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气口,邦国之血脉!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秦子戈离开咸阳的时候,嬴政也迈开了自己盘整华夏的第一步。
天下战乱已久,嬴政不是不知道休民养息的道理。但此时帝国初立,任何不同于夏商周三代的改制眼下都是施行的最好时机。治国和治病是一个道理,初时病源在外,一刀切除虽痛但也只是一时之痛。若是等到病源进入体内,届时再想治病,就需先破身上好的地方,将坏处取走,再将之前被破开的地方缝合。如此行事不但要考虑治病的代价还要考虑动手的风险,当初扁鹊谏蔡桓公真是此理。
嬴政将盘整华夏的诸般改制与工程,分作六大项,并同时确认了领事大臣与臂膀人选。由左丞相李斯总揽全局,郎中令蒙毅总揽后援各方。
领命之后,王贲特意邀了马兴一起来到治粟内史府。二人所领事项都与郑国相关,一个总领道路整合,一个总领沟洫整合。皇帝给两人派定的臂膀大臣,却都是郑国。就实说,两位侯爵大将都没如何看重此等疏渠筑路事,在他们看来率领几万大军与几十万民力开道通水还不是戏耍一般。郑国闭着眼睛都能说清天下河渠,几条大路更不在话下,只要在地图上一圈,指明从哪到哪,两人便可以风风火火动手了。
可等二人到治内史府同郑国一说后,郑国却良久默然。
王贲见状急道:"老令你倒是说话呀,你指哪我打哪,这有何难?"
郑国闻言摇头笑道:"老夫何疑两将军也,老夫所虑者,此事至大,两将军,甚或皇帝陛下,却是太过操切了。"马兴大惑不解:"不就疏浚河渠开通道路么,究竟何难?"郑国道:"稳妥做去不难,太过操切便难。"
听了郑国的话,王贲依旧云山雾罩。习惯了军中服从命令、执行命令的王贲大手一挥索性道:"老令只说,此事该当如何着手?"
对于王贲这样的性格的人,郑国与他们打过不少交道。当年修建郑国渠的时候,参与的除了民夫外,亦有军卒。和这样的人处事,一边是一、二便是二,直来直去无需思量如何处事。
郑国摇头笑道:"此事你说我说,都无用,得向皇帝陛下说。"王贲道:"这有何难,我等即刻去皇城,老令些许准备便是。"
听王贲马兴说罢,嬴政立即召见了郑国。
尽管他也与王贲马兴一样,不知道郑国所说之难究竟在何处,也不明自己如何操切了。但嬴政相信,只要郑国这样的工程大师有异议,那就一定得听他说。后人只知刘邦知人善用,却不知嬴政也不差。若是嬴政不能知人善用,又何以在十年间完成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
嬴政吩咐蒙毅,在书房立起了一张特意标明河渠与道路的《天下郡县渠路图》,一则便利郑国说明,二则也向这位老令暗示他并非操切,对天下河渠道路还是有所揣摩的。
这便是嬴政,对臣下之言既要听,却也不无选择地囫囵吞之。
"人言河渠难。殊不知,开路更难。"见面后郑国说的这第一句话,便教嬴政惊讶。毕生治水的郑国,竟推崇分明简单得多的开路工程,实在不可思议。郑国却全没在意皇帝与王贲马兴的惊讶,侃侃道:"路为何物?民生之气口也,邦国之血脉也。山川阻隔穷乡僻壤,得一路而有生计。是故,自古以来就有愚公移山而求一路之说。天下百业,城邑乡野,得道路联结而通连周流。今秦一天下,河渠道路自该整治,此陛下之明也。然则,老臣敢问陛下之志:天下渠路,欲一体谋划还是欲零打碎敲?"
