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辽东情势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唐枫被招回京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辽东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金人在宁远碰了个头破血流,不但折了好几万的人马,而且连大汗努尔哈赤的性命也搭了进去,这还不算,后来唐枫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在金国内部挑拨离间,使得皇太极极和他的那些兄弟们起了争位的矛盾,金国内部差点就真的打起了内战。
不过皇太极终究是个卓绝的人物,在从解惑的行刺失败一事上,很快就看出了这是汉人的一个阴谋。为了使金国不再内乱不止,他立刻就放弃了自己到手的汗位,派人和城中被软禁的兄弟们谈了话。这其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反正到了五月底的时候,原来已经剑拔弩张的金国上下居然再次团结到了一起。
可金国毕竟因为汗位的问题乱了那么一小会,虽然没有给明军以绝好的机会,却也不能阻止明军借着宁远的大胜而更进一步。到了六月初时,明军就再次出兵将锦州城给夺了下来,而此时的金人因为内部还没有彻底得到妥协而无法出兵。
眼见得锦州城取得如此容易,辽东的一些将士们心里就起了再下一城的心思,可这时孙承宗却制止了他们的行动。在这个已经与金人打了多年交道,深明对方虚实的老帅看来,占下锦州城就是一件很不错的大功了,想再取下北边的城池就太难了。而且金人虽然因为内部矛盾的缘故一时腾不出手来,但若是压得太紧的话也会引起对方的反弹的,所以就此打住了再进一步的念头,转而花了很大的气力来(经营已经到手的锦州城。
孙承宗最擅长的就是防御,所以不过两个月,那锦州城就被他打造成了一座坚城,比之前唐枫所设想的更为易守难攻。虽然这样的做法对整个辽东的局势是大为有利的,可这对辽东的将士们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之前宁远以两万打十多万金军大胜之后,将士们已经充满了信心,可谁想孙大帅却只是一味地强调防御,这样使大家根本没有立功的机会,将士们心里自然也大不是滋味。不过孙承宗在辽东的威望无人能及,即便有些人心里不满也不敢吱声,所以倒也没有什么可以操心的。
另外,孙承宗也接受了唐枫的建议,借着之前的机会和蒙人开始有了接触。虽然他上奏朝廷希望在北边的宣府、大同一带重开榷场的奏本给否了,可他还是尽自己所能地和蒙人进行着一些交易。以中原的丝绸、茶叶、盐巴、瓷器等物和蒙人交换了马匹、毛皮等特产。
那些已经今非昔比的蒙古各民族的人见此自然是大喜过望,很快就与明人结成了短暂的同盟,虽然不可能帮着明军对付金人,但至少也不会再与明军为敌了。而这样一来,金人更是受到了挫折,原来自己的同盟者居然核勾勾搭搭,不过现在的金国也不敢两面树敌,只能咽下了这口气。虽然实际上的收益不多,但这已经是在没有朝廷支持的情况下能见到的最好情况了,孙承宗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要是事情能进一步地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虽然想灭金国还是很困难的,但是想让辽东慢慢地重新回到明廷之手还不是很困难的。毕竟金人所占着的辽东一些城池中并没有驻守多少人马,若是明军步步为营地上前的话,只有放弃这一条路了。
眼看着情况如自己预料的一般发展,孙承宗也是老怀大慰,他觉着收复辽东全境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再过上两到三年,金人就会彻底被赶回老家。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终于还是有人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改变了这一切。
改变这一切是一名总兵官,名叫马世龙。他是孙承宗从宁夏卫中提拔上来的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不过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太想取得一场大胜来报答孙承宗的知遇之恩。孙承宗也明白他的想法,总是劝他说机会总会有的。
