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第188章 :东柏堂心腹议密事(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高王的话听起来似乎是不无道理,只是臣还不甚明白,高王殿下的道理,难道是说任其西寇欲取欲求,我等只需坐观其变?”济北王元徽看看御座上的皇帝元善见便盯着高欢发问了。
这话听起来就是是专门挑刺的,高欢都懒得理他。但是侯景听到这话却心头一惊。虽然忍住了没说话,但是忍不住下意识地看了看大丞相高欢。这对他来说是事涉切身,他不能不在乎。
皇帝元善见好像根本没听出来济北王元徽的话其实是有意挑衅,也跟着以很不解的语气问道,“请高王明示,难道真的坐观其变吗?孤也和济北王一样有此担忧。”
这时高澄方才微转过身来,抬起头盯着御座上的皇帝元善见。从皇帝身后的林兴仁看起来,这个大将军这样盯着皇帝,丝毫无敬畏之心,甚至还带着不屑,也太出格失礼了。
皇帝元善见就好像根本没察觉到一样,很温和地向高澄询问道,“大将军又有何高见?”
高澄看了一眼父亲高欢,在一瞬间父子之间交换了一个意见。高澄回道,“臣澄回禀主上,西寇既来,自然是要引兵迎战,不会任其妄为。”
高澄答得草草,在他心里要用兵是自然的,但这不是随口一说的轻率事,他也觉得没必要在此刻把心里想的应战策略对皇帝元善见全部托出,况且还有元徽在这儿。在他心里这都不是该和他们说的事。元善见和元微只需要知道必定是要迎战的就足够了。
皇帝元善见倒是没再多问,看看高欢又看看高澄,满面依赖之色,“社稷全托付高王和大将军了。”
高欢、高澄父子以礼相对,唯唯而应。
济北王元徽却瞟着高欢、高澄父子,不阴不阳地道,“主上以社稷之重相托付,想必大将军也不会怠慢。只是死的死,贬的贬,能用的,能让大将军青眼有加的人,不知还有谁在?”
元徽不敢直指高欢,就又向着高澄来了。言外之意还是说高澄一心要惩贪治赎其实就是搅乱了邺城的朝纲,为了给自己立威而有意做作,真到事情来了连个可用之人都没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还是讥讽上次潼关之战时高澄损兵折将之大败。
皇帝元善见听了这话倒还没什么,他心里也确实为社稷忧虑。但是立于元善见身后的林兴仁把头深深低了下去,肩头微动。他恨高澄至极,听到济北王元徽这样的话,他心里极其痛快,竟然在这样关键时候都忍不住地暗笑起来。
他忘了,眼前昭台殿内的人哪一个不是精明老到,何况他又站在这样一个显眼的位置。恐怕只有他自己不知道他已落入别人眼中罢了。
侯景看了一眼高欢。
高欢面无表情地盯着眼前虚空之处,完全不能知道大丞相心里在想什么,而元徽说的话他根本连听都不屑一听。
“大将军……”皇帝元善见听了济北王元徽的话也看着高澄,显然关心这个问题,但最终欲言又止。
高澄看一眼立于他对面的侯景,向皇帝元善见回道,“主上不必担忧,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侵社稷、乱君心者,视其所安,便知其心无社稷,又岂能靠此等人忠心保社稷?”
