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黄埔三剑客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封电报是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告知原骑兵第四师第十团王照堃部正经晋察冀军区开往冀中归建,让郑胡子马上派人接应。另外,东北军系统的第53军万福麟部也在向北移动,不日将抵达冀中。
对于何柱国的示好,八路军方面当然是乐观其成。毕竟何部目前在内蒙古河套一代活动,和八路军的陕北、晋西北以及绥远(民国时期的一个省,后并入内蒙)接壤,如果双方能够合作的话,必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而万福麟则有些不同,因为跟其他东北军将领相反,万氏对中g向来没有什么好感。可能是因为老毛子的原因,或许还掺杂着其它因素。
当初在河北的时候万福麟就非常排斥吕镇曹等“亲共势力”,明里暗里没少打压。当然,中g方面也没给他留面子,直接就把人撬走了。这也使得双方渐行渐远,53军逐步zhōng yāng化,最终成了远征军的一员。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八路军方面对于万福麟部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希望能拉拢这股势力,为我所用。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趁机争夺地盘,甚至策反郑胡子的97军和吕镇曹的人民自卫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毕竟万福麟才是东北军正经八百的元老,威望、号召力哪一样都不缺。
当然,对于郑卫国八路军总部还是非常信任的,像这些忧虑也没有瞒着他。至于这份信任是出于总部首长的本意,还是得到过更高层领导的指示。呃,这就不得而知了。
电文很长,郑卫国细细地读了一遍,脸上挂起了意味深长的笑容。程政委忙凑过来,欢喜道:“是什么好消息?”
郑卫国把电报递给他,笑道:“天上掉馅饼,而且一来就是两个!”
程政委匆匆读完,惊讶地说:“这事儿我在晋察冀的时候也听说过,还以为是假消息呢!何柱国和万福麟他们为什么要向我们示好?是真心实意,还是有阴谋诡计?”
郑卫国说:“我也弄不清。不过就目前来看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而且不光他们两个。苏鲁战区的于学忠和东北挺进军的马占山也有跟我们合作的意思。”
程政委皱了皱眉,突然笑了起来,说:“呵呵,我怎么觉得东北军系统似乎都在向你靠拢?难道他们打算奉你为主?”
郑卫国点点头说:“虽然我觉得这有点儿扯淡。但是。呵呵。似乎就是这样。”他停顿了一下,又自我解嘲地笑道:“真不知道我有什么好靠拢的,论资历。我在东北军最高才当过连长;论学识,我连陆军小学都没念过;论实力,97军就算冠绝群雄,也不过几万人。难道他们是想让我跟委员长求请,把张少帅放过来?”
程政委愣了愣,笑道:“嘿,你别说,还有这种可能。毕竟你现在也算是委员长的爱将了,说话比较有份量。”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这不过是我随口说笑罢了。第一,委员长是绝对不会释放张少帅的;第二么,那些东北军元老们未必就希望少帅复出。”
台海那边曾流传着一个笑话,说常凯申在1975年临终前还叮嘱大儿子尼古拉要看住张少帅,“切不可放虎归山”。从目前流出的资料来看,这个笑话似乎是真实的。而无论真假都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委员长是绝不会同意释放少帅的。在这种大的政治原则面前,郑胡子那点儿面子算个屁呀!
至于第二点,谁希望头上有个管着自己的“婆婆”呢?要说以前,张少帅还有钱有地盘,现在啥也没有,谁还愿意供着他?何况东北军这帮元老们也不是什么善茬,一个个自私贪婪,目光短浅,好好的东北军就是被他们败光的。
这些道理程政委不会不知道,所以他仔细思量一番之后就不得不承认“没有这种可能”,但具体是什么原因一时也想不透。事实上,别说他了,就算是八路军总部也是一头雾水。
要说以前,东北军对于中g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随便从东北军里面拎出来一个都有可能是地下党。但随着东北军渐渐分化,原来发展的地下党大多撤出,新发展的成员地位又不高,很多机密就接触不到了。
“算了,别为这件事情头痛了,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郑卫国见程政委还在冥思苦想,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两句。
程政委说:“那骑十团和53军来了怎么安排?”
