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种植花瓜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五月末,孙思媛家的青粟和黄豆才收割,这些事赵有钱做的很顺溜,也不需要孙思媛下地,孙思媛就在家研究羊毛纺线。
羊毛是用鸡和村北的王寡妇家换来的,她养了十几头羊,每年卖些羊换钱。天热的时候,也会剪羊毛,孙思媛用正生产的小母鸡和她换羊毛,她自然愿意。虽说没到六七月,可这天也不算冷了。
这个世界还没有毛线衣,孙思媛自己也没做过这些,一切全照着书上说的做。
羊毛杂质很多,也有些脏,孙思媛足足洗了七次才洗清水。把羊毛铺平,慢慢风干。
没有羊毛梳理机,孙思媛就动手做了一个梳子。等羊毛干了称一下,换来时候二十来斤的羊毛,洗净风干后就剩十斤了。孙思媛一遍一遍的梳毛,直疏到她觉得已经蓬松到最大程度,开始用纺车纺线。
村里人家大多都有纺车,棉花收成的时候纺些棉线,织布机不是每家都有,顾大娘家却是有的。顾大娘家走的时候没带,孙思媛就出钱买了下来,顾大娘家连地都不种了,留着这些也没用,低价卖给孙思媛了。孙思媛不会用织布机,纯粹是当做给家里添置大件了!
磕磕绊绊的纺好线,她准备织毛衣了。
孙思媛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学宿舍里的姑娘,给别人织围巾。她当时喜欢班里的一个同学,就买了毛线一针一线的织,因为不熟练,经常戳的手指通红,可惜,围巾最后没能送出去。
当时织针是买毛线就送的,现在却要她亲手做了。
想要金属织针还得去找铁匠,孙思媛嫌烦,索性自己截了木头在家用刀慢慢刻。没有木匠那些齐全的工具,光靠一把刀,很是费功夫。好在她日子过的无聊,且当做是消遣。
花了几天时间,才弄出了五根长度粗细都满意的织针,可用起来还是嫌糙。赵有钱见她一直鼓着个嘴,就问她怎么了,她和赵有钱说了之后,赵有钱找木大叔要了木匠店里最常用的糙纸,功能和砂纸差不多,就是用来打磨木器的。
晚上吃完饭,点了灯,赵有钱把织针握在糙纸里,来来回回细细打磨,把织针打磨的圆润光滑。看着赵有钱认真的侧脸,孙思媛越看越觉得,这个男人好帅,我要爱上他了!
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完了,六亩种上了稻子,提前育的苗,长得好就能赶上八月的税。还有四亩地,孙思媛没让种,她已经打算好要种的东西。
因为农村种地都是自家留种,蔬菜瓜果种子也大多是村里就有的,镇上没有专门的种子店,只有杂货铺会帮忙带些农民需要的种子。
孙思媛上一年打听到南方有种“花瓜”,红壤黑子,炎季吃很是清凉解暑,就是个头小,又容易坏,各家客商都没有运到这边卖的。此地人也曾种过,长不成,就放弃了。
想想这“花瓜”是啥?不就是西瓜吗?刚听到旁人对于“花瓜”的描述的时候,孙思媛还楞了很久,怎么就这么熟悉呢?
大夏天,从井里掏出沁着凉意的绿皮大西瓜,切开之后,红壤黑子,一人拿一块,全家人一起吃,欢声笑语在大人小孩间扬起,这是孙思媛童年夏天最美的回忆之一。
这个世界许多东西的名字都和华夏的不一样,例如这个叫花瓜的西瓜,此地炎季常见的香瓜,叫黄瓜;而在搭起的架子上挂着的,那些华夏叫做黄瓜的碧绿长果,却叫绿瓜;最叫孙思媛难以接受的,是西红柿,这个世界叫红瓜!
在炎季,看看村里人家的菜园子,真是花花绿绿好颜色!
