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赏雨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兰静所说的女人和小孩的银子最好嫌的理论,十三阿哥既没有表示认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说这事儿不忙做决定,并让兰静这些日子在闲暇的时候,多想上几个法子和方案,等到回京之后,他再找来相关人员一起慢慢筹划。
兰静其实也明白这不是一拍脑袋、说干就干的事儿,说是说很多权贵人家外面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生意,但毕竟朝廷的法度在那里呢,虽然敢去招皇子不自在的人不多,但如果是有心人诚心要生事,那可就不好说了,尤其是现在离十三阿哥要遭康熙厌弃的历史事件只有三年的时间了,该注意该小心的,也该多谨慎些才是。
其实厌弃不厌弃的,若是只考虑自己的话的,兰静倒并不是很在意的,毕竟康熙只是她的公爹,而不是她的阿玛,这些年来,她对康熙虽然有讨好、有亲近、有孝敬,也培养出了一些感情,但在此同时,她却也始终没有忘记过,这个人最主要的身份还是一个帝王,而帝王的心思不只是难猜,而且还是多疑善变的。
但是现在兰静却不能只考虑到自己,因为她已经是十三阿哥的福晋了,夫妻一体,十三阿哥的感受,她又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呢?康熙对十三阿哥来说,不只是皇上,也是亲生的阿玛,身为儿子和臣子,当这双重的身份同时都被厌弃的时候,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如何沉重自不必说,而更关健的是,据说十三阿哥后来的腿疾就是在那个时候落下的,从而也成为了他后来早夭的原因之一。
兰静刚穿到清朝来、知道自己会是历史上十三福晋的时候,就曾经打主意要逃避这个命运,为的就是不想当寡妇,现如今她没能改变命运,依旧成了十三福晋,但不想当寡妇的信念却还是依然坚持的,所以她才早早的就开始为十三阿哥调理腿上尚还没有显相出来的风湿之兆,又想着为府里多增加收益,也省得万一真的顺应了历史,也不至于家计空乏,让十三阿哥的情绪更加的低落。
但是十三阿哥之所以会被雍正倚重,除了因为受信任之外,还因为他有着相当强的能力,虽然兰静跟他成亲的时间不长,对这一点却已经很有认知了。另外,从他对康熙的态度,既表达了父子的亲情,也不失君臣的本份,再加上早几年他就开始在外面置办自己的生意来看,兰静觉得,十三阿哥的头脑应该还是很清醒的,而他所说的那些相关的人员,想必也不是什么一般二般的人物。
所以,兰静决定就按十三阿哥说的,自己只想想方案和法子、提提建议也就算了,反正怎么也不可能是由自己一个皇子福晋去经营,更何况自己对外面的事儿也并不是很了解,参与的意见过多了,指不定是帮忙还是添乱呢。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兰静索性放开了心胸,只管享受着旅游的乐趣,当康熙和太子、十三阿哥忙于政事的时候,她就和宜妃娘娘一起,在一众官员夫人的陪同下,尽可能多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特色风味膳食也是不能少的,而等康熙他们松散下来的时候,大家再一起或是出门游览,或是互相谈论见闻,日子倒也过得算是悠闲。
在山东境内呆了有将近一周,南巡的队伍又继续前行了,期间并没有发生什么皇帝与夏姓女子不得不说的故事,都说是奶奶不懂历史,其实就她只挑顺治朝和乾隆朝意淫来看,想来她还是知道康熙和雍正这两代帝王,是不大可能做出视规矩甚至是法度于无物、一切只为爱情让路的事儿来的,至于孝庄文皇后为什么会被黑成那个样子,兰静只能理解为,或许是因为她与多尔衮的传言,才会让奶奶认为她能够理解爱情之伟大。
不管怎么说都好,兰静总之是非常的庆幸,自己是穿在了康熙朝,而且看起来也比较象是正史的地方,所以这种伟大的爱情并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也没有发生在自己所生活的皇家里面,而本来是以出好汉著名、在奶奶书中却变成皇家绯闻发生地的山东,在此次南巡之时,更没有发生什么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康熙只是查了查河工,问了问政事,接见了一些官员,又处理了一些朝务,然后就带着队伍离开,奔着江南去了。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古往今来,描写江南风景的佳句不知有凡已,可是没有亲自来到江南,没有置身于真正的江南美景之中,是无法真正领略其中滋味的,尤其还是在现在这个没有污染的时代,兰静只觉得天是格外的蓝,空气是格外的新鲜,食物也是格外的鲜美,就连下雨了,她也觉得这雨是格外的缠绵有情致。