郑卫国说:“这好办,骑十团仍回骑兵第四师,反正位置都已经腾出来了。至于王照堃团长,可以兼一个副师长。”
程政委摇头说:“这恐怕不妥,因为骑兵第十一团团长徐明山已经兼任副师长了。总不能让每个团长都兼任副师长吧?而且这样一来,骑四师参谋长刘钟林就没法工作了。”
参谋长虽然地位不高,但名义还是上级。要是下属两个团长都兼任副师长的话,那连名义上的领导都不是了。一旦有什么任务,参谋长还要先向团长请示,就真成大笑话了。
郑卫国尴尬地笑了笑,说:“呃,是我考虑不周。那就先这样吧,希望王团长不会有什么想法。”
论排名,骑十团团长王照堃在骑十一团团长徐明山之前,现在徐团长升为副师长,王团长却原地踏步,确实是有些不公平。不过这件事情并非有人刻意打压,而是骑十团长期未能归建所至,相信王团长也能够理解。
程政委摆摆手说:“这点儿委屈算什么。那53军呢?他们应该还有一万多人吧?这可不好处理。”
郑卫国沉吟片刻,说:“53军北上肯定有军政部的手令。所以我想军委会很快会有新的命令给我们。”
程政委一时没想明白,疑惑道:“你的意思是?”
正说着,周参谋长突然快步走来,笑道:“意思是司令的位子又要往上挪一挪了。”说着有些兴奋地递来一份电报。
郑、程两人忙接过看了起来,只见电文中批示,由97军、53军以及冀中地方部队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郑卫国、副总司令万福麟、参谋长李良荣、政训处长康泽、参谋处长廖耀湘。电文落款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电文中还通报了一个消息,政训处长康泽将兼任河北省党部主任。
程政委见郑卫国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心头一喜,然而待看到康泽两个字之后,喜悦迅速被愤怒所替代。他两眼死死盯着这俩这儿。恨不得喷出火来。为什么这般仇视呢?这就不得不提一提康泽的情况了。
康泽这个人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是有名的大特务(虽然他自己并不承认),黄埔三期毕业,曾任别动队总队长,还是复兴社(即蓝衣社)、三青团的创始人之一。在国民党内部地位极高。与戴笠合称“康戴二公”。
当时任何人要见常凯申都必须先在侍从室登记。然后由侍从室向常凯申报告。常想见才见,不想见就不见。但“康戴二公”则例外,他们见常不受限制。随时可见,就是常凯申和宋小妹在一起时,他二人也可以闯入(呃,真的可以么?)。
在国共内战时期,康泽指挥别动队镇压左翼力量最为得力,以“民尽匪尽”的方试消除“赤患”,双手沾满了gc党人和无辜百姓的鲜血,据说直接被杀害的人口竟有数百万之多。太祖曾经说过:“毁灭瑞金(zhōng yāng苏区首府,这里代指zhōng yāng苏区)的两个主凶,一是常凯申,再是康泽。农民对于康泽是不能饶恕的!”
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个人的到来,程政委肯定不会表示欢迎。特别是一想到那些牺牲在别动队屠刀下的战友和同志,心里就跟刀割一样。
而且常凯申一口气扔下三块大石头,甚至有可能是四块(因为中g对万福麟并不信任),分明就是来抢班夺权的。这种摘桃子的行为让他更加愤怒。旧仇未灭,又添新恨!
郑卫国心里倒很坦然,因为他知道迟早会这么一天。你看现在97军已经发展到好几万人马,还有了冀中这么大一块地盘。是个人都会眼馋,常凯申要是再不动手就有违常理了。
真正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三个人选。李良荣是黄埔一期,兰封会战时还是46师师长。廖耀湘虽然只是黄埔六期,但赴法国留学之后水涨船高,现任200师少将参谋长,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康泽就更不用说了,常凯申的十三太保之一,并且还是当时公认的常凯申接班人。常凯申派谁不好,为什么非要把这三个天子门生派来?
