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淡然的小日子过得很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正是唐寅的《李端端乞诗图》。
受央视《国家宝藏》的影响,他上辈子还特意去过南京博物院,这幅《李端端乞诗图》就在其中,唐寅的名声又大,他可是好好看了又看。
但眼前这幅图,他无法分辨真伪。
毕竟年代相差了几百年,自己想捡漏可是想疯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贾环自嘲地笑了笑,便准备离开。
离开之前,不由得再次瞄了一眼,这幅画确实很不错,不管了,买回去养养眼也好,过个几百年,也是古董不是?
当下转身回去,问掌柜的道:“那幅图多少钱?”
掌柜的一抬眼,是一个小屁孩,但衣着不俗,也有几分贵气。便客气道:“七两银子。”
贾环算了一下,平白得的两本书,也将近七两银子了,就买了吧。
当下付了银子,掌柜地欢天喜地地把画卷收好,交于贾环,贾环便兴冲冲地要离开。
门口,一落魄文人走了进来。
掌柜的不耐烦地说道:“李运,你怎得又来了?你那幅画我不收!”
那个李运说道:“掌柜的,我这画可是传下来的,您再瞧瞧,好几丈长呢!”
掌柜的被气笑了:“你当卖布呢?还好几丈长?不收!”
贾环看着这个李运,问道:“什么画,打开看看!”
掌柜地说道:“小公子,画是不错的,看着也有些年头,但我劝你一句,别买。”
李运很是不满:“掌柜的,你不买就算了,别挡着别人啊!”
掌柜的缩了回去:“得!李运,我就看着,你这画能不能卖出去!”
李运打开自己的画匣子,拿出一幅画,徐徐展开后,贾环不由得暗自抽冷气,自己是什么狗屎运,这正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
怎么会没人识货?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央视在介绍的时候,好像说过中间几百年的下落不明,清初的时候才再次收入宫廷。
贾环问道:“你这画,多少钱?”
李运看着贾环说道:“你手里的画多少钱?”
贾环乐了:“这也能比?我这幅七两银子!”
李运说道:“那我这画要十两!”
贾环当下也不还价:“成交!”
就是赝品,贾环也认了。
当下银钱交割清楚,贾环背着两个画匣回去了。
回去之后,贾环带着《李端端图》去找贾府的清客们了。元修山也在,还有好几个其他的清客。
看着贾环兴冲冲的模样,元修山不由得很是好奇:“三公子拿的是什么,让我们也看一下。”
贾环便把画递了上去。
元修山打开,徐徐展开,边看边点头:“不错,不错,摹得很是不错!”
贾环有点傻眼,这话是什么意思,还真的是赝品啊。
这也正常,要是在大街上,他都能买到正品,那才是奇了怪了。
元修山把画递给旁边一个人:“赵兄也来看一下。”
这个人贾环也认得,叫赵星宇,擅长围棋。
赵星宇打开画之后,也是频频点头:“摹得确实不错,足以乱真了,哈哈哈。”
看来是仿作无疑了。几个人鉴赏完之后,便把画还给了贾环。
贾环闷闷然不乐,回到房内,把画收起来。今天花了大把的银子,得了两幅赝品。
心下不甘,当下拿着另一幅《千里江山图卷卷》,又去了外书房。
看着贾环去而复还,元修山笑道:“三公子这是又拿来了什么?”
贾环把画打开,元修山看着这幅画,不住点头:“不错,意境不错!”
然后徐徐展开,更是满意:“赵兄,你也来看看,三公子这幅画,像是真的。”
贾环有些期待,要是这幅画是真的,那可就太值了!
赵星宇也看了半晌,说道:“不像仿作。”
其余几个清客也都凑了过来,看了半天,纷纷表示,不是仿作。
元修山叹道:“可惜啊,没什么名气。”
贾环开心的把画收起来,说道:“意境不错就好。”
元修山点点头,说道:“三公子说的极是。”
贾环抱着画,开开心心地走了。
一副假的,一副可能是真的,贾环已经很开心了。
回到房内,贾环开始认真研读时文。
时文就是八股文,又称制艺。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科举考试,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而所谓的股,也有对偶的意思。
这在后世被各种鄙视的八股,现在也是贾环的敲门砖,他必须要认真研习。
首先就是破题。
破题破得好,可以顶一半的文章。
贾环便闭门不出,认真看书。
中间也尝试从四书中随机断句破题,但始终不得要领。
有些破题他自己都看不下去,这就是没有师傅领进门的难处了。
合上书,贾环有些丧气,破题这一关都过不去,还想着科考呢?
但转念又一想,自己的四书还没能通读,现在是着急了一些。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贾府中像是没有贾环这个人物一般。
忽然一日,府中有些乱糟糟的,赵姨娘回来了,进门就对着看书的儿子说道:“今儿可算是有个热闹了。”
贾环很是好奇:“娘,哪来的热闹?”
赵姨娘兴冲冲地说道:“这不,咱们家有个穷亲戚,来打秋风了。”
“哪家亲戚啊?”
“好像姓刘,又好像姓王?应该是王刘氏了,琏二奶奶赏了她二十两银子,欢天喜地地去了。”
“现在府里的小丫头都在议论,这刘姥姥,对了,就叫刘姥姥,真是粗鄙得很,偏偏又不自知,上门来打秋风,也没个眼力价……”
然后又絮絮叨叨了一番,贾环则想到,既然刘姥姥上门了,那贾宝玉看来已经把袭人给收了房了。
贾环这才发现,自己也闭门读书读了很久了,中间好像有两个新年了吧?