"何谓一体谋划?何谓零打碎敲?"嬴政有些不悦。
"一体谋划者,以天下道路河渠结网通连为宗旨,缜密勘查,先统出图样,而后再行施工也。零打碎敲者,目下之法也:陛下派两员大将,老臣指划一番,通连几条旧道。疏通几条旧渠而已。"
"老令明察!"嬴政听罢立即醒悟到其中差别,对郑国非议自己全不在意,"政不明者,如何方能渠路一体谋划?敢请老令拆解。"
"河渠道路之关联,自三代以来,经两大转折。"说着郑国手中的探水铁尺指上了蒙毅立起来的《天下郡县渠路图》,"三代井田制之时,渠路合一,路随渠走,这便是阡陌之制。春秋中期之前,天下只有先镐京、后洛阳,京畿一条王道不涉河渠而直通河外。谚云周道如矢,此之谓也。而其余道路,皆与田畴沟洫同一,只在封闭的田畴内相通,而不通外界。既占耕田,又不实用。
当年商君变法之所以要开阡陌,便是要破除渠路合一之封闭,为民众生计另开新路。自此以后,商旅大起战事多发,专门道路之需求日渐迫切,天下道路方才脱开河渠,真正成为以通行车马人众为宗旨的路。各国皆脱开原有河渠,纷纷修筑大道。就施工而言,道路修筑与河渠水事也分成了两家:道路属邦司空管辖,河渠属大田令管辖。施工两分,治业之术也自成两家。由此,渠路真正两分了。然则,由于列国分治所限,战国道路河渠虽已多开,然却有很大缺陷。"
"缺陷何在?"嬴政有些急。
"一则渠路冲突甚多,二则各自断裂。总归是,不成通连之网。"
"老令是说,要支干搭配,渠路互通,使天下渠路结成四通八达之网?"
"陛下天赋洞察,老臣感佩!"
"好!正要如此大成互通!"
"然则,如此互通成网,至少须得十年之期。"
"十年?"嬴政一皱眉立即转而笑道,"长了些,可也没办法。"
就在这时,王贲突然插话道:"老令勘查成图,大约得几许时日?"
"若说勘察地理,老夫可说成算在胸,只须查勘几处难点而已。"郑国思忖一番后不慌不忙道,"成图之难,在于互通成网之总构想。老夫愚钝:快,也得一年之期。"
"成图之后,快慢是否在施工?"王贲顾不得郑国的揶揄,直戳戳一问。
"是。然也得依着筑路开渠之法,不能修成废路废渠。"
"自当如此。"王贲一笑,转身一拱手高声道,"臣启陛下,老令图样但成,臣必全力以赴,不使耽搁!"
"臣亦如此!"马兴立即跟上了自己的老主将。
"莫急莫急,当心吃老令骂。"皇帝摇手制止了两位急吼吼的大将。
"陛下之意。老臣倒是迂腐了?"郑国呵呵笑了,"该快者也得快,老臣也不会总给千里马勒缰。一年之内,两位尽有一件大事可做。"
"愿闯将令!"王贲马兴赳赳齐声。
郑国不禁大笑起来:"好!老夫也法令一回:决通川防,疏通淤塞漕渠,此两事无涉通连,大可先期开工也。"
君臣四人一阵大笑平息,皇帝道:"老令勘察之事,王贲选出一千精锐骑士护卫,朕再配一辆驷马快车、两名太医,务使勘察顺畅。"
"是!臣再派出将军王陵,统领行军护卫事!"王贲极是利落。
"陛下,工程勘察而已,铺排太大了..."