这里面虽没有直指元徽,但其中的意思一针见血,真把元徽噎得说不上话来。
这时侯景看准时机,上前数步向皇帝元善见跪下请道,“臣侯景愿为陛下保社稷,为高王和大将军效微劳。”
皇帝元善见点头微笑道,“甚好,甚好……”他一边笑一边看看高欢,又看看高澄。似乎是等着高氏父子来做决定。
侯景也转过身目中殷切地看着高氏父子。非常希望他们能当即表示自己的态度。
高欢和高澄却谁都没说话。
出了宫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元徽自然不会与高氏父子一处。后面侯景却特意追上来,急切道,“高王,阿勒泰求高王救命矣。”说着便是一揖到底。
这话说的是夸张了点,就算宇文泰尽占河南之地,能不能守得住也不一定。何况还没到那一步。
高欢亲手把侯景搀起来,“万景何必如此,有话慢慢说。”说着他看了一眼儿子高澄。
高澄会意,也劝道,“濮阳公,宇文黑獭来不了那么快,公何以惧怕到如此?何况郡公骁勇善战,宇文黑獭也未必是你的对手。河南是公苦心经营之地,必有根基在,宇文黑獭想还旧都暂安奉也不是容易的事吧?”说着他极留意地看了一眼侯景,别有意味地道,“何况宇文黑獭与郡公旧日情意相笃,就算他来了,以郡公和他的情意,凡事总好谈妥。”
侯景被高澄这话吓得一身冷汗,急忙推托道,“大将军此言差矣。若说我与宇文黑獭有旧,又岂能及得上大将军与其约为兄弟?在潼关,他连大将军的面子都不给,又岂能给我留面子。这也不是留面子的事,他若是真的夺了旧都,再趁势占了虎牢要地,大将军就不怕后患无穷吗?”
侯景无所不用其极地刺激高澄。洛阳是大魏旧都,宗庙陵寝所在之地,若是真的落入西魏手中,谁是大魏正统便一目了然。虎牢关更是天下至险之关隘,如果真的落入宇文泰之手,说邺城从此岌岌可危,社稷几至于倾覆,也不是危言耸听。
高澄微笑道,“有郡公在,社稷何忧之有,吾又何忧之有?”
侯景揖道,“阿勒泰只知听从高王和大将军调遣。若说有幸保社稷,也是高王和大将军成全。”他是半点责任不肯担的。
天黑透了,夜渐渐深了。大将军府的内宅里,世子妃元仲华一直徘徊在庭院中的女贞树下。春日夜晚如醉,春风里带着寒冬过去后的欣慰和夏日将来的向往。元仲华嫌院子里人多吵闹,把奴婢都遣了出去。只有阿娈最知道世子妃的心事,一直守在院门口,替世子妃期盼着府门口等消息的奴婢回来禀报好消息。
可是这奴婢一去了就再无音信。眼看着夜深人静了,阿娈只得劝世子妃先安寝。元仲华怏怏进去,临进去时回眸一眼,隔着院墙看到不知是哪一处的一点灯火摇摇欲坠地在眼前闪过,此外就再也看不到亮光。忽然觉得偌大的大将军府比起从前来像是冷清了许多,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
阿娈看世子妃停在檐下的石阶上回眸张望,久久不肯进去,便劝道,“夫人还是先安寝吧,郎主一定是有要紧事,也说不定在东柏堂议政。”
元仲华没说话,阿娈的话转移了她的注意力。“东柏堂”,她在心里默念着这三个字,突然觉得,很久一段日子以来,她的夫君有半数以上时候都会宿于这个东柏堂而不回府。可是这又是从何时开始的事呢?
元仲华进了内寝坐下来,并不着急命人进来服侍,若有所思地问道,“阿娈,你有没有觉得世子在东柏堂的时候比在府里还要多?”她的心事没有瞒着阿娈的,所以心里想什么便问出来。
世子妃是思之所致才有此一问,但阿娈却被问得心里猛然一跳。世子妃后知后觉,恐怕世子在东柏堂置有外妇的事也只有世子妃不知道了。这话阿娈又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世子妃。若是说了会有什么后果?总这么瞒着世子妃也不妥当,等她发现尽人皆知只有她不知的时候岂不是更伤心?
