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 京中的局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之前被高滔滔管束的很严,他身边伺候宫女不是年龄大,就是长得不好看。
于是这个年纪尚青的皇帝陛下就此产生了极其强烈的逆反心理。
这也就为赵煦的英年早逝埋线了伏笔,可这个时候,谁又会管这件事,谁又敢管这件事,即便是胆大的蔡道看见,也只当是看戏。
在蔡道的观念中,皇帝宠爱什么样的妃子,一夜几次狼,那都是他自己的家事。如果他就此而英年早逝的话,反倒是能够帮助他把持朝政。
在吕大防被贬出京后,范纯仁却被致仕还家了。
赵煦这么做的原因有三,
一是范仲淹大大的名气实在是太大。
其实,大宋朝目前为止,有五个实力和名气最大的家族,二吕和二韩,以及范家。
二是相对于其他保守派的官员来说,赵煦也明白,范纯仁的罪相对较小。在元佑年的时候,他就任丞相之前和之后,都还说过几次关于新法的公道话。比如,劝说司马光不要那么急促的废除免役法。
而第三、范家是苏州人,也不牵扯置换土地的问题。
苏颂却被出人预料的贬到了长安府就任知府,以及永兴军路,相比于之前的孙觉和韩缜,他的官职中只是少了一个永兴军路安抚使。这个官职其实说不上是贬谪,可是,相对于大宋朝的政治生态来说,只要是出京的官员,都算是贬谪,何况,他之前还坐上了正相的位置。
六部的主官也已经尘埃落定了,礼部和吏部的尚书分别是李清臣和曾肇,而刑部尚书曾布,兵部尚书就蔡道他爹蔡卞,
而户部尚书却是范纯仁的弟弟范纯礼。剩下的工部尚书,出人意料的给了沈括。这两个人选都是曾肇向赵煦举荐的,还是范仲淹的名气太大,赵煦不得用他的儿子,而沈括确实也是最适合担任工部尚书的人选,这一点赵煦自己也十分清楚。可赵煦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两个人选也是出自蔡道的口中。
是他向曾肇建议的。
不过,赵煦也并没有亏待蔡京,他就任了一个非六部,可权利却一点都不小的官职——御史中丞。他之后的工作一点也不轻,就是要清查在元丰末年和元佑这几年,参与到倒卖国库中粮食的这个惊天的大案子。
光是皇城司在查探过京畿地区之后,得到的情报就已经让赵煦怒火滔天了。所以,他亲自给蔡京吓了一条命令,就是要严查全国范围内各个州府县倒卖粮食的实际情况。
即便是杀不了,杀不完,赵煦发誓也要将这些硕鼠们废禁终身。何况,一旦破案,赵煦就有理由抄了这些贪官们的家财,弥补一下这八年来一直只出不进的内库和国库。
其实,按照蔡道的保守估计,一旦这个大案查实的话,一点都不亚于嘉庆帝查抄和珅所得的钱财。
虽说,囿于祖制,赵煦杀不得任何不是反叛的文官,可是,如此大规模的贪污案件,他又怎么会轻饶了这些大宋的蛀虫呢?