"老令差矣!"皇帝摇了摇手,"天下初定,六国老世族已经有蠢动迹象。据顿弱报说,六国都城各有抗拒迁徙之预谋,一些老世族已经图谋远遁。当此之时,若有人欲图坏我大事,安知不会对老令心怀叵测?如此处置非政有意铺排,不得已也。"
"如此,老臣..."郑国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当年他作为韩国派去秦国弱秦的间谍,非但没有弱秦还让秦国八百里秦川成了鱼米之乡。后来秦国不费吹灰之力灭掉韩国,郑国不可谓没有功劳。韩国臣民中有此想法者不在少数,嬴政所说也并非杞人忧天。
就在秦子戈离开咸阳的时候,嬴政也迈开了自己盘整华夏的第一步。
天下战乱已久,嬴政不是不知道休民养息的道理。但此时帝国初立,任何不同于夏商周三代的改制眼下都是施行的最好时机。治国和治病是一个道理,初时病源在外,一刀切除虽痛但也只是一时之痛。若是等到病源进入体内,届时再想治病,就需先破身上好的地方,将坏处取走,再将之前被破开的地方缝合。如此行事不但要考虑治病的代价还要考虑动手的风险,当初扁鹊谏蔡桓公真是此理。
嬴政将盘整华夏的诸般改制与工程,分作六大项,并同时确认了领事大臣与臂膀人选。由左丞相李斯总揽全局,郎中令蒙毅总揽后援各方。
领命之后,王贲特意邀了马兴一起来到治粟内史府。二人所领事项都与郑国相关,一个总领道路整合,一个总领沟洫整合。皇帝给两人派定的臂膀大臣,却都是郑国。就实说,两位侯爵大将都没如何看重此等疏渠筑路事,在他们看来率领几万大军与几十万民力开道通水还不是戏耍一般。郑国闭着眼睛都能说清天下河渠,几条大路更不在话下,只要在地图上一圈,指明从哪到哪,两人便可以风风火火动手了。
可等二人到治内史府同郑国一说后,郑国却良久默然。
王贲见状急道:"老令你倒是说话呀,你指哪我打哪,这有何难?"
郑国闻言摇头笑道:"老夫何疑两将军也,老夫所虑者,此事至大,两将军,甚或皇帝陛下,却是太过操切了。"马兴大惑不解:"不就疏浚河渠开通道路么,究竟何难?"郑国道:"稳妥做去不难,太过操切便难。"
听了郑国的话,王贲依旧云山雾罩。习惯了军中服从命令、执行命令的王贲大手一挥索性道:"老令只说,此事该当如何着手?"
对于王贲这样的性格的人,郑国与他们打过不少交道。当年修建郑国渠的时候,参与的除了民夫外,亦有军卒。和这样的人处事,一边是一、二便是二,直来直去无需思量如何处事。
郑国摇头笑道:"此事你说我说,都无用,得向皇帝陛下说。"王贲道:"这有何难,我等即刻去皇城,老令些许准备便是。"
听王贲马兴说罢,嬴政立即召见了郑国。
尽管他也与王贲马兴一样,不知道郑国所说之难究竟在何处,也不明自己如何操切了。但嬴政相信,只要郑国这样的工程大师有异议,那就一定得听他说。后人只知刘邦知人善用,却不知嬴政也不差。若是嬴政不能知人善用,又何以在十年间完成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大业。
嬴政吩咐蒙毅,在书房立起了一张特意标明河渠与道路的《天下郡县渠路图》,一则便利郑国说明,二则也向这位老令暗示他并非操切,对天下河渠道路还是有所揣摩的。
这便是嬴政,对臣下之言既要听,却也不无选择地囫囵吞之。
"人言河渠难。殊不知,开路更难。"见面后郑国说的这第一句话,便教嬴政惊讶。毕生治水的郑国,竟推崇分明简单得多的开路工程,实在不可思议。郑国却全没在意皇帝与王贲马兴的惊讶,侃侃道:"路为何物?民生之气口也,邦国之血脉也。山川阻隔穷乡僻壤,得一路而有生计。是故,自古以来就有愚公移山而求一路之说。天下百业,城邑乡野,得道路联结而通连周流。今秦一天下,河渠道路自该整治,此陛下之明也。然则,老臣敢问陛下之志:天下渠路,欲一体谋划还是欲零打碎敲?"
