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3.第503章 谁的军队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到伏龙芝提起政治委员,米哈伊尔顿时觉得有些尴尬,等伏龙芝又说了几句话走开后,他才向吴畏解释了起来。
北俄军队起源于波将金号事件后的水兵队,而当时事件发生的原因就是士兵自发反抗军官的剥削和压迫。
关于“自发”这个说法,吴畏是当面得到了乌里扬诺夫的肯定的。事实上俄共虽然的确在军队中发展自己的组织,但是当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影响士兵发动兵变的程度。
更何况当时乌里扬诺夫也在船上,船上不比路地,如果兵变失败,他可没有马车可以藏。
所以叶卡捷琳娜支持兵变并且清洗旧式军官后,按照吴畏的建议,在基层当中设立士兵委员会,充当士兵与军官之间沟通的桥梁,以避免重复旧式军队中的那种官兵矛盾。
本来按照吴畏的想法,这个士兵委员会应该是模仿美军士官长制度的。但是后来叶卡捷琳娜大批接受金水河战役后的俄国战俘后,这个制度就被执行得走了样。更糟糕的是,当时吴畏直接回北京了,没人对新组建的北俄军队进行指导。
没了吴屠夫,乌里扬诺夫也不能吃带毛猪,所以很自然的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继续执行这个制度。叶卡捷琳娜和斯托雷平当时千头万绪,也顾不上去关心部队的建军思路。事实上当时的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么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乌里扬诺夫等人的工作开展得非常成功,有了希望和理想的士兵们爆发了极强的战斗力,一路从西伯利亚打过乌拉尔山,并且在吴畏的指挥下在逆境中攻占叶卡捷琳堡,横扫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将俄国遇东边的工业重镇收入囊中,给北俄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吴畏虽然是陆军总司令,但是他的警卫工作是由自己的警卫营负责的,平时打交道的也都是各级军官,当然不可能注意到基层军队的制设情况。
后来随着北俄军队的扩张,士兵委员会制度也固定了下来,最强大的时候,几乎每个连队都有士兵委员会在活动。
但是很快这种现象就引起了其他政治力量的注意,事实上想不注意也不行,当时的士兵委员会并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全靠基层士兵们的推举产生。很容易混入各种目地的人员。然后不可避免的与军官们产生冲突,甚至影响到作战命令的传达。
北俄军队当中,俄共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像布隆施泰因、米哈伊尔、约瑟夫等高级将领都是俄共出身,因为布隆施泰因曾经是叶卡捷琳娜第一任警卫部队长官的原因,叶卡捷琳娜对俄共的军官也一直非常信任,布隆施泰因之后的第二任长官是约瑟夫,现在的长官叶戈罗夫等人都是布党成员,事实上这几任警卫长官对于保护叶卡捷琳娜也的确尽心尽力。叶卡捷琳娜被困乌拉尔山的时候,约瑟夫就曾经多次亲身参战,为了皇后的安全死战不退。
所以部队基层发生的异动还没有从正规渠道传递到总司令部的时候,布隆施泰因等领军在外的高级将领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尝试着自己解决。
其中米哈伊尔所在的近卫军团因为离权力中心最近,反应也最快,在乌里扬诺夫等人的支持下,约瑟夫迅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一面肃清士兵委员会中的害群之马,坚决打击来自基层的不合理要求,一面对士兵委员们展开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因为这种事情谁都没有干过,所以约瑟夫抽调了大量的俄共干部来进行这项工作,这些干部大多出身贫苦,又有在基层发动群众的经验,知道怎么和统治阶级打交道,所以工作成绩显著。很快这种方式就在全军推行了下去。
但是很快这种作法的另一个弊端就显露出来,因为培训工作大多数由布党主持,不可避免的在培训过程当中加入了大量俄共的宣传材料,直接后果就是三大军团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委员加入了俄共,尤其是乌里扬诺夫的多数派,使得布党的信徒迅速增加。