关键不知道世子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世子自己是不是想要瞒着世子妃。世子并没有在府里避讳过提那个受宠的外妇,但也没亲口对世子妃提及过此人。
“你也觉得,是不是?”元仲华看阿娈不回答,又面色青红不定很为难的样子,还以为她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便直说。元仲华忽然想到上次在书斋里无意中听到高澄和崔季舒说的那些话,如今不管是兄长还是夫君都与她渐致疏远,更让她觉得惴惴难安。
“夫人……”阿娈心里也纠结得厉害,她原来一直是渤海王府的人,自从世子高澄娶了冯翊公主为嫡妃,她就一直是公主和驸马都尉的人。那时候元仲华只有五岁,她眼看着她长大到如今,和她共同经历了这其中的每一件事。
元仲华现在心里为什么烦恼她也都清楚,按理说她已经算是世子妃的心腹,应该把世子在东柏堂有外妇的事据实相告。
“你不用安慰我。”元仲华忽然看到身侧坐榻边放置的玉笛,伸手便拾了起来。自从上次那支玉笛被高澄摔坏了,后来他又送来这一支。元仲华将玉笛拿在手中一边用手指轻轻划过其细腻如脂的表面,一边仔细瞧。“你出去吧,我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
阿娈只得把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想说的话又硬压了下去,然后告退而出。等到阿娈走到门口,又听到元仲华吩咐了一句,“谁都别进来,让我一个人呆一会儿。”
东柏堂木兰坊布置精巧的寝居中,舞姬元玉仪原本沉睡正酣,但不知为什么她忽然从梦中醒来。躺在榻上一动不动,只是睁开了眼睛,寝帐中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她仔细聆听外面的声音。
外面原来也是没有声音的,元玉仪耐心地仔细辨别、搜寻,果然不一会儿功夫听到了屋门打开又关上的响声,细碎又刻意放轻了的脚步声。脚步声停到了她的床榻前又静止了。元玉仪还是一动不动地躺着,她知道寝帐外面的人不是高澄,只是奴婢而已。她能辨别出他的脚步声与别人不同。
她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他了。大将军在太傅府中受杖的事轰动邺城朝堂,何况这事和济北王元徽不能说是一点关系没有,她自然也能知道。只是大将军只命一个随身仆役来传送消息,说在府中养伤,恐怕要有好些日子不能来看她了。
只是送了消息而已,还是轻描淡写,既不多说事由,也看不出来对她的安抚和担心。元玉仪心里也是知道的,世子能让人来送消息已经是难得了,总算是心里还想着她。她只是他的外妇,没名没份,如果他真的把她丢开一旁不理不睬,她的下场连他的妾室都比不上。
“娘子。”隔着飞鸟纹的寝帐,奴婢低声唤道。
元玉仪还是不说话也不动。
“娘子,大将军来了。”寝帐外面奴婢接着低声道。
元玉仪没有立刻起身,但是下意识地用手指绞紧了被子,心里狂跳起来。她尽量让声音显得平稳地问道,“大将军进来了吗?”她的声音和身体都颤抖起来,既便她已经在尽力掩饰。
寝帐毫无征兆地被奴婢掀起半面,那奴婢在榻前又低声回道,“大将军在温室,并没有进来。不只大将军,还有陈元康将军和侍郎崔季舒、吏部郎崔暹、郎中杨愔。”
“知道了,”原本已经半撑起身子的元玉仪又躺了回去,觉得自己失于急切了,重新闭上眼睛,吩咐道,“代我回禀大将军,就说我受了风寒,不能服侍,请大将军见谅。”
奴婢放下寝帐,答应着去了。其实奴婢心里明白,大将军显然是来议事的,只为了找个清净又说话不必顾忌的地方。大将军从进来就没有问过娘子一句,所以她也并没有照着元玉仪的吩咐去回禀。奴婢心里非常明白,大将军议政的时候无论何人,侍卫奴仆,都是不许接近的。
温室比起鸣鹤堂来说布置显得简洁很多。鸣鹤堂是大将军的书斋,相对私密,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温室则更公事化,没有鸣鹤堂那么精巧别致,但更适合谈论枯燥的政事。
温室本来就比鸣鹤堂小,这时这么多人在里面,就略显得拥挤了些。高澄吩咐人关门闭户,里面的人逐一就坐,外面自然是没有人敢接近的,里面的人个个距离相近,但是围拢而坐一时安静得却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高王的话听起来似乎是不无道理,只是臣还不甚明白,高王殿下的道理,难道是说任其西寇欲取欲求,我等只需坐观其变?”济北王元徽看看御座上的皇帝元善见便盯着高欢发问了。
这话听起来就是是专门挑刺的,高欢都懒得理他。但是侯景听到这话却心头一惊。虽然忍住了没说话,但是忍不住下意识地看了看大丞相高欢。这对他来说是事涉切身,他不能不在乎。
皇帝元善见好像根本没听出来济北王元徽的话其实是有意挑衅,也跟着以很不解的语气问道,“请高王明示,难道真的坐观其变吗?孤也和济北王一样有此担忧。”
这时高澄方才微转过身来,抬起头盯着御座上的皇帝元善见。从皇帝身后的林兴仁看起来,这个大将军这样盯着皇帝,丝毫无敬畏之心,甚至还带着不屑,也太出格失礼了。
皇帝元善见就好像根本没察觉到一样,很温和地向高澄询问道,“大将军又有何高见?”