"何谓一体谋划?何谓零打碎敲?"嬴政有些不悦。
"一体谋划者,以天下道路河渠结网通连为宗旨,缜密勘查,先统出图样,而后再行施工也。零打碎敲者,目下之法也:陛下派两员大将,老臣指划一番,通连几条旧道。疏通几条旧渠而已。"
"老令明察!"嬴政听罢立即醒悟到其中差别,对郑国非议自己全不在意,"政不明者,如何方能渠路一体谋划?敢请老令拆解。"
"河渠道路之关联,自三代以来,经两大转折。"说着郑国手中的探水铁尺指上了蒙毅立起来的《天下郡县渠路图》,"三代井田制之时,渠路合一,路随渠走,这便是阡陌之制。春秋中期之前,天下只有先镐京、后洛阳,京畿一条王道不涉河渠而直通河外。谚云周道如矢,此之谓也。而其余道路,皆与田畴沟洫同一,只在封闭的田畴内相通,而不通外界。既占耕田,又不实用。
当年商君变法之所以要开阡陌,便是要破除渠路合一之封闭,为民众生计另开新路。自此以后,商旅大起战事多发,专门道路之需求日渐迫切,天下道路方才脱开河渠,真正成为以通行车马人众为宗旨的路。各国皆脱开原有河渠,纷纷修筑大道。就施工而言,道路修筑与河渠水事也分成了两家:道路属邦司空管辖,河渠属大田令管辖。施工两分,治业之术也自成两家。由此,渠路真正两分了。然则,由于列国分治所限,战国道路河渠虽已多开,然却有很大缺陷。"
"缺陷何在?"嬴政有些急。
"一则渠路冲突甚多,二则各自断裂。总归是,不成通连之网。"
"老令是说,要支干搭配,渠路互通,使天下渠路结成四通八达之网?"
"陛下天赋洞察,老臣感佩!"
"好!正要如此大成互通!"
"然则,如此互通成网,至少须得十年之期。"
"十年?"嬴政一皱眉立即转而笑道,"长了些,可也没办法。"
就在这时,王贲突然插话道:"老令勘查成图,大约得几许时日?"
"若说勘察地理,老夫可说成算在胸,只须查勘几处难点而已。"郑国思忖一番后不慌不忙道,"成图之难,在于互通成网之总构想。老夫愚钝:快,也得一年之期。"
"成图之后,快慢是否在施工?"王贲顾不得郑国的揶揄,直戳戳一问。
"是。然也得依着筑路开渠之法,不能修成废路废渠。"
"自当如此。"王贲一笑,转身一拱手高声道,"臣启陛下,老令图样但成,臣必全力以赴,不使耽搁!"
"臣亦如此!"马兴立即跟上了自己的老主将。
"莫急莫急,当心吃老令骂。"皇帝摇手制止了两位急吼吼的大将。
"陛下之意。老臣倒是迂腐了?"郑国呵呵笑了,"该快者也得快,老臣也不会总给千里马勒缰。一年之内,两位尽有一件大事可做。"
"愿闯将令!"王贲马兴赳赳齐声。
郑国不禁大笑起来:"好!老夫也法令一回:决通川防,疏通淤塞漕渠,此两事无涉通连,大可先期开工也。"
君臣四人一阵大笑平息,皇帝道:"老令勘察之事,王贲选出一千精锐骑士护卫,朕再配一辆驷马快车、两名太医,务使勘察顺畅。"
"是!臣再派出将军王陵,统领行军护卫事!"王贲极是利落。
"陛下,工程勘察而已,铺排太大了..."
"老令差矣!"皇帝摇了摇手,"天下初定,六国老世族已经有蠢动迹象。据顿弱报说,六国都城各有抗拒迁徙之预谋,一些老世族已经图谋远遁。当此之时,若有人欲图坏我大事,安知不会对老令心怀叵测?如此处置非政有意铺排,不得已也。"
"如此,老臣..."郑国还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当年他作为韩国派去秦国弱秦的间谍,非但没有弱秦还让秦国八百里秦川成了鱼米之乡。后来秦国不费吹灰之力灭掉韩国,郑国不可谓没有功劳。韩国臣民中有此想法者不在少数,嬴政所说也并非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