这个疑惑一直到解放后才从军委会的档案中找到了答案。据说当时常凯申也非常为难,曾为此绞尽脑汁。为什么为难呢?
第一,所派人员的级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如说胡宗南、关麟征、宋希濂等人已经身居要职,不可能调到华北去,否则形同发配,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生不满。级别太低的话也不行,比如说普通的黄埔四期生,没有名气,就算到了华北也镇不住场面。
第二,不能太亲也不能太疏远。像俞济时,那是委员长的亲外甥。桂永清,何应钦的侄女婿。这些人怎么好放到敌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七大妈八大姨打上门来可怎么收场?太疏远当然也不行,要是派去的人跟常凯申不是一条心,那派过去也没什么用。
第三,不能靠左不能亲g。这一点很好理解,万一被人家拉过去怎么办?
当然,还有第四点,那就是必须得有点儿本事。要是派几个无能饭桶过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话,让委员长把脸往哪儿搁?
一番冥思苦想之后,李良荣最先光荣入选。李良荣因为在兰封会战中先后丢失国防工事和渡口,被剥夺了军职,改为侍从参谋,正是戴罪立功的时候。
别看他是一个败军之将,但其实很有能力(**金门战斗的真正功臣),够忠心(吃了败仗还能呆在侍从室可见一斑)。更妙的是,李良荣曾经过中g走的很近,后来又分道扬镳。这样的人在委员长看来是不可能再反水的,事实上也是如此。
康泽入选则跟他“委员长继承人”的身份有关。本来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康泽的“太子爷”身份已经渐渐明朗,但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常凯申的亲儿子尼古拉回来了。
尼古拉这些年一直在苏联当人质,还曾在报上撰文骂过常凯申,但毕竟是血脉亲情。康泽再讨常凯申欢心,也是干儿子。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康泽很快就败下阵来,而且是一败涂地。为了彻底将对手打垮,尼古拉又巧妙地举荐康泽到华北去工作,认为那里复杂的斗争环境需要这样一位干才。
常凯申很快就照准了,一来康泽在对付g党方面确实很厉害,有利于限制华北g党的发展;二来也是为了保护康泽,免得被尼古拉派人干掉。虽然是干儿子,但多少也有亲情不是?
第三个人选廖耀湘同学则完全是因为李良荣的要求。本来常凯申只打算派两个人过来,一文一武,刚好可以钳制郑卫国和万福麟,又不会引来太多的反感。如果郑卫国和万福麟不合的话,他们还可以借机生事,甚至掌握部队。
但李良荣表示一个空头参谋长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必须得派一个能干的参谋处长过去。结果有人就举荐了孙立人和廖耀湘。孙立人当时是部队主官(主官和参谋是两个套路),又跟委员长不太亲近,脾气还点儿大,所以李良荣最终选择了廖同学。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这三个人是来定了。现在皖南事变尚未爆发,中g方面不可能跟公然与炮党撕破脸皮,郑卫国就是想推掉这个任命都不行。
程政委长叹一声,懊恼地说:“我就知道这个蒋该死没安好心,没想到他竟然,咳,真是大意了。”
郑卫国安慰道:“兵来将当,水来土淹,有些事情不用太过担心。毕竟部队在我们手上不是?”
程政委说:“那53军呢?要不把他们拦截在根据地以外?”
ps:非常感谢052123和jiangr所投的月票,谢谢你们在最后时刻选择本书,这是对本书和山人的肯定和支持。同时热烈庆祝书友120910160042492和屡败屡战分别成为本书的第十二和第十三位弟子。呃,凑齐了十三门徒么?其实我更希望是八百罗汉,呵呵!
