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初展手脚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清城中学的学习开始了,紧张而活泼,穆珍虽然初来时遭遇到一些小挫折,但是那些阴霾过后,竟是一片阳光,穆珍心里开朗多了。
因为是毕业班,学习时间相对紧张些,学校规定每两个周休息一天半,中间不休息的周末仅周六下午不上课,方便同学们回家带些日常用品。对于穆珍来说,他更注重在学校的日子,家中的繁杂事务,多少影响他的学习,所以他对于学校安排的作息,依然觉得回家太勤,他心中也暗暗制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在许多老师的眼中,看好的是学生入学时的成绩,穆珍的成绩在老师眼中并不算多么优秀,所以也没有引起老师们过多的关注,班里最受人关注的有两位男生,一位是名叫田小松,据说入学成绩是全校第一名,另一位叫张伟,为了升中专,考上高中没有上,重新复读要再续中专缘,自然学习很轻松,几乎是每门功课都能在班级领先。穆珍在这里并未受到师生的重视,他来这里之前,早已将老师的重视与否抛到脑后,他唯一保留的就是好好读书,读好书,再也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
穆珍的语文老师姓陈,名勇,是位师范大学的高材生,学校成立高中部时的语文教师,高中部并入三中时,因夫人在学校后勤上班,留了下来。从他的课堂教学中,穆珍感受到他学识的渊博,很多引经据典的地方,随口就来,有时还能成段成章地当堂背诵出来,让所有的同学都很敬佩。
周五的作文课上,他给班里出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我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填上所写的内容,这标题自然让大家脑洞大开,可以联想静物,可以填写动物,只要与我有关的生活、场景、人物、事件,都可以写。
穆珍看到这个题目时,立即想到刘超钢,然后在我的后面加上了同学两字,在文中为了避免对号入座,他稍做了修改,时间提到上学年的事,人物换了个名字,文章从新生入学那天写起,通过初识的某些事件,表现出对这位新同学的明显反感,然后掉转笔锋,在随后的交往中,从这位同学身上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点与长处,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后来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穆珍原来的作文一般掌握在作文本的三页为限,这篇有感而发的作文,让他扬扬洒洒写了七个页码,一千五百来字,一气呵成。穆珍只是采用了叙事的写法,用事来展示人,他并未多想,只是觉得身边的人与身边的事,顺手撵来,正如他刚刚从课本上读到陆游的诗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样,写起来得心应手。
陈老师批改穆珍的这篇作文时,在办公室里禁不住念出声来,让办公室的老师们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特别是二班的语文课谢老师很感兴趣地问道:“你这是又读到哪篇好文,让你能读出声来?”
“噢,文章言词虽不精美,但却写出真情实感,并且环环相扣,事件写得很完整真实,如在眼前一样!”陈老师抬起头看了看坐在对面说话的谢老师回复。
“看来这学生的作文还有一定的功底,不然也不会写出这么好的作文。他叫啥名?”谢老师问道。
“穆珍,是从乡村联中考上来的。”陈老师补充了一句。
“穆珍,我认识他父亲,他父亲也是老师,原来我们曾经共事过,前两天我还见到他,他还问起我教不教他儿子呢?”谢老师肯定地说。
“难怪,看来这学生读了不少书,一些词用得很独到,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看来这学生的作文原来应当也写得不错。”陈老师对穆珍的作文大加肯定。
“老师的孩子,用功读书的多些,但是能够真正读出名堂来的还真不多,我看这孩子倒是有些前途!”坐在角落里的四班班主任彭老师说道。
陈老师笑了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的悟性高,方能成大才!”
正是有了前面的褒奖,在第一次作文点评课堂上,陈老师将穆珍的这篇文章拿来当范文来读,一边读一边加着评语,读到精妙处,还不时的流露出欣喜之色。读完后,陈老师补充道:“文章写了一千多字,但是没有重复冗长的感觉,这篇文章,我为什么拿来给大家读,一是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很有生活气息。二是语句通顺,叙事流畅,清晰。最重要的是第三点,此文先写了对同学的误解,并由此产生了反感,转而因为同学的优秀表现,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这种写作手法正是我们刚刚讲过的《白杨礼赞》所用过的,欲扬先抑,并且用得恰到好处。”
这篇作文不仅让全班同学记住了穆珍的名字,也让年级教师知道了这个名字,对于穆珍来说,却未感到丝毫异常,自离开谷城一中的那些日子里,不止一次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那些成绩,最后却在别人的诬蔑中变得一文不值。出走的夜晚,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也只能代表着一个方面,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这些大道理,也许对于同龄的孩子们没有过多的理解,但是对于经历了那次挫折后的穆珍,还有什么不能理解呢?