孙思媛一早就和杂货铺的老板打过招呼,有机会的话就给她带些花瓜种子,而今终于有消息了。
村里一户人家帮忙带了消息,说是花瓜种子到了,大概一千粒,让孙思媛带着两百文钱去杂货店拿。
五粒种子一文钱,这个价格有些偏高了,不过孙思媛也只打算买这一次,二百文钱不算什么。把事情交代给赵有钱,他骑着小白,花不了多少功夫就能往镇上跑个来回。
种子到手,孙思媛也没急着种,而是选了最好的几十颗种子,丢在空间,花了一夜时间,培育出了一批改良种子。又用灵泉水浸种催芽,然后才种在地里。
花瓜种了两亩地,一共一千多眼,孙思媛想到自己偷偷在空间啃的花瓜,真真是生津止渴。这不,一想到能收获一地的大花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剩下的两亩地,孙思媛从别人家换了些棉花种子种上,只等着收获了再添些新被褥棉衣。
孙思媛织毛衣很慢,天气热了,她时常倦怠,真恨不得躲进空间睡大觉去。心里思量着,毛衣也不急着穿,因而越发的懒散。
六月天,只躲在屋里,都觉得热的慌,赵有钱还时时往外跑,孙思媛都不乐意管他。她自己倒是想照书里说的,弄些硝石制冰,可惜这个世界火药没有得到发展,也就买不到硝石这种东西。孙思媛自然不会为了这一点清凉,而去研究硝石。
天气热,鸡舍那边更麻烦,蚊蝇都出来了。苍蝇蚊子孙思媛是没法禁住的,只能让疏家自己配些药,晚上驱蚊好睡觉。至于鸡,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了,天气热,鸡蛋也容易坏,偏偏现在鸡舍的鸡蛋产量只增不减,孙思媛果断决定,每隔几天就处理掉一批蛋。
鸡蛋市场已经饱和了,她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鸡蛋的钱,没必要搞什么“薄利多销”去抢占普通农民的份额。毕竟每家每户鸡都不多,把鸡蛋拿出来卖的,都是自己舍不得吃,就指望卖了换钱呢!
每次看到疏家兄弟刨坑埋鸡蛋,疏大嫂都十分心疼,她不明白什么市场,只觉得孙思媛实在是浪费粮食!
镇上的滋味馆孙思媛偶尔也去看看,一切运转正常,她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天热,滋味馆的人少,几个人井井有条,她插不进手。
发下工资,收下红利,把缪晾晾的那一份强制性的交给马尔内,实在是没孙思媛什么事了,她就回村了。
五月末,孙思媛家的青粟和黄豆才收割,这些事赵有钱做的很顺溜,也不需要孙思媛下地,孙思媛就在家研究羊毛纺线。
羊毛是用鸡和村北的王寡妇家换来的,她养了十几头羊,每年卖些羊换钱。天热的时候,也会剪羊毛,孙思媛用正生产的小母鸡和她换羊毛,她自然愿意。虽说没到六七月,可这天也不算冷了。
这个世界还没有毛线衣,孙思媛自己也没做过这些,一切全照着书上说的做。
羊毛杂质很多,也有些脏,孙思媛足足洗了七次才洗清水。把羊毛铺平,慢慢风干。
没有羊毛梳理机,孙思媛就动手做了一个梳子。等羊毛干了称一下,换来时候二十来斤的羊毛,洗净风干后就剩十斤了。孙思媛一遍一遍的梳毛,直疏到她觉得已经蓬松到最大程度,开始用纺车纺线。
村里人家大多都有纺车,棉花收成的时候纺些棉线,织布机不是每家都有,顾大娘家却是有的。顾大娘家走的时候没带,孙思媛就出钱买了下来,顾大娘家连地都不种了,留着这些也没用,低价卖给孙思媛了。孙思媛不会用织布机,纯粹是当做给家里添置大件了!
磕磕绊绊的纺好线,她准备织毛衣了。
孙思媛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学宿舍里的姑娘,给别人织围巾。她当时喜欢班里的一个同学,就买了毛线一针一线的织,因为不熟练,经常戳的手指通红,可惜,围巾最后没能送出去。
当时织针是买毛线就送的,现在却要她亲手做了。
想要金属织针还得去找铁匠,孙思媛嫌烦,索性自己截了木头在家用刀慢慢刻。没有木匠那些齐全的工具,光靠一把刀,很是费功夫。好在她日子过的无聊,且当做是消遣。
花了几天时间,才弄出了五根长度粗细都满意的织针,可用起来还是嫌糙。赵有钱见她一直鼓着个嘴,就问她怎么了,她和赵有钱说了之后,赵有钱找木大叔要了木匠店里最常用的糙纸,功能和砂纸差不多,就是用来打磨木器的。
晚上吃完饭,点了灯,赵有钱把织针握在糙纸里,来来回回细细打磨,把织针打磨的圆润光滑。看着赵有钱认真的侧脸,孙思媛越看越觉得,这个男人好帅,我要爱上他了!
