甲力量发展起来。
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无奈之下,只好答应给郑胡子一百辆,外加全套的修理、维护设备,以及备用发动机等零部件。不过只肯给lt35,反正这种坦克在欧洲很快就要被淘汰了。至于lt38,巴拉克却是坚决不肯。郑胡子也就没强求,反正在亚洲战场,lt38未必有lt35管用。
野战重炮:50门捷克斯柯达(skoda)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
重炮威力大,属于比较敏感的武器,因此德国人表现得非常不爽快。而且欧洲当时大部分重炮都太重,不合适亚洲战场。性能稍微好一点的炮往往就有六、七吨重了。六、七吨是什么概念?当时中国绝大部分承重桥梁都是标明限载1.5吨(看老电影有没有看到过),90年代之前也仅仅是限载5吨。
所以在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的驮马制师团(以山炮为主)都比挽马制师团(以野炮为主)进展顺利,因为挽马制师团不仅要同**作战,还得自己修桥铺路。华北比长江流域要好一些,不过5吨差不多也是极限了。再重一点的,搞一大堆六、七吨以上的炮,机动起来真是要了老命了,只能扔到绥远的大草原上去。
见迟迟谈不拢,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担心僵持下去会把交易搞黄了,就主动向郑胡子堆荐了一款炮,即捷克斯柯达(skoda)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这种榴弹炮是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后于1919年研制的,1924年才开始生产。
当时斯柯达兵工厂的野心很大,想用这种炮代替前奥匈帝国的各型榴弹炮,所以这个炮的数据比较均衡,符合当时多用途炮的潮流。但是此炮没有吸取一战火炮研制的经验,仍然采用的是单脚炮架,造成射界范围太小,一出厂就成过时产品。所以捷克并未装备很多,倒是德国缴获后有使用的历史。
郑卫国一听这玩艺儿在1934年停产了,心里有些犯嘀咕。质疑道:“不会是像上次那种种糊弄人的货色吧!”
糊弄人的货色指的是那种135毫米加农炮,那种火炮虽然纸面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是精度、大架强度,后坐力等有问题。这也是包头保卫战失利的重要原因。
不过看了详细资料之后,郑卫国发现这个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确实不错,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足够轻便。比日军现在最好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4.14吨)还要轻一大截,只有3.8吨。二者射程接近。威力也都差不多。
比较搞笑的是,在欧洲,捷克斯柯达(skoda)m1925式150毫米榴弹炮一出厂就成过时产品,落后了。但是在亚洲,日军性能差不多的96式150毫米榴弹炮却是新锐火炮,无可匹敌。可见当时亚洲跟欧洲的军事水平真的差距很大。很大!
因为这个炮生产不多,郑胡子最后只要到50门,就几乎把捷克国防军装备的炮全部拿来了。此外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还答应帮郑胡子全部换上新式炮架,虽然重量会略微增加,但是性能将更加出众。
压制火炮(加农炮):12门fk16150毫米重加农炮;50门德制m1917105毫米加农炮;50门skoda105毫米vz35系列加农炮。
上次包头保卫战,日军的92式105加农炮利用射程上的优势给**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郑卫国迫切需要一种射程极远的武器来保证阵地的相对安全,否则敌人就可以躲在我军射程之外肆无忌惮地攻击了。
fk16150毫米重加农炮性能就非常不错。最大射程足有22400米,威力惊人,基本能够满足郑卫国的要求。唯一的缺陷就是太重,超过了十吨。好在绥远那个地方比较平坦,用上专门的牵引车,基本上可以全程机动。
除了这种战略性的重加农炮之后,郑卫国还需要一批轻加农炮。之前引进的德制m1917105毫米加农炮就非常好,只有3吨多一点。射程上又能压制日军绝大多数火炮。不过这个炮数量不多,而且郑卫国也希望有性能更加出色的武器,于是又选用了捷克斯柯达(skoda)105毫米vz35系列加农炮。
后者是斯柯达兵工厂的新式火炮,性能极为出色,唯一遗憾的就是数量不多,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表示最多凑到50门,而且零部件方面可能还要另行生产。因为欧洲的战场环境不同。105毫米的远程加农炮对德军来说意义不大(他们需要150毫米,甚至170毫米以上的大家伙),所以这个炮只能从原厂库存以及捷克国防军中调用,以后不会再生产了。
野炮:100门德制fk16式75毫米野炮;100门捷克skodah2系列105毫米榴弹炮。
前者是由一战时期的7.7厘米fk16na野战炮翻造的。也就是换个炮膛,以及一些零部件。由于一战前后,德国人留下了很多7.7厘米fk16na野战炮,性能已经完全落伍,所以在纳粹上台之后,小胡子让人改装了很多,还向中国出售不少。
让小胡子感到很郁闷的是,这种炮刚刚改装得差不多,就完全落伍了。对于德国人来说75毫米的小炮筒,12300多米的射程实在没什么用。所以这个炮冯.里希特霍芬.巴拉克表现得非常爽快,也不怕日本人发现了,当场就答应给一百门。
skodah2系列105毫米榴弹炮是捷克的旧货,他们后来基本上都搞100毫米口径了,但是捷克军队内部还有不少105毫米的炮,其中大部分都是h2系列。这种武器对于德国人来说也是鸡肋得很,而且用捷克的火炮送给中国不怕日本人发现。
山炮:100门斯柯达c6系列75毫米火炮或者同型炮。这个炮一直是第四十一集团军的主力山炮,就不多介绍了。
山、野、加、重、高,五大类火炮。现在山炮、野炮、重炮、加农炮都有了,只剩下高射炮,郑胡子又要十二门40毫米博福斯高炮和36门20毫米苏罗通高炮。不是不想多要,实在是德国人自己也很紧缺,坚决不肯多给,倒是轻武器大方得很。
像马四环步枪,很爽快地就答应再给十万条,每条步枪附一百发子弹。然后zh29半自动步枪也给了五千枝,基本上把布鲁诺兵工厂的存货清光了。
当然,这么多武器不可能一次性付清。经过磋商,还是老规矩,一边交货,一边告知油田资料,交一批,告知一批。
得知郑卫国又搞到这么大一批装备,程政委和周参谋长他们都很高兴。只要郑胡子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实际上是最后一笔交易了,等德国人发现大部分油田不好开采,肯定不会再上当。
不过郑卫国也不是没留后手,趁着双方交易正火的时候,郑胡子提议双方联合研发几种武器。此时,平安县兵工厂也陆续研发了不少新式装备,颇具科技含量,像破甲榴弹、碎甲弹、滑膛式无后坐力炮、简易一次性无后坐力炮(铁拳)、火箭筒、大威力火箭弹(装填云爆剂)等等。
这些武器很快吸引了德**工的注意,并专门派了一批专家前来研发。本来兵工厂限于技术能力,大部分产品都有缺陷。德国这批专家的到来,很快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让兵工厂的实力大增。
就在冀察战区与德国人处在最后“热恋”的期间,**在南昌与敌华中方面军又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