这封电报是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告知原骑兵第四师第十团王照堃部正经晋察冀军区开往冀中归建,让郑胡子马上派人接应。另外,东北军系统的第53军万福麟部也在向北移动,不日将抵达冀中。
对于何柱国的示好,八路军方面当然是乐观其成。毕竟何部目前在内蒙古河套一代活动,和八路军的陕北、晋西北以及绥远(民国时期的一个省,后并入内蒙)接壤,如果双方能够合作的话,必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而万福麟则有些不同,因为跟其他东北军将领相反,万氏对中g向来没有什么好感。可能是因为老毛子的原因,或许还掺杂着其它因素。
当初在河北的时候万福麟就非常排斥吕镇曹等“亲共势力”,明里暗里没少打压。当然,中g方面也没给他留面子,直接就把人撬走了。这也使得双方渐行渐远,53军逐步zhōng yāng化,最终成了远征军的一员。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八路军方面对于万福麟部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希望能拉拢这股势力,为我所用。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趁机争夺地盘,甚至策反郑胡子的97军和吕镇曹的人民自卫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毕竟万福麟才是东北军正经八百的元老,威望、号召力哪一样都不缺。
当然,对于郑卫国八路军总部还是非常信任的,像这些忧虑也没有瞒着他。至于这份信任是出于总部首长的本意,还是得到过更高层领导的指示。呃,这就不得而知了。
电文很长,郑卫国细细地读了一遍,脸上挂起了意味深长的笑容。程政委忙凑过来,欢喜道:“是什么好消息?”
郑卫国把电报递给他,笑道:“天上掉馅饼,而且一来就是两个!”
程政委匆匆读完,惊讶地说:“这事儿我在晋察冀的时候也听说过,还以为是假消息呢!何柱国和万福麟他们为什么要向我们示好?是真心实意,还是有阴谋诡计?”
郑卫国说:“我也弄不清。不过就目前来看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而且不光他们两个。苏鲁战区的于学忠和东北挺进军的马占山也有跟我们合作的意思。”
程政委皱了皱眉,突然笑了起来,说:“呵呵,我怎么觉得东北军系统似乎都在向你靠拢?难道他们打算奉你为主?”
郑卫国点点头说:“虽然我觉得这有点儿扯淡。但是。呵呵。似乎就是这样。”他停顿了一下,又自我解嘲地笑道:“真不知道我有什么好靠拢的,论资历。我在东北军最高才当过连长;论学识,我连陆军小学都没念过;论实力,97军就算冠绝群雄,也不过几万人。难道他们是想让我跟委员长求请,把张少帅放过来?”
程政委愣了愣,笑道:“嘿,你别说,还有这种可能。毕竟你现在也算是委员长的爱将了,说话比较有份量。”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这不过是我随口说笑罢了。第一,委员长是绝对不会释放张少帅的;第二么,那些东北军元老们未必就希望少帅复出。”
台海那边曾流传着一个笑话,说常凯申在1975年临终前还叮嘱大儿子尼古拉要看住张少帅,“切不可放虎归山”。从目前流出的资料来看,这个笑话似乎是真实的。而无论真假都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委员长是绝不会同意释放少帅的。在这种大的政治原则面前,郑胡子那点儿面子算个屁呀!
至于第二点,谁希望头上有个管着自己的“婆婆”呢?要说以前,张少帅还有钱有地盘,现在啥也没有,谁还愿意供着他?何况东北军这帮元老们也不是什么善茬,一个个自私贪婪,目光短浅,好好的东北军就是被他们败光的。
这些道理程政委不会不知道,所以他仔细思量一番之后就不得不承认“没有这种可能”,但具体是什么原因一时也想不透。事实上,别说他了,就算是八路军总部也是一头雾水。
要说以前,东北军对于中g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随便从东北军里面拎出来一个都有可能是地下党。但随着东北军渐渐分化,原来发展的地下党大多撤出,新发展的成员地位又不高,很多机密就接触不到了。
“算了,别为这件事情头痛了,总有一天会真相大白的。”郑卫国见程政委还在冥思苦想,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了两句。
程政委说:“那骑十团和53军来了怎么安排?”