“这下雨的天,你怎么跑出来了?”十三阿哥办完差事回来,就听说兰静跑到花园里赏雨了,于是也不回屋了,直接就找过来了。
“爷回来了。”兰静看到十三阿哥正往自己所呆的亭子里来,马上起身准备迎出去。
“别出来了,看弄一身湿。”十三阿哥赶紧挥手制止,并急走两步,进到亭子里。
“就这么点小雨,又哪里会弄一身湿了?”兰静脸上盈盈的笑着,先跟十三阿哥行了礼,然后又忙给他倒上热茶,“倒是爷从外面回来,先喝杯热的暖暖身子吧。”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十三阿哥接过茶去,饮了两口之后放下来,又握了握兰静的手,“还好,不算很凉,”然后又接着说道,“说是不寒,但有雨的时候,怎么说也是有些凉的,你就算想出来看雨,也该多穿些。”
“我穿着呢,”兰静忙指着放在一边的披风给十三阿哥看,“进到亭子里之后才解下来的。”
“就不该解下来,”十三阿哥示意在一旁侍候的小楼将披风给兰静披上,“这亭子又不避风,等着了凉,你就知道好受了。”
“等妾身捂出痱子来,爷不嫌就行。”兰静并没有坚持推拒披风,又笑着问十三阿哥道,“爷在外面可吃过了吗?”
“略用了些点心,”十三阿哥反问着兰静,“你呢?”
“我也随意吃了些个,”兰静笑笑说道,“若是爷不很饿的话,那就陪妾身赏赏这微雨落花,然后妾身再侍候爷用膳。”
“用膳不急,”十三阿哥笑着说道,“你若是喜欢看雨,那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这是我今儿个偶然间听到的,说是在那里观雨,别有一番意境。”
“那敢情好。”兰静忙站起身来,又看了看十三阿哥身上的皇子服饰,“只是,爷还是先换身衣服吧,这么着出去也太打眼了。”
“还说我,”十三阿哥也打量着兰静的两把头和身上所穿着的旗装,“你这从头到脚的也得换换。”
“是,”兰静笑着对他行了个礼,“那咱们就一同回屋去更衣吧。”
***********************************************************************
知道十三阿哥和福晋要出门去游玩,行宫里的侍卫首领很是紧张,指派了大批的明卫暗卫准备随行,而当地的官员也急忙赶过来要陪同前往,十三阿哥接受了侍卫,却拒绝了官员的陪伴,跟兰静准备好一切,正要出门的时候,康熙那边派人来召他们过去了。
“听说你们要出去赏雨?”康熙问着十三阿哥,“是准备到什么地方去?”
“回皇阿玛,”十三阿哥笑着回话道,“儿臣偶然间听说,这里有一处酒庄,修整得如庭院一般的雅致,客人也多是文人墨客,而在这个酒庄之中,有一个所在,据说赏雨最是适合,今天正好有雨,于是儿臣就起了兴致,想先去看上一看,若真是名副其实,再奏请皇阿玛过去一览。”
“你知道这个地方吗?”康熙问着一个当地官员。
“回皇上的话,”那个官员恭敬的说道,“十三阿哥所说的,应该是一个名为‘雅轩’的酒庄,据说里面有一处地方赏雨极佳,不过奴才却并未亲见。”
“哦,还真有这么个地方,倒是让朕也有了几分兴趣了,”康熙笑了笑,接着问道,“这个‘雅轩’离着远吗?”
“回皇上的话,”那个官员答道,“此酒庄离行宫虽然有段距离,但却也不算太远,且容奴才去安排一下,用不了多久,皇上就可以过去了。”
皇上要出门,规格上自然又是不同,十三阿哥微服出去,最多也就是多派些人手在附近以防不测,可是皇上要过去,那不只是要清场,方圆多少里开外,也都是要检视并布防的。能留在酒庄中侍候的人,更是要进行严格审查的,即使做不到三代全红,至少身上是清个底掉的,绝不能有任何带尖的、带刃的、带钩的、带刺的,至于不明粉状物或是液体,当然也在排查之列。
打发那个官员去布置之后,康熙又让人去叫太子和宜妃娘娘过来,然后对十三阿哥说道,“今儿个且不能让你们自己去玩了,还是同朕一处吧。”
“其实儿子本来也想着请皇阿玛同去的,”十三阿哥忙说道,“可是听说您传了戏,儿子怕扰了您的雅兴,这才想着自己先过去看看,若真是好,再恭请您过去。或是学了来回京修好后再请您”
“若是再没有雨了呢?”康熙盯着问了一句。
“若是那样的话,儿子倒更高兴了,”十三阿哥笑着说道,“这样儿子就可以在家中学着修了,然后再恭请皇阿玛去游幸了。”
“就是啊,”兰静也忙跟着说道,“刚才临出门前,你们爷还一直说,如若是跟着皇阿玛一起赏雨,那才会更加有意境,也才能更加的赏出滋味来。”
“怪道宜妃说你爱摆弄膳食,”康熙摇着头笑着,“这赏雨也能有滋味吗?”
