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再到安清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近些年来朝廷对于“私自宰杀耕牛”查得越来越严了,别的地方牛肉越来越不好买到,价格也越来越贵,凌波倒是丝毫也不受影响。
道人没有去拜访曾经帮忙带信的那一家人,而是在城中找了家旅店住了一夜。
当晚便是吃的牛肉,吃得过瘾。
凌波的牛肉还是那么好。
只是行走于这座小城的街巷,本来以为当年也只是匆匆逛了一遍,十三年来,记忆早就模糊了,却不料记忆模糊了不假,可十三年来,这座小城竟是几乎一点变化也没有,一旦走上街道,当年的记忆立马就汹涌而来。
当时的道人自然与现在不同。
当时的三花娘娘也与现在不同。
回到旅店房中,道人取出牛角梳,胡乱的梳着自己的头发,当年的自己和记忆仍旧不断翻涌上来,好像过去了很久,又像是就在不久前。
像是就在不久前,道人才带着枣红马与三花猫来到这里,道路实在不熟,黄昏下几经询问,这才走到干枣巷,找到那名叫陈汉的商人,交过信后被痛哭流涕的他挽留下来做客,只是天刚蒙蒙黑,外头又有马蹄声来。
是个女子,以布蒙面,身材高挑,带了一匹矮小的黄鬃西南马,一把木柄木鞘的长刀,也是来送信的。
白天走过的街道,是当时曾与故人走过的。
当时胡乱聊的天都好像还记得。
干枣巷也没什么变化。
巷口老树下,黄昏时仍有人在讲古,仍有孩童趴在树上听,只是听故事的人换了一批而已。
就连手中这把牛角梳,也是当年在这座小城买的,此后十三年间,没有坏过,没有遗失,一直用到现在,还和当年刚买的时候几乎一样。
最奇妙的地方就在这里了。
这座小城几乎没怎么变,道人觉得自己变化也不是很大,只是恍然之间,却已经是十三年前了。
真像是被偷走了一样。
次日清早。
道人仍旧买了两斤牛肉上路,离开凌波县城,沿着江边官道走,很快便进了那间庙宇。
庙宇不大,和金阳道旁王善公的庙子相差不多,也和当年三花娘娘的第二间庙子差得不多,里头一尊石像,隐约能辨得出是个道人,只是按照口述形象雕刻本就不准,雕刻之时,又按照人们想象的神仙模样多了一些装饰,将衣裳一些地方涂成了彩色,当道人站在石像的面前,二者几乎都没办法认出彼此便是自己。
石像后面有一匹马,雕刻时缩小了,像是一匹驴一样大小,脚边还有一只蹲坐的猫,雕得并不传神,只看得出是个没有膝盖高的小动物。
道人站在石像前,与石像对视。
女童也站在猫像前,探出头去,一眨不眨的观察着这尊猫像。
“这是我们喵?”
“应该是。”
宋游想起了当年刚出栩州,到达平州,在云顶山下镜岛湖中夜泊修行时,飘来的第一缕香火愿力,不出意外,便来自这里。
“一点都不像。”女童抬起头,“和三花娘娘一点都不像。”
“我也不像。”
“你更不像!”
“是吗?”
道人低头看着她:“那么便请三花娘娘告诉我,这是猫儿还是狗儿呢?”
“……”
女童仰头,把他盯着。
盯了片刻,一扭身便出去了。
外头似乎又有人来,有说话声。
道人没有理会,径直取出三支香来,打算自己给自己上一炷香。
趁人没有走近,摇一摇线香。
“……”
线香顶上自然冒出了烟气。
道人面容带笑,却是一点也不敷衍,持着香恭恭敬敬拜了三拜,这才将之插进石质炉鼎中。
线香悠悠然然往上飘。
“挺有意思……”
道人与之对视片刻,这才转身出去。
门外来了一家三口,带着香烛,边走边聊,自家童儿穿着三色衣裳,站在门外树下,正踮起脚,举高左手,摘树上叶子。
道人本是准备直接离去,只是走出才刚两步,便见自家童儿保持着踮脚摘树叶的动作,明明可以摘到,却一动不动,转而扭头盯着那三个人。
“我本来也以为那个道士说的故事是假的,却没有想到,第二天走的时候,我跟着你翁翁出门走人户,遇到那个道士,还和他打招呼,就是那个道士带的三花猫,居然开口说话,我才知道,原来那个道士讲的是真的,那只猫儿神,就是他身边的猫儿。”布衣青年说道,“而那个道士你知不知道是谁?”
“是谁?”
“就在这庙里……”
“啊?”
