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7 吃饭的碗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19.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另一个碗明显是同套的,形状大小、烧制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有碗壁上的水果换成了佛手、柿子、寿桃。
这碗在他那个世界,叫清乾隆粉彩三果纹墩式碗,工匠在上完白釉之后,先剔出三种果实的轮廓,再在轮廓里填充高温铜红釉。烧成之后,红宝石一样的三果纹在白釉的衬托下鲜艳醒目,称为“宝烧”。
这一对碗比苏进以前见过的官窑瓷器更出色,它们的碗壁薄得像纸一样,在光线的照耀下如玉生辉,美得惊人。
这样的碗,在他以前的世界,单只估价大概是80万到100万之间,两只成套价格更高,绝不会低于200万。
而在现在这个世界,文物古董的价格还要高出至少三倍……也就是说,这两只碗,至少能卖到600万!
这一对碗保存得非常好,品相很高,至少在八品以上。但是同时也能看出来,两个碗都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石榴那个甚至今天还用过……
他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你们真的在拿它吃饭?”
纪老太太幽默地道:“饭碗饭碗,不用来吃饭,难道用来上香?”
苏进转身问道:“纪奶奶,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纪老太太气定神闲地笑着:“乾隆的也好,现在的也好,饭碗被做出来,始终都是用来吃饭的。”
原来她知道……
苏进凝视着这两个碗看了半天,感叹道:“您说得对,饭碗被做出来,就是应该用来吃饭的。”
纪老太太像个小女孩一样,高兴地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儿,她感叹道:“好几十年了,你还是第一个认出来的。”
苏进摇了摇头:“大部分人看到你们这么用,都会以为是假货吧。”
他又欣赏了一会儿,把瓷碗放回了原位。纪老太太走过去,拿起绘着佛手的那个,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睫毛微微颤抖了一下,像是怀念着什么一样。
这个碗已经很久没人用过了,应该是自从她丈夫死后……
苏进没有打扰她,而是静悄悄地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苏进抬头看了一眼,又在门缝后面发现了那个老人。他警惕而冷漠地跟苏进对视,苏进微笑着点头致意,转身离开,直到彻底离开这里,背上视线的刺疼感才彻底消失。
这是纪老太太对门的邻居?他这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
咦,对了!
苏进突然停步回头。
这老人家里所在的位置……南锣鼓巷七号院?
苏进盯着那边看了好一会儿,才回过身,继续往前走。
这个南锣鼓巷跟他记忆中的那个完全不同。
南锣鼓巷是从元都时代就留下来的老/胡同,以前名叫罗锅巷,从乾隆时期开始改叫了现在这个名字。
它曾经是国家定下来的3a级景区,之后受不了游客太多,主动取消了。
这条胡同及周边区域在元朝时候就是中心区域,明清时代更是达官贵人的聚居地,胡同里有四合院,也有大宅门,基本上都是古建筑,带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他以前的世界,这算是一条半步行街,也是民俗文化和酒吧的聚集地,非常繁华,长年堵车。
苏进以前去过好几次,它经历过严格的修葺与维护,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但也并不陈旧。
他现在眼前的这条胡同就不同了。它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格,修葺什么的就谈不上了。在里面住的基本上都是住家,还不是特别富裕的那种,不少人家屋上的瓦片都残缺不全,门口的石狮旁边堆满了垃圾杂物,门上的漆斑驳脱落……苏进这样的人,当然能从一些细节看出原有的古韵与珍贵,但大部分人眼里,估计就会把这里认成是一个普通的贫民窟。
这估计也是文化保护不利的结果了……
他走了一会儿,突然抬起头,看向右边。
透过房顶可以看见,南锣鼓巷外面,更远一点的地方,已经是高楼林立,全部都是新建起来的。它们几乎包围了这里,就单只留了这一片出来。
苏进向四周各望了一圈,沉吟不语。
如果从高空看下来,估计会发现,高楼中间有一块空地,像是特地被留下来的一样。
真的不是特地的吗……
南锣鼓巷不长,纪老太太住得也不算太深。没走一会儿,苏进就到了巷口,看见了那座牌坊和牌坊下面的人群。
他离开这么一会儿时间,牌坊下面聚集的人群更多了。围在这里的不仅有老太太们,还有几个老头,甚至还有两个中年人。
他们高高举起手里的东西,对着里面大叫:“洗我的,洗我的,现在轮到我了!”