这种情况被谢苗等非俄共将领注意到后,很快反映到了最高层面,然后迅速加剧了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之间的矛盾。
斯托雷平要发展国力,就必须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人数量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附加成果,在这个时代,工业自动化的概念还没人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工业产品都要靠人堆,要发展工业,首先就得有工人。
俄工的基础就是工人阶级,斯托雷平的工作成效越显著,俄工可供开拓的土壤就越丰富。
这样说起来,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两个人的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问题在于,斯托雷平需要工人们来创造价值,让国库充盈。而俄工的目标是让工人阶级摆脱无产者的贫困,摆脱朝不保夕的日子。
斯托雷平算是新兴贵族,除了家里有一些田产外,主要靠在政府的工作获得收入,家族里也没什么人从事工商业,自然用不着相信资本的良心。他并不会反对让自己的国民生活得好一点。但是至少在目前来看,他必须依靠压榨国民来获得财政收入,来保证与南方政府的战斗不落下风。
斯托雷平面临的局面,乌里扬诺夫不但知道,也是支持的。但是显然两个人对于政府和人民之间财富的分配有一些分歧。斯托雷平虽然想不出“阵痛”这种说法,意思却差不多,希望工人们拿最少的一份,吃饱肚子就行了。
但是乌里扬诺夫则希望至少要让工人和他们的家人吃得起面包,最好还能吃点鸡蛋牛奶什么的。同时有略微体面的衣服和时间来进行日常活动。最好能控制工人的连续工作时间。
这个要求看起来不高,但是很显然要占用相当一部分资源,毕竟俄国的农业并不是那么发达,特别是北俄的土地,发展农业限制很大,要让人人有面包吃,那就得大量从国外进口主粮。
至于控制工人的工作时间,就更是让资本的良心们感到不安,那可都是钱啊。
本来双方就已经在经济领域斗得不可开交了,只不过双方高层都不想影响到独立战争,所以至少在表面上看,矛盾还没有激化。没想到焦头烂额的斯托雷平一转身发现俄共的手已经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伸进军队当中去了。
这一次斯托雷平就真不能忍了,要是军队都跟党走了,那他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所以立刻在叶卡捷琳娜面前提出了全部解散士兵委员会的建议。
北俄实行的是首相负责制,斯托雷平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因为军方将领并不向他效忠,所以这种涉及到军队的问题,必须由叶卡捷琳娜来裁决。
叶卡捷琳娜倒是还记得士兵委员会是吴畏提出来的,只不过她并不了解具体的执行方法,当然也不知道现在的士兵委员会已经回到了历史上的正轨当中,并不是吴畏最初建议的那样。所以下意识的就想否决。
好在她也知道斯托雷平不会无的放矢,于是亲自写信征求三大军团长的意见。
三位军团长的意见究竟是什么没人知道,但是很快陆海军都开始整顿士兵委员会的委员,规定委员们不能公开宣传党派思想,各党派不得在军队当中发展成员。同时有目地的减少布党成员在委员会中的数量。很显然在这件事情上,身为军团长的布隆施泰因和约瑟夫保持了对皇后的忠诚。
但是无论如何,布党的思想已经传播了出去,不可能只靠一道命令就能收回。鉴于已经提受各种政治主张的士兵和军官数量庞大,也不可能清除出部队去,所以各个军团都在想办法消除负面影响。
近卫军团采取的就是在团级单位组建士兵委员会的上级单位,统一领导士兵委员会的工作,这个新增加出来的位置就叫做“政治倾向调解委员会”,委员会中的成员被简称为政治委员或者政委。
听了米哈伊尔的解释,吴畏这才知道,伏龙芝口中的所谓“政委”并不是他从前熟悉的职责,反而是为了消除政治思想在士兵当中影响的职位。
他不了解现在俄军当中的情况,自然不好发表评论,向米哈伊尔问道:“那有什么问题吗?”
米哈伊尔迟疑了一下,低声说道:“大家都在争夺政委的位子。”
吴畏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虽然已经规定了“政委”的职责,但是有了士兵委员会的前车之鉴,显然各方都已经看出了政委在军队中可以发挥的影响力。说到底,政治委员们也是人,也都有自身的政治倾向,就算不公开宣传,潜移默化之下,效果就已经很可观了。
他沉吟了一下,问道:“皇后知道吗?”