而之后不久,机会果然就出现了,锦州空虚,马世龙便领了孙承宗的将令,带兵攻打锦州。此时的锦州基本没有多少金兵,所以轻而易举地就被他取了下来,这让他更是心生骄纵,认为金人也不过如此,只要大胆用兵的话,将他们赶回老家也不过是挥手间的事情。
当然,他的这个思想是不敢在孙大帅面前表露出来的,而当他看到孙承宗居然否定了其他将领们再下一城的提议时,心里已经决定自己要立下更大的功劳了。
孙承宗将锦州布置妥当之后,就将它的防御任务交给了马世龙,当然离开之时也是几番告戒他,不可随便出兵,以守为上。对此,马世龙虽然在口中答应了,但心里却大不以为然。不过他终究不是一个只知道一味逞强的莽夫,在想要攻打其他城池的时候还是派出了不少斥候细作去北边查探的。
这一下还真让他得到了不少的有利消息,先是有金人已萌生退意的消息传来,而后不久,更是有人带回了一个名叫刘伯镪的人。据他所说,自己乃是明人,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被人所掳。看他的模样,以及说话的口音,马世龙很快就确定他说的乃是实情。同时,他也相信了对方所说的一些金人的情况,说是在耀州那里有着数千的金兵,不过因为那里久不经战事,所以兵马都很是放松,正是一举将之取下的大好机会。
正愁无法立下大功的马世龙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了主意。虽然锦州城是被自己带兵拿下的,但是当时守城的不过千余人,根本算不得什么大功,但那耀州的情况可不同了,七八千人的金兵要是都杀了的话,就是一件能够让朝廷下旨奖赏的大功啊。而且他认定有刘伯镪这个对耀州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人在旁协作,那一切更是手到擒来。
因为怕孙承宗不准自己出兵,马世龙就没有向他禀报,而是擅自调动了镇守锦州城的人马,足有七千余众,杀向了耀州。可是让他和孙承宗始料不及的事情就在来到耀州城下的时候发生了,那里的金兵居然早就有了准备。
在他们连夜赶到耀州城下,还没来得及发起突袭的时候,突然城里就是鼓声大作,然后无数的火把就上了城头,看到火光冲天,鼓声不息的景况,马世龙就知道自己中了金人的计了,忙想带兵往回跑。
就当明军大惊失措,想要撤军的时候,通往耀州的官道两边出现了数千的金人伏兵。原来城中敲鼓打火把扰乱明军心神的并不是金人的军队而是城中的百姓,而真正的守城金兵早已经埋伏在了明军的退路两边,他们是早张好了口袋等着明军往里钻。
见到这一切,明军顿时就没了恋战之心,只知道一味地往后逃跑,而七千明军就在不过三千金人的追杀之下丧了足有五千多人。马世龙在最是精锐的关宁铁骑的护卫下,一下奔了有数十里路才逃过了被杀的命运,不过他麾下的几员善战的副将却在此战中全部丧生。而原来守锦州的一万大军也折了近半。
捅了这么大的篓子,马世龙自然不敢有所隐瞒,就将之上报了刚回山海关不久的孙承宗。孙承宗一听既怒又痛心,只得亲自带人去了锦州,在重责了马世龙之后,又重新布置了锦州的防御,以防金人趁机来犯。不过好在金军现在也有些惧了明军的火器,所以倒没有趁机来犯,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事情并没有因此而了结,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透露的消息,耀州失利的事情就传回了京城。而这也就给了阉党一个攻击孙承宗的机会,他们才不管以前孙大人立过多少功呢,吃了败仗自然要受到惩处。于是科道的言官们就把一切过错都推到了孙承宗的身上,认为就是他的失职,才会致使数千人马命丧敌手。
而天启皇帝也架不住那些如雪花般递进宫来的弹章,以及魏忠贤的不断诬陷,终于下了圣旨,让孙承宗回京,交代这一切。受此打击的孙承宗已经没了再与人据理力争的心思,便终于决定回京,而且还打算就此不再过问国事军事,回乡做一个普通人。
想到这一切,孙承宗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并不怪马世龙害了自己,他明白对方也是想为大明尽一份心力,所以便把一切都担了下来。他只希望辽东的这些将士们即便没有自己在旁看着也能守住边疆。至于回京后会不会遭到阉党的迫害,他是全没有放在心里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也在辽东戍边十多年了,是时候还乡,含饴弄孙,好好过一个老人该过的日子了。”在他睡过去之前,孙承宗对自己这样说道。但是他然知道,京里的人可没打算就这样放过了他。