“现在伱知道为什么我们家买了船,最先就要来拜这里的神仙吧?”
“你见过神仙!”
“是啊……”
“那时候爹爹你几岁?”
“比你现在大点,有七八岁。”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向庙宇。
三花娘娘扭头跟随着他们的移动而移动着,紧紧注视着他们,一家三口自然也看见了树下的女童,还有旁边正欲离去的道人,尤其是那一眨不眨的将他们盯着的女童,自然也忍不住朝她投去目光。
道人拿着竹杖,走上了官道。
女童也终于摘下叶子,跟了上去。
“那个小娃娃盯着我们……”
“别管人家。”
青年摆了摆手,也觉得奇怪,只是刚走进庙宇,掏出香来,准备参拜,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又不禁走出庙子,看向那名逐渐远去的道人。
一时只觉得十分眼熟。
……
“三花娘娘看那个人好像有点眼熟,又好像不认识。”女童拿着树叶在手上搓着玩,将之搓烂,“好像记得,又好像不记得。”
“也许是故人呢。”
“怎么他们都长这么大了,三花娘娘却只长了这么一点点?”女童疑惑的看向道人,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也许是因为他们活得短,等不了多少年就要老了,自然要快些长大,不然就来不及了。”宋游张口就来,“而三花娘娘修为高深,最少最少都有几百年的寿元,自然不用急着长大。”
“可是你以前说,妖怪变成人后,要想长大,要等心长大,心有多大,变成人就有多大。”
“三花娘娘记忆超群。”
“三花娘娘的心怎么还不长大?”
“自然是三花娘娘有颗赤子玲珑心。”
“这是什么?”
“我刚想的。”
“是三花娘娘很笨吗?”
“不是,恰恰相反,这很难得。”宋游神情郑重下来,一边走着,一边侧头与她对视,“很多人和妖怪都会羡慕这样的三花娘娘,嗯,也会包括很多年后的三花娘娘自己。所以不要轻易改变它。”
“听不懂~”
“我又何时会骗三花娘娘。”
“是哦……”
马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当当,回荡在山间与江畔,山路蜿蜒,一行人越走越远。
听着这铃铛声、看着这熟悉的蜿蜒的山路,看着路旁一坨一坨的山,倒映着山的碧绿江水,如画一样的风景,道人有时有种恍惚感,总感觉身后随时可能传来一阵铃铛与马蹄声,会是一个骑着黄鬃马的江湖女子打马而来,从道人身边路过,愣神一下,又赫然将马勒住。
只是回过神来,路上仍旧只有自己。
一路往安清走,山重重水弯弯,江上与山间的雾午后也不散。
遇到三次山匪贼人,如今的贼人比当年更不讲究了,全靠三花娘娘保护,才得以平安通行。又遇几波商旅行人,与之对谈,听他们讲安清上一回的柳江大会,越发兴盛的燕仙庙,凌波牧童与神仙的故事。
这回似比上回走得快些。
黄昏时候,就到了城外。
宋游没有先行进城,而是先去了城外道观。
道观仍旧紧闭大门,山门顶上一个横幅,鎏金字迹笔走龙蛇:
走蛟观。
再看山门左右两边:
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
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像是没有变过。
“笃笃……”
道人抬手敲响了山门。
没有多久,里头传来脚步声。
“吱呀……”
山门顿时打开。
里头是个年轻道童,比多年前开门那位还更年轻,奇怪的看向宋游,兴许因为此时并没遇上柳江大会,没有那么多的江湖人前来搅扰,兴许是换了道童也改了性子,道童倒是没有给冷脸,而是问道:
“道长从哪里来?找谁?”
“在下姓宋名游,逸州伏龙观道人,前来寻访故人。”宋游说道,“不知青阳子道长可还在?”
“师祖?师祖早就仙去了……”
“……”
道人抿了抿嘴,遇得多了,除了感怀依旧,并没有多少惊讶,只是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呢?”
“好几年了,我都不记得。”
“好几年……”
那怕是与自家老道离得不远。
道人摇头笑了笑,对他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打扰了,告辞吧。”
“等等……”
道童睁圆眼睛,却不肯让他们走。
既然认识自家师祖,又上了门来,便是客人,无论修道之人还是寻常人,客人上了门,即使师祖仙去,又哪里有让客人就此离去的道理?