人群中央,一个声音稍微抬高了一点。这个声音非常清朗,算得上好听,但严重缺乏抑扬顿挫,几乎每一个停顿都是固定的。苏进马上就听出来了,这声音是方劲松的。
方劲松冷静地对周围的人道:“你们这样挤,结果就是耽误我们干活。不如这样,我这里写了一些编号,你们先领过去,贴在自己的东西上。然后你们把东西放在这里,人可以走开。我们会按编号安排工作,洗好的东西放在这边,你们有空过来拿就行了。”
这法子就像银行取号,只是排队的不是人,而是东西,当然更方便更有效了。
一个中年人道:“这样不错,不过现在这些人呢,怎么编号?”
方劲松不容置疑地道:“我来编。”
苏进走过去了一点,从人群的缝隙里可以看见,方劲松左手四根指头夹着一本便利贴,右手捏着一支圆珠笔。他随手写下一个“001”,递给一位老太太:“您第一个来,您先。”
老太太一共拿来了四件东西,分别贴了“001”到“004”。正好这时候,贺家手上的活干完了,方劲松一转身,把贴了001的那一件递给了他。那是一个锅盖,贺家接过锅盖,立刻开始埋头干活。
方劲松继续发号,一张张便利贴很快就发了出去。
大部分人发号的时候,都是先就着自己身边的来。但方劲松却不是。他发完身边这个老太太的,又向左边走了一步,站到另一个老太太面前,递了两张便利贴过去:“这是您的。”
接着,是站在人群最后的一个非常瘦小的老太太,她手上只有一件:“您的。”
老太太呆了呆,接过便利贴,旁边一个中年人不满意了:“我站在她前面呢,怎么先发给她?”
方劲松瞥他一眼,冷静地道:“是您把她挤到后面去的,我看见了。”
中年人个子不高, 但是满脸横肉,相貌很有点凶恶。方劲松站在他面前,一点也不畏缩。苏进看着他,突然想到了当初第一次打交道时,他跟文修专业那些新生对峙时的情形,忍不住微笑了起来。
中年人像是要发怒,第二个拿到便利贴的那个老太太突然道:“小伙子说得对,老李跟我一起来的,是被你挤走的!”又好几个老太太一起点头,给她作证。
中年人动了动嘴唇,老老实实地不说话了。
方劲松继续放便利贴,他仿佛在之前就已经记住了所有人来这里的时间,一个接一个地发过去,竟然一个也没弄错。
没一会儿,所有人全部发完了,他平静地道:“东西可以放在这里,清洗还是修理,都需要花点时间,各位可以先做自己的事情去。”
说完,他就不理他们了,重新坐下去,拿起一个铁盆和一个刷子,倒上一种白色粉沫,擦了起来。
这样做很公平,也很有秩序,人群只留了一会儿就散开了,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议论纷纷:“不愧是大学生,做事情就是有条理。”
“就是的!”
苏进走过去,徐英看见他,眼睛一亮,指了指旁边的铁盒道:“看,我们挣了不少钱了!”
果然,他离开这么一会儿时间,铁盒已经半满了,数数能有好几十块钱。
苏进笑着点点头,夸奖方劲松:“发编号这件事,做得很好。”
方劲松抿了抿嘴唇,道:“本来之前就应该想到的,没想到人这么多。”
苏进走过去,这才留意到每个人的屁股下面都多了一个小板凳,不用再直接坐到地上了。
徐英主动解释道:“这是一个老奶奶拿过来的,说是地上凉,借给我们坐坐。走的时候再还给她就行了。喏,这是你的。”
苏进坐了下来,问道:“你们还记得自己洗了几件吗?”
“我八件!”
“我九件!”
“我也九件。”
……
五个人,每个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苏进又问:“洗的是什么,还记得吗?”
大家再次点头。
苏进笑笑:“很好,大家都要记清楚。今天晚上回去,每个人要写一份报告。今天做了些什么,有什么体会,都要写清楚。”
“啊?还要写日记啊?”徐英最讨厌写作文了,一张脸马上就落下来了。
“写日记?说得对,就是这样。其实大家都应该养成习惯。每天有什么学习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记录下来。能问的问,能查的查,如果想不通,还可以及时问问老师。”
说着,苏进抬起头,看向石永才。
石永才坐在一边,也没有闲着。苏进的招牌打在那里,还是有几个人拿了东西过来修理。学生们修不了,苏进不在,当然只有他来了。
四段修复师给修破烂,他本来就有点没好气。听见苏进的话,他翻了个白眼,道:“行行行,有事儿随便问!”