一篇作文带来的影响稍稍平息下来,一周后班里迎来数学单元测试。
“你还别说,前些日子你表扬过的穆珍,数学学得也不差,这是入学来的第一次单元测试,他竟然得了满分!”张景瑞老师对教语文的陈老师说道。
“班里几个满分的?”陈老师抬头问道。
“一共两个,另一个就是考上高中,今年想考中专的张伟,这样的单元测试对于他们留级的来说,应当不是什么难事,这些题至少去年都考过,只是他们不注重积累,如果注重积累,应当都能考个满分,不注重积累不说,甚至是去年做错的或是不会的,今年一样做不对,你说他们不努力吧,也说不上,只是努力不到地方,不知往哪里使劲一样,这就是学好学孬的差别,好的学生知道如何学,怎么学,往哪里使劲,差的学生,好像是无头的苍蝇一样,只知摇头晃膀子地在那里死记硬背,到头来不知背的啥东西,这就是差距。”张老师有点感慨地说。
“确实是这样,很多学生对我讲的欲扬先抑可能还只是一知半解,而穆珍这样的学生,写作文就能用上,并且文章写得还有声有色,不得不说彼此间的差距有时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差距。”陈老师也认可张老师的观点。
“入学时考第一的田小松,这次考的也不差,只是他错的竟然是一个关键的公式用错了,也不知这学生怎么这么粗心,还是根本就没有掌握。”张老师有点惋惜地说。
“田小松,听初二代他课的老师说,这孩子天资聪明,但是自尊心很强,听说一旦受了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所以得多关注他才是,我这学期打算往杂志社推荐几篇学生的作文,目前正在暗自观察筛选中,同时还想加强培养,并成立一个文学社,你看可以不?”一直以来,陈老师都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去年他代的高中一年级,虽然招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并不高,可是就在他的指导下,高中部成立的文学社团,仅在《语文报》上就发表学生的作文两篇,再加上其他的杂志报纸,总计发了五篇稿件,不仅让文学社团的整体写作水平有大幅提高,而且还较好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这在全校老师大会上,是受过校长提名表扬过的。这些事张老师很清楚,对于陈老师提出这个建议与想法,张老师虽然觉得这是初中毕业班,学习任务较高一年级紧张,但是也不便拒绝这样的想法,于是点了点头说:“这是好事情,利用课余时间,做件有意义的事情,总比坐那里死学要好得多!”
“好,成立文学社团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小荷初露文学社’。”陈老师将早已做好的打算讲了出来。
“不仅是名字起好了,估计你将组成人员也选得差不多了!”张老师觉得陈老师既然提出来,一定已经是胸有成竹的事情。
“人员初定五名,目前定了三位,穆珍、田小松、张伟,你看还有推荐人选吗?”陈老师看着张老师问道。
“我哪里有,我只是定位于大家的理性认识上,对于感性认识接触得少,你慧眼识英才,这点学校还真的没有人与你相比。”张老师的夸赞让陈老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你看,太过奖了,我也只是按照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而付出我应有努力而已,在你面前显得班门弄斧了。”说完笑了起来。
这句话也将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逗乐了,跟着笑起来。
“你们班成立文学社,我也选派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不反对吧!”谢老师插话道。
“当然不反对,只要是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都可以推荐,在下是来者不拒,俯首甘为儒子牛!”陈老师毫不客气,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点是他在毕业那年的毕业论文中就提到的,并且一直在教学中应用着,让很多经他培养的学生获益匪浅。
当天的语文课上,陈老师的开场白:“大家听说过文学社团吗?所谓的文学社团就是以文学为纽带成立的一个小团队,这个小团队旨在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全面提升成员的写作水平,为将来的文学创作储备力量,我打算以我们班愿意参加的同学为基础,成立‘小荷初露文学社’,有愿意参加的同学可以自愿到张伟同学那里报个名,但是报名后,要每周除了课堂布置的作文外,还要多写上至少一篇课堂外的作文上交给我,讲堂外的作文可以不限标题,不限篇幅,不限内容,多交不限!”