米哈伊尔摊了摊手,“这我怎么知道?”然后他又补充道:“我估计她应该知道。”
“当然。”吴畏点了点头,叶卡捷琳娜的魅力值就算不是MAX也差得不远。在军队这种女性稀缺的地方,更是广大官兵心目中的女神,要说没人给他通风报信,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吴畏还想再问的时候,就看到阿列克谢陪着一个三十来岁官员模样的男人走了过来。
听到伏龙芝提起政治委员,米哈伊尔顿时觉得有些尴尬,等伏龙芝又说了几句话走开后,他才向吴畏解释了起来。
北俄军队起源于波将金号事件后的水兵队,而当时事件发生的原因就是士兵自发反抗军官的剥削和压迫。
关于“自发”这个说法,吴畏是当面得到了乌里扬诺夫的肯定的。事实上俄共虽然的确在军队中发展自己的组织,但是当时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影响士兵发动兵变的程度。
更何况当时乌里扬诺夫也在船上,船上不比路地,如果兵变失败,他可没有马车可以藏。
所以叶卡捷琳娜支持兵变并且清洗旧式军官后,按照吴畏的建议,在基层当中设立士兵委员会,充当士兵与军官之间沟通的桥梁,以避免重复旧式军队中的那种官兵矛盾。
本来按照吴畏的想法,这个士兵委员会应该是模仿美军士官长制度的。但是后来叶卡捷琳娜大批接受金水河战役后的俄国战俘后,这个制度就被执行得走了样。更糟糕的是,当时吴畏直接回北京了,没人对新组建的北俄军队进行指导。
没了吴屠夫,乌里扬诺夫也不能吃带毛猪,所以很自然的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继续执行这个制度。叶卡捷琳娜和斯托雷平当时千头万绪,也顾不上去关心部队的建军思路。事实上当时的他们也意识不到这么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乌里扬诺夫等人的工作开展得非常成功,有了希望和理想的士兵们爆发了极强的战斗力,一路从西伯利亚打过乌拉尔山,并且在吴畏的指挥下在逆境中攻占叶卡捷琳堡,横扫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将俄国遇东边的工业重镇收入囊中,给北俄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吴畏虽然是陆军总司令,但是他的警卫工作是由自己的警卫营负责的,平时打交道的也都是各级军官,当然不可能注意到基层军队的制设情况。
后来随着北俄军队的扩张,士兵委员会制度也固定了下来,最强大的时候,几乎每个连队都有士兵委员会在活动。
但是很快这种现象就引起了其他政治力量的注意,事实上想不注意也不行,当时的士兵委员会并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全靠基层士兵们的推举产生。很容易混入各种目地的人员。然后不可避免的与军官们产生冲突,甚至影响到作战命令的传达。
北俄军队当中,俄共的力量是相当强大的,像布隆施泰因、米哈伊尔、约瑟夫等高级将领都是俄共出身,因为布隆施泰因曾经是叶卡捷琳娜第一任警卫部队长官的原因,叶卡捷琳娜对俄共的军官也一直非常信任,布隆施泰因之后的第二任长官是约瑟夫,现在的长官叶戈罗夫等人都是布党成员,事实上这几任警卫长官对于保护叶卡捷琳娜也的确尽心尽力。叶卡捷琳娜被困乌拉尔山的时候,约瑟夫就曾经多次亲身参战,为了皇后的安全死战不退。
所以部队基层发生的异动还没有从正规渠道传递到总司令部的时候,布隆施泰因等领军在外的高级将领们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尝试着自己解决。
其中米哈伊尔所在的近卫军团因为离权力中心最近,反应也最快,在乌里扬诺夫等人的支持下,约瑟夫迅速成立了调查委员会,一面肃清士兵委员会中的害群之马,坚决打击来自基层的不合理要求,一面对士兵委员们展开培训,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
因为这种事情谁都没有干过,所以约瑟夫抽调了大量的俄共干部来进行这项工作,这些干部大多出身贫苦,又有在基层发动群众的经验,知道怎么和统治阶级打交道,所以工作成绩显著。很快这种方式就在全军推行了下去。
但是很快这种作法的另一个弊端就显露出来,因为培训工作大多数由布党主持,不可避免的在培训过程当中加入了大量俄共的宣传材料,直接后果就是三大军团中有相当一部分士兵委员加入了俄共,尤其是乌里扬诺夫的多数派,使得布党的信徒迅速增加。
这种情况被谢苗等非俄共将领注意到后,很快反映到了最高层面,然后迅速加剧了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之间的矛盾。