郑卫国说:“这好办,骑十团仍回骑兵第四师,反正位置都已经腾出来了。至于王照堃团长,可以兼一个副师长。”
程政委摇头说:“这恐怕不妥,因为骑兵第十一团团长徐明山已经兼任副师长了。总不能让每个团长都兼任副师长吧?而且这样一来,骑四师参谋长刘钟林就没法工作了。”
参谋长虽然地位不高,但名义还是上级。要是下属两个团长都兼任副师长的话,那连名义上的领导都不是了。一旦有什么任务,参谋长还要先向团长请示,就真成大笑话了。
郑卫国尴尬地笑了笑,说:“呃,是我考虑不周。那就先这样吧,希望王团长不会有什么想法。”
论排名,骑十团团长王照堃在骑十一团团长徐明山之前,现在徐团长升为副师长,王团长却原地踏步,确实是有些不公平。不过这件事情并非有人刻意打压,而是骑十团长期未能归建所至,相信王团长也能够理解。
程政委摆摆手说:“这点儿委屈算什么。那53军呢?他们应该还有一万多人吧?这可不好处理。”
郑卫国沉吟片刻,说:“53军北上肯定有军政部的手令。所以我想军委会很快会有新的命令给我们。”
程政委一时没想明白,疑惑道:“你的意思是?”
正说着,周参谋长突然快步走来,笑道:“意思是司令的位子又要往上挪一挪了。”说着有些兴奋地递来一份电报。
郑、程两人忙接过看了起来,只见电文中批示,由97军、53军以及冀中地方部队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一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郑卫国、副总司令万福麟、参谋长李良荣、政训处长康泽、参谋处长廖耀湘。电文落款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常。电文中还通报了一个消息,政训处长康泽将兼任河北省党部主任。
程政委见郑卫国当上了集团军总司令,心头一喜,然而待看到康泽两个字之后,喜悦迅速被愤怒所替代。他两眼死死盯着这俩这儿。恨不得喷出火来。为什么这般仇视呢?这就不得不提一提康泽的情况了。
康泽这个人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是有名的大特务(虽然他自己并不承认),黄埔三期毕业,曾任别动队总队长,还是复兴社(即蓝衣社)、三青团的创始人之一。在国民党内部地位极高。与戴笠合称“康戴二公”。
当时任何人要见常凯申都必须先在侍从室登记。然后由侍从室向常凯申报告。常想见才见,不想见就不见。但“康戴二公”则例外,他们见常不受限制。随时可见,就是常凯申和宋小妹在一起时,他二人也可以闯入(呃,真的可以么?)。
在国共内战时期,康泽指挥别动队镇压左翼力量最为得力,以“民尽匪尽”的方试消除“赤患”,双手沾满了gc党人和无辜百姓的鲜血,据说直接被杀害的人口竟有数百万之多。太祖曾经说过:“毁灭瑞金(zhōng yāng苏区首府,这里代指zhōng yāng苏区)的两个主凶,一是常凯申,再是康泽。农民对于康泽是不能饶恕的!”
可想而知,对于这样一个人的到来,程政委肯定不会表示欢迎。特别是一想到那些牺牲在别动队屠刀下的战友和同志,心里就跟刀割一样。
而且常凯申一口气扔下三块大石头,甚至有可能是四块(因为中g对万福麟并不信任),分明就是来抢班夺权的。这种摘桃子的行为让他更加愤怒。旧仇未灭,又添新恨!
郑卫国心里倒很坦然,因为他知道迟早会这么一天。你看现在97军已经发展到好几万人马,还有了冀中这么大一块地盘。是个人都会眼馋,常凯申要是再不动手就有违常理了。
真正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三个人选。李良荣是黄埔一期,兰封会战时还是46师师长。廖耀湘虽然只是黄埔六期,但赴法国留学之后水涨船高,现任200师少将参谋长,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康泽就更不用说了,常凯申的十三太保之一,并且还是当时公认的常凯申接班人。常凯申派谁不好,为什么非要把这三个天子门生派来?