陈老师成立“小荷初露文学社”的事很快在初三年级传开了,除了初三一班五名同学报了名外,其余班级还有四名同学也报了名,有谁能想到,仅仅以培养学生爱好兴趣为目的,不收取分文,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社团在将来竟然出了两个机关文秘,两名记者,一位编辑,一位文学教授,一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许进、刘忠山、谭卫峰、高长青、穆珍、随志敏、田小松。
清城中学的学习开始了,紧张而活泼,穆珍虽然初来时遭遇到一些小挫折,但是那些阴霾过后,竟是一片阳光,穆珍心里开朗多了。
因为是毕业班,学习时间相对紧张些,学校规定每两个周休息一天半,中间不休息的周末仅周六下午不上课,方便同学们回家带些日常用品。对于穆珍来说,他更注重在学校的日子,家中的繁杂事务,多少影响他的学习,所以他对于学校安排的作息,依然觉得回家太勤,他心中也暗暗制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在许多老师的眼中,看好的是学生入学时的成绩,穆珍的成绩在老师眼中并不算多么优秀,所以也没有引起老师们过多的关注,班里最受人关注的有两位男生,一位是名叫田小松,据说入学成绩是全校第一名,另一位叫张伟,为了升中专,考上高中没有上,重新复读要再续中专缘,自然学习很轻松,几乎是每门功课都能在班级领先。穆珍在这里并未受到师生的重视,他来这里之前,早已将老师的重视与否抛到脑后,他唯一保留的就是好好读书,读好书,再也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
穆珍的语文老师姓陈,名勇,是位师范大学的高材生,学校成立高中部时的语文教师,高中部并入三中时,因夫人在学校后勤上班,留了下来。从他的课堂教学中,穆珍感受到他学识的渊博,很多引经据典的地方,随口就来,有时还能成段成章地当堂背诵出来,让所有的同学都很敬佩。
周五的作文课上,他给班里出的第一篇作文题目——我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填上所写的内容,这标题自然让大家脑洞大开,可以联想静物,可以填写动物,只要与我有关的生活、场景、人物、事件,都可以写。
穆珍看到这个题目时,立即想到刘超钢,然后在我的后面加上了同学两字,在文中为了避免对号入座,他稍做了修改,时间提到上学年的事,人物换了个名字,文章从新生入学那天写起,通过初识的某些事件,表现出对这位新同学的明显反感,然后掉转笔锋,在随后的交往中,从这位同学身上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优点与长处,值得自己学习的闪光点,后来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穆珍原来的作文一般掌握在作文本的三页为限,这篇有感而发的作文,让他扬扬洒洒写了七个页码,一千五百来字,一气呵成。穆珍只是采用了叙事的写法,用事来展示人,他并未多想,只是觉得身边的人与身边的事,顺手撵来,正如他刚刚从课本上读到陆游的诗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样,写起来得心应手。
陈老师批改穆珍的这篇作文时,在办公室里禁不住念出声来,让办公室的老师们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特别是二班的语文课谢老师很感兴趣地问道:“你这是又读到哪篇好文,让你能读出声来?”
“噢,文章言词虽不精美,但却写出真情实感,并且环环相扣,事件写得很完整真实,如在眼前一样!”陈老师抬起头看了看坐在对面说话的谢老师回复。
“看来这学生的作文还有一定的功底,不然也不会写出这么好的作文。他叫啥名?”谢老师问道。
“穆珍,是从乡村联中考上来的。”陈老师补充了一句。
“穆珍,我认识他父亲,他父亲也是老师,原来我们曾经共事过,前两天我还见到他,他还问起我教不教他儿子呢?”谢老师肯定地说。
“难怪,看来这学生读了不少书,一些词用得很独到,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看来这学生的作文原来应当也写得不错。”陈老师对穆珍的作文大加肯定。
“老师的孩子,用功读书的多些,但是能够真正读出名堂来的还真不多,我看这孩子倒是有些前途!”坐在角落里的四班班主任彭老师说道。
陈老师笑了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的悟性高,方能成大才!”
正是有了前面的褒奖,在第一次作文点评课堂上,陈老师将穆珍的这篇文章拿来当范文来读,一边读一边加着评语,读到精妙处,还不时的流露出欣喜之色。读完后,陈老师补充道:“文章写了一千多字,但是没有重复冗长的感觉,这篇文章,我为什么拿来给大家读,一是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很有生活气息。二是语句通顺,叙事流畅,清晰。最重要的是第三点,此文先写了对同学的误解,并由此产生了反感,转而因为同学的优秀表现,成为自己心目中的榜样,这种写作手法正是我们刚刚讲过的《白杨礼赞》所用过的,欲扬先抑,并且用得恰到好处。”
这篇作文不仅让全班同学记住了穆珍的名字,也让年级教师知道了这个名字,对于穆珍来说,却未感到丝毫异常,自离开谷城一中的那些日子里,不止一次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那些成绩,最后却在别人的诬蔑中变得一文不值。出走的夜晚,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也只能代表着一个方面,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这些大道理,也许对于同龄的孩子们没有过多的理解,但是对于经历了那次挫折后的穆珍,还有什么不能理解呢?