高澄看了一眼父亲高欢,在一瞬间父子之间交换了一个意见。高澄回道,“臣澄回禀主上,西寇既来,自然是要引兵迎战,不会任其妄为。”
高澄答得草草,在他心里要用兵是自然的,但这不是随口一说的轻率事,他也觉得没必要在此刻把心里想的应战策略对皇帝元善见全部托出,况且还有元徽在这儿。在他心里这都不是该和他们说的事。元善见和元微只需要知道必定是要迎战的就足够了。
皇帝元善见倒是没再多问,看看高欢又看看高澄,满面依赖之色,“社稷全托付高王和大将军了。”
高欢、高澄父子以礼相对,唯唯而应。
济北王元徽却瞟着高欢、高澄父子,不阴不阳地道,“主上以社稷之重相托付,想必大将军也不会怠慢。只是死的死,贬的贬,能用的,能让大将军青眼有加的人,不知还有谁在?”
元徽不敢直指高欢,就又向着高澄来了。言外之意还是说高澄一心要惩贪治赎其实就是搅乱了邺城的朝纲,为了给自己立威而有意做作,真到事情来了连个可用之人都没有。更深一层的意思还是讥讽上次潼关之战时高澄损兵折将之大败。
皇帝元善见听了这话倒还没什么,他心里也确实为社稷忧虑。但是立于元善见身后的林兴仁把头深深低了下去,肩头微动。他恨高澄至极,听到济北王元徽这样的话,他心里极其痛快,竟然在这样关键时候都忍不住地暗笑起来。
他忘了,眼前昭台殿内的人哪一个不是精明老到,何况他又站在这样一个显眼的位置。恐怕只有他自己不知道他已落入别人眼中罢了。
侯景看了一眼高欢。
高欢面无表情地盯着眼前虚空之处,完全不能知道大丞相心里在想什么,而元徽说的话他根本连听都不屑一听。
“大将军……”皇帝元善见听了济北王元徽的话也看着高澄,显然关心这个问题,但最终欲言又止。
高澄看一眼立于他对面的侯景,向皇帝元善见回道,“主上不必担忧,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侵社稷、乱君心者,视其所安,便知其心无社稷,又岂能靠此等人忠心保社稷?”