于是盛情挽留,将之请进山门。
好在观中还有故人——
是当年青阳子的亲传徒弟,为宋游开门的道童,当初十几岁,如今已三十,修行有成,已成了道观的新观主。
(本章完)
近些年来朝廷对于“私自宰杀耕牛”查得越来越严了,别的地方牛肉越来越不好买到,价格也越来越贵,凌波倒是丝毫也不受影响。
道人没有去拜访曾经帮忙带信的那一家人,而是在城中找了家旅店住了一夜。
当晚便是吃的牛肉,吃得过瘾。
凌波的牛肉还是那么好。
只是行走于这座小城的街巷,本来以为当年也只是匆匆逛了一遍,十三年来,记忆早就模糊了,却不料记忆模糊了不假,可十三年来,这座小城竟是几乎一点变化也没有,一旦走上街道,当年的记忆立马就汹涌而来。
当时的道人自然与现在不同。
当时的三花娘娘也与现在不同。
回到旅店房中,道人取出牛角梳,胡乱的梳着自己的头发,当年的自己和记忆仍旧不断翻涌上来,好像过去了很久,又像是就在不久前。
像是就在不久前,道人才带着枣红马与三花猫来到这里,道路实在不熟,黄昏下几经询问,这才走到干枣巷,找到那名叫陈汉的商人,交过信后被痛哭流涕的他挽留下来做客,只是天刚蒙蒙黑,外头又有马蹄声来。
是个女子,以布蒙面,身材高挑,带了一匹矮小的黄鬃西南马,一把木柄木鞘的长刀,也是来送信的。
白天走过的街道,是当时曾与故人走过的。
当时胡乱聊的天都好像还记得。
干枣巷也没什么变化。
巷口老树下,黄昏时仍有人在讲古,仍有孩童趴在树上听,只是听故事的人换了一批而已。
就连手中这把牛角梳,也是当年在这座小城买的,此后十三年间,没有坏过,没有遗失,一直用到现在,还和当年刚买的时候几乎一样。
最奇妙的地方就在这里了。
这座小城几乎没怎么变,道人觉得自己变化也不是很大,只是恍然之间,却已经是十三年前了。
真像是被偷走了一样。
次日清早。
道人仍旧买了两斤牛肉上路,离开凌波县城,沿着江边官道走,很快便进了那间庙宇。
庙宇不大,和金阳道旁王善公的庙子相差不多,也和当年三花娘娘的第二间庙子差得不多,里头一尊石像,隐约能辨得出是个道人,只是按照口述形象雕刻本就不准,雕刻之时,又按照人们想象的神仙模样多了一些装饰,将衣裳一些地方涂成了彩色,当道人站在石像的面前,二者几乎都没办法认出彼此便是自己。
石像后面有一匹马,雕刻时缩小了,像是一匹驴一样大小,脚边还有一只蹲坐的猫,雕得并不传神,只看得出是个没有膝盖高的小动物。
道人站在石像前,与石像对视。
女童也站在猫像前,探出头去,一眨不眨的观察着这尊猫像。
“这是我们喵?”
“应该是。”
宋游想起了当年刚出栩州,到达平州,在云顶山下镜岛湖中夜泊修行时,飘来的第一缕香火愿力,不出意外,便来自这里。
“一点都不像。”女童抬起头,“和三花娘娘一点都不像。”
“我也不像。”
“你更不像!”
“是吗?”
道人低头看着她:“那么便请三花娘娘告诉我,这是猫儿还是狗儿呢?”
“……”
女童仰头,把他盯着。
盯了片刻,一扭身便出去了。
外头似乎又有人来,有说话声。
道人没有理会,径直取出三支香来,打算自己给自己上一炷香。
趁人没有走近,摇一摇线香。
“……”
线香顶上自然冒出了烟气。
道人面容带笑,却是一点也不敷衍,持着香恭恭敬敬拜了三拜,这才将之插进石质炉鼎中。
线香悠悠然然往上飘。
“挺有意思……”
道人与之对视片刻,这才转身出去。
门外来了一家三口,带着香烛,边走边聊,自家童儿穿着三色衣裳,站在门外树下,正踮起脚,举高左手,摘树上叶子。
道人本是准备直接离去,只是走出才刚两步,便见自家童儿保持着踮脚摘树叶的动作,明明可以摘到,却一动不动,转而扭头盯着那三个人。
“我本来也以为那个道士说的故事是假的,却没有想到,第二天走的时候,我跟着你翁翁出门走人户,遇到那个道士,还和他打招呼,就是那个道士带的三花猫,居然开口说话,我才知道,原来那个道士讲的是真的,那只猫儿神,就是他身边的猫儿。”布衣青年说道,“而那个道士你知不知道是谁?”
“是谁?”
“就在这庙里……”
“啊?”