“若是只有我们爷和儿媳去,自然是赏不出什么滋味的,”兰静笑着说道,“但有皇阿玛在就不同了,皇阿玛可是通贯古今之人,文采也是非凡之极,这赏雨赏出滋味来,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的。就好比如说皇阿玛临幸南苑时所做的那首‘昼漏稀闻紫陌长,霏霏细雨过南庄,云飞御苑秋花湿,风到红门野草香’,这其中又是‘闻’,又是香的,自然是滋味十足的。”
“没想到你这次出来,”康熙笑看着兰静说道,“倒真是背了不少的诗啊。”
“皇阿玛这么说,倒是让儿媳惭愧之极了,”兰静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神情说道,“儿媳倒是想多背些诗来博皇阿玛夸奖的,只可惜儿媳的资质愚钝,记性又差,学识也浅,连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他弟弟的词都不知道,之前皇阿玛让儿媳做诗,儿媳左想右想,也想不出能让皇阿玛不至于失望的句子来,为怕扫您的兴,只好七拼八凑了一些流传甚广的句子,而就是这些其他人耳熟能详的句子,兰静也未见得能把整首诗都说全了的,所以当时儿媳是边说边在心里打鼓,只恐皇阿玛会深问,还好皇阿玛体恤宽厚,虽明知儿媳弄鬼,却还是放了儿媳一马。”
“不过,”兰静停顿了一下做以转折,“虽然其他人的诗,儿媳背不多也背不全,但是皇阿玛的诗,儿媳却还是记得不少的。”
这话兰静说的可是不假,虽然她在现代一首康熙的诗也没记住,但穿到这边来之后,在没被指婚给十三阿哥之前,她就已经背过不少康熙的诗了,开玩笑,他可是当今最大的BOSS,自己又是能与他见上面的,这种准备工作自然是要有的,况且,康熙的诗作虽然在后世不显,但却也还是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就兰静想,肯定是要比乾隆好上许多民,当然乾隆的诗,兰静也是一首都不记得的,不过从他执着于破坏文物这个癖好来看,在审美方面,他肯定是有问题的。
“你敢夸下这样的口,想来是能记下一些的,”康熙听了兰静的话,笑了笑问道,“那你最喜欢朕作的哪一首?”
“回皇阿玛,”兰静也笑着回话道,“儿媳是女子,不免喜欢些花啊草啊的,所以您吟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吟玉兰的‘琼姿本自江南种,移向春光上苑栽。试比群芳真皎洁,冰心一片晓风开’等等,包括吟花瓶的那首‘撷取群芳置案头,天香一段贮清幽。人生常有悲欢事,惟尔闲情不晓愁’,儿媳都是很喜欢的,但若说最喜欢的,却是您前岁腊八所作的那首‘风入松’,‘冲寒待腊雪花飘,词意并琴挑。嘉平岁暮春光近,朔风冽,裘暖狐貂。须晓民间衣薄,那知宫里宽饶。隆冬气惨香烧,披览共仙韶。毡帘软幕凉还透,微云一抹散琼瑶。听得梅将开也,先看绿萼清标。’”
“好词,”兰静刚刚背完,宜妃娘娘就喝着彩走了进来,笑着对康熙说道,“皇上的这首词,臣妾也是极喜欢的,不过,臣妾最喜欢的,却是您在赋‘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之后,得的那一首。”
兰静既背过不少康熙的诗,当然也就知道宜妃娘娘说的是哪一首,那首诗的最后一句是“不必愁秋冷,宫人自有衣”,而宜妃娘娘会说最喜欢这一首,想必这个为康熙添衣的宫人,应该就是她了。