四书已经是通读,连带着集注也都算背了下来。五经么,他选了《春秋》作为本经,《春秋》字数多,学起来甚是费力,因此选的人不是很多。
这正是唐寅的《李端端乞诗图》。
受央视《国家宝藏》的影响,他上辈子还特意去过南京博物院,这幅《李端端乞诗图》就在其中,唐寅的名声又大,他可是好好看了又看。
但眼前这幅图,他无法分辨真伪。
毕竟年代相差了几百年,自己想捡漏可是想疯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贾环自嘲地笑了笑,便准备离开。
离开之前,不由得再次瞄了一眼,这幅画确实很不错,不管了,买回去养养眼也好,过个几百年,也是古董不是?
当下转身回去,问掌柜的道:“那幅图多少钱?”
掌柜的一抬眼,是一个小屁孩,但衣着不俗,也有几分贵气。便客气道:“七两银子。”
贾环算了一下,平白得的两本书,也将近七两银子了,就买了吧。
当下付了银子,掌柜地欢天喜地地把画卷收好,交于贾环,贾环便兴冲冲地要离开。
门口,一落魄文人走了进来。
掌柜的不耐烦地说道:“李运,你怎得又来了?你那幅画我不收!”
那个李运说道:“掌柜的,我这画可是传下来的,您再瞧瞧,好几丈长呢!”
掌柜的被气笑了:“你当卖布呢?还好几丈长?不收!”
贾环看着这个李运,问道:“什么画,打开看看!”
掌柜地说道:“小公子,画是不错的,看着也有些年头,但我劝你一句,别买。”
李运很是不满:“掌柜的,你不买就算了,别挡着别人啊!”
掌柜的缩了回去:“得!李运,我就看着,你这画能不能卖出去!”
李运打开自己的画匣子,拿出一幅画,徐徐展开后,贾环不由得暗自抽冷气,自己是什么狗屎运,这正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
怎么会没人识货?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央视在介绍的时候,好像说过中间几百年的下落不明,清初的时候才再次收入宫廷。
贾环问道:“你这画,多少钱?”
李运看着贾环说道:“你手里的画多少钱?”
贾环乐了:“这也能比?我这幅七两银子!”
李运说道:“那我这画要十两!”
贾环当下也不还价:“成交!”
就是赝品,贾环也认了。
当下银钱交割清楚,贾环背着两个画匣回去了。
回去之后,贾环带着《李端端图》去找贾府的清客们了。元修山也在,还有好几个其他的清客。
看着贾环兴冲冲的模样,元修山不由得很是好奇:“三公子拿的是什么,让我们也看一下。”
贾环便把画递了上去。
元修山打开,徐徐展开,边看边点头:“不错,不错,摹得很是不错!”
贾环有点傻眼,这话是什么意思,还真的是赝品啊。
这也正常,要是在大街上,他都能买到正品,那才是奇了怪了。
元修山把画递给旁边一个人:“赵兄也来看一下。”
这个人贾环也认得,叫赵星宇,擅长围棋。
赵星宇打开画之后,也是频频点头:“摹得确实不错,足以乱真了,哈哈哈。”
看来是仿作无疑了。几个人鉴赏完之后,便把画还给了贾环。
贾环闷闷然不乐,回到房内,把画收起来。今天花了大把的银子,得了两幅赝品。
心下不甘,当下拿着另一幅《千里江山图卷卷》,又去了外书房。
看着贾环去而复还,元修山笑道:“三公子这是又拿来了什么?”
贾环把画打开,元修山看着这幅画,不住点头:“不错,意境不错!”
然后徐徐展开,更是满意:“赵兄,你也来看看,三公子这幅画,像是真的。”
贾环有些期待,要是这幅画是真的,那可就太值了!
赵星宇也看了半晌,说道:“不像仿作。”
其余几个清客也都凑了过来,看了半天,纷纷表示,不是仿作。
元修山叹道:“可惜啊,没什么名气。”
贾环开心的把画收起来,说道:“意境不错就好。”
元修山点点头,说道:“三公子说的极是。”
贾环抱着画,开开心心地走了。
一副假的,一副可能是真的,贾环已经很开心了。
回到房内,贾环开始认真研读时文。
时文就是八股文,又称制艺。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科举考试,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而所谓的股,也有对偶的意思。
这在后世被各种鄙视的八股,现在也是贾环的敲门砖,他必须要认真研习。
首先就是破题。
破题破得好,可以顶一半的文章。
贾环便闭门不出,认真看书。
中间也尝试从四书中随机断句破题,但始终不得要领。
有些破题他自己都看不下去,这就是没有师傅领进门的难处了。
合上书,贾环有些丧气,破题这一关都过不去,还想着科考呢?
但转念又一想,自己的四书还没能通读,现在是着急了一些。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贾府中像是没有贾环这个人物一般。
忽然一日,府中有些乱糟糟的,赵姨娘回来了,进门就对着看书的儿子说道:“今儿可算是有个热闹了。”
贾环很是好奇:“娘,哪来的热闹?”
赵姨娘兴冲冲地说道:“这不,咱们家有个穷亲戚,来打秋风了。”
“哪家亲戚啊?”
“好像姓刘,又好像姓王?应该是王刘氏了,琏二奶奶赏了她二十两银子,欢天喜地地去了。”
“现在府里的小丫头都在议论,这刘姥姥,对了,就叫刘姥姥,真是粗鄙得很,偏偏又不自知,上门来打秋风,也没个眼力价……”
然后又絮絮叨叨了一番,贾环则想到,既然刘姥姥上门了,那贾宝玉看来已经把袭人给收了房了。
贾环这才发现,自己也闭门读书读了很久了,中间好像有两个新年了吧?
四书已经是通读,连带着集注也都算背了下来。五经么,他选了《春秋》作为本经,《春秋》字数多,学起来甚是费力,因此选的人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