斯托雷平要发展国力,就必须大力促进工业化进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人数量的增长就是最重要的附加成果,在这个时代,工业自动化的概念还没人知道,基本上所有的工业产品都要靠人堆,要发展工业,首先就得有工人。
俄工的基础就是工人阶级,斯托雷平的工作成效越显著,俄工可供开拓的土壤就越丰富。
这样说起来,斯托雷平和乌里扬诺夫两个人的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问题在于,斯托雷平需要工人们来创造价值,让国库充盈。而俄工的目标是让工人阶级摆脱无产者的贫困,摆脱朝不保夕的日子。
斯托雷平算是新兴贵族,除了家里有一些田产外,主要靠在政府的工作获得收入,家族里也没什么人从事工商业,自然用不着相信资本的良心。他并不会反对让自己的国民生活得好一点。但是至少在目前来看,他必须依靠压榨国民来获得财政收入,来保证与南方政府的战斗不落下风。
斯托雷平面临的局面,乌里扬诺夫不但知道,也是支持的。但是显然两个人对于政府和人民之间财富的分配有一些分歧。斯托雷平虽然想不出“阵痛”这种说法,意思却差不多,希望工人们拿最少的一份,吃饱肚子就行了。
但是乌里扬诺夫则希望至少要让工人和他们的家人吃得起面包,最好还能吃点鸡蛋牛奶什么的。同时有略微体面的衣服和时间来进行日常活动。最好能控制工人的连续工作时间。
这个要求看起来不高,但是很显然要占用相当一部分资源,毕竟俄国的农业并不是那么发达,特别是北俄的土地,发展农业限制很大,要让人人有面包吃,那就得大量从国外进口主粮。
至于控制工人的工作时间,就更是让资本的良心们感到不安,那可都是钱啊。
本来双方就已经在经济领域斗得不可开交了,只不过双方高层都不想影响到独立战争,所以至少在表面上看,矛盾还没有激化。没想到焦头烂额的斯托雷平一转身发现俄共的手已经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伸进军队当中去了。
这一次斯托雷平就真不能忍了,要是军队都跟党走了,那他的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所以立刻在叶卡捷琳娜面前提出了全部解散士兵委员会的建议。
北俄实行的是首相负责制,斯托雷平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但是因为军方将领并不向他效忠,所以这种涉及到军队的问题,必须由叶卡捷琳娜来裁决。
叶卡捷琳娜倒是还记得士兵委员会是吴畏提出来的,只不过她并不了解具体的执行方法,当然也不知道现在的士兵委员会已经回到了历史上的正轨当中,并不是吴畏最初建议的那样。所以下意识的就想否决。
好在她也知道斯托雷平不会无的放矢,于是亲自写信征求三大军团长的意见。
三位军团长的意见究竟是什么没人知道,但是很快陆海军都开始整顿士兵委员会的委员,规定委员们不能公开宣传党派思想,各党派不得在军队当中发展成员。同时有目地的减少布党成员在委员会中的数量。很显然在这件事情上,身为军团长的布隆施泰因和约瑟夫保持了对皇后的忠诚。
但是无论如何,布党的思想已经传播了出去,不可能只靠一道命令就能收回。鉴于已经提受各种政治主张的士兵和军官数量庞大,也不可能清除出部队去,所以各个军团都在想办法消除负面影响。
近卫军团采取的就是在团级单位组建士兵委员会的上级单位,统一领导士兵委员会的工作,这个新增加出来的位置就叫做“政治倾向调解委员会”,委员会中的成员被简称为政治委员或者政委。
听了米哈伊尔的解释,吴畏这才知道,伏龙芝口中的所谓“政委”并不是他从前熟悉的职责,反而是为了消除政治思想在士兵当中影响的职位。
他不了解现在俄军当中的情况,自然不好发表评论,向米哈伊尔问道:“那有什么问题吗?”
米哈伊尔迟疑了一下,低声说道:“大家都在争夺政委的位子。”
吴畏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虽然已经规定了“政委”的职责,但是有了士兵委员会的前车之鉴,显然各方都已经看出了政委在军队中可以发挥的影响力。说到底,政治委员们也是人,也都有自身的政治倾向,就算不公开宣传,潜移默化之下,效果就已经很可观了。
他沉吟了一下,问道:“皇后知道吗?”
米哈伊尔摊了摊手,“这我怎么知道?”然后他又补充道:“我估计她应该知道。”
“当然。”吴畏点了点头,叶卡捷琳娜的魅力值就算不是MAX也差得不远。在军队这种女性稀缺的地方,更是广大官兵心目中的女神,要说没人给他通风报信,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吴畏还想再问的时候,就看到阿列克谢陪着一个三十来岁官员模样的男人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