果然康熙在宜妃娘娘说完之后,会意的与她对视着一笑,兰静看着这帝妃二人很有默契的样子,下意识的就向十三阿哥偷瞄了一眼,见他的神色间还是那么的自然,不由得也为自己的小心而暗觉好笑,康熙宠爱宜妃娘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十三阿哥即使为敏妃娘娘抱不平,也不会表现在脸上。
更何况其实也没什么好抱不平的,康熙的女人那么多,只为他生过孩子的就一大堆,宜妃虽然得宠,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而且,康熙对敏妃娘娘的宠爱也不差,不只是将她破格封为了自己第五个妃子,出巡的时候,也多有想着她的,只是因为敏妃娘娘的身子不甚爽利,所以才不象带宜妃娘娘出来那么多罢了。
再者,对敏妃娘娘来说,康熙对十三阿哥是什么样的态度,应该才是她更为看重的,毕竟皇上是大家的,儿子才是自己的。康熙对宜妃娘娘虽然宠爱,时常带着她一同出来,可是对宜妃娘娘所生的那两个儿子,却是并不怎么看重的。
其实也不能说是不看重,至少由太后抚养长大的五阿哥,康熙对他的要求就相对松一些。因为太后不喜汉文,只教五阿哥蒙语和满语,故而在众皇子中,五阿哥的文化水平也就相对要差一些,也因此他对大位并没有什么觊觎之心,开府封爵之后,凡有结余的银钱,他就去买地,然后坐地收息。而九阿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所以才一心围绕在八阿哥身边,他这样的做法,自然是不会让康熙喜欢和重视到哪里去的。
十三阿哥就不同了,他比五阿哥和九阿哥都要小,到今年也只是刚满二十虚岁,可是却已经有了救驾之功在身,即使平时表现得不是很进取,但分给他的差事,却还是办得有板有眼,虽然尚还没有达到完美精彩的程度,至少也是没有什么错漏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康熙对他的荣宠,这些才是可以让敏妃娘娘心里有底气的。
当然,宜妃娘娘的底气也是不弱的,想她现在已经是四十多岁了,却还依然能得康熙的宠爱,出巡时多带上她一起,甚至在历史上,康熙身患有病之时,居然会让人抬着自己去看望同样生病的宜妃娘娘,再联想到康熙驾崩之后,宜妃娘娘居然会跪到新继位的雍正生母德妃娘娘前面去,就可以想见她在康熙朝后宫中的地位如何了。
宜妃娘娘会如此受宠,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她面容保养的很好以外,她爽朗的性情应该也是比较让康熙中意的,听过康熙讲要带她去赏雨时,宜妃娘娘就很直率的说道,“居然还有专用来赏雨的地界儿,臣妾之前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这回借皇上的光去看上一看,若是皇上喜欢了,就在臣妾的宫中也照着弄个这样的景儿如何?”
“你还没见着是什么样呢,就开始想着要在自己宫里弄了,”康熙摇头笑道,“你就不怕弄出个两边不靠、不伦不类来吗?”
“只要皇上喜欢,”宜妃娘娘无所谓的笑着说道,“别说是两边不靠了,就是八边、十六边不靠,臣妾也豁出去了,最多也就是别人说臣妾东施效颦罢了。反正臣妾的粗笨大家都是知道的,也不在乎多来这一宗了。”
“越说你还越来劲儿了,”康熙瞪了宜妃娘娘一眼,“好,你既这么说,等回宫之后,朕就让人把你的宫中修成个不中不西,不南不北的样子来,让你天天看着。”
“皇上放心,臣妾一定会看的很欢喜的,”宜妃娘娘笑着对康熙眨眨眼睛,“反正是皇上派人修的,丢人也不是丢臣妾的人。”
“你倒豁得出朕去。”康熙又笑了笑,然后看了看时辰,吩咐着身边的太监道,“去问问,太子怎么还没到?”