——————————————————————————————
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有话说一直没显示。
本来照优优说的,感谢了捧场的同学们的……_(:3」∠)_
等我先问问编辑是怎么回事吧……
另一个碗明显是同套的,形状大小、烧制方法都是一样的,只有碗壁上的水果换成了佛手、柿子、寿桃。
这碗在他那个世界,叫清乾隆粉彩三果纹墩式碗,工匠在上完白釉之后,先剔出三种果实的轮廓,再在轮廓里填充高温铜红釉。烧成之后,红宝石一样的三果纹在白釉的衬托下鲜艳醒目,称为“宝烧”。
这一对碗比苏进以前见过的官窑瓷器更出色,它们的碗壁薄得像纸一样,在光线的照耀下如玉生辉,美得惊人。
这样的碗,在他以前的世界,单只估价大概是80万到100万之间,两只成套价格更高,绝不会低于200万。
而在现在这个世界,文物古董的价格还要高出至少三倍……也就是说,这两只碗,至少能卖到600万!
这一对碗保存得非常好,品相很高,至少在八品以上。但是同时也能看出来,两个碗都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石榴那个甚至今天还用过……
他有点不可思议地问道:“你们真的在拿它吃饭?”
纪老太太幽默地道:“饭碗饭碗,不用来吃饭,难道用来上香?”
苏进转身问道:“纪奶奶,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纪老太太气定神闲地笑着:“乾隆的也好,现在的也好,饭碗被做出来,始终都是用来吃饭的。”
原来她知道……
苏进凝视着这两个碗看了半天,感叹道:“您说得对,饭碗被做出来,就是应该用来吃饭的。”
纪老太太像个小女孩一样,高兴地笑了起来。笑了一会儿,她感叹道:“好几十年了,你还是第一个认出来的。”
苏进摇了摇头:“大部分人看到你们这么用,都会以为是假货吧。”
他又欣赏了一会儿,把瓷碗放回了原位。纪老太太走过去,拿起绘着佛手的那个,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睫毛微微颤抖了一下,像是怀念着什么一样。
这个碗已经很久没人用过了,应该是自从她丈夫死后……
苏进没有打扰她,而是静悄悄地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苏进抬头看了一眼,又在门缝后面发现了那个老人。他警惕而冷漠地跟苏进对视,苏进微笑着点头致意,转身离开,直到彻底离开这里,背上视线的刺疼感才彻底消失。
这是纪老太太对门的邻居?他这眼神究竟是什么意思?
咦,对了!
苏进突然停步回头。
这老人家里所在的位置……南锣鼓巷七号院?
苏进盯着那边看了好一会儿,才回过身,继续往前走。
这个南锣鼓巷跟他记忆中的那个完全不同。
南锣鼓巷是从元都时代就留下来的老/胡同,以前名叫罗锅巷,从乾隆时期开始改叫了现在这个名字。
它曾经是国家定下来的3a级景区,之后受不了游客太多,主动取消了。
这条胡同及周边区域在元朝时候就是中心区域,明清时代更是达官贵人的聚居地,胡同里有四合院,也有大宅门,基本上都是古建筑,带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他以前的世界,这算是一条半步行街,也是民俗文化和酒吧的聚集地,非常繁华,长年堵车。
苏进以前去过好几次,它经历过严格的修葺与维护,保留了原有的风格,但也并不陈旧。
他现在眼前的这条胡同就不同了。它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风格,修葺什么的就谈不上了。在里面住的基本上都是住家,还不是特别富裕的那种,不少人家屋上的瓦片都残缺不全,门口的石狮旁边堆满了垃圾杂物,门上的漆斑驳脱落……苏进这样的人,当然能从一些细节看出原有的古韵与珍贵,但大部分人眼里,估计就会把这里认成是一个普通的贫民窟。
这估计也是文化保护不利的结果了……
他走了一会儿,突然抬起头,看向右边。
透过房顶可以看见,南锣鼓巷外面,更远一点的地方,已经是高楼林立,全部都是新建起来的。它们几乎包围了这里,就单只留了这一片出来。
苏进向四周各望了一圈,沉吟不语。
如果从高空看下来,估计会发现,高楼中间有一块空地,像是特地被留下来的一样。
真的不是特地的吗……
南锣鼓巷不长,纪老太太住得也不算太深。没走一会儿,苏进就到了巷口,看见了那座牌坊和牌坊下面的人群。
他离开这么一会儿时间,牌坊下面聚集的人群更多了。围在这里的不仅有老太太们,还有几个老头,甚至还有两个中年人。
他们高高举起手里的东西,对着里面大叫:“洗我的,洗我的,现在轮到我了!”