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完了,六亩种上了稻子,提前育的苗,长得好就能赶上八月的税。还有四亩地,孙思媛没让种,她已经打算好要种的东西。
因为农村种地都是自家留种,蔬菜瓜果种子也大多是村里就有的,镇上没有专门的种子店,只有杂货铺会帮忙带些农民需要的种子。
孙思媛上一年打听到南方有种“花瓜”,红壤黑子,炎季吃很是清凉解暑,就是个头小,又容易坏,各家客商都没有运到这边卖的。此地人也曾种过,长不成,就放弃了。
想想这“花瓜”是啥?不就是西瓜吗?刚听到旁人对于“花瓜”的描述的时候,孙思媛还楞了很久,怎么就这么熟悉呢?
大夏天,从井里掏出沁着凉意的绿皮大西瓜,切开之后,红壤黑子,一人拿一块,全家人一起吃,欢声笑语在大人小孩间扬起,这是孙思媛童年夏天最美的回忆之一。
这个世界许多东西的名字都和华夏的不一样,例如这个叫花瓜的西瓜,此地炎季常见的香瓜,叫黄瓜;而在搭起的架子上挂着的,那些华夏叫做黄瓜的碧绿长果,却叫绿瓜;最叫孙思媛难以接受的,是西红柿,这个世界叫红瓜!
在炎季,看看村里人家的菜园子,真是花花绿绿好颜色!
孙思媛一早就和杂货铺的老板打过招呼,有机会的话就给她带些花瓜种子,而今终于有消息了。
村里一户人家帮忙带了消息,说是花瓜种子到了,大概一千粒,让孙思媛带着两百文钱去杂货店拿。
五粒种子一文钱,这个价格有些偏高了,不过孙思媛也只打算买这一次,二百文钱不算什么。把事情交代给赵有钱,他骑着小白,花不了多少功夫就能往镇上跑个来回。
种子到手,孙思媛也没急着种,而是选了最好的几十颗种子,丢在空间,花了一夜时间,培育出了一批改良种子。又用灵泉水浸种催芽,然后才种在地里。
花瓜种了两亩地,一共一千多眼,孙思媛想到自己偷偷在空间啃的花瓜,真真是生津止渴。这不,一想到能收获一地的大花瓜,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剩下的两亩地,孙思媛从别人家换了些棉花种子种上,只等着收获了再添些新被褥棉衣。
孙思媛织毛衣很慢,天气热了,她时常倦怠,真恨不得躲进空间睡大觉去。心里思量着,毛衣也不急着穿,因而越发的懒散。
六月天,只躲在屋里,都觉得热的慌,赵有钱还时时往外跑,孙思媛都不乐意管他。她自己倒是想照书里说的,弄些硝石制冰,可惜这个世界火药没有得到发展,也就买不到硝石这种东西。孙思媛自然不会为了这一点清凉,而去研究硝石。
天气热,鸡舍那边更麻烦,蚊蝇都出来了。苍蝇蚊子孙思媛是没法禁住的,只能让疏家自己配些药,晚上驱蚊好睡觉。至于鸡,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了,天气热,鸡蛋也容易坏,偏偏现在鸡舍的鸡蛋产量只增不减,孙思媛果断决定,每隔几天就处理掉一批蛋。
鸡蛋市场已经饱和了,她本来就不是为了挣鸡蛋的钱,没必要搞什么“薄利多销”去抢占普通农民的份额。毕竟每家每户鸡都不多,把鸡蛋拿出来卖的,都是自己舍不得吃,就指望卖了换钱呢!
每次看到疏家兄弟刨坑埋鸡蛋,疏大嫂都十分心疼,她不明白什么市场,只觉得孙思媛实在是浪费粮食!
镇上的滋味馆孙思媛偶尔也去看看,一切运转正常,她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天热,滋味馆的人少,几个人井井有条,她插不进手。
发下工资,收下红利,把缪晾晾的那一份强制性的交给马尔内,实在是没孙思媛什么事了,她就回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