“嗻。”那个太监领命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回来禀报道,“回皇上,太子不在行宫里,留下话说,要去了解本地的风俗,现在正着人去找呢。”
“他身边有人陪着吗?”康熙皱了皱眉问道。
“回皇上的话,太子是带着随身的太监和侍卫出去的,”那个太监忙回答道,“据太子屋中宫人说,好象浙江巡抚和浙江提督等人也会在外面陪同太子。”
“既然他要去了解风俗,”康熙挥手让那个太监退下,然后对宜妃娘娘和十三阿哥他们说道,“那咱们就自去赏咱们的雨吧,不用等他了。”(未完待续)
对兰静所说的女人和小孩的银子最好嫌的理论,十三阿哥既没有表示认同,也没有表示反对,只说这事儿不忙做决定,并让兰静这些日子在闲暇的时候,多想上几个法子和方案,等到回京之后,他再找来相关人员一起慢慢筹划。
兰静其实也明白这不是一拍脑袋、说干就干的事儿,说是说很多权贵人家外面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生意,但毕竟朝廷的法度在那里呢,虽然敢去招皇子不自在的人不多,但如果是有心人诚心要生事,那可就不好说了,尤其是现在离十三阿哥要遭康熙厌弃的历史事件只有三年的时间了,该注意该小心的,也该多谨慎些才是。
其实厌弃不厌弃的,若是只考虑自己的话的,兰静倒并不是很在意的,毕竟康熙只是她的公爹,而不是她的阿玛,这些年来,她对康熙虽然有讨好、有亲近、有孝敬,也培养出了一些感情,但在此同时,她却也始终没有忘记过,这个人最主要的身份还是一个帝王,而帝王的心思不只是难猜,而且还是多疑善变的。
但是现在兰静却不能只考虑到自己,因为她已经是十三阿哥的福晋了,夫妻一体,十三阿哥的感受,她又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呢?康熙对十三阿哥来说,不只是皇上,也是亲生的阿玛,身为儿子和臣子,当这双重的身份同时都被厌弃的时候,精神上受到的打击如何沉重自不必说,而更关健的是,据说十三阿哥后来的腿疾就是在那个时候落下的,从而也成为了他后来早夭的原因之一。
兰静刚穿到清朝来、知道自己会是历史上十三福晋的时候,就曾经打主意要逃避这个命运,为的就是不想当寡妇,现如今她没能改变命运,依旧成了十三福晋,但不想当寡妇的信念却还是依然坚持的,所以她才早早的就开始为十三阿哥调理腿上尚还没有显相出来的风湿之兆,又想着为府里多增加收益,也省得万一真的顺应了历史,也不至于家计空乏,让十三阿哥的情绪更加的低落。
但是十三阿哥之所以会被雍正倚重,除了因为受信任之外,还因为他有着相当强的能力,虽然兰静跟他成亲的时间不长,对这一点却已经很有认知了。另外,从他对康熙的态度,既表达了父子的亲情,也不失君臣的本份,再加上早几年他就开始在外面置办自己的生意来看,兰静觉得,十三阿哥的头脑应该还是很清醒的,而他所说的那些相关的人员,想必也不是什么一般二般的人物。
所以,兰静决定就按十三阿哥说的,自己只想想方案和法子、提提建议也就算了,反正怎么也不可能是由自己一个皇子福晋去经营,更何况自己对外面的事儿也并不是很了解,参与的意见过多了,指不定是帮忙还是添乱呢。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兰静索性放开了心胸,只管享受着旅游的乐趣,当康熙和太子、十三阿哥忙于政事的时候,她就和宜妃娘娘一起,在一众官员夫人的陪同下,尽可能多的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当然特色风味膳食也是不能少的,而等康熙他们松散下来的时候,大家再一起或是出门游览,或是互相谈论见闻,日子倒也过得算是悠闲。
在山东境内呆了有将近一周,南巡的队伍又继续前行了,期间并没有发生什么皇帝与夏姓女子不得不说的故事,都说是奶奶不懂历史,其实就她只挑顺治朝和乾隆朝意淫来看,想来她还是知道康熙和雍正这两代帝王,是不大可能做出视规矩甚至是法度于无物、一切只为爱情让路的事儿来的,至于孝庄文皇后为什么会被黑成那个样子,兰静只能理解为,或许是因为她与多尔衮的传言,才会让奶奶认为她能够理解爱情之伟大。
不管怎么说都好,兰静总之是非常的庆幸,自己是穿在了康熙朝,而且看起来也比较象是正史的地方,所以这种伟大的爱情并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也没有发生在自己所生活的皇家里面,而本来是以出好汉著名、在奶奶书中却变成皇家绯闻发生地的山东,在此次南巡之时,更没有发生什么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康熙只是查了查河工,问了问政事,接见了一些官员,又处理了一些朝务,然后就带着队伍离开,奔着江南去了。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古往今来,描写江南风景的佳句不知有凡已,可是没有亲自来到江南,没有置身于真正的江南美景之中,是无法真正领略其中滋味的,尤其还是在现在这个没有污染的时代,兰静只觉得天是格外的蓝,空气是格外的新鲜,食物也是格外的鲜美,就连下雨了,她也觉得这雨是格外的缠绵有情致。