这里面虽没有直指元徽,但其中的意思一针见血,真把元徽噎得说不上话来。
这时侯景看准时机,上前数步向皇帝元善见跪下请道,“臣侯景愿为陛下保社稷,为高王和大将军效微劳。”
皇帝元善见点头微笑道,“甚好,甚好……”他一边笑一边看看高欢,又看看高澄。似乎是等着高氏父子来做决定。
侯景也转过身目中殷切地看着高氏父子。非常希望他们能当即表示自己的态度。
高欢和高澄却谁都没说话。
出了宫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元徽自然不会与高氏父子一处。后面侯景却特意追上来,急切道,“高王,阿勒泰求高王救命矣。”说着便是一揖到底。
这话说的是夸张了点,就算宇文泰尽占河南之地,能不能守得住也不一定。何况还没到那一步。
高欢亲手把侯景搀起来,“万景何必如此,有话慢慢说。”说着他看了一眼儿子高澄。
高澄会意,也劝道,“濮阳公,宇文黑獭来不了那么快,公何以惧怕到如此?何况郡公骁勇善战,宇文黑獭也未必是你的对手。河南是公苦心经营之地,必有根基在,宇文黑獭想还旧都暂安奉也不是容易的事吧?”说着他极留意地看了一眼侯景,别有意味地道,“何况宇文黑獭与郡公旧日情意相笃,就算他来了,以郡公和他的情意,凡事总好谈妥。”
侯景被高澄这话吓得一身冷汗,急忙推托道,“大将军此言差矣。若说我与宇文黑獭有旧,又岂能及得上大将军与其约为兄弟?在潼关,他连大将军的面子都不给,又岂能给我留面子。这也不是留面子的事,他若是真的夺了旧都,再趁势占了虎牢要地,大将军就不怕后患无穷吗?”
侯景无所不用其极地刺激高澄。洛阳是大魏旧都,宗庙陵寝所在之地,若是真的落入西魏手中,谁是大魏正统便一目了然。虎牢关更是天下至险之关隘,如果真的落入宇文泰之手,说邺城从此岌岌可危,社稷几至于倾覆,也不是危言耸听。
高澄微笑道,“有郡公在,社稷何忧之有,吾又何忧之有?”
侯景揖道,“阿勒泰只知听从高王和大将军调遣。若说有幸保社稷,也是高王和大将军成全。”他是半点责任不肯担的。
天黑透了,夜渐渐深了。大将军府的内宅里,世子妃元仲华一直徘徊在庭院中的女贞树下。春日夜晚如醉,春风里带着寒冬过去后的欣慰和夏日将来的向往。元仲华嫌院子里人多吵闹,把奴婢都遣了出去。只有阿娈最知道世子妃的心事,一直守在院门口,替世子妃期盼着府门口等消息的奴婢回来禀报好消息。
可是这奴婢一去了就再无音信。眼看着夜深人静了,阿娈只得劝世子妃先安寝。元仲华怏怏进去,临进去时回眸一眼,隔着院墙看到不知是哪一处的一点灯火摇摇欲坠地在眼前闪过,此外就再也看不到亮光。忽然觉得偌大的大将军府比起从前来像是冷清了许多,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
阿娈看世子妃停在檐下的石阶上回眸张望,久久不肯进去,便劝道,“夫人还是先安寝吧,郎主一定是有要紧事,也说不定在东柏堂议政。”
元仲华没说话,阿娈的话转移了她的注意力。“东柏堂”,她在心里默念着这三个字,突然觉得,很久一段日子以来,她的夫君有半数以上时候都会宿于这个东柏堂而不回府。可是这又是从何时开始的事呢?
元仲华进了内寝坐下来,并不着急命人进来服侍,若有所思地问道,“阿娈,你有没有觉得世子在东柏堂的时候比在府里还要多?”她的心事没有瞒着阿娈的,所以心里想什么便问出来。
世子妃是思之所致才有此一问,但阿娈却被问得心里猛然一跳。世子妃后知后觉,恐怕世子在东柏堂置有外妇的事也只有世子妃不知道了。这话阿娈又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世子妃。若是说了会有什么后果?总这么瞒着世子妃也不妥当,等她发现尽人皆知只有她不知的时候岂不是更伤心?