不过,蔡道对于这个任命和蔡京是否能够胜任并不是太看好。
要知道,历史上的蔡京本就不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他这个人好吃、贪财,和文彦博一样厚自奉养。这个伯父是否能够经受的住那些贪官污吏们糖衣炮弹的侵蚀,谁也无法现在就立刻断言。
枢密使还是韩忠彦的,而很多年老却经验丰富的老将都被招入汴梁城,就任副枢密使一职。原则上,以后除了正职的枢密使以外,文官就不再担任枢密使了。
不过,赵煦进一步加强了兵部的实权。蔡卞能够当上这官职,还是他当初当延安府知府的时候,做得不赖,这才力压蔡京,担任了兵部尚书。
地方上,在接受了蔡道的建议之后,赵煦也并没有采取熙宁、元丰和元佑年间那样一刀切的方法。
北方的那几路都用上了不同派别的官员担任转运使。
这还是蔡道的一句话,打动了包括赵煦在内所有的变法派大臣。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是的,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
就像之前,如果蔡道没有诱惑宋神宗实施那个藏富于民计划,如果七色领组织没有在暗中实施蔡道制定的硕鼠计划。即便元丰八年和元佑开始的几年,中原大地接连遇到了规模比较大的自然遭害,可文彦博和吕公著根本就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用着宋神宗、王安石和蔡确一起聚敛起来的粮食和巨大的财富,就足够弥补亏空了。
如果,当初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用对比方法,将保守派和变法派分配到不同的路治理地方的话,就会立刻扒开那些伪君子们的丑恶嘴脸。
于是,先是王岩叟、刘安世这两个朔党的重要成员先后就任了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两路的转运使。
淮南两路相对与北方其他各路来说,已经是膏腴之地,而且,这个时候,淮河还没有经受过黄河大规模的侵袭,水患并不是太严重。
所以,治理这两路地方难度并不是很大。
范纯仁的四弟范纯粹就任京西南路,这里就相当于后世的南阳、襄阳和十堰市周边等地,同淮南等地的情况大体相同。
而北方剩余的各路则全部给变法派和中间派中层官员占据。
比如,秦观、陈师道和李廌都先后顶替了张叔夜、宗泽和蔡玄原来的位置,一方面,可以学习那三位高才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可以辅佐苏颂治理好永兴军路,为整个西北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
其实,朝中的有识之士都明白,宋夏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和平的可能,除非是其中的一方彻底被打服、称臣,这才能够迎来短暂的和平。
至于西夏国,蔡道却并不像其他穿越者那样,非得把它给灭掉。
说起来,大宋国和西夏国是绝对的仇敌,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西夏国却一直都是大宋的一道屏障。
如果不是西夏人挡着,辽国又管束不到黄河以西,漠北的游牧民族没有了任何的阻碍,肯定会加快南侵的步伐。大宋国就不得不直接面对鞑靼人骑兵和弓箭的威胁了。
后来,要不是西夏国一直阻碍着蒙古人统一中原的脚步,金国在中原的统治早就被覆灭了。
蔡道的那个堂兄蔡玄也被调任到了成都府路,他是当初孙觉老爷子手底下官职生得最快的。即便张叔夜和宗泽如今也只是一地知州而已。
不过,蔡玄这次去这么富庶的地方任职,也是带着任务去的。(未完待续)
之前被高滔滔管束的很严,他身边伺候宫女不是年龄大,就是长得不好看。
于是这个年纪尚青的皇帝陛下就此产生了极其强烈的逆反心理。
这也就为赵煦的英年早逝埋线了伏笔,可这个时候,谁又会管这件事,谁又敢管这件事,即便是胆大的蔡道看见,也只当是看戏。
在蔡道的观念中,皇帝宠爱什么样的妃子,一夜几次狼,那都是他自己的家事。如果他就此而英年早逝的话,反倒是能够帮助他把持朝政。
在吕大防被贬出京后,范纯仁却被致仕还家了。
赵煦这么做的原因有三,
一是范仲淹大大的名气实在是太大。
其实,大宋朝目前为止,有五个实力和名气最大的家族,二吕和二韩,以及范家。
二是相对于其他保守派的官员来说,赵煦也明白,范纯仁的罪相对较小。在元佑年的时候,他就任丞相之前和之后,都还说过几次关于新法的公道话。比如,劝说司马光不要那么急促的废除免役法。
而第三、范家是苏州人,也不牵扯置换土地的问题。
苏颂却被出人预料的贬到了长安府就任知府,以及永兴军路,相比于之前的孙觉和韩缜,他的官职中只是少了一个永兴军路安抚使。这个官职其实说不上是贬谪,可是,相对于大宋朝的政治生态来说,只要是出京的官员,都算是贬谪,何况,他之前还坐上了正相的位置。
六部的主官也已经尘埃落定了,礼部和吏部的尚书分别是李清臣和曾肇,而刑部尚书曾布,兵部尚书就蔡道他爹蔡卞,
而户部尚书却是范纯仁的弟弟范纯礼。剩下的工部尚书,出人意料的给了沈括。这两个人选都是曾肇向赵煦举荐的,还是范仲淹的名气太大,赵煦不得用他的儿子,而沈括确实也是最适合担任工部尚书的人选,这一点赵煦自己也十分清楚。可赵煦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两个人选也是出自蔡道的口中。
是他向曾肇建议的。
不过,赵煦也并没有亏待蔡京,他就任了一个非六部,可权利却一点都不小的官职——御史中丞。他之后的工作一点也不轻,就是要清查在元丰末年和元佑这几年,参与到倒卖国库中粮食的这个惊天的大案子。
光是皇城司在查探过京畿地区之后,得到的情报就已经让赵煦怒火滔天了。所以,他亲自给蔡京吓了一条命令,就是要严查全国范围内各个州府县倒卖粮食的实际情况。
即便是杀不了,杀不完,赵煦发誓也要将这些硕鼠们废禁终身。何况,一旦破案,赵煦就有理由抄了这些贪官们的家财,弥补一下这八年来一直只出不进的内库和国库。
其实,按照蔡道的保守估计,一旦这个大案查实的话,一点都不亚于嘉庆帝查抄和珅所得的钱财。
虽说,囿于祖制,赵煦杀不得任何不是反叛的文官,可是,如此大规模的贪污案件,他又怎么会轻饶了这些大宋的蛀虫呢?