“这下雨的天,你怎么跑出来了?”十三阿哥办完差事回来,就听说兰静跑到花园里赏雨了,于是也不回屋了,直接就找过来了。
“爷回来了。”兰静看到十三阿哥正往自己所呆的亭子里来,马上起身准备迎出去。
“别出来了,看弄一身湿。”十三阿哥赶紧挥手制止,并急走两步,进到亭子里。
“就这么点小雨,又哪里会弄一身湿了?”兰静脸上盈盈的笑着,先跟十三阿哥行了礼,然后又忙给他倒上热茶,“倒是爷从外面回来,先喝杯热的暖暖身子吧。”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十三阿哥接过茶去,饮了两口之后放下来,又握了握兰静的手,“还好,不算很凉,”然后又接着说道,“说是不寒,但有雨的时候,怎么说也是有些凉的,你就算想出来看雨,也该多穿些。”
“我穿着呢,”兰静忙指着放在一边的披风给十三阿哥看,“进到亭子里之后才解下来的。”
“就不该解下来,”十三阿哥示意在一旁侍候的小楼将披风给兰静披上,“这亭子又不避风,等着了凉,你就知道好受了。”
“等妾身捂出痱子来,爷不嫌就行。”兰静并没有坚持推拒披风,又笑着问十三阿哥道,“爷在外面可吃过了吗?”
“略用了些点心,”十三阿哥反问着兰静,“你呢?”
“我也随意吃了些个,”兰静笑笑说道,“若是爷不很饿的话,那就陪妾身赏赏这微雨落花,然后妾身再侍候爷用膳。”
“用膳不急,”十三阿哥笑着说道,“你若是喜欢看雨,那我带你去一个地方,这是我今儿个偶然间听到的,说是在那里观雨,别有一番意境。”
“那敢情好。”兰静忙站起身来,又看了看十三阿哥身上的皇子服饰,“只是,爷还是先换身衣服吧,这么着出去也太打眼了。”
“还说我,”十三阿哥也打量着兰静的两把头和身上所穿着的旗装,“你这从头到脚的也得换换。”
“是,”兰静笑着对他行了个礼,“那咱们就一同回屋去更衣吧。”
***********************************************************************
知道十三阿哥和福晋要出门去游玩,行宫里的侍卫首领很是紧张,指派了大批的明卫暗卫准备随行,而当地的官员也急忙赶过来要陪同前往,十三阿哥接受了侍卫,却拒绝了官员的陪伴,跟兰静准备好一切,正要出门的时候,康熙那边派人来召他们过去了。
“听说你们要出去赏雨?”康熙问着十三阿哥,“是准备到什么地方去?”
“回皇阿玛,”十三阿哥笑着回话道,“儿臣偶然间听说,这里有一处酒庄,修整得如庭院一般的雅致,客人也多是文人墨客,而在这个酒庄之中,有一个所在,据说赏雨最是适合,今天正好有雨,于是儿臣就起了兴致,想先去看上一看,若真是名副其实,再奏请皇阿玛过去一览。”
“你知道这个地方吗?”康熙问着一个当地官员。
“回皇上的话,”那个官员恭敬的说道,“十三阿哥所说的,应该是一个名为‘雅轩’的酒庄,据说里面有一处地方赏雨极佳,不过奴才却并未亲见。”
“哦,还真有这么个地方,倒是让朕也有了几分兴趣了,”康熙笑了笑,接着问道,“这个‘雅轩’离着远吗?”
“回皇上的话,”那个官员答道,“此酒庄离行宫虽然有段距离,但却也不算太远,且容奴才去安排一下,用不了多久,皇上就可以过去了。”
皇上要出门,规格上自然又是不同,十三阿哥微服出去,最多也就是多派些人手在附近以防不测,可是皇上要过去,那不只是要清场,方圆多少里开外,也都是要检视并布防的。能留在酒庄中侍候的人,更是要进行严格审查的,即使做不到三代全红,至少身上是清个底掉的,绝不能有任何带尖的、带刃的、带钩的、带刺的,至于不明粉状物或是液体,当然也在排查之列。
打发那个官员去布置之后,康熙又让人去叫太子和宜妃娘娘过来,然后对十三阿哥说道,“今儿个且不能让你们自己去玩了,还是同朕一处吧。”
“其实儿子本来也想着请皇阿玛同去的,”十三阿哥忙说道,“可是听说您传了戏,儿子怕扰了您的雅兴,这才想着自己先过去看看,若真是好,再恭请您过去。或是学了来回京修好后再请您”
“若是再没有雨了呢?”康熙盯着问了一句。
“若是那样的话,儿子倒更高兴了,”十三阿哥笑着说道,“这样儿子就可以在家中学着修了,然后再恭请皇阿玛去游幸了。”
“就是啊,”兰静也忙跟着说道,“刚才临出门前,你们爷还一直说,如若是跟着皇阿玛一起赏雨,那才会更加有意境,也才能更加的赏出滋味来。”
“怪道宜妃说你爱摆弄膳食,”康熙摇着头笑着,“这赏雨也能有滋味吗?”