***现在加入,和万千书友交流阅读乐趣!***
重振大明的
在唐枫被招回京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辽东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金人在宁远碰了个头破血流,不但折了好几万的人马,而且连大汗努尔哈赤的性命也搭了进去,这还不算,后来唐枫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在金国内部挑拨离间,使得皇太极极和他的那些兄弟们起了争位的矛盾,金国内部差点就真的打起了内战。
不过皇太极终究是个卓绝的人物,在从解惑的行刺失败一事上,很快就看出了这是汉人的一个阴谋。为了使金国不再内乱不止,他立刻就放弃了自己到手的汗位,派人和城中被软禁的兄弟们谈了话。这其中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反正到了五月底的时候,原来已经剑拔弩张的金国上下居然再次团结到了一起。
可金国毕竟因为汗位的问题乱了那么一小会,虽然没有给明军以绝好的机会,却也不能阻止明军借着宁远的大胜而更进一步。到了六月初时,明军就再次出兵将锦州城给夺了下来,而此时的金人因为内部还没有彻底得到妥协而无法出兵。
眼见得锦州城取得如此容易,辽东的一些将士们心里就起了再下一城的心思,可这时孙承宗却制止了他们的行动。在这个已经与金人打了多年交道,深明对方虚实的老帅看来,占下锦州城就是一件很不错的大功了,想再取下北边的城池就太难了。而且金人虽然因为内部矛盾的缘故一时腾不出手来,但若是压得太紧的话也会引起对方的反弹的,所以就此打住了再进一步的念头,转而花了很大的气力来(经营已经到手的锦州城。
孙承宗最擅长的就是防御,所以不过两个月,那锦州城就被他打造成了一座坚城,比之前唐枫所设想的更为易守难攻。虽然这样的做法对整个辽东的局势是大为有利的,可这对辽东的将士们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经过之前宁远以两万打十多万金军大胜之后,将士们已经充满了信心,可谁想孙大帅却只是一味地强调防御,这样使大家根本没有立功的机会,将士们心里自然也大不是滋味。不过孙承宗在辽东的威望无人能及,即便有些人心里不满也不敢吱声,所以倒也没有什么可以操心的。
另外,孙承宗也接受了唐枫的建议,借着之前的机会和蒙人开始有了接触。虽然他上奏朝廷希望在北边的宣府、大同一带重开榷场的奏本给否了,可他还是尽自己所能地和蒙人进行着一些交易。以中原的丝绸、茶叶、盐巴、瓷器等物和蒙人交换了马匹、毛皮等特产。
那些已经今非昔比的蒙古各民族的人见此自然是大喜过望,很快就与明人结成了短暂的同盟,虽然不可能帮着明军对付金人,但至少也不会再与明军为敌了。而这样一来,金人更是受到了挫折,原来自己的同盟者居然核勾勾搭搭,不过现在的金国也不敢两面树敌,只能咽下了这口气。虽然实际上的收益不多,但这已经是在没有朝廷支持的情况下能见到的最好情况了,孙承宗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要是事情能进一步地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虽然想灭金国还是很困难的,但是想让辽东慢慢地重新回到明廷之手还不是很困难的。毕竟金人所占着的辽东一些城池中并没有驻守多少人马,若是明军步步为营地上前的话,只有放弃这一条路了。
眼看着情况如自己预料的一般发展,孙承宗也是老怀大慰,他觉着收复辽东全境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再过上两到三年,金人就会彻底被赶回老家。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终于还是有人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改变了这一切。
改变这一切是一名总兵官,名叫马世龙。他是孙承宗从宁夏卫中提拔上来的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不过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那就是太想取得一场大胜来报答孙承宗的知遇之恩。孙承宗也明白他的想法,总是劝他说机会总会有的。