这个疑惑一直到解放后才从军委会的档案中找到了答案。据说当时常凯申也非常为难,曾为此绞尽脑汁。为什么为难呢?
第一,所派人员的级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比如说胡宗南、关麟征、宋希濂等人已经身居要职,不可能调到华北去,否则形同发配,必然会导致他们心生不满。级别太低的话也不行,比如说普通的黄埔四期生,没有名气,就算到了华北也镇不住场面。
第二,不能太亲也不能太疏远。像俞济时,那是委员长的亲外甥。桂永清,何应钦的侄女婿。这些人怎么好放到敌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七大妈八大姨打上门来可怎么收场?太疏远当然也不行,要是派去的人跟常凯申不是一条心,那派过去也没什么用。
第三,不能靠左不能亲g。这一点很好理解,万一被人家拉过去怎么办?
当然,还有第四点,那就是必须得有点儿本事。要是派几个无能饭桶过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话,让委员长把脸往哪儿搁?
一番冥思苦想之后,李良荣最先光荣入选。李良荣因为在兰封会战中先后丢失国防工事和渡口,被剥夺了军职,改为侍从参谋,正是戴罪立功的时候。
别看他是一个败军之将,但其实很有能力(**金门战斗的真正功臣),够忠心(吃了败仗还能呆在侍从室可见一斑)。更妙的是,李良荣曾经过中g走的很近,后来又分道扬镳。这样的人在委员长看来是不可能再反水的,事实上也是如此。
康泽入选则跟他“委员长继承人”的身份有关。本来从各方面情况来看,康泽的“太子爷”身份已经渐渐明朗,但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常凯申的亲儿子尼古拉回来了。
尼古拉这些年一直在苏联当人质,还曾在报上撰文骂过常凯申,但毕竟是血脉亲情。康泽再讨常凯申欢心,也是干儿子。在这场夺嫡之争中,康泽很快就败下阵来,而且是一败涂地。为了彻底将对手打垮,尼古拉又巧妙地举荐康泽到华北去工作,认为那里复杂的斗争环境需要这样一位干才。
常凯申很快就照准了,一来康泽在对付g党方面确实很厉害,有利于限制华北g党的发展;二来也是为了保护康泽,免得被尼古拉派人干掉。虽然是干儿子,但多少也有亲情不是?
第三个人选廖耀湘同学则完全是因为李良荣的要求。本来常凯申只打算派两个人过来,一文一武,刚好可以钳制郑卫国和万福麟,又不会引来太多的反感。如果郑卫国和万福麟不合的话,他们还可以借机生事,甚至掌握部队。
但李良荣表示一个空头参谋长根本起不了作用,所以必须得派一个能干的参谋处长过去。结果有人就举荐了孙立人和廖耀湘。孙立人当时是部队主官(主官和参谋是两个套路),又跟委员长不太亲近,脾气还点儿大,所以李良荣最终选择了廖同学。
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这三个人是来定了。现在皖南事变尚未爆发,中g方面不可能跟公然与炮党撕破脸皮,郑卫国就是想推掉这个任命都不行。
程政委长叹一声,懊恼地说:“我就知道这个蒋该死没安好心,没想到他竟然,咳,真是大意了。”
郑卫国安慰道:“兵来将当,水来土淹,有些事情不用太过担心。毕竟部队在我们手上不是?”
程政委说:“那53军呢?要不把他们拦截在根据地以外?”
ps:非常感谢052123和jiangr所投的月票,谢谢你们在最后时刻选择本书,这是对本书和山人的肯定和支持。同时热烈庆祝书友120910160042492和屡败屡战分别成为本书的第十二和第十三位弟子。呃,凑齐了十三门徒么?其实我更希望是八百罗汉,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