“若是只有我们爷和儿媳去,自然是赏不出什么滋味的,”兰静笑着说道,“但有皇阿玛在就不同了,皇阿玛可是通贯古今之人,文采也是非凡之极,这赏雨赏出滋味来,自然也是不在话下的。就好比如说皇阿玛临幸南苑时所做的那首‘昼漏稀闻紫陌长,霏霏细雨过南庄,云飞御苑秋花湿,风到红门野草香’,这其中又是‘闻’,又是香的,自然是滋味十足的。”
“没想到你这次出来,”康熙笑看着兰静说道,“倒真是背了不少的诗啊。”
“皇阿玛这么说,倒是让儿媳惭愧之极了,”兰静做出一副不好意思的神情说道,“儿媳倒是想多背些诗来博皇阿玛夸奖的,只可惜儿媳的资质愚钝,记性又差,学识也浅,连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他弟弟的词都不知道,之前皇阿玛让儿媳做诗,儿媳左想右想,也想不出能让皇阿玛不至于失望的句子来,为怕扫您的兴,只好七拼八凑了一些流传甚广的句子,而就是这些其他人耳熟能详的句子,兰静也未见得能把整首诗都说全了的,所以当时儿媳是边说边在心里打鼓,只恐皇阿玛会深问,还好皇阿玛体恤宽厚,虽明知儿媳弄鬼,却还是放了儿媳一马。”
“不过,”兰静停顿了一下做以转折,“虽然其他人的诗,儿媳背不多也背不全,但是皇阿玛的诗,儿媳却还是记得不少的。”
这话兰静说的可是不假,虽然她在现代一首康熙的诗也没记住,但穿到这边来之后,在没被指婚给十三阿哥之前,她就已经背过不少康熙的诗了,开玩笑,他可是当今最大的BOSS,自己又是能与他见上面的,这种准备工作自然是要有的,况且,康熙的诗作虽然在后世不显,但却也还是有一些能拿得出手的,就兰静想,肯定是要比乾隆好上许多民,当然乾隆的诗,兰静也是一首都不记得的,不过从他执着于破坏文物这个癖好来看,在审美方面,他肯定是有问题的。
“你敢夸下这样的口,想来是能记下一些的,”康熙听了兰静的话,笑了笑问道,“那你最喜欢朕作的哪一首?”
“回皇阿玛,”兰静也笑着回话道,“儿媳是女子,不免喜欢些花啊草啊的,所以您吟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吟玉兰的‘琼姿本自江南种,移向春光上苑栽。试比群芳真皎洁,冰心一片晓风开’等等,包括吟花瓶的那首‘撷取群芳置案头,天香一段贮清幽。人生常有悲欢事,惟尔闲情不晓愁’,儿媳都是很喜欢的,但若说最喜欢的,却是您前岁腊八所作的那首‘风入松’,‘冲寒待腊雪花飘,词意并琴挑。嘉平岁暮春光近,朔风冽,裘暖狐貂。须晓民间衣薄,那知宫里宽饶。隆冬气惨香烧,披览共仙韶。毡帘软幕凉还透,微云一抹散琼瑶。听得梅将开也,先看绿萼清标。’”
“好词,”兰静刚刚背完,宜妃娘娘就喝着彩走了进来,笑着对康熙说道,“皇上的这首词,臣妾也是极喜欢的,不过,臣妾最喜欢的,却是您在赋‘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之后,得的那一首。”
兰静既背过不少康熙的诗,当然也就知道宜妃娘娘说的是哪一首,那首诗的最后一句是“不必愁秋冷,宫人自有衣”,而宜妃娘娘会说最喜欢这一首,想必这个为康熙添衣的宫人,应该就是她了。
果然康熙在宜妃娘娘说完之后,会意的与她对视着一笑,兰静看着这帝妃二人很有默契的样子,下意识的就向十三阿哥偷瞄了一眼,见他的神色间还是那么的自然,不由得也为自己的小心而暗觉好笑,康熙宠爱宜妃娘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十三阿哥即使为敏妃娘娘抱不平,也不会表现在脸上。
更何况其实也没什么好抱不平的,康熙的女人那么多,只为他生过孩子的就一大堆,宜妃虽然得宠,也只是其中之一罢了。而且,康熙对敏妃娘娘的宠爱也不差,不只是将她破格封为了自己第五个妃子,出巡的时候,也多有想着她的,只是因为敏妃娘娘的身子不甚爽利,所以才不象带宜妃娘娘出来那么多罢了。