而之后不久,机会果然就出现了,锦州空虚,马世龙便领了孙承宗的将令,带兵攻打锦州。此时的锦州基本没有多少金兵,所以轻而易举地就被他取了下来,这让他更是心生骄纵,认为金人也不过如此,只要大胆用兵的话,将他们赶回老家也不过是挥手间的事情。
当然,他的这个思想是不敢在孙大帅面前表露出来的,而当他看到孙承宗居然否定了其他将领们再下一城的提议时,心里已经决定自己要立下更大的功劳了。
孙承宗将锦州布置妥当之后,就将它的防御任务交给了马世龙,当然离开之时也是几番告戒他,不可随便出兵,以守为上。对此,马世龙虽然在口中答应了,但心里却大不以为然。不过他终究不是一个只知道一味逞强的莽夫,在想要攻打其他城池的时候还是派出了不少斥候细作去北边查探的。
这一下还真让他得到了不少的有利消息,先是有金人已萌生退意的消息传来,而后不久,更是有人带回了一个名叫刘伯镪的人。据他所说,自己乃是明人,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被人所掳。看他的模样,以及说话的口音,马世龙很快就确定他说的乃是实情。同时,他也相信了对方所说的一些金人的情况,说是在耀州那里有着数千的金兵,不过因为那里久不经战事,所以兵马都很是放松,正是一举将之取下的大好机会。
正愁无法立下大功的马世龙一听这话,心里就有了主意。虽然锦州城是被自己带兵拿下的,但是当时守城的不过千余人,根本算不得什么大功,但那耀州的情况可不同了,七八千人的金兵要是都杀了的话,就是一件能够让朝廷下旨奖赏的大功啊。而且他认定有刘伯镪这个对耀州的情况了如指掌的人在旁协作,那一切更是手到擒来。
因为怕孙承宗不准自己出兵,马世龙就没有向他禀报,而是擅自调动了镇守锦州城的人马,足有七千余众,杀向了耀州。可是让他和孙承宗始料不及的事情就在来到耀州城下的时候发生了,那里的金兵居然早就有了准备。
在他们连夜赶到耀州城下,还没来得及发起突袭的时候,突然城里就是鼓声大作,然后无数的火把就上了城头,看到火光冲天,鼓声不息的景况,马世龙就知道自己中了金人的计了,忙想带兵往回跑。
就当明军大惊失措,想要撤军的时候,通往耀州的官道两边出现了数千的金人伏兵。原来城中敲鼓打火把扰乱明军心神的并不是金人的军队而是城中的百姓,而真正的守城金兵早已经埋伏在了明军的退路两边,他们是早张好了口袋等着明军往里钻。
见到这一切,明军顿时就没了恋战之心,只知道一味地往后逃跑,而七千明军就在不过三千金人的追杀之下丧了足有五千多人。马世龙在最是精锐的关宁铁骑的护卫下,一下奔了有数十里路才逃过了被杀的命运,不过他麾下的几员善战的副将却在此战中全部丧生。而原来守锦州的一万大军也折了近半。
捅了这么大的篓子,马世龙自然不敢有所隐瞒,就将之上报了刚回山海关不久的孙承宗。孙承宗一听既怒又痛心,只得亲自带人去了锦州,在重责了马世龙之后,又重新布置了锦州的防御,以防金人趁机来犯。不过好在金军现在也有些惧了明军的火器,所以倒没有趁机来犯,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不过事情并没有因此而了结,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透露的消息,耀州失利的事情就传回了京城。而这也就给了阉党一个攻击孙承宗的机会,他们才不管以前孙大人立过多少功呢,吃了败仗自然要受到惩处。于是科道的言官们就把一切过错都推到了孙承宗的身上,认为就是他的失职,才会致使数千人马命丧敌手。
而天启皇帝也架不住那些如雪花般递进宫来的弹章,以及魏忠贤的不断诬陷,终于下了圣旨,让孙承宗回京,交代这一切。受此打击的孙承宗已经没了再与人据理力争的心思,便终于决定回京,而且还打算就此不再过问国事军事,回乡做一个普通人。
想到这一切,孙承宗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并不怪马世龙害了自己,他明白对方也是想为大明尽一份心力,所以便把一切都担了下来。他只希望辽东的这些将士们即便没有自己在旁看着也能守住边疆。至于回京后会不会遭到阉党的迫害,他是全没有放在心里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也在辽东戍边十多年了,是时候还乡,含饴弄孙,好好过一个老人该过的日子了。”在他睡过去之前,孙承宗对自己这样说道。但是他然知道,京里的人可没打算就这样放过了他。
***现在加入,和万千书友交流阅读乐趣!***
重振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