“现在伱知道为什么我们家买了船,最先就要来拜这里的神仙吧?”
“你见过神仙!”
“是啊……”
“那时候爹爹你几岁?”
“比你现在大点,有七八岁。”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向庙宇。
三花娘娘扭头跟随着他们的移动而移动着,紧紧注视着他们,一家三口自然也看见了树下的女童,还有旁边正欲离去的道人,尤其是那一眨不眨的将他们盯着的女童,自然也忍不住朝她投去目光。
道人拿着竹杖,走上了官道。
女童也终于摘下叶子,跟了上去。
“那个小娃娃盯着我们……”
“别管人家。”
青年摆了摆手,也觉得奇怪,只是刚走进庙宇,掏出香来,准备参拜,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又不禁走出庙子,看向那名逐渐远去的道人。
一时只觉得十分眼熟。
……
“三花娘娘看那个人好像有点眼熟,又好像不认识。”女童拿着树叶在手上搓着玩,将之搓烂,“好像记得,又好像不记得。”
“也许是故人呢。”
“怎么他们都长这么大了,三花娘娘却只长了这么一点点?”女童疑惑的看向道人,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也许是因为他们活得短,等不了多少年就要老了,自然要快些长大,不然就来不及了。”宋游张口就来,“而三花娘娘修为高深,最少最少都有几百年的寿元,自然不用急着长大。”
“可是你以前说,妖怪变成人后,要想长大,要等心长大,心有多大,变成人就有多大。”
“三花娘娘记忆超群。”
“三花娘娘的心怎么还不长大?”
“自然是三花娘娘有颗赤子玲珑心。”
“这是什么?”
“我刚想的。”
“是三花娘娘很笨吗?”
“不是,恰恰相反,这很难得。”宋游神情郑重下来,一边走着,一边侧头与她对视,“很多人和妖怪都会羡慕这样的三花娘娘,嗯,也会包括很多年后的三花娘娘自己。所以不要轻易改变它。”
“听不懂~”
“我又何时会骗三花娘娘。”
“是哦……”
马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当当,回荡在山间与江畔,山路蜿蜒,一行人越走越远。
听着这铃铛声、看着这熟悉的蜿蜒的山路,看着路旁一坨一坨的山,倒映着山的碧绿江水,如画一样的风景,道人有时有种恍惚感,总感觉身后随时可能传来一阵铃铛与马蹄声,会是一个骑着黄鬃马的江湖女子打马而来,从道人身边路过,愣神一下,又赫然将马勒住。
只是回过神来,路上仍旧只有自己。
一路往安清走,山重重水弯弯,江上与山间的雾午后也不散。
遇到三次山匪贼人,如今的贼人比当年更不讲究了,全靠三花娘娘保护,才得以平安通行。又遇几波商旅行人,与之对谈,听他们讲安清上一回的柳江大会,越发兴盛的燕仙庙,凌波牧童与神仙的故事。
这回似比上回走得快些。
黄昏时候,就到了城外。
宋游没有先行进城,而是先去了城外道观。
道观仍旧紧闭大门,山门顶上一个横幅,鎏金字迹笔走龙蛇:
走蛟观。
再看山门左右两边:
天地无私,为善自然获福;
圣贤有教,修身可以齐家。
像是没有变过。
“笃笃……”
道人抬手敲响了山门。
没有多久,里头传来脚步声。
“吱呀……”
山门顿时打开。
里头是个年轻道童,比多年前开门那位还更年轻,奇怪的看向宋游,兴许因为此时并没遇上柳江大会,没有那么多的江湖人前来搅扰,兴许是换了道童也改了性子,道童倒是没有给冷脸,而是问道:
“道长从哪里来?找谁?”
“在下姓宋名游,逸州伏龙观道人,前来寻访故人。”宋游说道,“不知青阳子道长可还在?”
“师祖?师祖早就仙去了……”
“……”
道人抿了抿嘴,遇得多了,除了感怀依旧,并没有多少惊讶,只是问道:“什么时候的事呢?”
“好几年了,我都不记得。”
“好几年……”
那怕是与自家老道离得不远。
道人摇头笑了笑,对他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不打扰了,告辞吧。”
“等等……”
道童睁圆眼睛,却不肯让他们走。
既然认识自家师祖,又上了门来,便是客人,无论修道之人还是寻常人,客人上了门,即使师祖仙去,又哪里有让客人就此离去的道理?
于是盛情挽留,将之请进山门。
好在观中还有故人——
是当年青阳子的亲传徒弟,为宋游开门的道童,当初十几岁,如今已三十,修行有成,已成了道观的新观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