再者,对敏妃娘娘来说,康熙对十三阿哥是什么样的态度,应该才是她更为看重的,毕竟皇上是大家的,儿子才是自己的。康熙对宜妃娘娘虽然宠爱,时常带着她一同出来,可是对宜妃娘娘所生的那两个儿子,却是并不怎么看重的。
其实也不能说是不看重,至少由太后抚养长大的五阿哥,康熙对他的要求就相对松一些。因为太后不喜汉文,只教五阿哥蒙语和满语,故而在众皇子中,五阿哥的文化水平也就相对要差一些,也因此他对大位并没有什么觊觎之心,开府封爵之后,凡有结余的银钱,他就去买地,然后坐地收息。而九阿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所以才一心围绕在八阿哥身边,他这样的做法,自然是不会让康熙喜欢和重视到哪里去的。
十三阿哥就不同了,他比五阿哥和九阿哥都要小,到今年也只是刚满二十虚岁,可是却已经有了救驾之功在身,即使平时表现得不是很进取,但分给他的差事,却还是办得有板有眼,虽然尚还没有达到完美精彩的程度,至少也是没有什么错漏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康熙对他的荣宠,这些才是可以让敏妃娘娘心里有底气的。
当然,宜妃娘娘的底气也是不弱的,想她现在已经是四十多岁了,却还依然能得康熙的宠爱,出巡时多带上她一起,甚至在历史上,康熙身患有病之时,居然会让人抬着自己去看望同样生病的宜妃娘娘,再联想到康熙驾崩之后,宜妃娘娘居然会跪到新继位的雍正生母德妃娘娘前面去,就可以想见她在康熙朝后宫中的地位如何了。
宜妃娘娘会如此受宠,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除了她面容保养的很好以外,她爽朗的性情应该也是比较让康熙中意的,听过康熙讲要带她去赏雨时,宜妃娘娘就很直率的说道,“居然还有专用来赏雨的地界儿,臣妾之前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这回借皇上的光去看上一看,若是皇上喜欢了,就在臣妾的宫中也照着弄个这样的景儿如何?”
“你还没见着是什么样呢,就开始想着要在自己宫里弄了,”康熙摇头笑道,“你就不怕弄出个两边不靠、不伦不类来吗?”
“只要皇上喜欢,”宜妃娘娘无所谓的笑着说道,“别说是两边不靠了,就是八边、十六边不靠,臣妾也豁出去了,最多也就是别人说臣妾东施效颦罢了。反正臣妾的粗笨大家都是知道的,也不在乎多来这一宗了。”
“越说你还越来劲儿了,”康熙瞪了宜妃娘娘一眼,“好,你既这么说,等回宫之后,朕就让人把你的宫中修成个不中不西,不南不北的样子来,让你天天看着。”
“皇上放心,臣妾一定会看的很欢喜的,”宜妃娘娘笑着对康熙眨眨眼睛,“反正是皇上派人修的,丢人也不是丢臣妾的人。”
“你倒豁得出朕去。”康熙又笑了笑,然后看了看时辰,吩咐着身边的太监道,“去问问,太子怎么还没到?”
“嗻。”那个太监领命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回来禀报道,“回皇上,太子不在行宫里,留下话说,要去了解本地的风俗,现在正着人去找呢。”
“他身边有人陪着吗?”康熙皱了皱眉问道。
“回皇上的话,太子是带着随身的太监和侍卫出去的,”那个太监忙回答道,“据太子屋中宫人说,好象浙江巡抚和浙江提督等人也会在外面陪同太子。”
“既然他要去了解风俗,”康熙挥手让那个太监退下,然后对宜妃娘娘和十三阿哥他们说道,“那咱们就自去赏咱们的雨吧,不用等他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