人群中央,一个声音稍微抬高了一点。这个声音非常清朗,算得上好听,但严重缺乏抑扬顿挫,几乎每一个停顿都是固定的。苏进马上就听出来了,这声音是方劲松的。
方劲松冷静地对周围的人道:“你们这样挤,结果就是耽误我们干活。不如这样,我这里写了一些编号,你们先领过去,贴在自己的东西上。然后你们把东西放在这里,人可以走开。我们会按编号安排工作,洗好的东西放在这边,你们有空过来拿就行了。”
这法子就像银行取号,只是排队的不是人,而是东西,当然更方便更有效了。
一个中年人道:“这样不错,不过现在这些人呢,怎么编号?”
方劲松不容置疑地道:“我来编。”
苏进走过去了一点,从人群的缝隙里可以看见,方劲松左手四根指头夹着一本便利贴,右手捏着一支圆珠笔。他随手写下一个“001”,递给一位老太太:“您第一个来,您先。”
老太太一共拿来了四件东西,分别贴了“001”到“004”。正好这时候,贺家手上的活干完了,方劲松一转身,把贴了001的那一件递给了他。那是一个锅盖,贺家接过锅盖,立刻开始埋头干活。
方劲松继续发号,一张张便利贴很快就发了出去。
大部分人发号的时候,都是先就着自己身边的来。但方劲松却不是。他发完身边这个老太太的,又向左边走了一步,站到另一个老太太面前,递了两张便利贴过去:“这是您的。”
接着,是站在人群最后的一个非常瘦小的老太太,她手上只有一件:“您的。”
老太太呆了呆,接过便利贴,旁边一个中年人不满意了:“我站在她前面呢,怎么先发给她?”
方劲松瞥他一眼,冷静地道:“是您把她挤到后面去的,我看见了。”
中年人个子不高, 但是满脸横肉,相貌很有点凶恶。方劲松站在他面前,一点也不畏缩。苏进看着他,突然想到了当初第一次打交道时,他跟文修专业那些新生对峙时的情形,忍不住微笑了起来。
中年人像是要发怒,第二个拿到便利贴的那个老太太突然道:“小伙子说得对,老李跟我一起来的,是被你挤走的!”又好几个老太太一起点头,给她作证。
中年人动了动嘴唇,老老实实地不说话了。
方劲松继续放便利贴,他仿佛在之前就已经记住了所有人来这里的时间,一个接一个地发过去,竟然一个也没弄错。
没一会儿,所有人全部发完了,他平静地道:“东西可以放在这里,清洗还是修理,都需要花点时间,各位可以先做自己的事情去。”
说完,他就不理他们了,重新坐下去,拿起一个铁盆和一个刷子,倒上一种白色粉沫,擦了起来。
这样做很公平,也很有秩序,人群只留了一会儿就散开了,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在议论纷纷:“不愧是大学生,做事情就是有条理。”
“就是的!”
苏进走过去,徐英看见他,眼睛一亮,指了指旁边的铁盒道:“看,我们挣了不少钱了!”
果然,他离开这么一会儿时间,铁盒已经半满了,数数能有好几十块钱。
苏进笑着点点头,夸奖方劲松:“发编号这件事,做得很好。”
方劲松抿了抿嘴唇,道:“本来之前就应该想到的,没想到人这么多。”
苏进走过去,这才留意到每个人的屁股下面都多了一个小板凳,不用再直接坐到地上了。
徐英主动解释道:“这是一个老奶奶拿过来的,说是地上凉,借给我们坐坐。走的时候再还给她就行了。喏,这是你的。”
苏进坐了下来,问道:“你们还记得自己洗了几件吗?”
“我八件!”
“我九件!”
“我也九件。”
……
五个人,每个人都记得清清楚楚。
苏进又问:“洗的是什么,还记得吗?”
大家再次点头。
苏进笑笑:“很好,大家都要记清楚。今天晚上回去,每个人要写一份报告。今天做了些什么,有什么体会,都要写清楚。”
“啊?还要写日记啊?”徐英最讨厌写作文了,一张脸马上就落下来了。
“写日记?说得对,就是这样。其实大家都应该养成习惯。每天有什么学习心得,及时记录下来。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记录下来。能问的问,能查的查,如果想不通,还可以及时问问老师。”
说着,苏进抬起头,看向石永才。
石永才坐在一边,也没有闲着。苏进的招牌打在那里,还是有几个人拿了东西过来修理。学生们修不了,苏进不在,当然只有他来了。
四段修复师给修破烂,他本来就有点没好气。听见苏进的话,他翻了个白眼,道:“行行行,有事儿随便问!”
——————————————————————————————
不知道为什么,作者有话说一直没显示。
本来照优优说的,感谢了捧场的同学们的……_(:3」∠)_
等我先问问编辑是怎么回事吧……