不过,蔡道对于这个任命和蔡京是否能够胜任并不是太看好。
要知道,历史上的蔡京本就不是一个清廉的官员,他这个人好吃、贪财,和文彦博一样厚自奉养。这个伯父是否能够经受的住那些贪官污吏们糖衣炮弹的侵蚀,谁也无法现在就立刻断言。
枢密使还是韩忠彦的,而很多年老却经验丰富的老将都被招入汴梁城,就任副枢密使一职。原则上,以后除了正职的枢密使以外,文官就不再担任枢密使了。
不过,赵煦进一步加强了兵部的实权。蔡卞能够当上这官职,还是他当初当延安府知府的时候,做得不赖,这才力压蔡京,担任了兵部尚书。
地方上,在接受了蔡道的建议之后,赵煦也并没有采取熙宁、元丰和元佑年间那样一刀切的方法。
北方的那几路都用上了不同派别的官员担任转运使。
这还是蔡道的一句话,打动了包括赵煦在内所有的变法派大臣。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是的,就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句话。
就像之前,如果蔡道没有诱惑宋神宗实施那个藏富于民计划,如果七色领组织没有在暗中实施蔡道制定的硕鼠计划。即便元丰八年和元佑开始的几年,中原大地接连遇到了规模比较大的自然遭害,可文彦博和吕公著根本就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用着宋神宗、王安石和蔡确一起聚敛起来的粮食和巨大的财富,就足够弥补亏空了。
如果,当初王安石变法的时候,用对比方法,将保守派和变法派分配到不同的路治理地方的话,就会立刻扒开那些伪君子们的丑恶嘴脸。
于是,先是王岩叟、刘安世这两个朔党的重要成员先后就任了淮南西路和淮南东路,两路的转运使。
淮南两路相对与北方其他各路来说,已经是膏腴之地,而且,这个时候,淮河还没有经受过黄河大规模的侵袭,水患并不是太严重。
所以,治理这两路地方难度并不是很大。
范纯仁的四弟范纯粹就任京西南路,这里就相当于后世的南阳、襄阳和十堰市周边等地,同淮南等地的情况大体相同。
而北方剩余的各路则全部给变法派和中间派中层官员占据。
比如,秦观、陈师道和李廌都先后顶替了张叔夜、宗泽和蔡玄原来的位置,一方面,可以学习那三位高才的先进经验,一方面可以辅佐苏颂治理好永兴军路,为整个西北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
其实,朝中的有识之士都明白,宋夏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和平的可能,除非是其中的一方彻底被打服、称臣,这才能够迎来短暂的和平。
至于西夏国,蔡道却并不像其他穿越者那样,非得把它给灭掉。
说起来,大宋国和西夏国是绝对的仇敌,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西夏国却一直都是大宋的一道屏障。
如果不是西夏人挡着,辽国又管束不到黄河以西,漠北的游牧民族没有了任何的阻碍,肯定会加快南侵的步伐。大宋国就不得不直接面对鞑靼人骑兵和弓箭的威胁了。
后来,要不是西夏国一直阻碍着蒙古人统一中原的脚步,金国在中原的统治早就被覆灭了。
蔡道的那个堂兄蔡玄也被调任到了成都府路,他是当初孙觉老爷子手底下官职生得最快的。即便张叔夜和宗泽如今也只是一地知州而已。
不过,蔡玄这次去这么富庶的地方任职,也是带着任务去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