关键不知道世子是什么意思,不知道世子自己是不是想要瞒着世子妃。世子并没有在府里避讳过提那个受宠的外妇,但也没亲口对世子妃提及过此人。
“你也觉得,是不是?”元仲华看阿娈不回答,又面色青红不定很为难的样子,还以为她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便直说。元仲华忽然想到上次在书斋里无意中听到高澄和崔季舒说的那些话,如今不管是兄长还是夫君都与她渐致疏远,更让她觉得惴惴难安。
“夫人……”阿娈心里也纠结得厉害,她原来一直是渤海王府的人,自从世子高澄娶了冯翊公主为嫡妃,她就一直是公主和驸马都尉的人。那时候元仲华只有五岁,她眼看着她长大到如今,和她共同经历了这其中的每一件事。
元仲华现在心里为什么烦恼她也都清楚,按理说她已经算是世子妃的心腹,应该把世子在东柏堂有外妇的事据实相告。
“你不用安慰我。”元仲华忽然看到身侧坐榻边放置的玉笛,伸手便拾了起来。自从上次那支玉笛被高澄摔坏了,后来他又送来这一支。元仲华将玉笛拿在手中一边用手指轻轻划过其细腻如脂的表面,一边仔细瞧。“你出去吧,我想一个人安静一会儿。”
阿娈只得把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想说的话又硬压了下去,然后告退而出。等到阿娈走到门口,又听到元仲华吩咐了一句,“谁都别进来,让我一个人呆一会儿。”
东柏堂木兰坊布置精巧的寝居中,舞姬元玉仪原本沉睡正酣,但不知为什么她忽然从梦中醒来。躺在榻上一动不动,只是睁开了眼睛,寝帐中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她仔细聆听外面的声音。
外面原来也是没有声音的,元玉仪耐心地仔细辨别、搜寻,果然不一会儿功夫听到了屋门打开又关上的响声,细碎又刻意放轻了的脚步声。脚步声停到了她的床榻前又静止了。元玉仪还是一动不动地躺着,她知道寝帐外面的人不是高澄,只是奴婢而已。她能辨别出他的脚步声与别人不同。
她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他了。大将军在太傅府中受杖的事轰动邺城朝堂,何况这事和济北王元徽不能说是一点关系没有,她自然也能知道。只是大将军只命一个随身仆役来传送消息,说在府中养伤,恐怕要有好些日子不能来看她了。
只是送了消息而已,还是轻描淡写,既不多说事由,也看不出来对她的安抚和担心。元玉仪心里也是知道的,世子能让人来送消息已经是难得了,总算是心里还想着她。她只是他的外妇,没名没份,如果他真的把她丢开一旁不理不睬,她的下场连他的妾室都比不上。
“娘子。”隔着飞鸟纹的寝帐,奴婢低声唤道。
元玉仪还是不说话也不动。
“娘子,大将军来了。”寝帐外面奴婢接着低声道。
元玉仪没有立刻起身,但是下意识地用手指绞紧了被子,心里狂跳起来。她尽量让声音显得平稳地问道,“大将军进来了吗?”她的声音和身体都颤抖起来,既便她已经在尽力掩饰。
寝帐毫无征兆地被奴婢掀起半面,那奴婢在榻前又低声回道,“大将军在温室,并没有进来。不只大将军,还有陈元康将军和侍郎崔季舒、吏部郎崔暹、郎中杨愔。”
“知道了,”原本已经半撑起身子的元玉仪又躺了回去,觉得自己失于急切了,重新闭上眼睛,吩咐道,“代我回禀大将军,就说我受了风寒,不能服侍,请大将军见谅。”
奴婢放下寝帐,答应着去了。其实奴婢心里明白,大将军显然是来议事的,只为了找个清净又说话不必顾忌的地方。大将军从进来就没有问过娘子一句,所以她也并没有照着元玉仪的吩咐去回禀。奴婢心里非常明白,大将军议政的时候无论何人,侍卫奴仆,都是不许接近的。
温室比起鸣鹤堂来说布置显得简洁很多。鸣鹤堂是大将军的书斋,相对私密,不是一般人能进得去的。温室则更公事化,没有鸣鹤堂那么精巧别致,但更适合谈论枯燥的政事。
温室本来就比鸣鹤堂小,这时这么多人在里面,就略显得拥挤了些。高澄吩咐人关门闭户,里面的人逐一就坐,外面自然是没有人敢接近的,里面的人个个距离相近,但是围拢而坐一时安静得却连一点声音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