一篇作文带来的影响稍稍平息下来,一周后班里迎来数学单元测试。
“你还别说,前些日子你表扬过的穆珍,数学学得也不差,这是入学来的第一次单元测试,他竟然得了满分!”张景瑞老师对教语文的陈老师说道。
“班里几个满分的?”陈老师抬头问道。
“一共两个,另一个就是考上高中,今年想考中专的张伟,这样的单元测试对于他们留级的来说,应当不是什么难事,这些题至少去年都考过,只是他们不注重积累,如果注重积累,应当都能考个满分,不注重积累不说,甚至是去年做错的或是不会的,今年一样做不对,你说他们不努力吧,也说不上,只是努力不到地方,不知往哪里使劲一样,这就是学好学孬的差别,好的学生知道如何学,怎么学,往哪里使劲,差的学生,好像是无头的苍蝇一样,只知摇头晃膀子地在那里死记硬背,到头来不知背的啥东西,这就是差距。”张老师有点感慨地说。
“确实是这样,很多学生对我讲的欲扬先抑可能还只是一知半解,而穆珍这样的学生,写作文就能用上,并且文章写得还有声有色,不得不说彼此间的差距有时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差距。”陈老师也认可张老师的观点。
“入学时考第一的田小松,这次考的也不差,只是他错的竟然是一个关键的公式用错了,也不知这学生怎么这么粗心,还是根本就没有掌握。”张老师有点惋惜地说。
“田小松,听初二代他课的老师说,这孩子天资聪明,但是自尊心很强,听说一旦受了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所以得多关注他才是,我这学期打算往杂志社推荐几篇学生的作文,目前正在暗自观察筛选中,同时还想加强培养,并成立一个文学社,你看可以不?”一直以来,陈老师都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去年他代的高中一年级,虽然招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并不高,可是就在他的指导下,高中部成立的文学社团,仅在《语文报》上就发表学生的作文两篇,再加上其他的杂志报纸,总计发了五篇稿件,不仅让文学社团的整体写作水平有大幅提高,而且还较好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这在全校老师大会上,是受过校长提名表扬过的。这些事张老师很清楚,对于陈老师提出这个建议与想法,张老师虽然觉得这是初中毕业班,学习任务较高一年级紧张,但是也不便拒绝这样的想法,于是点了点头说:“这是好事情,利用课余时间,做件有意义的事情,总比坐那里死学要好得多!”
“好,成立文学社团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小荷初露文学社’。”陈老师将早已做好的打算讲了出来。
“不仅是名字起好了,估计你将组成人员也选得差不多了!”张老师觉得陈老师既然提出来,一定已经是胸有成竹的事情。
“人员初定五名,目前定了三位,穆珍、田小松、张伟,你看还有推荐人选吗?”陈老师看着张老师问道。
“我哪里有,我只是定位于大家的理性认识上,对于感性认识接触得少,你慧眼识英才,这点学校还真的没有人与你相比。”张老师的夸赞让陈老师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你看,太过奖了,我也只是按照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而付出我应有努力而已,在你面前显得班门弄斧了。”说完笑了起来。
这句话也将办公室的其他老师逗乐了,跟着笑起来。
“你们班成立文学社,我也选派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不反对吧!”谢老师插话道。
“当然不反对,只要是优秀的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都可以推荐,在下是来者不拒,俯首甘为儒子牛!”陈老师毫不客气,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点是他在毕业那年的毕业论文中就提到的,并且一直在教学中应用着,让很多经他培养的学生获益匪浅。
当天的语文课上,陈老师的开场白:“大家听说过文学社团吗?所谓的文学社团就是以文学为纽带成立的一个小团队,这个小团队旨在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全面提升成员的写作水平,为将来的文学创作储备力量,我打算以我们班愿意参加的同学为基础,成立‘小荷初露文学社’,有愿意参加的同学可以自愿到张伟同学那里报个名,但是报名后,要每周除了课堂布置的作文外,还要多写上至少一篇课堂外的作文上交给我,讲堂外的作文可以不限标题,不限篇幅,不限内容,多交不限!”
陈老师成立“小荷初露文学社”的事很快在初三年级传开了,除了初三一班五名同学报了名外,其余班级还有四名同学也报了名,有谁能想到,仅仅以培养学生爱好兴趣为目的,不收取分文,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社团在将来竟然出了两个机关文秘,两名记者,一位编辑,一位文学教授,一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名字分别是:许进、刘忠山、谭卫峰、高长青、穆珍、随志敏、田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