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但这样的杀伤方式实际上杀伤的效率并不好,而且锤、鞭、锏一类的钝器,因为沉重,使用起来自然是更加的消耗体力,而且因为钝器的武器本来一般是短兵器,一寸长一寸强,短武器自然是吃亏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锋刃,又沉重,又短的兵器无论是在杀伤力,使用条件,使用方便程度上都是有问题的,所以在很长时间之内,都没有什么武将选用这种武器。

    故而三国时期没有使用锤一类的兵器的并不奇怪。

    那么为什么后来又出现了锤一类的武器呢?

    锤一类的重武器,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在其后的唐宋时期便很常见。

    在武器的领域,矛与盾的竞争一直是存在的。到了唐代的时候,因为铠甲的发展,使得铠甲有了更强大的防御能力,使得原本的刀、枪一类拥有锋刃的武器,在交锋之中,破甲的难度越来越大了。而在这种时候,锤一类的钝器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和拥有锋刃的刀枪不同,锤一类的钝器,并不需要击破铠甲,被锤砸中,哪怕铠甲完好,最终也可能骨骼尽碎而死,这一点刀枪都做不到。不用破甲而杀伤敌人的能力,使得锤、鞭、锏一类的武器有了勇武之地。

    最终随着更强的铠甲的出现,锤这种更强的破甲武器也出现在了兵器的序列之中。

    而与之对应的是,三国时期,因为铠甲的防御能力不够,所以锤因为自身的弱点也就没有人用了。

    ……

    在我们国内历史上,明朝末期的国土面积仅有350万左右,而到了清朝建立后,及至到清朝末年,我们国内的领土还有1000万左右,所以,在历史地位上而言,清朝相比较于明朝的功绩更大,没有清朝就没有如今我们国内的960万国土。

    其实有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明朝的势力范围在历史上到底有多大?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发动革命成功,开创了我们国内历史上实际统治年限最长的朝代,长达270多年,而有关于明朝历史疆域的问题,也是各有争论,有些人认为,明朝历史疆域应该和唐朝时期差不多大,而还有些人认为,明朝的疆域实际上仅能占据汉地十三省,连自保都很难。

    而要弄清疆域问题,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什么叫疆域,什么叫“势力范围”,在明朝历史上,国界划分并没有很明显的标志,所以对疆域是否属于朝廷管辖,最明显的一个点就是看当地的行政机构,明朝在自己属地范围,一般都会划分土司、都司、百户、千户等管理机构,一般只要有这些机构的地方,就可以称之为确定疆域,而在边境地区,朝廷一般会宣布册封,只是这些册封实际上有一些当地人不承认,只能算是明朝势力范围。

    从历史上来看,明朝早年间的疆域确实不大,但也不至于仅有350万,在明朝建立40年以后,明朝南方的疆域范围已经到达了越南,当时的越南王向明朝臣服,明朝皇帝也向越南册封都府,施行管理,但在实际统治20多年后,越南又脱离了明朝疆域。

    在西部地区,明朝建立后对新、西的掌控力度并不大,远不及唐朝,但在行政机构上的设立还是很完善的,尽管两地语言不同,但在还很长一段时期里,新和西都设有明朝政府的机构,并且收取赋税,仅这两地的面积,就达到了近100多万。

    在北方疆域问题上,明朝没有太好的划分,除了永乐皇帝在位时期,将黑龙江和库页岛等地收纳为明朝行政机构,建立奴儿干都司以外,蒙古北部地区一直不属于明朝,甚至为了防范蒙古瓦刺等势力,还不惜花费巨量人力修筑了明代长城。

    综合来看,明朝鼎盛时期的疆域,比起清朝和唐朝也毫不逊色,明永乐年间,明朝疆域最大,算上臣服的越南地区,实际掌控区域约有880多万平方公里,而到了永乐帝以后,明宣宗年间便开始缩水到690万,明朝末年,实际掌控区域只达到了420万左右。

    不过要说没有清朝就没有我们如今的960万疆土,这个答案还是有待商榷的,毫不夸张地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以后,清朝的统治者确实为我们后来的疆域划分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是疆土的扩大,清朝初期到中期,疆域面积直线扩大,及至乾隆帝时期,清朝历史疆域达到最大,约为1300多万,往北都快打到了贝加尔湖,中后期疆域缩水到1100多万,甚至到后来签订不平等条约后,我们的疆域面积还留有1000万左右的范围。

    而这个疆域在历史上,和明朝是很相近的,在明朝实际控制疆域加势力范围下,历史学家也认为,明朝疆域大部分时期的平均领土约有1000万公里左右,至于后来灭国,那就当然要缩水了。

    ……

    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人们,想必都会记得雍正即位后推行的三大改革政策: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和火耗归公。对于前两者,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至少从字面意思上也能猜个大概。但至于火耗归公,可能会相对陌生些。

    那么,这个“火耗归公”究竟是什么意思?雍正为什么要大力推行这项政策呢?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白什么叫“火耗”。火耗,又叫“耗羡”,是指地方官在征收课税时,会要求纳税者在规定税额外再多交一部分。为什么要多交一部分?这就要讲到火耗的起源。

    火耗出现于明朝,张居正改革时,推出“一条鞭法”,明确规定的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但由于地方官从百姓手里得到的大多是碎银,因而需要以火熔化铸成银锭才能上缴国库。在重铸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银两损耗的现象。故而这种因为铸银而产生的、需额外缴纳的税款就被称为“火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